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建设

搜索文档
“好房子”简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23:43
文章核心观点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支持性措施将加速出台,该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其建设标准和范围确定给房地产业带来积极影响,制度建设也进入快车道 [2][4][21] “好房子”政策缘起 - 2022年8月住建部部长倪虹强调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是住建部重要任务,其概念内涵与通常意义不同 [7] - 2022年9月住建部新闻发言人王胜军介绍,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全国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超500亿平方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8]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成为建设“好房子”重要政策依据,住建部此后将“好房子”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9] “好房子”标准演变 - 2022年12月王胜军首次提出好房子建设标准为绿色、美观、健康、智能 [15] - 2023年5月倪虹提出打造“智慧、绿色、安全、健康”的好房子 [16] - 2024年8月住建部对好房子标准表述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 [17] - 2024年11月李强强调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此标准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8][19] “好房子”覆盖范围 - 住建部强调“好房子”并非商品房专利,保障房需遵循相关标准,各地要先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并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19] “好房子”社会及行业价值 - 建设“好房子”关系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满足居民多元化住房需求、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要举措,与政府工作报告其他措施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1] - “好房子”建设为房地产企业开辟产业转型发展新赛道,拉动家具、家电、建材等上下游产业及绿色产业、智能设备发展,对提振消费有积极意义 [22][23] “好房子”制度建设 - 住建部推进“好房子”标准制定和制度建设,《住宅项目规范》修订是重要内容,2022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 [26][27] - 江苏、湖北、北京、杭州等多省市出台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或相关技术规定,细化技术要点,推动“好房子”建设,多地提出打造智慧社区 [30] - 2025年19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好房子”,《住宅项目规范》有望今年完成修订并发布,构建支持住房品质提升制度体系今年可能取得进展 [31][32] - 有关“好房子”建设激励政策有望完善,未来在产品力、服务力、运营力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获更多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3][34]
中央部委定调!关于楼市,四个大动作要来了
城市财经· 2025-03-10 03:16
政府工作报告对楼市的表述 - 房地产被视为推动国内消费复苏的主要力量 [2] - 政府工作报告给予楼市罕见篇幅 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4] - 首次将"稳定楼市股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 - 沿用"持续用力"表述 释放中央稳定楼市的强烈决心 [6] 四大救市举措 - 巩固政策组合拳效果 旨在释放需求 [9][11] - 努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旨在降低库存同时提升需求 [10][22] -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旨在减少库存 [10][31] - 推动建设好房子 旨在提升改善需求 [10][43] 政策效果与市场表现 - 深圳四季度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显著回升 二手房12月达8282套创2021年以来新高 [13][15][16] - 2025年仍会是救市大年 救市力度取决于市场企稳水平 [6][7] - 若市场再次变冷 可能取消京沪外环限购 进一步放松深圳核心区限购 [19] 城中村改造进展 - 2019年以来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万个 惠及1.2亿居民 [22] - 2025年计划在新增100万套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27][28] - 改造范围已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下一步将继续扩大 [28] 存量商品房收购 - 收购范围从中心城市扩大至2884个县级以上城市 [32][34] - 收储价格谈判存在困难 目前多在市场价五折以下 [38] - 2025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 较去年增加5000亿 [39] 房地产行业重要性 - 202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38万亿元 占GDP比重6.1% [55] - 广义房地产行业(含建筑)占GDP比重达13% [55] - 房地产涉及冶金、建材、装修、家具、家电等上下游产业链 [58] - 房地产经济活动占GDP比重近三成 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近40% [59]
房地产政策新信号!来看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3-05 09:38
政府工作报告房地产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延续2025年房地产定调 凸显稳楼市对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1] - 政策三大新变化:1)明确"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2)首次赋予地方政府收购存量房更大自主权 3)首提建设"好房子"标准 [1][4][6][8] 政策优化方向 - 明确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去年四季度至今年前两月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复苏 房价趋稳城市增多 房屋/土地交易量回升 需巩固连续五个月向好态势 [4] - 核心城市可能调整政策:北上或放开郊区限购 北上深或取消大面积段限购 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加大购房补贴/优化公积金/降利率等 [4] 存量房收购机制创新 - 首次明确地方政府在收购主体/价格/用途方面获更大自主权 突破原有按重置价格收购的限制 将加速去库存并增加保障房供给 [6] - 新机制可解决供需匹配不足/收购主体意愿低等瓶颈 尤其助力三四线城市化解库存 对稳定房价和市场预期具重要意义 [6] "好房子"建设标准 - 首次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要求完善标准规范 未来新房将按此标准规划建设 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 [8] - 标准实施将与现有政策形成合力 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潜力 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细化政策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