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币被戳穿!不是新货币,是法币的影子,风险比你想的大
搜狐财经· 2025-07-20 21:32
稳定币本质与特征 - 稳定币市场规模从50亿飙升至2500亿,五年增长50倍,渣打银行预测2028年或达2万亿[1] - 本质为以法币为锚的货币基金,与支付宝余额宝功能相似,核心差异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3] - 与法币为1:1对应关系,存量受法币供应量限制,无法脱离法币独立存在[3] - "稳定"特性依赖与法币锚定,但存在脱锚风险,如发行初期炒作或跨境监管套利导致的溢价[4] 美元稳定币崛起动因 - 华尔街推动动机为拓展金融产品交易场景,通过稳定币交易抽佣创造新收入来源[5][6] - 美国政府意图利用美元稳定币巩固全球美元霸权,简化跨境支付以提升美元使用黏性[8] - 两者形成利益联盟: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政府强化货币主导权[8] 行业风险与监管趋势 - 无监管状态下可能成为超主权资金流动通道,引发洗钱、资本外逃等系统性风险[9][10] - 潜在挤占银行存款业务,威胁传统银行体系稳定性[10] - 各国监管态度分化: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抢占试验田地位,欧洲警惕货币主权侵蚀[11][12]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 稳定币无法替代人民币国际化基础,需依靠国债流动性、银行体系稳健性及股市吸引力[13][14] - 人民币稳定币仅为辅助工具,国际化的核心在于提升本币信用与市场深度[14]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关系 - 数字人民币定位为零售支付工具(To C),稳定币侧重企业跨境结算(To B),两者应用场景无直接竞争[15][16] - 两者均需接受央行监管,包括牌照管理、资金托管及反洗钱审查[17] 行业格局与未来展望 - 稳定币实质为传统金融产品技术升级,非颠覆性创新[18] - 长期看监管机构将逐步收回控制权,市场自由发展空间有限[10][17]
稳定币和比特币,有啥区别?
搜狐财经· 2025-07-20 16:05
美国稳定币法案 - 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正式名称为《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旨在推动稳定币发展[1] - 美国稳定币与美元1:1挂钩,每发行1稳定币需在银行存入1美元,可随时兑换[3] - 稳定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点对点交易,不依赖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系统[5][6][16] - 跨境交易传统方式需通过复杂银行体系,耗时约1周且手续费高达5%以上[13][14] - 稳定币可解决跨境支付效率问题,实现秒级到账且手续费低于当前1/10[16][19] 稳定币技术特性 -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交易,类似现金交付但具备数字化优势[15][16] - 与比特币本质区别:稳定币是法币数字化形式而非独立货币[17][18] - 技术核心在于消除中间环节,确保交易安全性和信息准确性[12][16] 中国数字货币布局 - 数字人民币2014年启动研发,已完成3批试点和跨境测试,迭代超10个版本[28] - 香港2023年5月颁布《稳定币条例》,8月1日实施,京东、蚂蚁等企业获准参与探索[31] - 采用双轨策略:数字人民币主攻境内,稳定币侧重跨境支付[31][32] - 数字人民币交易速度达秒级,显著优于传统跨境支付体系[28][47] 货币发展史与趋势 - 货币演进主线始终围绕便利性,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数字化[37][39][40] - 中国宋代交子为世界最早纸币,因铁钱交易不便而诞生[43][45] - 现代无现金支付仍受限于跨境场景,稳定币/数字货币成为新解决方案[46][48] - 货币便利性将决定未来国际货币格局,中美在数字货币领域竞争白热化[53][54]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稳定币强化美元霸权,中国以数字人民币争夺货币话语权[49][50] - 京东等企业积极布局全球稳定币市场,计划拓展多国业务[31] - 技术路线尚未定型,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将长期并行发展[32][52]
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二:宏观视角下稳定币的四种内涵
华创证券· 2025-07-20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全球支付效率,背后是美元霸权数字化延续与主权金融体系的博弈 未来监管框架成熟与多极稳定币生态发展,决定其能否成包容性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核心 对新兴市场,稳定币既是抵御通胀工具,也可能削弱货币主权 这场支付革命在效率与风险、创新与监管张力中重塑世界金融秩序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稳定币 1.0:颠覆传统支付模式的效率革命 - 稳定币技术革新基于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支付,技术实现可拆解为储备资产、发行机制、流通网络 其在线下支付应用是支付效率革命,可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压缩到账时间 