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角兽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32个,同比下降26%;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5家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5-29 23:57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632个,环比增加4%(24个),同比减少26%(221个)[3][7] - 已披露融资总额270.4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4%(68.23亿元),同比减少20%(68.15亿元)[3][7] - 阶段分布:早期事件497个(占比78.64%),成长期107个(16.93%),后期28个(4.43%)[4][20] 行业分布特征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76个,环比+21%)、医疗健康(85个)、人工智能(79个)[3][9]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9%(439个),金额占比72%(194.56亿元)[9] - 金额前五行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材料、汽车交通、医疗健康,合计218.16亿元(占比81%)[11] -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中,高端制造设备以80个事件成为最热赛道[14] 区域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06个)、广东(94个)、上海(88个)、浙江(80个)、北京(75个)[3][16] - 热门城市:上海(88个)、北京(75个)、深圳(67个)、苏州(53个)、杭州(43个)[18] 全球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41个大额融资事件(3542.74亿元),中国占9个(133.85亿元,占比4%)[23]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中国现存独角兽507家(占全球27%)[28][29] 投资机构动态 - 活跃VC/PE机构:麓山投资(12个)、工银资本(10个)、中科创星(8个)、深创投(6个)[33] - 活跃CVC机构:尚颀资本(4个)、中芯聚源(3个)、讯飞创投(2个)[36] IPO市场表现 - 中国企业IPO数量23家(环比-8%,同比+44%),募资103.04亿元(环比-43%,同比+98%)[40] - 上市板块:美股11家、A股10家、港股2家[40]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7家)、消费(3家)、智能制造(2家)[41] - 前五IPO地区:江苏(5家)、香港(5家)、浙江(4家)、广东(3家)[44] 并购市场分析 - 并购事件15个(环比-53%,同比-85%),披露金额4.54亿元(环比-60%,同比-99%)[47] - 行业分布:物流仓储/金融/传统行业各2个;金额前三为金融(3亿元)、能源电力(1.42亿元)[48] - 境内并购占比53%(8个),主要分布在江苏(2个)、浙江(2个)[53]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32个,同比下降26%;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5家丨投融资月报
搜狐财经· 2025-05-28 10:25
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632个,环比上升4%,同比下降26% [2] - 已披露融资总额270.45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34%,同比下降20% [2]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76个)、医疗健康(85个)、人工智能(79个),智能制造环比上升21% [2]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9%,金额占比72% [5] - 金额前五行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材料、汽车交通、医疗健康,金额占比81% [7]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06个)、广东(94个)、上海(88个)、浙江(80个)、北京(75个) [11] - 前五城市:上海(88个)、北京(75个)、深圳(67个)、苏州(53个)、杭州(43个) [13] - 阶段分布:早期497个(占比78.64%),成长期107个(16.93%),后期28个(4.43%) [15] - 金额分布:早期135.14亿元(49.97%),成长期108.16亿元(39.99%),后期27.16亿元(10.04%) [15] 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41个大额融资事件,中国占9个(22%),涉及金额133.85亿元(占全球4%) [18]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 [23] - 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7家,占全球27% [23] 投资机构动态 - 活跃VC/PE机构:麓山投资(12个)、工银资本(10个)、中科创星(8个)、深创投(6个)、合肥滨湖金融投资集团(6个) [25] - 活跃CVC机构:尚颀资本(4个)、中芯聚源(3个)、讯飞创投(2个)、恒旭资本(2个)、创维投资(2个) [27] IPO市场 - 中国企业完成IPO 23家,环比下降8%,同比上升44% [29] - 募资总额103.04亿元,环比减少43%,同比增加98% [29] - 上市板块:美股11家,A股10家,港股2家 [30]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7家,消费3家,智能制造2家,汽车交通2家,金融2家 [32] - IPO地区分布:江苏5家,香港5家,浙江4家,广东3家,北京2家 [35] 并购市场 - 中国企业并购事件15个,环比减少53%,同比减少85% [37] - 已披露金额4.54亿元,环比减少60%,同比减少99% [37] - 并购行业分布:物流仓储2个,金融2个,传统行业2个,能源电力2个,企业服务2个 [38] - 并购金额分布:金融3.00亿元,能源电力1.42亿元,企业服务1161万元,医疗健康70万元,物流仓储12万元 [38] - 境内并购8个(53%),跨境并购7个 [43][45]
全球独角兽新增19家,人工智能新晋独角兽数量占近4成丨2025Q1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
