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轻量化
icon
搜索文档
万丰奥威赵亚红:“双引擎”驱动引领大众交通领域新变革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18:3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推动大交通领域变革,聚焦汽车轻量化和通用飞机制造"双引擎"战略,目标是提供高效、环保、安全的出行解决方案[2] - 未来计划延伸eVTOL领域两大生态(空中巴士预约平台和起降设施平台),构建"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多场景出行矩阵[6][8] - 愿景是"改变人类出行方式",将持续加大电动固定翼飞机、eVTOL、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9] 汽车轻量化业务 - 该业务占总营收超80%(2024年总营收162.64亿元),拥有14个国内生产基地及12个海外基地,为铝合金轮毂领域龙头企业之一[3] - 已完成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与主要新能源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具备铸造/旋压/锻造全工艺能力[3] - 镁合金业务受产品生命周期影响2024年销售下滑,但通过开拓汽车外新市场弥补,同时铝合金业务销售上升[4] - 将持续普及大尺寸铝合金轮毂、镁合金大型压铸件在中高端车和新能源车的应用,解决轻量化材料与制造关键技术问题[8] 通用飞机制造业务 - 2024年通航飞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2%,成为第二大增长引擎,订单排至2026年[5][6] - 通过收购捷克、加拿大及奥地利钻石飞机形成核心产品结构,全球拥有192个服务代理商[5][6] - 2024年重组德国Volocopter GmbH核心资产,整合eVTOL前沿技术(如分布式电推进系统、VoloIQ航空云平台)[6] - 正推进多款机型TC取证(包括DART特种机型、eDA40纯电动飞机、Volocopter 2X/VoloCity等eVTOL),并加快DA40固定翼机型生产线建设[7] 低空经济布局 - eVTOL领域计划推出普通型/豪华型城市交通工具、城际交通工具及混合动力空中巴士,并开发定制化MPP飞机[8] - 针对城市内/城际交通、空中救援、商务出行等场景构建商业闭环,形成"业态+生态"模式[8] - 技术支撑来自奥地利/加拿大/捷克/德国研发中心,具备整机设计研发能力[7]
新品种专题 | 一文带你全方位了解即将上市的铸造铝合金!
对冲研投· 2025-05-23 11:4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料构成:废铝来源中国产旧料占57%,新料占28%,进口补充15% [2] - 中游生产特点: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以中小型民企为主 [2] - 下游应用分布:70%用于汽车及摩托车(轻量化驱动),其余为机械、电子等领域 [2] 产业现状与产能 - 2024年再生铝总产量1055万吨,其中铸造铝合金占比59%(620万吨) [3] - 产能利用率处于34%-40%低位区间 [3] - 2024年铸造铝合金新增产能132万吨,2025年预计新增125万吨 [4] - 产能区域集中度:江苏、浙江、广东三地合计产量占比达53% [5] 成本与价差机制 - ADC12成本构成:废铝原料占比最大,辅以硅、铜原料及天然气(单耗60-80m³/吨) [5] - 替代临界点:当废铝与原铝价差≤1500元/吨时原铝替代性价比显现 [6] - 精废价差当前处于历史低位,反映废铝供应紧张 [6] - ADC12-A00价差呈现季节性U型波动,极值点触发套保机会 [7] 下游需求趋势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铝用量增长,但形变铝合金增速更快 [8] - 汽车用铝中铸造铝合金占比约77%,燃油车发动机部件铝渗透率超70% [57] - 2024年测算汽车用再生铸铝消耗量达378万吨,2025年预计增至403万吨 [60] 期货合约设计 - 交易单位为1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5元/吨,涨跌停板幅度±3% [14] - 交割品级为ADC12,需符合GB/T 8733-2016或JIS H2118-2006标准 [14] - 最小交割单位30吨,仓单有效期最长360天 [14] - 2024年ADC12产量465万吨,占再生铸造铝合金总量的75% [18] 废铝供应格局 - 废铝来源结构:国产占比85%(旧料57%+新料28%),进口占比15% [39] - 第一大回收来源为汽车(41%),其次建筑业(34%) [42] - 预计2025年后将进入报废量爆发期(基于2003-2005年铝使用周期) [42]
【专家报告】岚图汽车热冲压技术应用及展望
材料汇· 2025-05-22 15:26
中国造车新实力 - 公司拥有54年造车积淀,位列世界500强,构建了完整的汽车制造生态系统 [3] 热冲压技术意义 - 促节能:通过降低车重实现油耗下降,数据显示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可降低油耗0.4L/100km [4] - 提升强度:采用高强度材料可减少料厚同时保证结构强度 [4] - 减排放:乘用车CO2排放量从2000年220g/km降至2020年约120g/km,实现显著下降 [5] - 易成形:相比冷冲压,热冲压能成形更复杂零件并减少回弹 [5] 热冲压技术认知 - 采用激光拼焊将不同厚度、强度的高强钢坯料焊接后整体热冲压,形成高性能结构件 [8] - 一体式热冲压相比传统方法可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模具数量、降低零件重量 [9] 热冲压应用案例 - 岚图FREE车型热成型钢比例达31% [11] - 岚图梦想家车身材料中热成形钢占比23.59% [11] - 岚图追光车身热成形材料占比27.3%,采用2000MPa热成形钢门内防撞梁 [12][13] - A柱采用TRB+Patch复合热成形方案实现单车减重0.9kg [17] - B柱采用TRB热成形方案实现单车减重2.8kg [18] - 前排座椅后横梁采用TRB方案实现单车减重1.5kg [19] - 顶盖前横梁采用5段不等料厚热成型方案实现单车减重0.8kg [20] - 后纵梁采用4段不等厚度TRB方案实现单车减重3kg [21] 性能测试数据 - 一体式门环在C-IASI测评中创下130000N峰值载荷,为历年最高值 [30] - 材料性能测试显示屈服强度达到1049-1119MPa,抗拉强度1572-1581MPa [45] 热冲压技术展望 - 热浴成形工艺可解决液态金属脆裂问题,测试显示抗拉强度达1580MPa [36] - 预冷热冲压技术可解决纯Zn镀层钢开裂问题 [38][39] - 中锰钢热冲压可获得1420-1880MPa抗拉强度,但存在焊接困难等技术挑战 [42] - 管梁热冲压测试显示抗拉强度达1572-1581MPa [45] - 未来可应用于电池包框架、车门防撞杆、座椅骨架等零部件 [48]
捷众科技(873690):精密注塑零部件国家级“小巨人”,2026年产能有望释放助力新品与新领域外延
