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8月20-22日,浙江·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 - 大会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1] - 目标包括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规模化[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行业组织[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4] 参会专家及研究方向 - 张先恩: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5] - 薛闯:专注于能源和化学品生物制造,在纤维素酶和番茄红素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6] - 袁其朋:研究高纯天然产物规模制备,构建了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胞工厂[7][8] - 王丹:开发聚酰胺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技术,与多家化工企业合作[10][11] - 杨世辉:专注于非粮大宗醇和有机酸的生物制造[12] - 姚远:研究基因编辑和蛋白设计技术,与制药企业有合作[14] - 于洪巍: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产品的生物合成技术专家[16] - 王泽建:在抗生素、维生素等生物发酵产业有20多家企业合作经验[18] - 朱蕾蕾:工业酶蛋白分子改造和低碳生物制造专家[26][27] - 罗自卫:研究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制造[29] - 徐国强:专注于γ-聚谷氨酸等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生物制造[30][31]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会议签到、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生物制造青年论坛[36] - 8月21日:开幕式、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人工智能蓝皮书闭门研讨会[36][37]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37]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37] 产业资源 - 提供《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地图2.0》和《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39][40] - 设有生物制造产业社群供行业交流[42]
从业绩和技术看凯赛生物的行业定位:“合成生物第一股”是怎么炼成的?
市值风云· 2025-07-21 10:09
合成生物行业概况 - 合成生物是我国未来产业重要方向,国家通过重点研发专项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支持 [3] - 2023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171亿美元,中国占比50%,未来五年CAGR预计28.65% [3] - 行业处于科研转化期,生物基材料等子领域已进入成长期,部分如生物发酵原料药进入成熟期 [25][27] 凯赛生物业务分析 - 主营产品包括长链二元酸系列(2003年量产)和生物基聚酰胺系列(2021年单独披露收入)[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9.58亿,其中长链二元酸26.7亿(占比90.3%),聚酰胺1.44亿(占比4.9%)[8] - 长链二元酸业务经历16年发展完成对化学法替代,2018/2021年获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10][12] 聚酰胺业务发展 - 生物基聚酰胺是全新材料,需完成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全链条突破 [13] - 2024年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带来资金+资源+订单支持 [13] - 已构建太原/金乡/乌苏三大生产基地,并与宁德时代等合作开发新能源应用场景 [13][15] - 在民用纺织等领域完成"0到1"验证,处于"1到N"爆发临界点 [16] 生物质废弃物战略 - 秸秆高值化利用是三大发展战略之一,2024年万吨级秸秆乳酸示范线通过验收 [18] - 通用型秸秆技术突破将解决生物制造原料瓶颈,具备重大商业和社会价值 [18][20]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国家将生物制造列为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培育生物制造未来产业 [22][23] - 全球生物制造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5750亿,麦肯锡预测60%产品未来可用生物法合成 [24]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净利润4.89亿,静态PE 68倍,显著高于传统化工企业(10-15倍)[29][32] - 可比合成生物企业中华熙生物PE 141倍,华恒生物PE 42倍,公司估值处于行业中游 [33] - 2024年收入同比增40%,扣非净利增52%,2025Q1扣非净利延续31%增长 [33] 股东结构与信心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上市5年未减持,2025年定增引入招商局集团并锁定5年 [37][38] - 员工股权激励覆盖300名中高层,5年累计分红10.23亿 [43][44] - 战略股东减持占比不足10%,主要为指数基金调仓行为 [36][37]
科技金融加速重构“制度—资本—技术”关系