创业邦· 2025-05-24 00:57
全球新晋独角兽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为19家 同比下降26.9% 环比下降13.6% [3][6] - 新晋独角兽平均估值为15.3亿美元 同比持平 环比下降34.2% [6] - 新晋独角兽融资总额达75.0亿美元 分布于10个行业 [10] 国家分布 - 美国新增12家独角兽 占比63.2% 领先全球 [7] - 中国新增3家独角兽 占比15.8% 同比下降57.1% 环比增加200.0% [3][7] - 爱尔兰、墨西哥、瑞士和以色列各新增1家 分别占比5.3% [7] 行业分布 - 人工智能领域新晋7家独角兽 数量居首 融资总额8.6亿美元 [3][10] - 企业服务领域新晋3家独角兽 融资总额7.1亿美元 [3][10] - 智能制造领域新晋2家独角兽 融资总额41.2亿美元居行业首位 [10] 投资机构表现 -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参投4家新晋独角兽 位列投资机构首位 [11] - 共有189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 其中178家机构仅投资1家独角兽 占比88.1% [11] 存量独角兽融资 - 存量独角兽融资事件最多行业为人工智能(17起)、企业服务(11起)和智能制造(9起) [14] - 人工智能领域融资总额70.30亿美元居首 其中Anthropic完成35亿美元单笔最高融资 [14] - 1亿美元以上融资事件占比56.5% 5亿美元以上事件达7起 [16] 独角兽退出情况 - 5家广义独角兽通过IPO或SPAC上市 其中3家中国企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18] - 8家海外独角兽因并购退出 1家因估值下跌退出 [18]
200亿,山东夫妻在上海干出一个奶茶IPO
36氪· 2025-05-08 04:16
沪上阿姨上市概况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首日开盘价190 6港元 较招股价上限113 12港元溢价68 5% 总市值达200亿港元[1] - 公司成为2025年第四家上市的奶茶企业 前三大为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1] - IPO引入盈峰控股和华宝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 后者为沪上阿姨爆爆珠原料供应商[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单卫钧、周蓉蓉2013年在上海人民广场开设首家25平米门店 首创"奶茶+五谷"概念 首月营业额突破30万元[4] - 2015年开放加盟 2017年启动全国化布局 2019年转型水果茶赛道 2020年完成A+轮融资[5][6] - 2023年门店数量达7789家 年增长46 8% 2025年上市时门店总数达9176家[6][7]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主打7-16元中端价格带 聚焦下沉市场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60%[6][7] - 差异化产品策略包括五谷茶、鲜果茶系列 2021年鲜果茶单月销量突破100万杯[6] - 供应链与加盟体系优势显著 2023年B轮融资获知壹投资、金鼎资本等机构支持[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从2019年4748亿元增至2024年8189亿元 CAGR达11 5% 其中现制茶饮CAGR达21 7%[9] - 2024年行业新融资事件频发 包括蓉小茶、茉莉奶白等品牌 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9] - 2024年行业闭店数超20000家 较2023年增加 100-500家规模品牌成唯一开店增长区间[10] 上海资本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3月上海上市公司447家 占全国8 26% 新三板挂牌公司415家占6 81%[2] - 2025年5月连续诞生沪上阿姨、博雷顿两家IPO 后者为新能源工程机械企业 2024年收入6 35亿元[12][13] - 上海2023年新增独角兽数量全国第一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14][15] 上海政策支持 - 2024年出台《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浦东创投集团计划三年直接投资200亿元[15] - 2024年设立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 首批生态基金总规模250亿元 2025年推出100亿未来产业基金[16]
报告: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增长前景广阔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00:29
报告: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增长前景广阔 中新网5月1日电 (记者 石睿)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国家数据发展 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独角兽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2025年,"独角兽企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 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报告》指出,独角兽企业具备高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 重要风向标。而独角兽企业当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和关键 支柱。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在解读《报告》时提到,数字经济独角兽正在引领技术突破与产业变 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具体来看,数字经济独角兽凭借高估值集中优质资源,具备持续投入研发能力,可以打破短期回报约 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驱动创新,独角兽将前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 速数字经济迭代升级。 此外,数字经济独角兽提供成熟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将大幅降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门槛,为传 ...