华源证券· 2025-05-21 1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捷众科技“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捷众科技是精密注塑零部件国家级“小巨人”,2026 年产能有望释放助力新品与新领域外延,在汽车行业发展和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下,未来产能释放将带动业务规模扩大 [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 2025 年 5 月 19 日,收盘价 25.60 元,总市值 16.9728 亿元,流通市值 7.8404 亿元,总股本 6630 万股,资产负债率 11.45%,每股净资产 8.57 元 [3] 公司概况 - 浙江捷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汽车零部件,为全球领先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提供产品,产品用于知名品牌汽车及新能源汽车 [6] 经营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86 亿元(yoy+23.63%)、归母净利润 6251.14 万元(yoy+56.86%)、扣非归母净利润 5263.25 万元(yoy+42.30%);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7291.21 万元(yoy+44.24%)、归母净利润 1352.03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296.52 万元(yoy+64.55%) [6] 业务结构 - 2024 年精密传动系统、汽车门窗系统、汽车视觉系统、汽车热管理业务、车身电子营收分别为 9367 万元、9086 万元、7785 万元、1728 万元、614 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 33%、32%、27%、6%、2% [6] 新能源业务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占比达 30%,已进入新能源汽车一线品牌供应链体系,后续将加大投入和客户拓展 [6] 募投项目 - 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智造项目截至 2024 年末投入进度达 35.26%,预计 2026 年 5 月投产,将提供产能基础 [6] 产品优势 - 主导产品精密注塑零部件符合“以塑代钢”趋势,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雨刮电机齿轮等产品国内市占率从 25%升至 30% [6] 海外市场 - 2024 年签约新品出口法国订单,产品远销多地,外销营业收入 3836.82 万元(yoy+20.14%),外销占比 13.42%,计划未来深化国际合作 [6] 对外投资 - 2024 年参股墨迅科技,其聚焦无刷电机及车用执行器,团队能力出色,已完成多个新产品开发并量产,拥有众多汽车行业客户,与捷众科技业务有协同互补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0/0.98/1.2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21/1.48/1.94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1.1/17.3/13.2 倍,可比公司 2025PE 均值为 35.1X [8][9]
星源卓镁(301398) - 301398星源卓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20 10:54
公司产品相关 - 公司主要镁合金压铸产品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包括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 [3] - 公司上半年已承接的新项目主要有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等 [4] - 奉化工厂规划的产品结构主要以汽车用大型镁合金精密成型件为主 [4] 镁合金市场相关 - 2024 年全球原镁产量为 112 万吨,同比增长 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 102.58 万吨,同比增长 24.73%;镁合金产量 39.68 万吨,同比增长 14.95% [3] - 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需求高,镁合金因密度小、比强度高成为汽车轻量化理想材料,未来单车用镁量目标有望提高 [3] 产品性能对比 - 镁合金密度约为铝合金的 2/3、钢铁的 1/4,可有效减轻汽车重量,还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3] 公司技术与工艺 - 公司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优化、模具制造等一体化服务,以完整产业链布局实现行业领先地位 [4] - 未来公司会同时运用半固态压铸和高压铸造两种工艺,发挥各自优势提升产品多元化和市场竞争力 [4] 项目开发情况 - 公司重大项目定点情况需关注后续披露的相关公告 [4]
横河精密(300539):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汽车智能座舱、轻量化将驱动业绩高增
浙商证券· 2025-05-20 10: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025Q1同比增长38%,受益汽车智能化、轻量化趋势,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快速增长,且公司凭借模具制造技术构建丰富客户群体,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1][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10.83%;归母净利润3800万元,同比增长12.18%;扣非归母净利润3511万元,同比增长15.61%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2.04%;归母净利润1118万元,同比增长37.68%;扣非归母净利润932万元,同比增长59.81%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2.08%,同比提升1.2pct;销售净利率5.2%,同比提升0.36pct;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19.99%,同比下降0.26ct;销售净利率5.77%,同比提升0.91pct [2] - 2024年期间费用率约14.56%,同比增长0.29pct;2025Q1期间费用率约12.94%,同比下降2.34pct [2] 业务板块 - 2024年智能家电精密零组件4.50亿元(占比59.91%),同比增长7.17%;智能座舱精密组件8361万元(占比11.13%),同比增长73.01%;汽车轻量化内外饰件1.19亿元(占比15.96%),同比增长4.84%;金属零部件2607万元(占3.47%),同比下降11.32%;精密模具4814万元,同比增长7.85% [1] 行业趋势 - 智能化方面,2024年全球、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3668、12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22%;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4296、15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1% [3] - 轻量化方面,乘用车每减重10%,对新能源车动能效果提升6.3%,全塑尾门与传统钢制后尾门相比,平均减重高达20% - 30%,预计2027年底全球汽车尾门市场整体规模有望达到150亿美元 [3] 客户资源 - 智能家电领域与卡赫、SEB、松下、小米等合作;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与华为、延锋安道拓、恺博等合作;汽车轻量化领域与上汽大通、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合作并量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0.07、11.96、14.02亿元,同比增长34%、19%、17%;归母净利润约0.61、0.82、1.15亿元,同比增长59%、36%、39%,CAGR = 38%,对应PE 52、39、28倍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51|1007|1196|1402| |(+/-) (%)|11%|34%|19%|1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8|61|82|115| |(+/-) (%)|12%|59%|36%|39%| |每股收益(元)|0.17|0.27|0.37|0.52| |P/E|83|52|39|28| |P/B|5.6|5.1|4.5|3.9| |ROE|7%|10%|12%|15%|[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3]
福然德: 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08:19
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7亿元,同比下降24.11%,扣非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28.89% [2] - 2024年产品销售量首次突破200万吨,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实现同比增长,铝挤压业务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热成型业务预计2025年下半年试投产 [2][3] 毛利率与业务展望 - 公司业务模式为以销定采、成本加成,毛利率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2] - 铝挤压和热成型业务对2025年整体毛利率影响较小 [3] - 2025年上游原材料价格预计下降,公司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应对波动 [3] 分红与资本开支 - 2021-2024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46.31%、48.48%、50.78%和54.41%,分红比例逐年提升 [4] - 新能源汽车铝压铸建设项目已全部投资完毕,铝挤压项目设备投资约8000万元,热成型项目预计投资3亿元,2024年已投资1亿元 [4] 应收账款与负债 - 2024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主要因迪链相关债权凭证计入应收账款 [4] - 短期借款增加因票据贴现借款余额增加,应付票据增加因材料采购开具银行承兑汇票金额增加 [4] 销售与市场占有率 - 2024年汽车板材销量为22.5万吨(含铝板1.6万吨),中国乘用车钢、铝板材市场占有率约11% [5] - 2025年销售增长目标为终端销售量增速超过汽车整体产量增速10个百分点 [5] 未来增长点 - 增长主要来自汽车板材加工配送业务市场份额提升、汽车轻量化业务(铝压铸、铝挤压、热成形、激光拼焊)及降本增效 [5]
吉冈精密:北交所信息更新:成立子公司+收购三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海外,2025Q1营收同比+48%-20250520
开源证券· 2025-05-20 0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1.55亿元,同比增长48.45%;归母净利润1565.34万元,同比增长49.27%,扣非归母净利润1576.02万元,同比增长76.03% [5] - 受下游行业年降影响,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0.82(原0.90)/0.96亿元,EPS分别为0.37/0.43/0.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0/48.5/41.4倍 [5] - 看好公司收购三家汽车零配件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58|577|690|810|959| |YOY(%)|14.4|26.0|19.6|17.4|1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3|57|70|82|96| |YOY(%)|-29.6|32.6|22.7|17.5|16.9| |毛利率(%)|18.2|20.6|19.9|19.9|19.8| |净利率(%)|9.3|9.8|10.1|10.1|10.0| |ROE(%)|9.5|11.7|12.6|13.4|13.9| |EPS(摊薄/元)|0.22|0.30|0.37|0.43|0.50| |数据来源:聚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8]| 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P/E(倍)|92.7|69.9|57.0|48.5|41.4| |P/B(倍)|8.8|8.2|7.2|6.5|5.7| |数据来源:聚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8]|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8900.00万辆,同比增长2.10%,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0万辆,同比增长24.40% [5]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0万辆和3143.