已在多个普惠金融场景落地,未来技术红利有望向新兴市场释放 [6][11] - 稳定币技术革新包括基于“多签钱包、实施审计”的储备资产技术托管、基于智能合约的发行与赎回智能控制、流通网络的量子加密 [12][13][14] - 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系统,稳定币基于区块链实现点对点交易,有明显效率和成本优势 [17][19] - 稳定币在高通胀经济体可作为对冲工具、有替代性黄金储备功能,还能搭建跨境劳务结算网络 发达国家传统金融机构也在探索清算重构 [27][28] 稳定币 2.0:美元数字化延伸,重塑全球货币格局 - 现有稳定币市场规模由美元主导,发行规模上升会促进美债需求、强化美元主导地位 但稳定币对美元霸权强化有两面性,可能带来新挑战和风险 [6][30][33] 稳定币 3.0:全球金融稳定和安全的新变量 - 稳定币“稳定性”建立在信任机制上,更多基于“私营平台”信用,主权国家面临货币政策“脱域”风险 其使用有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普及还面临跨境监管失效与非法金融活动隐患 [6][37][42] 稳定币 4.0:未来合规化与生态化的融合 - 未来稳定币发展有四种趋势:各国监管框架完善推动合规化;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重塑支付与资产流转逻辑,打造应用生态;多极化稳定币体系兴起 [6][45] - 2024年起全球一些经济体加快稳定币监管立法,合规性成发行与运营核心要素 [45] -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稳定币业务,如多家银行联合研发共享稳定币 [47] - 稳定币在合规场景增长强劲,RWA成其生态重要组成部分,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有望达16万亿美元 [48][49] - 非美元稳定币逐步崛起,人民币稳定币也有探索空间 [52]
特朗普知道,美元霸权快要撑不住!忙签稳定币法案,准备大捞一笔
搜狐财经· 2025-07-20 08:06
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立法 - 美国众议院以308票支持、122票反对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102名民主党议员罕见支持该法案[1] - 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快速通过该法案,创加密领域立法速度纪录[1] - 法案为美元挂钩稳定币建立首个联邦级监管框架,特朗普称其为"自互联网以来金融科技领域最大变革"[1] - 法案禁止境外稳定币在美销售,除非通过财政部"实质相当"认证,针对性防范中国等国家数字货币[2] 数字美元战略布局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和"国家数字资产储备",宣称"美国将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1][2] - 战略比特币储备将收纳司法扣押的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储备共同构成数字美元双翼[2] - 当前稳定币市场规模达2470亿美元,若扩大至3.7万亿美元可每年新增800亿美元国债需求[2] 法案通过的市场影响 - 特朗普家族财务状况急速膨胀,其子持有稳定币公司USD1股份,法案通过使该公司估值瞬间上涨[2] - 马斯克指责特朗普利用立法填充私人钱包,民主党指控特朗普家族与加密货币交易有直接利益关联[4] 美元霸权面临的挑战 - 新兴市场崛起导致美元霸权受挑战,中俄贸易实现本币结算,印度用非美元货币购买俄石油,沙特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交易[6] - 美国36万亿美元债务负担沉重,关税政策影响170多个国家,货币操控难逃信用崩溃命运[7] - 实物贸易脱钩背景下,稳定币可能陷入无根局面,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支持美元的历史[6]
美国力推稳定币暗藏哪些风险?又将如何重塑金融生态格局?一文了解↓
央视网· 2025-07-20 06:41
稳定币监管法案签署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美国联邦层面首个稳定币监管法案 [1] - 法案被描述为巩固美国在全球金融和加密技术领域主导地位的重大一步 [5] 稳定币与美元地位 - 稳定币与美元或黄金等稳定性资产挂钩 美元在稳定币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 - 全球对美元稳定币的需求可能转化为对美债的强大支撑 间接巩固美元霸权地位 [3] 监管框架争议 - 法案支持者认为将推动加密货币在美国主流化 稳定币未来可能用于日常支付 [5] - 批评者指出法案未限制总统持有加密货币权益 存在腐败漏洞 [5] - 民主党人批评监管框架存在缺陷 可能引发长期金融风险 [5] 稳定币风险 - 稳定币资金跨境流动匿名 监管机构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和统计规模 [7] - 为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提供可乘之机 增加监管难度 [7] - 在金融体系薄弱地区 稳定币广泛应用可能冲击当地金融体系 [7] - 稳定币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市场信任危机和挤兑风险 [7] 金融生态格局影响 - 美国试图通过稳定币美元掌控全球贸易和结算 实现数字化交易和即时全球转账 [9] - 国际清算银行警告稳定币无序增长可能威胁公众对货币信任 危及货币主权 [9] - 稳定币快速发展与现有金融规则矛盾凸显 风险可控性成为全球金融治理关键课题 [9]
美国掐断中国航线?为什么说红海护航,是美元霸权的最后一搏?
