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榆林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第十九届煤博会、氢能大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启动报名
活动概况 - 活动以“聚势蓄能 绿色发展 碳索未来”为主题 聚焦绿色低碳和转型升级 全力推进新型储能产业链发展 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3] - 活动由榆林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省商务厅主办 榆林市外事和对外经济协作局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承办 靖边县人民政府和榆林市招商服务中心协办 [6] - 活动将于2025年9月13日至14日在中国榆林举行 [4] 活动议程与内容 - 活动首日安排包括开幕式、嘉宾巡馆以及对榆横工业园、火电厂和零碳中心等典型场景的调研考察 [7] - 活动次日核心议程包括领导致辞、院士主旨演讲、多场招商推介会、榆林新型储能产业研究院落成活动、新产品发布以及煤博会和氢能大会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7][8] - 招商推介环节将由市外事外经局、靖边县、榆林高新区和榆林科创新城分别介绍重点产业、营商环境及园区情况 [7] 参与方与产业聚焦 - 参会人员涵盖省市级政府领导、多个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各县区及开发区招商部门负责人 以及约150名能化产业、氢能产业及储能产业相关企业代表 [6] - 活动将举行榆林新型储能产业研究院的落成仪式 该研究院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北京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及部分企业联合发起 [8] - 活动将举办第十九届煤博会和氢能大会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凸显其对传统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双重重视 [6][8]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167个,总规模超6GW/14GWh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国家能源集团宿州电厂1000MWh全国最大"煤电+熔盐"储能项目正式投产 创新突破热电联产技术瓶颈 [2] - 集团累计投运新型储能项目167个 总规模达6568MW/14798MWh [2] - 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应用全钒液流长时储能技术 成为国内首个德国能源署认证的"零碳运营区" [3] - 宁东复合光伏基地建成全国最大规模构网型储能电站 国内首创"锂电+超级电容"混合构网型技术 [3] - 宁夏灵武电厂建成全球首台500kW/125kWh飞轮工程化项目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超90% [3] - 山东蓬莱电厂投运国内首个集成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四维储能技术的复合型项目 [4] 业务布局与收益模式 - 新型储能形成新能源配储为主多场景协同发展格局 新能源配储项目占比接近90% [2] - 火电配储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肇庆台山等电厂火储调频工程累计收益超1亿元 [2] - 共享与独立储能项目开创容量租赁+辅助服务+碳资产开发多元化收益模式 [2] - 重庆柏树共享储能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2024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名录 [2] 战略规划与技术发展 - 集团将持续深化长时储能、混合储能、构网型储能等关键技术攻关 [4] - 推进储能数据入湖及云上储能平台部署 推动廊坊电厂世界首例烟气熔盐储热示范项目 [4] - 完善储能全流程技术标准体系 提升存量项目收益并培育储能产业集群 [4] - 河北龙山电厂600兆瓦机组抽汽熔盐储热项目开创火电机组耦合储热新模式 [3]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3 00:0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规模居世界第一 [5] - 2024年底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增长29%,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7] - 宁夏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内蒙古和新疆装机均超1000万千瓦,山东、江苏、宁夏均超500万千瓦 [2][7] 技术发展路线 -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实现工程化突破,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前沿技术加速发展 [9][10] - 全国首台吉瓦时级煤电熔盐储换热项目投产,熔盐储热技术提升煤电机组调节灵活性,解决供热供电兼顾问题 [9] - 2024年发布超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覆盖规划设计、接入电网、运行控制等环节,标准体系持续健全 [11]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8] -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将储能确立为新型经营主体,2024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交易电量达7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倍 [14] - 江苏建立"电能量市场价差+顶峰补贴+辅助服务"综合收益模式,甘肃推行独立储能竞价补偿机制,湖北实施现货市场优先出清机制 [14] 应用场景与效能 - 新型储能在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等效利用小时数超1000小时,为顶峰保供贡献关键力量,实时最大放电电力达44.53吉瓦,同比增长55.7% [8][13] - 全球海拔最高高压直挂储能项目在青海投运,系统效率提升4%-6%,实现10毫秒快速响应 [6] - 新型储能顶峰能力相当于近3座三峡水电站容量,夏季晚高峰平均顶峰时长2.4小时 [13]
内蒙古上半年绿氢产量超去年全年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3:35
绿氢产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绿氢产量达3659吨 超过去年全年产量 [1] - 绿氨产能达32万吨/年 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1] - 绿氢项目发电量40%以内上网政策延长至2027年 并出台9条促进措施 [1] - 达茂旗至包头输氢管道开工 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及敖汉至元宝山绿氢管道项目已核准 [1] 新能源建设进展 - 新能源装机规模全国首位 总装机超1.45亿千瓦 同比增长38% [2] - 上半年新能源新增装机1028万千瓦 [2] - 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及光伏治沙等重点项目 简化审批流程 [2] 储能领域发展 - 开展新型储能专项行动 出台7条支持政策 [2] - 覆盖锂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6种技术路线 [2] - 新开工新型储能项目1480万千瓦 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2] - 新建成储能规模70万千瓦 总规模达1102万千瓦 同比增长112% [2]
