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武汉成功召开,共绘电力行业数智化新蓝图
中国能源网· 2025-08-27 08:51
大会概况 - 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武汉召开 参会规模达800余人创历届之最 图片直播关注人次超50万 [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十五五"时期电力行业面临高比例新能源带来的系统平衡 资源配置及市场机制挑战 [4] - 电力通信网络从光纤为主无线为辅传统模式向高速泛在 天地一体 云网融合新形态演进 [4] - 5G 卫星通信 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加快推广为电力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4] - 需应对分布式能源接入 数据安全治理等挑战 依托平台化思维优化资源配置 [6] 技术创新与应用 - 语义信息论在语义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星地视频语义通信等领域取得关键验证 [6] - 移动机器人技术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 包括人形机器人和载重超180公斤四足运输机器人等四类解决方案 [6] - 国家电网打造千亿级多模态"光明电力大模型" 在六大业务场景落地应用 [16] - 国家能源集团"擎源"大模型应用于发电领域安全监控 电力交易等场景 [16] - 构建固移融合 天地互备 宽窄协同的空天地融合通信网络体系 [17] - 提出动态适配通信基座理论及四大核心技术应对低压配用电场景挑战 [17] - 云PC体系采用计算刀片集中化+图像加密传输+全生命周期管理架构 [17] 标准与规范建设 - 发布《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通信目标网白皮书》 目标实现电网全电磁暂态在线分析等四方面成效 [10][12] - 发布《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 注重高性能 多功能化和标准化 [10][12] - 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开展信息 通信 安全 北斗等交叉融合领域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19] - 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案例路演共有近150项案例获得证书 [19] 产业协同与支持 - 大会由国家能源研究会主办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等联合主办 [22] - 得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等单位支持 [22]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 华为 中兴等知名企业协办大会 [22]
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召开—— 业界共探制造业智能化新生态
中国化工报· 2025-08-27 06:36
大会核心内容 - 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北京召开 聚焦系统解决方案升级驱动制造模式革新 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1] - 会议主题为系统解决方案升级驱动制造模式革新 旨在探索制造业智能化生态建设路径[1] 政策导向与战略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过去十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建设规模 解决方案能力跨越和标准引领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 - 面对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浪潮 需加快建设创新引领 安全可靠 开放协同的解决方案体系[1] - 提出三方面重点举措:强化技术融合打造自学习自决策行业解决方案 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国产高端装备与工业软件集成创新 拓展全球合作建立技术交流与标准共建长效机制[1] 技术发展趋势 - 数字孪生作为信息物理系统与数实融合理念的深度体现 正从根本上重塑智能制造未来路径[2] - 真正智能工厂需将数字孪生贯穿企业研发 生产 服务等全流程 通过AI 物联网 大数据技术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2] -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创新 具身智能突破解决方案物理边界[2] - 通过感知-决策-行动闭环实现自学习自优化 将物理不确定性转化为数字可控变量 满足石化 钢铁 汽车 高端装备等行业复杂应用场景需求[2] 人才与生态建设 - 智能制造本质是"人-信息-物理系统" 核心关键在于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工程技术队伍[2] - 需培养掌握细分行业制造知识且具有工程实施经验的供应商 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2] - 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共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良性发展生态》倡议 启动供应商服务等级认证工作[3]
ITIF:2025 AR&VR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8-27 05:54