搜狐财经· 2025-07-20 04:41
红海事件概况 - 2024年1月2日红海发生两枚导弹爆炸事件 引发全球航运业震动[3][5] - 事件由也门胡塞武装主导 旨在支持哈马斯并威慑以色列[8][10] - 胡塞武装自2004年起活跃 2015年与沙特联军对抗 现控制红海南端曼德海峡[8] 红海航线战略影响 - 红海航线连接苏伊士运河 承担全球1/3集装箱和超10%石油运输[12] - 事件导致多国货船绕道好望角 航运价格飙升 中国航线几乎中断[12] - 胡塞武装使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击 目标虽为以色列船只但波及所有途经船只[12] 国际反应与博弈 - 美国联合12国成立"繁荣卫士"联盟 包括英加日等传统盟友[15] - 联合国支持美国立场 要求胡塞武装停止攻击[15] - 中国因与伊朗关系友好 理论上不应受胡塞直接攻击 但实际航线仍受阻[24] 航运成本异常波动 - 12月中旬中国航线突然全面停摆 与胡塞武装11月开始的20余次攻击存在时间差[19] - 红海航线保险费在12月异常暴涨 成为压垮航运的关键因素[20] - 英美被怀疑操控保险费上涨 间接打击中国航运竞争力[20] 地缘经济深层动机 - 美国试图通过抬高中国货船成本 削弱其航运优势[26] - 红海局势关乎美元霸权 中东石油协议是美元地位最后防线[30] - 美国战略目标为维持美元全球主导权 同时遏制中国在中东影响力[26][30]
美联储要投降?中国减持美债,陆续运回黄金,李显龙一语激起千层浪
搜狐财经· 2025-07-20 00:45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内部降息呼声强烈 预计年底前将降息两次[1] - 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警告 若等待通胀回落到2%再行动可能错失时机并损害经济[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建议立即将利率从4.25%-4.5%下调至3%左右以缓解经济压力[1] 美国政治对货币政策影响 - 美联储面临特朗普政府强劲施压 被迫在独立性与降息间做出选择[3] - 特朗普主张降息逻辑为每降1个点可为美国节省3600亿美元利息支出[3]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调整 -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持仓规模降至7563亿美元创历史新低[3] -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持续增加 预计2025年6月末达7390万盎司[3] - 中国正系统性降低对美元依赖 调整外汇储备结构[3] 全球央行资产配置趋势 - 美债收益率在通胀和美元贬值背景下吸引力下降 黄金成为避险首选[5] - 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历史第二高水平 显示对美元霸权担忧[5] - 多国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包括东盟本币结算和沙特人民币原油结算[6] 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 美国单边主义导致其日益孤立 各国寻求新经济平衡[6] -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称当前为"世界减一"格局 美国退出多边体系而其他国家继续推进[5] - 新兴经济体筹建"南美元"等替代方案 显示全球经济自我保护机制启动[6]
签了!特朗普把美元拴上区块链,全球钱袋子悬了?
