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转型之路:模仿胖东来反陷亏损泥潭
搜狐财经· 2025-08-24 03: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滑20.73% [1] - 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2.4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75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92% [2] - 总资产339.6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0.55% [2] 运营状况 - 供应商裸采模式改革导致综合毛利率下滑,商品品质问题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2] - 新供应商合作磨合不足,造成销售端出现断层 [2] - 门店改造计划完成124家门店重新开业,但收入增长未能弥补闭店损失 [3] - 线上业务营收占比仅18.33%,未公布同比增速 [3] 战略转型 - 盲目模仿胖东来服务模式,忽视区域消费习惯差异导致水土不服 [4] - 生鲜供应链投入未能有效转化,商品运营陷入混乱 [4] - 全国性连锁商超特性与区域深耕模式存在本质差异 [4] - 放弃自身线下门店网络和供应链优势的深度挖掘 [4]
森马服饰(002563):Q2控费效果不佳,但终端增速良好
华西证券· 2025-08-23 15: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收入同比增长3.26%至61.4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1.2%至3.25亿元,主要因费用率提升及资产减值计提 [2]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4.89亿元,同比下降30% [2] - 终端零售增速良好,但加盟端存在库存压力,控费效果不佳 [8] - 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5元,派股率82.9%,股息率5.41% [2]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7/11.72/14.30亿元 [8] 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同比增长9.04%至30.7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29%至1.11亿元 [2] - 毛利率提升0.6PCT至46.7%,但净利率下降4.0PCT至5.3% [5] - 销售费用率提升3.6PCT,管理费用率提升0.3PCT,财务费用率提升2.0PCT [5] - 存货同比增长16.7%至33.2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下降40天至187天 [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6%至9.40亿元,应付账款同比下降8.25%至11.26亿元 [7] 业务分拆 - 儿童品牌巴拉巴拉收入同比增长5.97%至43.1亿元,休闲品牌森马同比下降4.98%至17.2亿元 [3] - 儿童服饰店效同比增长5.0%至79万元,平效同比增长4.5%至4890元/平米/半年 [3] - 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4.78%至9.48亿元,店效同比增长13%至95万元 [4] - 线上渠道收入26.9亿元,其中天猫交易金额19.5亿元(同比下降27.6%),抖音交易金额13.3亿元(同比增长6.05%) [4]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79.19%至1.12亿元,加速布局新兴市场及电商平台 [4] 未来增长驱动 - 短期:持续开店策略支撑终端零售增速,直营"新基本店"提升店效 [8] - 中期:海外开店、PUMA和ASICS儿童品类代理、新零售业务贡献增量 [8] - 长期:控费及线上折扣优化推动净利率修复 [8] - 合作品牌JASON WU、舒库、VIVIDBOX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8]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从161.28亿元至156.63亿元 [8]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3.22亿元至9.87亿元 [8] - 对应2025年EPS从0.49元下调至0.37元 [8] - 当前股价5.55元对应2025年PE为15倍 [8]
永辉超市“模仿秀”:学习胖东来模式却陷入亏损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207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较去年同期盈利275亿元大幅恶化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 同比骤降5892% [2] - 总资产33963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2055% [2] 门店运营调整 - 上半年激进关闭227家门店 直接导致收入锐减 [1] - 完成124家门店调改并重新开业 但收入增量无法弥补闭店损失 [3] - 门店调改注重购物环境优化和商品结构调整 但实际效果未达预期 [3] 供应链改革困境 - 推进供应商裸采模式并精简供应商 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 [2] - 商品品质出现波动 消费者信任度大打折扣 [2] - 新引入供应商磨合不足 无法及时提供符合转型需求的商品 [2] 线上业务表现 - 线上业务同比减亏3475万元 但营收占比仅1833% [3] - 未披露线上营收同比增速 日均单量规模较小 [3] - 减亏主要源于运营成本削减而非业务增长 [3] 战略转型问题 - 盲目跟风胖东来模式 放弃原有战略探索 [4] - 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深度挖掘 生鲜供应链投入未有效转化 [4] - 全国性连锁商超试图复制区域成功模式 忽略区域消费差异 [5] 同业对比分析 - 胖东来采用少而精门店布局 每家门店精准覆盖周边客群 [1] - 胖东来通过区域深耕实现高溢价和高复购 [5] - 永辉前期盲目扩张导致门店选址和运营策略同质化严重 [1]
小米之家昆明公园1903汽车旗舰店开业,王晓雁:今年年底门店数量将突破2万家
新浪科技· 2025-08-23 12:18
门店网络扩张 - 小米之家门店数量将在年底突破20000家 [3] - 年底前将有3000家门店完成形象全面升级 升级后门店位置更好 面积更大 品类更齐全 [3] - 人车家全生态融合店将超过200家 用户可一站式体验全品类产品 [3] 零售体验升级 - 昆明公园1903汽车旗舰店采用1600平方米沉浸式空间设计 包含手机 AIOT 大家电及汽车展示区 [3] - 门店二层设置智能家电和客户服务中心 并配备咖啡茶歇区 打造科技客厅式用户体验空间 [3] - 全国已建立2000家以上销服一体店 同步升级服务体系 [3] 产品生态布局 - 展厅核心区域展示5台小米汽车(含YU7车型) 强化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展示 [3] - 门店集成手机 AIOT 大家电及汽车四大品类 实现全生态产品联动 [3] - 昆明旗舰店成为云南最大小米之家 采用城堡式建筑风格 被用户称为"最美小米之家" [1][3] 战略发展里程碑 - 昆明汽车旗舰店开业标志着小米之家形象升级里程碑启动 [3] - 门店高端化进程已迈出关键一步 通过旗舰店模式探索新零售与新体验 [3] - 高级管理层多人出席开业仪式 包括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1]
永辉超市学胖东来模式,缘何转型之路越走越亏?
