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赛力斯20250307
2025-03-07 07: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整车行业[2][4][5][6] - 公司:赛力斯、比亚迪、小鹏、吉利、理想、小米[2][4][5][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车行业 - **投资思路**:2025 年投资集中在强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替代逻辑上,预计强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加 8 - 14 个百分点,合资品牌降至 20%以内,2025 年是最强产品周期年,高端产品规划提升 8 - 14 个百分点,新势力和新能源企业月销 2 - 4 万辆可实现季度盈利,部分企业加速出海[4] - **科技属性对估值影响**:2025 年科技属性显著加强,体现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发展,2024 年 Q3、Q4 车企推城市 NAC 功能产品,2025 年 Q1 比亚迪等推 20 万元级 L3 级自动驾驶车型,汽车与机器人产业链和技术同源性强,预计整车股估值中枢抬升,P/E 达 25 倍甚至更高,PS 突破 1 - 2 倍区间[5][6] 赛力斯公司 - **投资观点**:1800 亿是坚实底部,2025 年预计盈利 120 亿左右对应 15 倍 P/E,公司有明确产品周期和显著科技属性,7800 亿难跌破,M8 预售价格超预期,12 小时订单 28000 个,月销至少 15000 辆有望成高盈利大单品,公司大概率涉足机器人领域,建议重点关注,市值目标 3000 亿[2][7] - **催化因素**:M5 和 M9 改款车型预热即将上市,M5 降价增配后月销有望从不足 2000 辆恢复至 3500 - 5000 辆,M9 搭载新科技月销有望从不足 1 万辆恢复至 1.2 万辆以上,M8 预售价格 36.8 万元超预期,1 小时 7500 个订单,12 小时 28000 个订单,月销至少 15000 辆有机会冲击 2 万辆,继续重点推荐,PE 有望达 25 倍以上,市值目标 3000 亿[8][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独联体国家和俄罗斯等地区增量有限,比亚迪、小鹏等企业正在加速出海,赛力斯、吉利、理想和小米等公司尚未大规模出海[4] - 赛力斯 7 和 9 两款车型周订单稳定在 2000 台左右,即月销约 1 万台水平[7]
速递|自动驾驶热度回归,滴滴自动驾驶计划50亿美元估值单独融资
Z Finance· 2025-03-05 03:41
图片来源:滴滴 据彭博社消息,滴滴公司正在为其自动驾驶技术部门寻求新资金,该部门估值可能达到 50 亿美元。 投资者对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趣高涨,这得益于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的 IPO ,截至周二上午,这两 家公司的市值分别达到 47 亿美元和 52.5 亿美元。 滴滴自动驾驶部门成立于 2020 年,据 PitchBook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累计融资 15.5 亿美元,其中 包括 2024 年 10 月的一轮 2.98 亿美元融资。知情人士称,该部门计划再筹集数亿美元,目前正与包 括北京一家基金在内的投资者洽谈。 滴滴的自动驾驶公司正在北京、广州和上海测试大约 200 辆自动驾驶汽车,但尚未开始在中国商业化 的自动驾驶 运营。 我们相信认知能够跨越阶层, 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和财经内容。 投稿邮箱:zfinance2023@126.com 稿件经采用可获邀进入Z Finance内部社群,优秀者将成为签约作者,00后更有机会成为Z Finance的 早期共创成员。 我们正在招募新一期的实习生 滴滴可能会利用即将到位的资金,继续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并加速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合 作生产的电动无人驾 ...
6.4万买FSD,勇敢的人先吃罚单
美股研究社· 2025-02-28 10:47
特斯拉FSD入华计划 - 特斯拉中国官宣将分批次推送中国版FSD系统,最新版本更新了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驾驶室摄像头、地图包版本三项内容 [1] - FSD选配价格从最初的56000元人民币涨至64000元人民币,部分车主基于对特斯拉技术领先性和品牌影响力的信任选择购买 [3] - FSD入华进度反复跳票,从2023年传闻小范围试用推迟至2025年一季度,最终在2024年获得批准 [3][4] FSD技术落地挑战 - FSD中国版被认为是"阉割版",采用"视频模拟训练"替代实地数据收集,以符合中国政策要求 [5] - 测试车主反馈FSD在切线超车等场景表现"丝滑",但在公交车道、自行车道等复杂路况仍有不足 [6] - 数据收集受限是主要障碍,中国不允许训练数据转移到境外,美国限制特斯拉在中国进行训练 [5] 国内智驾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智驾水平快速迭代,小鹏、理想、华为等已实现"端到端"智驾大模型上车,技术差距缩小 [8] - 国内车企普遍采用"买车送智驾"模式,比亚迪将智驾系统普及到10万元级别车型且终身免费,与特斯拉99美元/月订阅费形成对比 [8][9] - 特斯拉FSD在国内测试中频繁出现占用自行车道、压实线等违章行为,显示对本土路况适应性不足 [9] 特斯拉在华市场表现 - 2024年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65.7万辆,同比增长8.8%,但市场份额从2021年16.6%降至5.4% [12] - Model Y多次降价并推出"5年0息"政策,实际购入价格达历史最低 [13] - 产品迭代缓慢,Model Y仅进行外形和内饰微调,Model 2上市时间一再推迟 [16] 品牌与创始人影响 - 马斯克个人形象与特斯拉深度绑定,但其参与政治活动引发争议,60%购车者因此不愿购买特斯拉 [16] - 特斯拉生态版图优先于短期销量的战略,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