搜狐财经· 2025-07-19 17:04
稳定币监管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对稳定币实施国家级监管框架,要求发行商必须以美元或美债作为100%储备金,并每月公开账本[1][5] - 法案旨在通过稳定币创造美债需求,全球稳定币使用量增长将直接转化为美债购买需求[5] - 美国SEC人事调整显示政策转向,新任官员保罗·阿特金斯为加密货币支持者,预示监管态度放松[5] 美国政策动机分析 - 法案签署时美国国债规模已达35万亿美元,中国、日本等主要债权国持续减持美债[3] - 通过强制稳定币与美债挂钩,将加密货币市场转化为美债的新增购买渠道[5] - 长期战略在于将美元霸权延伸至数字货币领域,应对全球"去美元化"趋势[8] 行业争议与风险 - 国际清算银行警告稳定币存在三大风险:缺乏央行背书、助长非法交易、储备资产流动性不足[6]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稳定币可能威胁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金融稳定[7] - 民主党质疑法案存在利益输送,众议院投票中122名议员反对[6] 市场影响机制 - 每发行100亿稳定币需对应购买100亿美债,形成加密货币与美债的强制绑定机制[5] - 2023年美国查获数百亿美元加密货币洗钱案件,显示匿名交易风险持续存在[6] - 法案可能削弱小国货币主权,东南亚国家或面临本国货币被稳定币替代的风险[10] 监管执行挑战 - SEC历史上对股票市场监管存在漏洞,新增加密货币监管职责可能超出其能力范围[9] - 《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在参议院面临争议,显示美国监管部门权责划分尚未明确[11] - 发行商可能将储备金置换为高风险资产,存在监管套利空间[9]
美元霸权升级!特朗普签署通过《天才法案》,加密货币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7-19 15:16
法案签署与核心条款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18日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天才法案》),首次对美元稳定币实施监管[3] - 法案核心条款包括:稳定币必须与美元/美债1:1储备挂钩、发行方需持牌并每月公开资产明细、禁止算法稳定币[3] - 法案签署后引发市场强烈反应,Coinbase股价暴涨,USDT创始人现场见证[3]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法案影响 - 全球稳定币市值已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99%锚定美元[1] - 法案将稳定币定义为数字世界的"美元代金券",类似USDT、USDC,价格永远锚定1美元[5] - 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市值可能冲击2万亿美元规模[8] 法案的战略意图 - 强制稳定币储备美债,使全球资金变相购买美债,降低美国借钱成本[5] - 通过先发优势阻碍其他国家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5] - 在元宇宙、跨境支付等领域推广稳定币使用,强化美元隐形霸权[5] 对美元体系的影响 - 法案旨在维持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和支付体系中的主导权[7] - 当前美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稳定币法案相当于"发明新债主"[8] - 每发行1美元稳定币意味着市场多购买1美元美债[8] - 若稳定币渗透全球支付10%,美元结算量将增长30%,挑战SWIFT垄断地位[9]
特朗普威胁10%关税,印度18小时内从金砖战友变美国马前卒
搜狐财经· 2025-07-19 06:16
印度对美贸易依赖 - 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457亿美元 [3] - 印度IT服务出口占全球市场的37%,其中美国市场占据关键地位 [3] - 印度IT服务出口美国市场价值约350亿美元,面临美国制裁风险 [3] 印度经济结构问题 - 印度经济支柱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包括IT服务、制造业、金融投资和技术合作 [6] - 印度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使其在谈判中缺乏议价能力 [6] - 印度长期误判美印关系,认为享有"例外待遇",但实际面临制裁威胁 [6] 印度外交立场转变 - 印度在特朗普威胁后18小时内公开表态不挑战美元主导地位 [1] - 印度将本币结算举措解释为"贸易便利化工具",而非对抗美元 [1] - 印度此前在金砖峰会支持货币多元化提案,但迅速改变立场 [1] 国际反应与对比 - 巴西总统卢拉面对美国加征50%关税威胁时坚决不退让 [10] - 日本持有美国国债1.13万亿美元,仍拒绝接受美国关税威胁 [10] - 印度妥协行为引发金砖成员国愤怒,导致信任危机 [11] 印度战略困境 - 印度在金砖决策中的反对率达31%,远高于其他成员国 [15] - 印度试图在新旧国际秩序间摇摆,面临边缘化风险 [15] - 全球约25%的国家已开始减少美元储备,但印度仍依赖美元体系 [17] 印度国际形象影响 - 印度妥协行为使其从"负责任大国"降级为"投机小弟" [11] - 俄罗斯分析认为印度在金砖内部角色类似"搅局者" [11] - 印度外交部长紧急访华进行危机公关,但信任恢复存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