南网储能: 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2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3.01亿元,同比增长13.38%,主要因调峰水电来水增加、抽蓄现货市场收入增长及新型储能电站投产 [13] - 归母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长32.93%,因水电发电量增长、抽蓄市场收入增加及新型储能贡献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7亿元,同比增长9.17%,反映主营业务现金流改善 [13]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增长3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3%,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规模 - 在运总装机容量1296.42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1028万千瓦、新型储能65.42万千瓦/129.83万千瓦时、调峰水电203万千瓦 [4] - 抽蓄机组上半年启动2.48万次,同比增长24% [7] - 调峰水电发电量4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3% [7] - 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 [4] - 报告期内新增投产3座电化学储能电站,包括云南文山丘北(200MW/400MWh)、海南临高(20MW/40MWh)和湖南中南水泥厂(5.1MW/14.7MWh)项目 [5] 行业发展动态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8000万千瓦,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降 [3] - 抽水蓄能行业2025年预计新增投产800万千瓦,年底在运总装机容量约6600万千瓦 [3] - 国家出台136号文,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的前置条件 [3] - 394号文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为储能参与多类市场创造机会 [3] - 国家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支持固态电池等技术攻关 [3] 技术创新与成果 - 累计发明专利授权592件,有效发明专利占比65.5% [8] - 主导编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0项 [11] - 完成国重项目《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应用安全技术》验收 [8] - 文山丘北项目是我国首座同时配装锂电池和钠电池的构网型储能站 [10] - 参与新型储能央企创新联合体,与华为、华南理工等共建实验室 [8] 战略发展与投资 - 向3家子企业增资36.43亿元,报告期内完成注资5.85亿元 [18] - 战略性新兴业务新增合同金额2.98亿元 [7] - 参与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格鲁吉亚抽蓄项目及马来西亚、沙特新型储能项目前期工作 [7] - 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下降,实行负债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双控"管理 [7] - 连续三年获评国资委"科改企业""标杆"等级 [8] ESG建设与荣誉 - 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获"五星"卓越评级 [12] - Wind ESG评级从A跃升至AA,入选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第66位 [12] - 入选国资委"央企ESG·先锋100指数"榜单第40位 [12] - 获评中企研"2024年度ESG卓越实践" [12]
“空气充电宝”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3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 - 新型储能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 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比重 [1]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能压缩空气储存 用电高峰期膨胀释能 形成电能-势能-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 [3] - 技术路径包括传统补燃式、先进绝热式、等温式、水下式、液态及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等 [3] - 储气方式分为地下、地面和水下三种系统 包括天然地下洞穴、废弃油气藏、人工硐室、金属容器和复合材料容器 [4] 项目突破与工程进展 - 2025年8月长沙望城区成功验证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 [2] - 中国能建2025年1月在湖北应城建成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4]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并网 将刷新单机功率世界纪录 [5] 容量规模与商业化进程 - 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从2013年1兆瓦发展至2016年10兆瓦 2021年达到百兆瓦级 2024年迈入300兆瓦级时代 [6] - 2025年1至5月我国共有14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招标 总规模4.1GW/18.7GWh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 [7] - 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项目EPC+F总承包中标金额达25.07亿元 [7] 市场空间与产业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上游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达185亿元 2030年激增至854亿元 [7] - 伴随产业推进和技术成熟 项目单位投资有望持续下降 储能效率有望提升 将驱动核心设备千亿投资需求释放 [7] 电网应用与调度能力 - 新型储能在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中被寄予厚望 国家电网7月初组织新型储能度夏集中调用试验验证顶峰能力 [1] - 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25年7月响应新型储能集中调用 运行方式从每日一充一放变为每日两充一放 [9]
“空气充电宝”来了|年中能源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0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 [1] - 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占据绝对比重 但新型储能正朝着多元化路线加速发展 [2]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径包括传统补燃式、先进绝热式、等温式、水下式、液态式及超临界式等 [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突破 - 2025年8月中旬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在长沙望城区验证成功 [4] - 中国能建在湖北应城投资建设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6]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将刷新单机功率世界纪录 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首次并网 [7] 压缩空气储能特性与应用 - 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能压缩空气 在用电高峰期膨胀释能 形成电能-势能-电能转换过程 [5] - 长时储能特性可满足电网4小时以上调节需求 实现电力跨时段转移和工商业峰谷套利 [5] - 2025年7月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参与迎峰度夏 实现每日两充一放运行模式 [11] 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进展 - 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从1兆瓦(2013年)发展至300兆瓦级(2024年) [8] - 2025年1至5月中国共有14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招标 总规模4.1GW/18.7GWh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 [9] - 黑龙江吉能宝清350MW/1750MWh项目EPC+F中标金额达25.07亿元 [9] 市场空间预测 - 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达185亿元 2030年激增至854亿元 [9] - 产业快速推进和技术成熟将驱动项目单位投资下降和效率提升 释放千亿级核心设备投资需求 [9]
广东: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业 形成一批新的投资热点
新华财经· 2025-08-29 08:37