金融时报· 2025-07-21 02:45
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我国科技金融已形成以政府部门为引领、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核心、其他主体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1] - 科技金融将在重构"制度—资本—技术"关系中发挥关键加速器作用 [1] - 需通过战略协同、资本赋能、技术支撑推动政策、金融、科技融合 [1] 新阶段特点 - 科技金融从金融工具上升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核心战略 [2] - 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2027年目标为科技金融体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求更适应 [2] - 金融变革加速向高效率、长周期、全周期、多元化服务转变 [3] - 2024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50%、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55.7% [3] - 政策导向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技术发展影响 - 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75.6万件,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53.3% [4] - 科技金融服务需从技术要素适配升级为创新生态赋能 [4] - 需构建全场景综合服务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 [4] 中国特色体系构建 - 政策层面将建立颠覆性技术预警机制和"非共识技术创新基金" [5] - 推动国际合作参与6G、自动驾驶等国际标准制定 [5] - 金融层面建立复合评估模型纳入专利质量、ESG等授信标准 [6] - 设计"技术特性+场景需求"组合型产品提供全周期服务 [6] - 科技层面推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资源整合 [7] - 探索覆盖基础研究到规模量产的整体融资体系 [7]
【公告全知道】减速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公司终端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
财联社· 2025-07-20 14:14
减速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 - 公司精密减速器实现技术突破 终端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 傅利叶等 [1] 光模块+数据中心+算力 - 公司拟收购AI智算中心核心基础设施供应商 [1] 创新药+减肥药+医美+合成生物 - 公司创新药管线已突破80项 [1]
8月·宁波 |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结合自身优势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1+4"主题: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 [1] 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化应用 [1]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发掘合作机遇 [5] - 汇集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资源 [5] 重点活动安排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第3期):邀请30位行业高层与专家探讨"十五五"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9] - **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第4期):聚焦合成生物新产品/工艺/技术,对接头部园区与投资机构 [12] -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设置30+场报告,发掘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搭建人才合作平台 [13] 分论坛专题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涵盖生物基材料(PHA、尼龙、菌丝体蛋白)低成本规模化开发、精细化学品及香精香料绿色制造技术 [13][16] - **AI+生物智造**:聚焦AI辅助酶发掘、合成生物大语言模型、工业发酵动态控制等双向赋能案例 [17] - **未来食品&农业**:涉及非粮原料(CO2、甲醇)转化饲料蛋白/能源化学品、功能糖/乳铁蛋白等高值化食品配料生物制造技术 [15][20] - **美妆原料**:探索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绿色制造、新型蛋白质原料突破及生物材料在化妆品应用 [18][20] 科技成果展示 -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从0到产业化的创新成果,设置现场展示与对接专场 [18] 往届成果 - SynBioCon大会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成功举办,2024年第三届由宁波酶赛生物等机构协办 [23]
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制作蔗糖,仅需17小时!
