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变更

搜索文档
暴涨近3倍!603389,明日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7-03 12:13
公司股票复牌及核查情况 - 公司股票核查工作已完成,将于7月4日复牌 [1] - 核查原因:6月17日至6月2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9.43%,与上证指数、家具制造业存在严重偏离 [3] - 此前6月12日也曾停牌核查,6月17日恢复交易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02亿元,扣除无关收入后为1.91亿元 [3]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67.57万元(未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31.38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047.67万元(未审计) [4] 退市风险警示 - 因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且扣除无关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3]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由"亚振家居"变更为"*ST亚振" [3] 控制权变更及要约收购 - 控股股东变更为吴涛,实际控制人由高伟、户美云、高银楠变更为吴涛 [5] - 吴涛基于对公司价值及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以5.68元/股的价格发出部分要约,预定收购5517.79万股(占总股本21%) [5] - 截至2025年7月2日,预受要约股份总数为5377.17万股,占总股本20.46% [6] - 若要约收购足额完成,吴涛及其一致行动人对*ST亚振的持股比例将超50% [9] 股价表现 - 自4月8日盘中创下4.45元/股的阶段低点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60%,最大涨幅超过280% [7] - 45个交易日中有23个交易日涨停,最长连续涨停纪录为10天 [7] - 本次停牌核查前,股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7] 公司背景及业务 - *ST亚振是一家家具制造企业,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及家居文化研究为一体 [7] - 主要从事中高端海派经典及海派现代家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7] 控制权变更背景 - 4月17日原控股股东亚振投资与吴涛及其一致行动人范伟浩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涉及约29.99996%股份 [9] - 5月30日股份协议转让完成过户登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为吴涛 [9] - 吴涛有"山东矿业大佬"之称,现任济南域潇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持有域潇集团80%股份 [9] - 吴涛还任上海域潇稀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持股13.88% [9]
上纬新材: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停牌
快讯· 2025-07-01 11:5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上纬新材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事项进展情况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待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股票复牌 [1]
交易价近6亿元,广汇能源转让合金投资全部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7-01 03:38
股权转让交易 - 广汇能源将所持合金投资20.74%股权(79,879,575股)以5.99亿元转让给九洲恒昌物流,交易完成后九洲恒昌成为控股股东,广汇能源不再持股 [1] - 此次交易导致合金投资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在6月24日申请临时停牌,7月1日复牌后一字涨停至6.77元/股,市值26.1亿元 [1][4] - 三年前(2022年6月)广汇能源以7.5亿元收购合金投资20%股权(7702.13万股)成为控股股东 [2] 公司财务与业务 - 合金投资2024年末总资产5.22亿元,负债3.2亿元,2023年营收2.77亿元,净利润0.12亿元,2024年一季度营收0.87亿元,净利润0.017亿元 [4] - 广汇能源2023年营收364.41亿元(同比降40.72%),净利润29.61亿元(同比降42.6%),经营性现金流56.75亿元(同比降16.64%) [5] - 合金投资是深交所上市公司,前身为沈阳合金厂,主营镍基合金材料,是中国电真空材料、火花塞电极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 [4] 战略调整与整合 - 广汇能源表示此次转让旨在聚焦能源主业发展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提升竞争力 [4] - 九洲恒昌作为新疆最大民营大宗物流运营商,计划通过收购整合物流产业链,与合金投资形成协同效应 [5] - 合金投资曾是广汇集团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也是其首家深交所上市公司 [4]
上半年145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拟变更
证券日报· 2025-06-30 16:45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十分活跃,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同花顺(300033)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按首次公告日期统计,下同)共有145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大股 东等筹划了变更控制权事项。而在去年同期,仅有44家公司筹划了相关事项。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精简审核程序、 丰富交易工具、优化监管机制等系列举措,并购重组的运作效率显著提升,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热 情。而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背景下,企业控制权变更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通过控制权变 更实现资源整合与战略调整,既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有利条 件。" 珠海黑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控制权变更的目标来 看,产业垂直整合、快速进入新兴产业是重要原因。 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发布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相关公告了解到,当前,诸多企业通过控制权变更,意在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协同效应的最大化。例如,制造业企业收购上下游供应商或 销售渠道相关企业,以此增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降低成本并提 ...