新赛道投资布局 - 瞄准固态电池 石墨烯 碳纤维 灵巧手 AI眼镜 AI玩具 AI手机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康复辅助器具 医疗机构制剂 智能传感器 光芯片 6G移动通信设备 稀有金属及稀土功能材料 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 游艇等前沿技术和产品 [1] -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机器人 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 先进装备 新材料 新型储能 生物医药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 智能终端等产业 [1] - 系统推进产业交叉融合 技术迭代 产品开发和规模化应用以形成新投资热点 [1] 优势产业投资强化 - 推动电子信息 石化化工 家电 汽车 机械 材料 轻工纺织 食品饮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稳链 [2] - 实施广东强芯 汽车芯片应用牵引重大工程及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 [2] - 引进产业粘性大 市场前景好 技术先进 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提升投资能级 [2] 传统产业升级机制 - 用全产业链思维升级传统产业 健全精准滴灌施策机制 [2] - 加强传统产业技术产品创新迭代 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 [2] - 引进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 [2] 重大项目支持政策 - 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 [2] - 对特别重大产业招引项目依法依规制定精准支持政策 [2]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有序转移 [2] - 发挥县域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与整合引领作用 [2] - 以有效工业投资增强产业根植性 [2] 企业产能与技术升级 - 鼓励企业增资扩产 推广数字化转型链式改造模式 [2] - 扩围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2] - 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建设 [2]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8、15-2025、8、28):建议关注新型储能环节-20250829
东莞证券· 2025-08-29 08:1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超配"并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新型储能环节特别是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2][39] - 国家能源局强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从风光稳定性、系统强度、市场扩大、用电灵活性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着力 [4][35]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进云南和重庆等地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8] 行情回顾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28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6.08%跑输沪深300指数0.88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9名 [4][11]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1.88%跑赢沪深300指数2.3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7名 [4][11]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15.01%跑赢沪深300指数1.5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6名 [4][11] - 子板块表现近两周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上涨13.63%光伏设备板块上涨10.32%电机板块上涨7.75%风电设备板块上涨7.21%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95%电池板块上涨3.57% [4][15][17] - 个股表现近两周通合科技上涨75.48%中恒电气上涨48.77%捷佳伟创上涨47.33%涨幅排名前三 [4][19][20]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28日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28.32倍 [4][25] -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PE(TTM)为57.18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PE(TTM)为54.33倍风电设备板块PE(TTM)为35.53倍电池板块PE(TTM)为27.20倍电网设备板块PE(TTM)为26.13倍光伏设备板块PE(TTM)为21.08倍 [4][25]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截至2025年8月27日为4.60万元/吨环比上涨4.55% [27][30] - 硅片价格N型182硅片均价1.250元/片环比上涨4.17%N型182*210硅片均价1.400元/片环比上涨3.70%N型210硅片均价1.600元/片环比上涨3.23% [30][33] - 电池片价格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295元/W环比上涨1.72%210TOPCon电池片均价0.290元/W环比上涨1.75% [30][31] - 组件价格海内外组件价格总体持平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85元/W环比持平 [30][32] 产业新闻总结 -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建筑 [35] -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提出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配能力从风光稳系统强市场大用电灵活和政策给力五个方面着力 [4][35][36] - 云南和重庆推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8] 公司公告总结 - 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0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38]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38] - 曼恩斯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59.93%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132.66% [41] - 海力风电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长461.08%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90.61% [41] - 欧陆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长32.59%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54.86% [41] 投资建议总结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国电南瑞阳光电源东方电缆金风科技和隆基绿能 [40][42] - 国电南瑞拥有特高压柔直换流阀和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40] - 阳光电源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并布局氢能领域 [40] - 东方电缆是海陆缆系统核心供应商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缆生产能力 [40] - 金风科技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连续14年排名第一 [42] - 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技术量产效率高达24.8%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42]
易成新能:公司具有石墨电极行业的完整产业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1:11
公司业务布局 - 开封炭素主要产品为石墨电极 公司具有石墨电极行业的完整产业链 包括针状焦 黏结剂沥青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UHPΦ350mm-Φ800mm)及特种石墨材料 [1] - 公司始终坚持以高端碳材和新型储能为核心主业 [1]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股权收购对梅山湖公司实现控股 进一步提升石墨电极产能 [1] - 公司暂没有剥离开封炭素的计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