搜狐财经· 2025-08-23 07:48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下跌20.73%至299.48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至亏损2.41亿元,主要因激进学习胖东来模式导致门店大规模关闭及供应链改革失利 [1][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跌20.73% [1] - 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75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滑58.92% [1] - 总资产339.6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0.5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70亿元,同比下降6.07% [1] 转型策略与执行 - 2024年下半年启动深度转型,学习胖东来模式,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1][2] - 门店调改后124家重新开业,部分门店销售额增长但无法弥补闭店损失 [3][4] - 供应链改革推进供应商裸采模式及精简供应商,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及优质供应商流失 [2][4] - 线上业务减亏3475万元,但营收占比仅18.33%,未披露同比增速 [4] 模式对比与战略问题 - 胖东来模式基于区域深耕、少而精门店布局及与供应商长期深度合作 [2][5] - 永辉作为全国性连锁企业,盲目复制区域模式,忽略区域消费差异及市场竞争格局 [4][5] - 转型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生鲜供应链优势的深度挖掘,商品运营失控 [4] - 闭店策略草率,未深入分析门店同质化及选址问题 [2]
丽尚国潮: 丽尚国潮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2:10
核心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下降9.0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7973.19万元,同比增长9.46% [2]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增长1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17.38万元,同比实现由负转正 [2] 主营业务表现 - 专业市场管理业务收入2.21亿元,同比微增0.32%,毛利率达78.74% [6][7] - 商贸百货零售业务收入6414.92万元,同比下降0.42%,毛利率提升至48.11% [7] - 商业管理业务收入2237.88万元,同比增长7.83%,毛利率大幅提升13.63个百分点至17.24% [8] - 新零售业务收入523.47万元,毛利率70.08% [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32.2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7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亿元,增长3.56% [2] - 货币资金1.46亿元,同比下降53.79%,主要系购置房产及提前偿还长期借款 [10]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99.89%至11.01万元 [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4] - 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 [3] - 重点44家监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达8842亿元,同比增长10.67% [3] - 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6.8亿元,同比增长3.9% [4] 战略举措与业务发展 - 杭州环北专业市场完成安防、空调、照明等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创新打造大店模式样板间 [6] - 南京环北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上线智慧泊车、人员道闸系统 [6] - 与华住集团合作的兰州亚欧国际云阁城际酒店开业,打造"德系美学+西北风情"融合模式 [8] - 亚欧超市引入陇萃堂乡村振兴馆,展示甘肃特色优质农产品 [12] 公司治理与激励 - 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实际派发1102.91万元 [9] - 启动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839万股,认购价格2.67元/股 [9][12] - 总经理俞平康离任,董事长吴小波代行总经理职权 [11] 投资与资产处置 - 其他债权投资期末余额1.96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11.19万元 [10] - 丽尚美链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9] - 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16]
欧亚集团上半年营收36.65亿元同比增0.32%,归母净利润1437.88万元同比增0.66%,毛利率下降1.00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5亿元,同比增长0.32% [1] - 归母净利润1437.88万元,同比增长0.66%;扣非归母净利润801.38万元,同比增长39.0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3% [1] - 毛利率36.56%,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净利率2.44%,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37.72%,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18个百分点;净利率2.90%,同比上升0.5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6个百分点 [1] 费用控制 - 期间费用10.84亿元,同比减少3172.68万元;期间费用率29.56%,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59%,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81%,财务费用同比减少5.83% [1]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约-53.97倍,市净率(LF)约0.89倍,市销率(TTM)约0.29倍 [1]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户数1.86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3564户,增幅23.72%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一季度末11.47万元下降至10.35万元,降幅9.69%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食品百货类45.39%,服饰妆品类28.25%,其他11.86%,家电类11.85%,家居家饰类2.65% [2] - 公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主营业务涉及商业、租赁服务、工业生产及销售 [2] 行业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多业态零售 [2] - 概念板块包括新零售、微盘股、旅游酒店、中俄贸易概念、小盘等 [2]