二氧化碳制糖技术突破 - 我国每年白糖消耗量超过1500万吨 进口量超过500万吨 传统蔗糖种植需12-14个月 而二氧化碳制糖技术仅需17小时 [1]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主导实现从二氧化碳"从头合成"己糖 含葡萄糖等4种单糖 碳转化率0 67克/升/小时 是光合作用效率10倍以上 [2][3][8] - 2025年进一步实现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蔗糖 产物浓度14g/L 转化率86% 能耗仅2ATP/蔗糖 比自然路径节能85% [4][8][9] 技术核心优势 - 通过工程化改造酶蛋白分子精准控制合成4种己糖 解决糖分子立体结构可控难题 理论上可合成任一类型糖 [9] - 采用"甲醇→3-磷酸甘油醛→葡萄糖-6-磷酸→蔗糖"高效路径 跨团队协作实现光伏电解水制氢与体外生物转化系统结合 [4][11] 应用前景 - 医药领域合成人参多糖等药用糖分子成本仅为天然提取1/3 [13] - 工业生物制造领域每年消耗超千万吨葡萄糖原料 改用该技术可减少60%粮食消耗 [14] - 环保领域每合成1吨糖可消耗1 6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3辆家用汽车年排放量 [15] 行业活动 - SynBioCon 2025大会8月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等五大方向 探讨生物制造产业趋势与革新技术 [17][21]
【2025链博会】鲁商福瑞达:以中药科技+合成生物重构韧性供应链
环球网· 2025-07-17 06:42
公司展示成果 - 公司携"中药绿色智造+合成生物"双擎成果亮相链博会,展示从中药提取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创新 [1] - 明星产品包括明颜舒萃、MatrixColla-1 愈胶原、珂谧穿膜胶原棒等,现场体验热度高 [3] - 合成生物王浆酸系列护肤产品修护表皮屏障功效提升175%,真皮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提升94% [3] 技术创新 - 将传统中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与工业4.0装备融合,实现药材标准化萃取 [3] - 明颜舒萃等敏感肌系列产品融合中药与人工智能,实现从种植到生产的智能化精准控制 [3] - MatrixColla-1 愈胶原采用Ⅲ型重组胶原等精准配比,模拟真皮层结构实现全维度抗衰 [4] 绿色供应链 - 出口原料通过欧盟ECOCERT认证,生物发酵工艺较传统化学法减排35% [5] - 植物基包装降解周期仅180天(传统PE瓶需450年),且密封性、跌落测试优于行业标准 [5] 研发生态 - 依托"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产业基地"三位一体生态,加速技术转化 [7]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0余项,拥有有效专利434件(发明专利189件) [7] - 跨膜递送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应用于眼科、皮肤科新品升级 [7] 战略定位 - 公司提出打造"全域创新"科创生态,输出可持续、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3][7] - 未来将以中药现代化、合成生物、绿色智造为锚点,强化中国美妆与健康产业的科技影响力 [7]
21亿!背靠嘉吉,牵手巴斯夫,全球最大生物基BDO工厂投产!
生物基BDO行业概况 - 全球粮商巨头嘉吉与德国HELM AG合资企业Qore正式投产生物基1,4-丁二醇(BDO),品牌名为QIRA®,年产能6.6万吨,总投资3亿美元(约21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最大生物基BDO工厂 [1][3] - 该工厂采用当地种植的齿状玉米为原料,原料采购半径控制在100英里范围内 [3] 技术工艺与优势 - 传统BDO生产工艺(炔醛法占比94.21%)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生物基BDO通过微生物发酵实现绿色生产 [7][8] - Qore采用美国Genomatica公司一步发酵工艺,相比传统二步法(淀粉→琥珀酸→BDO)更高效 [9][10] - Genomatica技术已授权全球多个项目,总产能达15万吨/年,Qore工厂为美国首个商业化运营项目,意大利Novamont和越南晓星集团项目在建中 [10] 下游应用与合作伙伴 - BDO是化工行业"枢纽型产品",可衍生纺织、医药、香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4] - 纤维巨头LYCRA采用QIRA®使产品碳足迹减少44% [5] - 巴斯夫与Qore达成长期供应协议,将生物基BDO用于聚四氢呋喃和聚氨酯(TPU)生产 [6][13] 全球产能布局 - 韩国晓星集团投资10亿美元在越南建设20万吨/年生物基BDO工厂(亚洲首个),2026年投产 [11] - 中国金发科技1万吨项目已投产,元利化学实现亚洲首批生物基BDO出口欧盟,山东兰典、天宜鸿达等项目在建 [11] - 意大利Novamont(2016年投产)、荷兰DSM、日本三菱化学等企业均具备量产能力 [11][17] 行业发展前景 - 短期生物基BDO成本高于石油基,但已在高端纺织、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替代 [14] - 高油价背景下技术竞争力显现,未来通过非粮原料开发、工艺改进及碳交易政策推动,有望成为主流选择 [14] - 行业聚焦替代石油基二元酸/醇、二元胺等关键化工原料,第四届合成生物大会将重点探讨该领域产业化合作 [15][16]
锦波生物20250425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锦博生物(景博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经营活动现金流7.67亿元,同比增长159.55%;销售毛利率92.02%;资产负债率25.53% [1][2][21] - 盈利能力方面,净利润占营业总收入50.68%,营业利润占营业总收入59.21%,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总收入7.98% [2] - 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4.44,速动比率4.11;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84.9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44.27% [2] - 