核心观点 - AR/VR技术需加速创新以满足医疗领域关键需求 具备长期成本节约与改善患者护理的双重价值 政策制定者应通过赋能与资金支持推动技术落地 [1][5][8] - 预计到2032年 AR/VR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约40亿美元增长至超460亿美元 84%医疗专业人士认可其积极变革作用 [1][15] - 技术推广面临经济投入高 医疗人员倦怠及监管审批复杂等障碍 [2] 应用价值 - 优化传统医疗方式并开拓新治疗路径 沉浸式头显设备使知识召回率从78%提升至90% [1][17][49] - 实现居家治疗与健康监测 如智能眼镜或头显将康复训练 疼痛管理课程引入家庭 [1][18] - 提供无风险可定制的虚拟环境 助力医学生学习诊疗流程与应对紧急情况 [1][17] 具体应用场景 - 医生借助3D医学成像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患者专属解剖模型 脊柱手术研究中AR技术使螺钉植入准确率达98% 远超90%临床可接受标准 [2][25] - 精神科医生利用AR/VR开展暴露疗法 帮助患者应对恐惧症 PTSD及成瘾问题 [2][42] - 制药与医疗设备研发领域结合AI模拟分子结构与疾病进展 辉瑞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缩短新冠疫苗研发周期 [2][11] 推广障碍 - 医院初期设备投入高 2022年超半数美国医院运营亏损限制技术采购 [2] - 2022年46%医疗工作者存在倦怠 人员流动率上升加剧技术操作培训难度 [2] - FDA未制定明确医疗设备分类标准 审批流程复杂可能延缓技术落地 [2][19] 政策建议 - 制定联邦隐私法规统一保护AR/VR医疗数据 推动公私合作加速技术研发 [3][14] - 将AR/VR纳入医疗教育与培训体系 提升从业者技术应用能力 [3][14] - 优化FDA审批流程 扩大Medicare与Medicaid对AR/VR医疗服务覆盖范围 [3][19]
上半年我国前装标配5G的乘用车新车230.5万辆 同比增72.6%
新华财经· 2025-08-27 05:38
智能网联汽车5G应用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底前装标配5G乘用车新车达816.7万辆 其中2025年1-6月达230.5万辆 同比增长72.6% [1][3] - 5G应用显著提升智能座舱体验 包括智慧导航和影音娱乐功能 [3] 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效 - 5G+AI质检和精准设备控制等智能化场景加速涌现 [2] - 5G工厂实现平均产能提升19.6% 运营成本下降14.5% [2] -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 覆盖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重点领域 [1]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 - 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 新型工业5G终端设备超百款 [2] - 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 标识注册总量超6900亿个 服务企业超51万家 [2] - 二级节点达383个 覆盖47个行业 [2] 5G技术应用广度拓展 - 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 案例总数超13.8万个 [2] - 文旅领域实现管理/营销/服务/体验全链条覆盖 衍生沉浸式旅游体验 [3] - 农业领域从智慧大棚向无人植保/智慧农机等种植养殖流通环节延伸 [3]
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投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7 03:52
项目概况 - 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一期)正式投入运营,作为雄安新区启动区市场化疏解项目之一 [1] -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雄安新区分公司三家单位已陆续入驻 [1] - 项目是中国联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举措 [1] 战略定位 - 雄安新区启动区承担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重任 [1] - 产业园致力于打造中国联通在雄安新区的科创中心 [3] - 全力建设"前沿技术应用示范区",重点布局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鸿蒙、低空智联等创新应用 [3] 技术布局 - 打造全栈IPv6示范园区、鸿蒙应用示范园区、低空智联网创新中心 [3] - 运用AI算法、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园区运行全面感知、智能研判和及时响应 [3] - 涵盖安防联动、车辆智能监控、设备运维管理、应急指挥等场景 [3] 智慧设施 - 建设智能会议室、办公环境监测、智慧卫生间、智慧考勤、设备联动控制等智慧设施与功能 [3] - 通过对各类终端采集数据全面分析,实现整体管理的"可视、可管、可控" [3]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访剑维软件首席商务官康思韵
经济日报· 2025-08-26 21:59
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发展现状 - 中国凭借完备产业体系、旺盛创新活力和庞大市场需求实现工业智能化快速发展 [1] - 截至2024年底建成智能工厂超2100家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7900万台 数字化转型覆盖超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 - 新工业生态加速形成 特征为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 [1] 政策支持与行业挑战 - 中国持续推出支持性政策鼓励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2] - 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启动 将智能工厂划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梯度 [2] - 转型面临数据孤岛、数据碎片化、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 需全产业链协同突破 [2] 剑维软件技术优势与本地化战略 - 