创投圈的双向奔赴《预见独角兽》海选藏着多少未来独角兽
近期,国内知名创投类节目《预见独角兽》全国海选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项目 汇聚一堂,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本次海选吸引了海量创业者踊跃参与,项目涵盖人工 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消费等多个热门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评审,一批极 具潜力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下一轮,它们将有机会在《预见独角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预见独角兽》是一档由预见独角兽与东方卫视联合打造的创业赋能平台,致力于帮助优秀创业者实现 梦想,挖掘并培育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自推出以来便在创业投资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栏目依托 预见独角兽在创业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东方卫视强大的媒体影响力,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企业家、投资 人、行业专家等丰富资源,为创业者搭建起一个高端且专业的交流平台。 对于创业者而言,登上《预见独角兽》的舞台意味着获得多维度的展示机会。创业者不仅能与业界大咖 面对面交流,获取项目规划、商业模式优化、融资策略等方面的宝贵建议,助力项目快速成长;其创业 项目还将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吸引潜在合作伙伴与投资人的目光,提升项目知名度与影响力,打开更 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具有高 ...
货拉拉“赌圣”周胜馥,身家暴跌70亿
商业洞察· 2025-04-28 09:34
公司概况 - 货拉拉业务已从货运、物流、搬家拓展至零担、跑腿、冷运、汽车租售及车后市场服务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以53.4%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闭环货运交易总值最大物流交易平台 [8] - 业务覆盖全球11个主要市场超过400个城市包括中国内地、东南亚及拉美等地 [7] 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15.93亿美元呈现逐年增长 [10] - 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9.73亿美元利润但2024年利润下滑55%至4.34亿美元 [10] - 毛利率先升后降:2022年53.7%、2023年61.2%、2024年57.8% [10] - 经营开支占比从2022年57.8%降至2024年34.1%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均显著下降 [10] 资本市场动态 - 2023年估值900亿元(胡润独角兽榜)但2024年降至650亿元缩水250亿元 [4][5] - 创始人周胜馥持股25.05%高瓴、红杉等机构持股合计超30% [4] - 第五次冲刺港股IPO此前四次申请分别为2023年3月/9月、2024年4月/10月 [4] 争议与挑战 - 司机投诉超7.5万条近30天日均新增70条主要涉及抽佣规则和会员费 [11] - 2021-2023年被监管部门约谈超10次因计价规则调整、压价竞争等问题 [11] - 中国境内收入51.7%来自货运平台服务其中佣金占比30.7%会员费20.7% [11] - 2024年非会员佣金率从18%降至15%三级会员佣金率从8%降至5% [11] 创始人背景 - 周胜馥为香港会考十优状元斯坦福经济学学士曾任职贝恩咨询 [7] - 通过德州扑克七年赚3000万港元并在香港楼市低谷期积累资本 [7] - 2024年胡润富豪榜身家从240亿元缩水70亿元至170亿元 [4] 行业对比 - 同行满帮股价较高点跌50%快狗打车股价较峰值跌超98% [11]
130亿,孙正义重仓的独角兽破产
虎嗅APP· 2025-04-24 13:37
农业科技独角兽Plenty破产事件 - 核心观点:曾估值19亿美元的农业科技独角兽Plenty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孙正义又一笔重金投资失败 [1][7] - 破产原因:长期亏损未盈利、创始人重心转移、融资环境恶化、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8][9][11] - 行业背景:垂直农业领域多家独角兽相继破产,反映行业普遍存在的估值泡沫和盈利难题 [11][14] Plenty发展历程 - 创立背景:2014年由Matt Barnard和Nate Storey创立,采用垂直水培技术,宣称产量比传统农业高350倍且仅耗水1% [3] - 融资历程: - 早期融资:2014-2016年完成2600万美元种子轮和A轮 [4] - 关键转折:2017年软银领投2亿美元B轮,创当时农业科技最大单笔融资 [5] - 后续融资:2019年1.75亿美元C轮、2020年1.4亿美元D轮、2022年4亿美元E轮,累计融资近10亿美元 [6] - 估值变化:巅峰期估值达19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2022年后估值暴跌99% [1][9] 商业模式问题 - 成本困境:未公开具体成本数据,但消费者支付意愿与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距 [9] - 扩张失败:原计划全球建500个农场,实际仅存1个草莓农场运营 [9] - 管理问题:创始人转向其他项目,核心技术高管无限期休假 [9] - 行业通病: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商业计划和财务模型脱离实际 [11] 孙正义投资风格反思 - 投资特点:偏好"赌大"策略,Plenty和eFishery等农业项目均获多轮重注 [13] - 当前困境:全球独角兽融资难度加大,2024年持平或折价融资比例达25% [14] - 案例对比:Bowery Farming(融资7亿美元后倒闭)、AppHarvest(融资超7亿美元后破产) [11] 行业现状 - 技术争议:室内农业虽具创新性,但实际经济效益未达预期 [3][10] - 资本退潮:投资人转向谨慎务实,无盈利能力企业首当其冲 [14] - 数据造假:部分企业存在财务夸大现象(如eFishery虚报收入5倍) [13]