股东户数本期0.46万户,十大股东中持股排名第一的股东持股占比58.89%,排名前三的股东合计持股占比63.7% [2] - 主营构成上,医疗器械12.54亿元,占比86.89%;功能性护肤品1.42亿元,占比9.83% [2] - **科技创新与发展** - 中国合成生物强,但要从大国变为强国需基础科学发展,如结构生物学的进步 [3][4] - 锦博生物坚持原始创新,从理论设计到实验验证,实现从无到有,如获得注射用重组人液化胶原蛋白凝胶产品 [4] - 通过合成生物解决诸多问题,如解决动物或胎盘提取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问题,消除使用胶联剂带来的不良反应毒性,拓展胶原蛋白应用场景 [6][8][9] - **科研成果与产品** - 2021年首个注射用的重组三星人液化胶原蛋白材料上市,已注射两百多万只,无免疫原性 [6] - 2025年上市新产品注射用重组三型人员化胶原蛋白凝胶,其合成的胶靠氢键、二流键组装,无需胶联剂 [8] - 重组三型人员化胶原蛋白动肝纤维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的医疗器械,预计在多领域有广阔临床运用 [19] - 2024年3月,科研团队发现A型重组三型人员化胶原蛋白纤维结构成蜂巢状,可实现细胞重塑、组织重塑 [22] -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医疗器械销售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84.37%;威美上市1000天后产销突破100万只,临床应用超200万只 [21] - 2024年原料业务快速增长,因品牌客户采购量提升和产品知名度提高覆盖客户增多 [22] - 公司与多所院校和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多种胶原蛋白新材料在不同适应症的研究 [22] - 2024年研发投入1.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52%,研发人员212名,同比增长22.54% [22] - **资金使用与分红** - 2024年使用募集资金13498.56万元,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将7000万元从研发项目变更至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 [23] - 通过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理财产生收入34.57万元 [23] - 2024年上半年分红8851.18万元,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1.77亿元,若方案实施,2024年度累计派现2.66亿元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从单链水平通过生物合成发酵成三条链去掉两个氨基酸用了十年时间突破 [7] - 公司研发新产品时曾因一个氨基酸问题全部推翻重开始,耗时十年 [14]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2024年开展投资者交流活动9次,业绩说明会3次,触达超300名机构及分析师 [24] - 公司获2024年度A级纳税信用企业,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且有完善环保体系及设施 [25]
探索未来食品&农业!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是我国继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模式发展合成生物 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 美妆原料) [1] 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设置"1+4"主题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化 [1] - 特色活动包括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 聚焦"十五五"发展趋势 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与专家 [9]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 创新科技成果展示 青年创新技术分享等环节 发掘合作机遇 [5][12] 分论坛技术焦点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 重点开发生物基材料(PHA 尼龙 菌丝体蛋白)低成本规模化技术 [13] - 关注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 己二酸 二元醇 胺类 芳香族)制造路径及化学法&生物法协同案例 [16] - 探讨非粮碳源(CO2 甲醇)转化饲料蛋白 能源化学品的产业化案例 [17] AI+生物智造 - 涉及AI智能开发技术 生物合成天然香料 新质蛋白等产业化应用 [17] - 利用AI分析工业菌株基因型与产量 耐受性的关联关系 [17] - 圆桌讨论AI与生物制造双向赋能的关键问题 [17] 未来食品&农业 - 开发高值新质蛋白 功能糖 乳铁蛋白等食品原料生物合成技术 [20] - 研究非粮生物质转化未来食品与农业应用 [20] - 探索AI在食品风味控制 成分合成底盘筛选的应用 [20] 美妆原料 - 突破新型蛋白质原料生物制造技术 开发虾青素 类胡萝卜素等绿色制造 [20] - 研究生物材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营养糖生物学与皮肤健康 [20] 大会组织与规模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2] - 往届大会已连续三年在宁波举办 2024年第三届由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支持 [23] - 设置30+场青年论坛报告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对接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