公司构建覆盖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云计算的完整技术矩阵 [2] - 成立全球首个面向本地化需求的研发机构中国智能创新中心 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发展战略 [3] - 近期获得两项面向工程领域客户的专利 获得首个对中国本土软件麒麟软件的兼容性认证 [3] 具体应用案例与实践 - 与中国昆仑工程联合开发E3D AI助手原型 通过自然语言与语音驱动设计出图流程 [3] - AVEVA PI System集成上海赛科工厂工艺、设备、环保等数据 构建生产领域大数据平台 [3] - 助力上海赛科利用智能仪表、机器人、VR等技术实现现场无人化与运营数字化管理 [3] 市场前景与发展机遇 - 工业智能化为企业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 支持更集成智能的数据挖掘利用 [1] - 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前沿阵地 政策支持和庞大市场推动先进科技研发和大规模应用 [3] - 公司期待共享更多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协作 [4]
“并购+智造”双轮驱动 长虹能源开辟差异化增长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0:2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并购与智能制造双轨并行策略 在缺乏资源与区位优势背景下实现新能源业务多级发展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格局 并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6][9][10] 业务布局 - 通过并购长虹三杰与聚和源公司 形成碱性电池 高倍率锂电池 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业务格局[6] - 高倍率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园林工具 清洁工具 电动二轮车及充电宝领域 其中充电宝业务因新规实施导致钢壳锂电池需求显著增加[7] - 聚合物锂电池定位前沿赛道 2023年3月通过并购聚和源切入物联网与低空经济领域[11][12] 产能状况 - 长虹三杰绵阳车间设计日产能80万只 实际满产超80万只[7] - 充电宝专用产线设计月产能500万只 7月生产计划已排产至600万只[7] 智能制造 -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浙江嘉兴碱性电池基地与绵阳数据中心实时联动 全面监控产线设备与AGV小车运行状态[9] - 产线融合5G与IMES大数据系统 实现协作机器人与AGV小车无缝协同物流[9] - 数字化改造使碱性电池工厂人效提升10% 不良率降低15% 设备维护成本减少10% 综合能耗降低3.5% 关键指标CPK达1.4-1.5[10] 研发体系 - 依托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平台 构建"生产一代 储备一代 开发一代"研发路径[11] - 紧密追踪eVTOL 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终端电池技术 重点攻关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提升[12] 市场需求 - 欧美市场对园林工具与清洁工具的刚需 叠加国内智能家居洗地机 吸尘器增长 共同推升高倍率锂电池需求[7] - 充电宝新规实施后市场对安全性 容量及快充快放性能要求提高 钢壳锂电池优势凸显[7]
大禹节水20250826
2025-08-26 15:02
公司财务表现 * 大禹节水集团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 保持稳定[3] * 总资产规模91.55亿元 较期初略有下降[3] * 货币资金余额12.02亿元 较年初有所减少[3] * 实现净利润578.79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59.41万元 同比下降[3] * 管理费用1.21亿元 同比下降8.76%[4] * 财务费用4,696万元 同比下降12%[4] * 可转换债累计转股金额6.37亿元 转股率达99.83%[4] * 资产负债率降低到67%[4]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水利行业确定性强 2025年上半年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中水利投资占比达到29%[5] * 行业监管格局优化 从硬建设转向软建设[5] * 国家超长期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在6月底基本完成下发[7] * 水利信息化领域仅占水利投资市场份额的1%至2%[22] 经营策略与措施 * 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 加快海南牛路岭 宁夏红寺堡 江西梅江等重点项目推进[6] * 提高软建设业务占比 严控成本 大力降本增效[6] * 全国化业务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9] * 与中交 中铁 葛洲坝 中国水利等大型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 * 主导和深度参与30余项两建设编制工作 形成144份方案及报告[10] * 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近10% 回收超过4,000亿元应收账款[8] 业务发展重点 * 下半年重点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 区域大型引调水工程[11] * 单个订单体量明显增长 高标准农田改造一个县可能达到2至3亿元 大型灌区改造可能达到30亿至100亿 引调水工程可能达到200亿至300亿[13] * 积极参与辽东半岛 浙中引水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的规划准备工作[11] * 水利信息化业务布局巩固防灾减灾和数字化孪生灌区领域[22] * 计划收购淮安市水利水电设计院 该院具有行业甲级资质 2024年中标订单数量排名第一 营收约十亿元 利润约六千万元[19]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绘图产品涵盖防汛指挥系统 