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4-16 22:09
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政策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以推动新领域新赛道发展 [1] - 梯度培育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这些企业是产业赛道突破的关键变量 能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浪潮 [1] - 中国已有409家独角兽企业 占全球近30% 居全球第二位 显示创新型企业巨大发展潜力 [1] 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 新材料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领域已涌现大量创新型企业 [1]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都具有极强创新活力 是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1] 梯度培育实施路径 - 完善顶层设计 如浙江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改革 提供系统诊断和专属服务包 [2] - 分类施策 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制定能力 技术融合能力和特色生产能力 [2] - 有关部门需做好跟踪服务 遵循"无事不扰 有事必到"原则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 [2]
这家独角兽要六闯IPO了……
IPO日报· 2025-04-09 10:21
上市进程与融资背景 - 公司第五次谋求港交所上市 高盛 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历经11轮融资 总融资金额达26.62亿美元 汇集红杉中国 高瓴资本 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股东[1][4] - 公司曾于2021年6月向美国SEC提交秘密注册声明初稿拟赴美上市 但无后续进展[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达15.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9.39% 连续两年实现盈利[1][5][8] - 2024年净利润为4.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5亿元)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为5.01亿美元[9]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 13.34亿美元和15.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9亿元)[8] 市场份额与运营数据 - 公司是2024年全球闭环货运交易总值(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 全球市场份额为53.9% 中国内地市场份额为63.1%[5] - 2024年平台促成已完成订单超过7.79亿 全球货运GTV为102.74亿美元[5] - 平均月活商户约1670万 平均月活司机约170万 覆盖全球11个市场超过400个城市[5] 业务构成与收入结构 - 货运平台服务是核心业务 2024年全球营收9.52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过8%[10] - 中国境内收入占比超90% 其中货运平台服务收入8.23亿美元(占比51.7%) 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5.27亿美元(占比33.1%) 增值服务占比5.9%[11] - 多元化物流服务(包括综合企业服务 零担服务和搬家服务)增长比货运平台服务更为迅速[10] 估值与同业对比 - 公司当前估值达650亿元 较2022年870亿元和2023年900亿元估值下降明显[1][10]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略超过竞争对手满帮集团(2024年收入112.39亿元 净利润30.7亿元)[6][10] - 同业公司满帮集团市值从206亿美元跌至1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7.19亿元) 快狗打车市值从133亿港元降至2.26亿港元[6] 佣金结构与算法透明度 - 非会员司机佣金率从18%调降至15% 各级会员月费同步下调(一级会员月费209元 佣金率11%;二级会员月费499元 佣金率8%;三级会员月费709元 佣金率5%)[13][15] - 公司于2025年3月13日公开发布算法机制 承诺"不做任何数据杀熟算法 保障平台价格公平"[1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保持较高投入 分别为1.97亿美元 1.75亿美元与1.79亿美元[11] 股东结构 - 创始人周胜馥通过直接及家族信托持有25.05%股份 高瓴资本持股9.67% 概念资本持股8.43% 顺为资本持股6.91% 红杉资本持股4.48% 腾讯持股2.63% 美团持股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