便利店+商超=烘焙新势力?全球商超烘焙市场给中国的启示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2 08:34
中国烘焙市场格局变化 - 独立面包店主导地位被新零售渠道取代 [1] - 烘焙门店净增长几乎为零 新增9.2万家但闭店9.1万家 [1] - 新零售渠道出现多个爆款产品 山姆瑞士卷年销超10亿 盒马草莓盒子蛋糕单季销售2亿 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年销预估2亿 [1] 传统烘焙品牌衰退现状 - 克莉丝汀退市且门店全关 [2] - 熊猫不走门店全关 [2] - 多乐之日退出郑州市场 [2] - 慢城蛋糕仅剩德州4家加盟店 [2] - 勿理堂资金链断裂仅剩不到10家门店 [2] - 圣安娜饼屋关闭广州10家门店 [2] - 皇家美孚退出武汉西安西宁市场 [2] - ABC Cooking Studio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2] - 摩萨哥10+门店全关 [2] - 虎头局母公司破产仅剩武汉2家门店 [2] 日韩商超烘焙模式 - 以短保产品为核心 配送频次达一日两配 [6][7][9] - 日本82.8%消费者在商超购买面包 韩国达76% [11] - 健康化成为必选项 无添加蔗糖吐司和低GI全麦面包霸占销量榜 [12] - 成分透明面包复购率比普通面包高23% [12] - 日本低糖质面包系列12年累计销量突破3.7亿个 [18] - 韩国注重本土化创新 开发芝士打糕曲奇等融合产品 [19][21] 美国商超烘焙特征 - 大包装高性价比强场景绑定模式 [23] - 60%消费者采用每周1次批量采购方式 [26] - 商超贡献美国烘焙市场45%销售额 家庭消费占比超70% [28] - 超市和大卖场渠道占面包销售总额约70% [30] - 沃尔玛12片装全麦吐司售价2.5美元 单片成本不到0.21美元 [28] - 克罗格全麦三明治面包2023年销量突破1.2亿袋 [28] 欧洲商超烘焙格局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73.61亿美元 [31] - 商超渠道贡献60%-70%销售额 [31] - 德国人均面包消费量达80公斤远超欧洲平均水平 [37] - 法国现烤区占比高于预包装 现烤销售额占烘焙板块60%以上 [39] - 德国Lidl自有工厂生产60%食品 黑麦酸面团面包售价较品牌低40% [35] - 法国家乐福现烤法棍区展示老面发酵过程强化手工感 [39] 行业发展路径与策略建议 - 精准匹配本土需求是成功本质 [42] - 建议采用短保供应链实现当日次日配送 [43] - 通过区域规模化生产降低平价刚需品成本 [44] - 推行原料溯源透明化标注提升品质认知 [46] - 结合精细化细分和本土化创新打造差异化 [43]
来伊份跌2.03%,成交额9518.2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73.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下跌2.03%至13.53元/股 成交额9518.28万元 换手率2.09% 总市值45.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73.5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805.53万元(占比18.97%) 大单净流出267.98万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12.2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50%/+3.44%/-7.01%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4.31万户 较上期减少5.44% [2] - 人均流通股7810股 较上期增加6.1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48亿元 同比减少1.23% [2] - 归母净利润1243万元(原文未注明同比变动)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休闲食品连锁经营 属于食品饮料-休闲食品-零食行业 [1] - 概念板块涵盖休闲食品、小盘、QFII持股、社区团购及新零售 [1]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派现3.1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779.24万元 [2] 市场活跃度 - 年内1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3月3日 [1]
妙可蓝多跌2.01%,成交额8576.0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5.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7.35元/股 成交额8576.09万元 换手率0.61% 总市值140.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5.71万元 特大单卖出100.50万元占比1.17% 大单买入845.68万元占比9.86%同时卖出1200.90万元占比14.00% [1] - 年内累计上涨52.79% 近5日涨1.00% 近20日跌2.39% 近60日跌5.1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43万户较上期减少23.14% 人均流通股14909股较上期增加30.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8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5.67亿元 同比增长33.52% [2] - 归母净利润数据未完整披露(原文截断) [2]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1988年11月29日 1995年12月6日上市 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1398号金台大厦10楼 [1] - 主营业务为奶酪为核心的食品科技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国产乳业 新零售 社区团购 融资融券 中盘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