中小河流山洪灾害 国控水资源 数字孪生工程等领域[14] * 星云物联市场占有率最高 小慧云行涉水巡查用户占比约一半[14] * 拥有281个协议 几乎涵盖所有水利传感器的接入[17] * 在海南牛路岭项目中运营效率优势显著 运营人员从300人减少到50人 每年节省约4,000万元费用[24] 重大项目与市场机会 * 雅江下游大型水电站工程投资周期长达10年 公司在西藏林芝成立子公司对接当地业务[20] * 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政策带来机遇 公司与各大央企合作承接大型项目[23] * 国际化战略重新开启 通过电商平台和政府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25] 风险与挑战 * 上半年现金流状况为负值 主要由于项目投入和采购支出增加[3] * 上半年订单签订约10亿元 目前不足20亿元 显著低于预期[13] * 国际业务面临品牌建设和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挑战[25] * 雅江项目具体落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20]
大禹节水(300021) - 300021大禹节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6
2025-08-26 11: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76亿元,保持稳定 [3] - 总资产规模91.55亿元,略有下降 [3] - 货币资金余额12.02亿元,较年初减少但仍处合理水平 [3] - 净利润578.7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59.41万元,较去年同期转正 [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76%,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 [4] - 可转债累计转股金额6.37亿元,转股率达99.83%,股本增至10.2亿股 [4] - 资产负债率预期降至约67% [4] - 五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收超40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近10% [5]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水利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约30%,为各领域最高 [5] - 重点推进海南牛路岭、宁夏红寺堡、江西梅江等项目 [5] - 主导和参与30余项软建设编制工作,形成144份方案报告,覆盖全国大型灌区 [5] - 与中交、中铁、葛洲坝、中国水利等央企及地方水投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5] - 聚焦高标准农田、灌区新建和改造、大型引调水工程三大方向 [5] - 设计院拥有乙级资质及两项专业甲级资质,正在推进收购甲级院 [7] 订单与市场预期 - 下半年订单体量预期明显增长,整县整装推进模式提升单个订单规模 [5]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速度加快 [5] - 雅下项目虽未承接订单,但在分包及配套工程方面具备较大机会 [8] - 海外市场聚焦中亚、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区域,采用差异化推进策略 [12] - 国际业务预期每年有较大增长,海外订单预期较好 [12][1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小慧"系列产品覆盖防汛指挥、中小河流、山洪灾害、数字孪生灌区等领域 [6] - 物联云平台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超30万个终端设备接入 [6] - 数字孪生领域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自主可控 [6][9] - 水利信息化业务占水利总投资比例较小,未来有望提升 [9] 政策与行业影响 - "软建设"政策鼓励整装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全生命周期管护 [10][11] - 政策破除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障碍,利好民营龙头 [11] - 水价机制探索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健全灌区分类型政策供给体系 [11]
媒体看天正 | 国家级智能工厂的“数字医生”
搜狐财经· 2025-08-26 11:44
工业互联网发展特征 - 工业互联网呈现高度融合、智能化和生态化特征 [3] - 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 [3] 工业互联网运维师职能 - 工业互联网运维师是智能工厂的"数字医生" 负责守护工业互联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3] - 工业互联网运维师需精通传统互联网知识 同时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 [3] - 工业互联网运维师核心职能是搭建维护平台 无缝连接物理设备与信息系统 运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确保实时数据处理高效可靠 [3] 公司数字化转型实践 - 公司智能断路器未来工厂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清晰展示各智能化车间生产情况和数据 [3] - 公司乐清总部信息部拥有近30名工业互联网运维师 [4] - 工业互联网运维师需驻扎生产车间并走访产业链上游企业 摸排企业上云用数过程中的困难 [4] 行业认可与成就 - 公司"需求驱动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智能工厂"上榜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为温州唯一入选项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