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搜索文档
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32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 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民生保障显 著增强,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 均增长27.2%、21.7%、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 降2个百分点。 (原标题:滚动更新|"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 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要点如下: (来源:国新网、新华社)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 ...
潘功胜:“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作进一步沟通
华尔街见闻· 2025-09-22 07:32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金融创新领域进展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发展处于世界前列 [1] - 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1] - 移动支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 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金融体系运行状况 - 金融体系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2] - 金融机构总体健康状况良好 [2] - 金融市场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2]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9-22 07:27
银行业规模与地位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二 [1] 金融领域发展成就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1] - 建成多渠道 广覆盖 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1]
潘功胜: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新华网· 2025-09-22 07:22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 新华社权威快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 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 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期间 我国金融事业取得 新的重大成就 截至今年6月末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
潘功胜: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新浪财经· 2025-09-22 07:1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 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 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 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 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 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 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 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是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 升。三是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 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人民银行 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 好 ...
新华社权威快报|“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14
截至今年6月末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 "十四五"期间 我国金融事业取得 新的重大成就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 海报制作:任军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 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吴雨、任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 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 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新华网· 2025-09-22 07:10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 "十四五"期间 我国金融事业取得 新的重大成就 截至今年6月末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 新华社权威快报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 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 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吴雨、任军 海报制作:任军 ...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新华社· 2025-09-22 07:09
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 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吴雨、任军 责任编辑:韦子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 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海报制作:任军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上海银行下半年信贷重点:科技贷增100亿,普惠贷增8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6:33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下半年将重点围绕四大方向发力 预计普惠金融贷款增长80亿元以上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100亿元以上[1] - 公司净息差趋势稳中向好 同比变化幅度好于市场平均9bps 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成本有效对冲资产收益率下降[3] - 信贷投放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 推动科创、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及重点区域占比实现双提升[3][4]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同比微降4bps 降幅较上年度缩小13bps[3] - 资产端持续优化大类资产结构 提高生息资产占比 加快一般贷款投放[3] - 负债端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 加快低成本存款拓展 推动中长期存款向短期限转化 带动存款付息率和付息负债成本显著改善[3] 信贷投放策略 - 科技金融重点锚定早小硬科技企业 聚焦PE/VC、高质量孵化器、高校院所等多维度渠道[4] - 普惠金融借助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和普惠客户团队 深化小微企业服务 拓展车金融与供应链金融[4] - 绿色金融聚焦深绿、产业绿、制造绿等优质客户 加快新客户拓展与碳金融产品创新[4] 区域发展重点 - 上海地区紧扣五个中心、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及城市更新等战略[4] - 长三角一体化金融服务 京津冀地区围绕央国企司库改革[4] - 粤港澳地区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医疗器械等制造业集群与跨境贸易客群[4] 零售信贷业务 - 住房按揭重点加大一线核心城市投放力度 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地区累计投放110.93亿元 同比增长16.98%[5] - 按揭贷款整体投放148.65亿元 同比增长6.44%[5] - 汽车贷款重点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达146.4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78%[5] 资产质量管控 - 零售业务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主要由于部分互联网平台贷款不良上升较快 同时零售不良化解处置周期拉长[6] - 加强零售贷款风险管理 针对不同产品制定差异化管控策略[6] - 互联网平台贷业务优化贷前准入及贷后监测模型 完善不良催收和处置管理[6]
深耕普惠赋能民企成长
新华日报· 2025-09-21 21:13
贷款业务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母公司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1246.25亿元 较年初增加83.89亿元 占比90.88% [1] - 单户1000万(含)以下贷款户数占比达99.01% [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48.11亿元 较年初增加52.83亿元 占比61.85%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9.15%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9个百分点 [1]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针对初创企业推出微企易贷、科技人才贷、科易贷、苏知贷等多款信用类产品 弱化财务指标依赖 [1] - 通过政策性担保和三维评估模型(专利价值+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突破传统抵押限制 [1] - 迭代推出小微贷、外贸贷、省心快贷、专精特新贷+供应链融资等组合产品 提供高额度纯信用线上化融资 [2] 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 提供并购融资、银团贷款、债券承销、投资顾问等综合服务 [2] - 配套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银企直联等现金管理工具 [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6个集群业务 贷款投放超1.5亿元 落地集群户数40户 [3] 差异化经营策略 - 实施客群分类施策分层营销策略 做深做透公司客群 [2] - 本地机构推行属地化经营 通过数据穿透梳理和风险分级缩短客户维护半径 [2] - 制定特色化区域政策 加大对重点产业园区、科创企业、绿色信贷、上市公司的支持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秉持深耕普惠赋能发展理念 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公司金融 [1] - 打造全生命周期伙伴式金融服务 构建长期信任深度协同的伙伴关系 [1] - 坚守让普惠金融触手可及使命 做民营企业有温度的资金后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