苏州银行: 关于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5%整倍数暨控制权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44
核心观点 - 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持股比例由14%增至15%,触及5%整倍数,触发控制权变更 [1][2] - 国发集团成为控股股东,苏州市财政局(国发集团全资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从无控股股东状态转为国有控股 [1][4][6] - 控制权变更基于持股比例优势(15%为最高表决权)及董事会影响力(管理/提名6名董事) [4][5] 权益变动详情 股东结构变化 - **国发集团**:直接持股从5.37亿股(14%)增至6.67亿股(14.9161%),增持1.21亿股(0.2708%)[3][4] - **东吴证券**:新增持股375万股(0.0839%),与国发集团合计持股6.71亿股(15%)[3][4] - **总股本稀释**:因50亿元可转债转股导致总股本增加,持股比例被动稀释 [3] 增持资金与方式 - 国发集团通过集中竞价和可转债转股增持1.18亿股(2.6333%),耗资8.56亿元 [3] - 东吴证券通过集中竞价增持375万股(0.0839%)[3] 控制权变更依据 - **表决权优势**:15%持股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股东,可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4] - **董事会控制**:国发集团通过党组织关系管理4名执行董事,并提名2名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6/13席位 [5] - **后续计划**:国发集团拟进一步增持股份,强化控制权 [4] 其他关键信息 - **法律程序**:江苏金融监管局已事前核准国发集团作为商业银行15%以上股东资格 [7] - **独立性承诺**:公司在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保持独立 [6] - **专业意见**:招商证券(财务顾问)及两家律所出具控制权变更合规意见 [1][6]
合金投资: 关于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权暨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24
交易概况 - 广汇能源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九洲恒昌物流出让其持有的合金投资20.74%股份(79,879,575股无限售流通股)[2]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广汇能源变更为九洲恒昌,实际控制人由孙广信变更为王云章[2] - 股份转让单价为7.5元/股,总价款5.99亿元,分三期支付:首期20%(1.2亿元)在协议签订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4] 交易各方信息 - **转让方广汇能源**:注册资本656.58亿元,实控人孙广信,主营能源及大宗商品贸易,持有合金投资20.74%股份[2][3] - **受让方九洲恒昌**:注册资本7966万元,实控人王云章,主营物流运输及供应链服务,注册地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3] 协议核心条款 - **先决条件**:标的股份需未被查封/冻结,尽职调查结果无重大不利影响,转让方陈述真实无误导[5] - **过渡期安排**:协议签署至过户完成期间,标的公司需维持正常经营,未经受让方同意不得处置资产或股权[6] - **交割条件**:股份过户登记完成且取得中登公司确认文件视为交割完成[6] - **治理调整**:过户后5个工作日内,广汇能源提名的3名非独立董事需辞职以配合董事会改选[7] 交易影响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要约收购,公司称不会对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7] - 交易尚需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过户登记,实施结果存在不确定性[8]
突然停牌!300478 控制权拟变更!上半年涨近50%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15:46
控制权变更 -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浙江东杭控股集团及实控人胡敏拟转让公司19.03%股份,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2][5] - 交易对手方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权益变动需履行协议转让程序 [5] - 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5]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产品涵盖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应用于5G、军工、电力等领域 [5] - 2024年营收3.84亿元(同比-1.23%),归母净亏损2433.54万元,主因市场竞争激烈及财务费用高企 [5] - 2024Q1营收8390.80万元(同比+21.75%),归母净亏损180.43万元,较去年同期407.58万元亏损收窄 [6] 资本运作历史 - 2023年12月筹划收购太阳高新51%股份,2024年1月因估值分歧终止重组 [6] - 2024年3月拟与太阳电缆合资成立材料公司,推动产业链协同与华南市场开发 [6]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7日停牌前股价13.48元/股,年内涨幅达49.61%,总市值17亿元 [6] - 该股上半年涨幅近50%,显著跑赢市场 [2]
突然停牌!300478,控制权拟变更!上半年涨近50%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15:33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浙江东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胡敏拟转让公司总股本19.03%的股份,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4] - 交易对手方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权益变动尚需履行协议转让相关程序 [4] - 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4]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1.23%,归母净利润亏损2433.54万元,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及财务费用较高 [5]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390.80万元,同比上升21.75%,归母净利润亏损180.43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07.58万元明显收窄 [5]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于5G、军工、海洋工程、电力、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 [4] - 2023年12月筹划收购太阳高新51%股份,但2024年1月终止重组,因交易双方对估值及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5] - 2024年3月拟与福建南平太阳电缆合资成立公司,推动产业链协同与华南市场开发 [6]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27日停牌前,股价报收13.48元/股,今年以来涨幅达49.61%,总市值17亿元 [7]
控制权变更在即 飞马国际再推大股东业绩补偿方案上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9 12:42
业绩承诺议案 - 飞马国际计划将《关于业绩承诺实现情况的议案》再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该议案涉及大股东新增鼎需补偿金额4.37亿元,此前在5月底被股东大会否决 [1] - 公司董事会认为该议案有助于督促重整投资人及时补足业绩承诺差额,有利于保障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 [1] - 新增鼎作为重整投资人曾承诺2022-2024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7亿元,但实际仅实现1.33亿元,触发4.37亿元补足义务 [1][2] 股东大会表决情况 - 在新增鼎回避表决的情况下,该议案获得4827万股同意票(占有效表决权43.8%),6154万股反对票(占中小股东表决权55.9%),导致未通过 [2] - 参与表决的股东股份仅占公司总股本约4% [2] - 公司表示正在联系投反对票的股东了解原因 [2] 控制权变更 - 新希望投资集团与漳州高新区高鑫创业投资签订协议,投资方可能最终持有新增鼎不少于66.89%股权 [3] - 投资方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旗下企业,总持股比例约93% [3] - 控制权变更公告后,公司股价在6月24日、27日连续涨停 [3] 业绩承诺背景 - 新增鼎通过参与重整控股飞马国际时承诺2022-2024年累计净利润5.7亿元,未达标需以现金或其他方式补足 [1] - 新增鼎从属新希望投资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刘永好 [1] - 重新提交的议案内容未做任何补充或调整 [1]
控制权或生变!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3:15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王壮鹏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2][3][4] - 公司股票自6月27日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6] - 上述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进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股权结构 - 截至一季度末,王壮鹏持股4273.05万股,占总股本20.8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8]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181.22万股,占总股本35.11%,期末参考市值9.39亿元 [9] - 第二大股东深圳市前海金兴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36.6万股,占比5.07% [9] 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环保再生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高强度瓦楞纸、特种纸等 [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28.28% [12] -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5年一季度亏损0.18亿元,同比减亏19.4% [12] - 2024年全年亏损2.36亿元,2023年亏损2.37亿元,2022年亏损2.77亿元 [12] 经营动态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改造降本增效,提高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力争2025年扭亏为盈 [13] - 5月19日副总经理颜廷举因工作调整辞职,将担任公司及子公司其他职务 [13] - 截至6月26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4.65元/股,总市值30亿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