Workflow
专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化思路构建资管新范式团队智慧驱动可持续阿尔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行业规模与挑战 - 中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3万亿元 [1] - 行业面临核心挑战:传统基金经理单打独斗模式难以承载大规模资金管理需求 [1] - 单个基金经理深度研究股票上限为20至50只,但百亿规模基金需覆盖数百只标的 [1] 中欧基金战略转型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 [1][2] - 战略目标为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以实现长期可持续业绩 [1] - 转型推动投研团队从"个体"向"体系"进化 [1] 专业化建设 - 投研人员深耕垂直领域以实现"十年磨一剑"的专业深度 [2] - 80人投研团队年均贡献约30个投资洞见 [2] - 基金经理平均每年捕捉5个优质洞见即为较好结果 [2] 工业化体系构建 - 采用"五要素模型"统一基本面分析框架(行业赛道/行业趋势/公司治理/经营质量/经营趋势) [3] - 标准化流程大幅提升知识转化效率 [3] - 工业化体系增强团队稳定性,60%-70%基金经理业绩源于团队赋能 [4][5] 数智化赋能 - 数智化建设涵盖量化模型转化和智能分析平台两大环节 [3] - 智能平台整合内外部研报及交易数据辅助投资决策 [3] - 数智化目标为解放基金经理使其聚焦价值判断 [3] 人才培育机制 - 每月召开产品研讨会进行多维度量化打分 [5] - 实施中长期考核周期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5] - 培养第三代基金经理(战略指挥官)需二十年周期 [5] 实践成效 - 新生代基金经理冯炉丹2016年加入后通过平台资源实现显著业绩 [6] - 近5年权益类大型公司绝对收益业绩稳居行业第2至第4名 [7] - 近10年投资业绩持续保持前列 [7] 产品管理理念 - 聚焦主动管理赛道,认为ETF过量涌入会创造主动基金阿尔法机会 [6] - 内部推行"良品率"考核标准:定好基准不漂移并长期战胜基准 [7] - 通过风格定位和策略补齐完善产品货架 [7] 体系核心竞争力 - 专业化分工、工业化流程、数智化赋能与有温度的组织文化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 [8] - 体系使超额收益来源从个人天赋转向可复制性与可持续性 [8] - 目标为实现长期可持续阿尔法输出 [8]
葛兰大幅增持300765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4:47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 [1][3] - 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新诺威1391.77万股至2018.39万股,增幅达222.11% [1][3][6] - 对信立泰增持1209.72万股至2616.3万股,增幅86%,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4][6] - 对诺诚健华增持398.07万股至1304.78万股,增幅43.9% [3][4][6] - 对华东医药和百利天恒分别加仓362.01万股和25.86万股 [3][4][6] - 减持仓位包括药明康德减持7.54万股和九洲药业减持438.84万股 [6] 基金公司投研体系改革 - 中欧基金增聘赵磊与葛兰共同管理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约30只基金实行"共管式增聘" [8]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核心理念为"中欧制造" [8][9] - 专业化通过精细化分工提升研究深度,工业化解决组织协作问题,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数据资产 [8] - 目标是从"个体"向"体系"转型,构建长期可持续产生阿尔法的组织 [9]
重点来了!中欧基金窦玉明,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18 01:44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体系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强调团队化平台化运作对长期业绩稳定性的支撑作用 并认为人才体系的选拔培养激励淘汰全链条管理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2][3][6]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单一行业、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的判断力并缩小直接竞争范围 [3]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跨岗位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3][5] - 数智化通过数据及研究成果结构化保存 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 在基本面团队辅助判断 在量化团队直接驱动决策 [5] - "三化"协同实现从经验驱动到体系驱动转变 目标是在管理规模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而非依赖概率游戏模式 [3][5]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知识技能、思维方式、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而非依赖单一表现预判潜力 [6] - 培养需20年周期:前10年研究岗位夯实基础 后10年投资实战检验方法论 依赖有经验培养者与理念流程一致性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为目标 每月结合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引导基金经理明确风格定位 [7]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7] - 案例:校招研究员冯炉丹培养为基金经理 其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但公司认为其仍需10年成熟期 [6] 团队化平台化运作优势 - 团队化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流程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 - 中欧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40-50名研究员+30名基金经理) 需覆盖至少500只标的以形成30-50只核心组合 依赖10-20名研究员跟踪支持 [8] - 以研究员平均三年产生一次高质量洞见测算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高质量洞见 需团队协作实现快速流转共享 [8] - 平台化延长基金经理职业生命周期 使其专注擅长领域并借助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9][10] 文化与方法论传承 - 开放互信文化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压力时主动支持 在观点分歧时保持信任 以整体利益为导向 [9] - 统一方法论与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持续积累 [2][10] - "第三代基金经理"概念强调平台赋能下专注优势领域 而非依赖个人全能覆盖 [10]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8 00:16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研体系建设理念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人才管理和团队协作实现长期稳定的业绩表现 [1][2][5]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 [4] - 数智化通过量化数据保存历史研究成果 智能化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 实现方法论沉淀与共享 [4] - "三化"协同实现从经验驱动到体系驱动转变 目标是在管理规模大幅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5]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知识技能外 还需考察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6] - 培养周期需20年:前10年夯实研究基础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7]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7]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确保团队健康运转 [7] - 人才管理是全链条循环体系 需贯穿理念 流程与标准 [8] 团队协作与平台价值 - 团队化生产方式可覆盖更广标的 提供更稳定支持体系 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 含40-50名研究员和30名基金经理 [9][10] - 单个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 需强化团队协作促进流转共享 [10] -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专注擅长领域 借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 [11] - 开放互信的文化促使研究员主动支持基金经理 形成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氛围 [11] - 投研团队需通过理念一致 流程清晰 文化稳定的架构 将优质判断转化为长期稳定业绩 [11] 业绩表现案例 - 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7]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7 22:06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体系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体系建设而非依赖个人能力实现长期稳定业绩 [1][2][3][4] - 公司强调人才体系是投研核心竞争力 需通过选拔、培养、激励与淘汰的全链条管理确保团队持续输出高质量投资能力 [5][6][7] - 团队化平台化生产模式能整合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下提升优质投资观点的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支撑更大规模组合管理 [8][9][10]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3] - 数智化通过数据结构化保存和投资思路模型化 实现方法论长期沉淀与共享 模型在基本面团队辅助判断 在量化团队驱动决策 [3] - 三化协同目标是从经验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在管理规模大幅增长情况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与可持续性 [4]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候选人知识技能 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而非依赖单一表现预判潜力 [5] - 培养周期需20年打磨 前10年夯实研究基本功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6]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确保团队健康运转 选拔培养激励淘汰需形成相互衔接的循环体系 [7] 团队平台化运作 - 团队化平台化能在更大体量投资组合中提供更稳定支持 主动权益团队约80人 含40-50名研究员和30名基金经理 [8] - 单个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 需强化团队协作促进洞见流转共享 [8] - 基金经理依托平台专注擅长领域 借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并创造更大价值 [9] - 健康文化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承压时主动支持 在观点分歧时保持开放信任 形成整体利益导向氛围 [9] 业绩实现机制 - 统一方法论 开放互信文化和代际传承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持续积累 [1] - 优质投资洞见通过体系快速转化为交易决策 在更复杂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业绩表现 [1] - 团队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流程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 - 通过理念一致 流程清晰 文化稳定的组织架构 将投资判断转化为长期稳定业绩表现 [9][10]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7 17:44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研体系建设理念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体系化支持实现长期业绩稳定兑现 [1][2][3][4] - 公司强调人才体系是投研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建立选拔 培养 激励与淘汰的全链条管理机制 [5][6][7] - 团队化平台化生产方式被认为能提供更稳定支持体系 通过整合研究力量提升优质观点产出效率 [8][9][10]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实现知识高效传递 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提升决策质量与速度 [3] - 数智化利用技术手段将数据及研究成果结构化保存 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与工具 [3] - "三化"协同目标是从经验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在管理规模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与可持续性 [4]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环节需评估候选人知识技能 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等多维度素质 [5] - 培养周期通常需20年 前10年夯实研究功底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量化打分引导基金经理 [6]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7] 团队化平台化运作 - 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 含40至50名研究员与30名基金经理 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至30个 [8] - 平台化生产方式能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9] - 文化建设强调开放互信 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业绩承压时主动支持 形成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氛围 [9] - "第三代基金经理"概念强调依托平台赋能 专注擅长领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 [9] 业绩表现案例 - 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6]
来了!基金一周大事件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1:53
天天基金销售数据 - 上半年基金销售额达1.05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6260.41亿元同比增长25.29% [2] - 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微增0.49%净利润0.6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 中欧基金投研转型 - 推动"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形成"中欧制造"方法论强调体系化投资能力 [3] - "工业化"投研模式不替代个体反而放大人才价值因个体是"智慧生产线"关键环节 [3] - 注重长期导向五年或十年维度考核业绩目标构建可持续产生投资洞见的组织 [4] 科创债ETF规模突破 - 嘉实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00.22亿元为首只200亿级产品 [6][7]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后整体规模从初始290亿元飙升至1156.91亿元其中8只跻身百亿俱乐部 [7] QDII基金动态 - 6月底多家机构获批新QDII额度后近期多只基金限购加码最低单日申购限额降至500元 [8]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募资超21亿元为首只提前结募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8][9] - 