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0%和4.50%,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0万辆和1286.60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5] - 新能源三电增加车重、降低续航带来轻量化需求,铝合金是现阶段最佳轻量化材料之一,我国2025年/2030年单车用铝量目标为250kg/辆和350kg/辆,汽车铝压铸件市场空间广阔 [5] 公司发展举措 - 2024年完成对帝柯精密零部件(平湖)有限公司、帝柯贸易(平湖)有限公司、DakokoEuropa GmbH等3家公司各自100%股权的收购,标的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带动未来海外业务增长 [6] - 持续加大海外市场销售开拓,已在墨西哥及泰国布局设点承接客户海外订单及开拓国际市场 [6]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76|515|494|548|601| |非流动资产|245|351|354|353|356| |资产总计|621|866|848|901|957| |流动负债|166|369|286|280|257| |非流动负债|6|13|9|9|10| |负债合计|172|382|294|289|26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449|484|554|612|690| |负债和股东权益|621|866|848|901|957| |数据来源:聚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10]| 利润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58|577|690|810|959| |营业成本|375|458|552|649|770| |营业利润|47|64|78|91|108| |利润总额|47|65|78|91|108| |净利润|43|57|70|82|9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57|70|82|96| |EPS(元)|0.22|0.30|0.37|0.43|0.50| |数据来源:聚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9|27|141|5|173| |投资活动现金流|-0|-82|-77|-7|-20| |筹资活动现金流|15|143|-64|-64|-47| |现金净增加额|33|88|-0|-66|105| |数据来源:聚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10]|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14.4|26.0|19.6|17.4|18.4|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32.9|37.9|21.5|16.9|17.9|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6|32.6|22.7|17.5|16.9|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8.2|20.6|19.9|19.9|19.8| |获利能力 - 净利率(%)|9.3|9.8|10.1|10.1|10.0| |获利能力 - ROE(%)|9.5|11.7|12.6|13.4|13.9| |获利能力 - ROIC(%)|8.8|9.0|10.7|11.9|12.7|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7.7|44.1|34.7|32.1|27.9|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0|15.2|2.2|6.2|-14.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3|1.4|1.7|2.0|2.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6|1.0|1.3|1.3|1.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8|0.8|0.8|0.9|1.0|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4.1|3.6|4.1|4.3|4.5|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7.9|7.2|8.6|10.0|10.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22|0.30|0.37|0.43|0.50|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10|0.14|0.74|0.03|0.91|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2.36|2.54|2.91|3.22|3.63| |估值比率 - P/E|92.7|69.9|57.0|48.5|41.4| |估值比率 - P/B|8.8|8.2|7.2|6.5|5.7| |估值比率 - EV/EBITDA|58.6|42.7|36.8|32.9|27.9| |数据来源:聚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10]|
宝武镁业(002182)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9 08:32
产品技术与应用 - 镁合金超大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已试制成功 [1] - 镁合金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领域占比较小但提升空间大 [1] -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军工领域使用较少 [2] - 原镁年产量约 10 万吨,镁基固态储氢产品完成规模试制和性能测试,正进行集成和验证 [2] - 镁合金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盖板、底座、控制臂等部件,未来将用于人形机器人 [4] - 行业研发出高强度、高耐蚀性新型“不锈”镁合金 [4] - 镁合金赋能机器人产业,有“轻、快、稳、省”四大优势 [4] - 一体化压铸镁合金后车体采用一体化设计,可降成本、减重,子公司已试模生产 [11] - 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在氢气储运、氢化工、分布式储能方面有广阔应用场景 [3] - 公司有用于飞机、高铁的产品,但量较少,一直在研发镁轮毂技术 [21] - 座椅支架采用一体化设计,单件取代 15 个钢制冲压件,减重率达 45%,2024 年起搭载于问界 M7 及 M9 全系五座车型 [36] 项目进展与产能 - 目前有 10 万吨原镁产能,建设完成后产能达 50 万吨 [4] - 拥有 20 万吨镁合金产能 [8] - 青阳项目部分投产,尚未量产,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安排产销 [10][23][27][29][32] - 五台宝镁二期 10 万吨高性能镁合金项目在建,预计 2026 年投产,巢湖宝镁、安徽宝镁新增产能已部分投产 [30] - 30 万吨硅铁项目初步设计完成优化调整,主体结构按计划推进,厂前区完成结构封顶,年内主厂区一期单体桩基完成 [12][19] - 镁基储氢材料千吨中试产线设在巢湖宝镁公司 [20] 市场与合作 - 汽车轻量化合作单位包括吉利、比亚迪、赛力斯等车厂 [2][16] - 与宝武集团内公司联合开发镁合金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 [3] - 子公司与汽车厂商签订超大型镁合金一体压铸件开发协议 [11] - 镁合金汽车部件在汽车上应用领域渗透率逐步增加,低空经济已小批量供货 [15][27] - 在手订单饱和,各产线满产满销 [21] - 拟在湛江钢铁试用镁基储氢材料 [34] 成本与价格 - 原镁成本在行业内有优势 [4][12] - 公司定价模式采用季度定价、月度定价和现款现货等模式 [10][18] - 随着大罐工艺提升,能源和人工成本会降低 [5][18] - 中铝鹤壁项目暂无批量生产,无法与公司比较成本 [6] - 2025 年 1 季度报表营业成本是所有产品营业成本 [7] - 甘肃宝镁石英岩矿纯度在 97.5%以上 [2] 财务与市值 - 2025 年 5 月 9 日股东户数为 60937 [9] - 应收账款涨幅主要受营收增加影响 [17] - 公司管理层重视市值管理,将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核心竞争力 [17][18][22][28][33] - 暂无具体回购方案 [27] 其他 - 五台宝镁矿石有库存,生产经营正常,矿石开采需办理审批手续 [1] - 公司根据项目投产进度及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 [2] - 公司已制定套保相关管理制度,视实际业务情形和风险敞口决定是否实施 [27] - 中国宝武将在 3 年内稳妥推进相关资产及业务整合事宜以避免同业竞争 [24][25][41] - 公司目前暂无上游矿产收购计划 [18] - 公司与上海交大及重庆大学等院校有合作 [40] - 镁合金建筑模板产能已投入设备能力 200 万平方/年 [40]
晋拓股份: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9 08: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76亿元 同比增长17.20%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7.13万元 [32] - 总资产19.14亿元 较上年增长10.22% [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亿元 [24] 业务发展情况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零部件业务快速提升 客户群体不断扩大 [5] - 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热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 [5] -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20% 主要得益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4][5] - 公司注册设立墨西哥子公司 建设生产基地以加强全球供应能力 [6][1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9]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0.9% 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9] - 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在2035年达到1540亿美元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10][14] - 汽车行业继续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 [10]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5494.25万元 同比增长15.56% [29] - 实现多项技术和工艺突破 聚焦汽车轻量化、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方向 [5] - 与国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包括节卡、越疆、库卡、艾利特、智元等 [13] - 获得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6] 财务规划与分配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630.85万元 [32] - 现金分红比例为32.57% [32] - 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36] - 制定未来三年(2025-2027)股东回报规划 [37] 公司治理与运营 - 2024年召开五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通过多项重要议案 [6][8]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 规范运作并提供专业意见 [8] - 完善ESG治理架构 完成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6] - 公司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有序进行中 投产后将提升全球竞争力 [6][14]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零部件双主业发展 [11] - 2025年经营方针为"以客户为优先,以奋斗者为本,以高效流程为基础" [11] - 加大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开拓力度 推进氢能源燃料汽车零部件业务 [12] - 拓展机器人零部件市场 培育成公司重要的市场增量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