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募资超20亿元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升温 [14]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其中52只超50%20只超70%6只翻倍 [15] - 银华基金上半年营收13.46亿元同比增0.81%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11.74%结束三年下滑 [12][13] 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现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46只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中43只年化收益为正占比90%17只超10% [16] 建信基金高管变动 - 建信基金新任副总裁刘大超上任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1.43万亿元公募规模9283亿元 [18][19] - 上半年加速科创ETF特色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 [19] 创新药板块行情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98%较去年低点涨150%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46% [23] - 基金经理认为港股创新药性价比优于A股部分三四线A股公司存在估值泡沫行业进入精选个股阶段 [23] 私募基金动态 - 公募十年老将刘浩峰联合前同事陈蔚丰创立上海大康永祺私募基金专注二级市场投资 [27][28]
信息量很大!刚刚,中欧基金窦玉明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23:47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依赖个体转向体系化建设,"中欧制造"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三化协同构建可持续的投研体系,实现长期业绩稳定性 [5][8][9] - 工业化投研体系的核心是提升组织协作效率与洞见落地能力,而非替代个体价值,第三代基金经理需依托平台支持实现更稳定的阿尔法输出 [17][18] - 主动投资是公司的战略聚焦方向,通过提升"良品率"和长期主义文化,与被动投资形成差异化竞争 [27][28][29] 专业化转型 - 专业化要求投研人员长期聚焦细分领域,形成超越市场一致预期的"洞见",依赖深度研究与知识密集型团队协作 [9] - 研究员需覆盖20~50只股票,构建30~100只股票组合需10~20名研究员支持,个人每年仅能产出1~2个有效洞见,凸显体系化必要性 [12] 工业化转型 - 工业化强调流程一致性与团队协作,例如"五要素选股模型"统一内部语言,解决传统投研中洞见传递低效问题 [9][10] - 去中心化架构弱化投资总监决策垄断,通过平等协作提升新老员工融合效率,基金经理稳定性显著提高 [14][15] - 工业化体系将个体能力转化为组织通用能力,例如中欧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产品年化净值增长率达93.07%,超额收益显著 [21] 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可传承的数据资产,包括数字化(结构化归档)与智能化(模型辅助决策),量化团队中机器主导流程修正 [10] - 技术手段实现"一人方法"到"组织能力"的转化,但决策核心仍为人,例如研究员需在3分钟内清晰表达观点以提升协作效率 [10][14] 长期主义与良品率 - "良品率"是投研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双月产品委员会分析中长期表现不佳产品,督促基金经理修正偏差 [24][25] - 近5年中欧基金权益类业绩排名稳定行业前4,10年业绩排名第2~4名,验证长期主义方法论有效性 [25] 主动投资战略 - 公司放弃ETF布局,专注主动投资能力建设,认为"好"与"省"不可兼得,主动投资需极致人才与深度研究文化 [28][29] - 主动与被动投资文化冲突显著,全球巨头如贝莱德(被动)与资本集团(主动)均未实现两者兼顾 [29]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从依赖个体到信赖体系 打造可持续阿尔法大平台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18:23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推动投研体系向"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 旨在通过系统化组织机制替代传统小团队模式 提升投资体系稳定性和阿尔法输出能力 [3][4][5][6][7][8] 行业生产方式变革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依赖少数优秀个人的"手工作坊式"小团队作战 转向系统化组织机制以支撑规模扩张和稳定阿尔法输出 [4] - 国际一线资管机构管理千亿甚至万亿美元规模时仍能保持平稳业绩 证明系统性生产方式的可行性 [4] 专业化改革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长期深耕特定行业 基金经理专注单一风格 通过反复实践建立超越市场的认知优势 [4][5] - 80人投研团队按每人平均3年产出一个洞见计算 每年可贡献约30个高质量投资洞见 [5] 工业化改革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和标准化流程(如"五要素选股模型")实现洞见的高效分享与复制 减少沟通损耗 [5][7] - 工业化模式使个人贡献以乘数效应叠加 个体缺失可能影响整体生产线效率 与传统单兵作战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7] 数智化改革 - 数智化通过量化手段将非结构化投资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库 并通过智能化将投资方法论固化为可复制算法模型 [6] 组织与文化支撑 - 工业化体系需价值观一致、能力优秀且协作意愿强的人才 在统一理念下保留个体主观能动性 [7] - 优秀组织吸引顶尖人才并形成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文化 [7] 转型成效与目标 - 权益、多资产、量化及债券业务在工业化改造后整体能力显著提升 内部培养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表现突出 [8] - 最终目标是通过团队协作实现资金高效管理 成为输出长期稳定阿尔法的大平台 [8]
政府投资基金 也应防止“内卷式”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15
政府投资基金规范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两份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 [1] - 截至2024年末,各级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3.35万亿元,累计设立1627只 [1] - 政策目标为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科学高效、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1]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整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2]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资金合力 [2] - 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投向清单和负面清单,防止不合规投资现象 [2] - 禁止地方政府通过基金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 [2] 防止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 政府投资基金应避免介入完全竞争领域,为社会资本留出空间 [3] - 基金投入项目中需充分尊重社会资本权益,发挥资金聚集效应 [3] - 强调市场化运作对吸引社会资本的关键作用 [4] 市场化运作要求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政府投资基金需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 [4] - 需明确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权责利关系,建立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4] - 基金使命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