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搜索文档
策略周报:中美博弈如何影响市场-20250421
国海证券· 2025-04-21 07:3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博弈事件类型大致分为贸易、科技、金融、地缘政治四类,特朗普2.0时期用对等关税全面施压,各领域博弈已现苗头 [4] - 综合考虑对市场冲击程度,关税>金融>科技>地缘,配置上关税和金融指向内需链,科技和地缘关注自主可控和反制主题 [4] 各部分总结 贸易:关税施压,内需占优 - 2018年3月23日中美贸易摩擦开启,上证指数跳空低开后震荡,内需相关板块走势稳健、逆势领涨 [11] - 2018年6月15日贸易摩擦全面升级,市场加速下行,计算机与国防军工行业取得相对收益 [14] - 2019年5月5日中美谈判恶化,市场大幅低开后震荡下行,有色金属等行业相对抗跌 [18] - 2024年5月14日美国提高部分产品关税,上证指数高位回落,关联度高的行业回调较大 [23] - 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市场短期下跌,内需板块及反制主题逆势抗跌,后部分行业反弹 [25] 科技:技术封锁常态,自主可控加速 - 2018年4月16日美国对中兴通讯实施禁令,A股避险情绪释放,计算机板块逆势领涨,后消费类板块表现占优 [30] -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事件引发科技冲突升级,港股波动明显,TMT板块受冲击大,农林牧渔逆势上涨 [33] -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A股回调探底,金融板块抗跌,有色金属行业领涨 [35] - 2020年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与TikTok和微信交易,恒生科技指数下跌,A股受结构性影响,TMT板块短期承压 [39] - 2022年8月9日美国签署《2022年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科技板块承压,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中长期有上涨机会 [42][44] 地缘政治:短期冲击,“国产替代”交易升温 - 2020年中美互相关闭领事馆风波使A股短暂下跌,后快速收复失地,前期超跌板块反弹领涨 [50] - 2021年“H&M事件”对股市影响有限,激发国货服饰品牌消费热情,相关公司股价上涨 [51] - 2022年8月2日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市场先跌后反弹,军工次日涨幅大,电子受国产替代预期催化上涨 [52] 金融:存在对冲,使得最终影响可控 - 2019年8月初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市场普跌后企稳回升,成长风格领涨 [60] - 2020 - 2022年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发“中概退市”风波,短期冲击中概股和港股,中长期影响有限,加速中概股回港上市 [61] 本轮中美博弈和影响展望 - 特朗普与拜登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主基调不变且强化,特朗普关税倾向全面施压、手段单边,拜登聚焦技术“卡脖子”领域、注重多边协同 [67][68][69] - 特朗普2.0对华战略从规锁战略转向收缩战略,中美博弈是美国收缩战略核心,2025Q2先等待数据,其他国家先观望后站队 [71][72] - 中美摩擦对市场影响程度上关税>金融>科技>地缘,配置上关税和金融导向内需链,科技和地缘关注自主可控和反制方向 [77] - 贸易方面关注间接冲击,利好内需方向;金融方面回调关注高股息和内需,反弹关注成长;科技方面利好自主可控方向;地缘冲突关注反制和国产替代方向 [77][80][84][85]
重磅!长和港口买家突然换人,李嘉诚玩了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搜狐财经· 2025-04-17 20:55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系将43个港口资产收购方由美国贝莱德变更为意大利阿蓬特家族,背后隐藏战略布局,折射跨国财团在中美博弈中的生存困境,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中国监管体系进化背景下,跨国资本需调整策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共振才能立足 [1][7][8] 各部分总结 资本迷局:港口版图重构的“双面绣” - 长和系港口资产重组方案是双层架构,表面意大利阿蓬特家族135亿美元接盘43个港口资产,深层美资仍掌握巴拿马运河关键港口控制权 [2] - 长和系通过设立开曼群岛SPV公司分割资产,规避东道国国家安全审查红线并维系与美资战略同盟 [2] - 长和系与美资隐性同盟未变,贝莱德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继续享有核心港口实质收益 [2] 地缘博弈:航运咽喉的攻防战 - 巴拿马运河战略地位重要,全球6%的海运贸易经此周转,美国形成“军事 + 资本”双重控制体系 [4] - 巴拿马政府迫于美方压力配合审查长和系,暴露小国在强权政治下的脆弱性 [4] - 中国因石油进口和外贸货物依赖海运,对交易警惕,反垄断审查向国家安全维度升级 [4] - 美国对全球航运网络渗透呈体系化,形成新型“离岸权力”架构 [4] 时代变局:跨国资本的生存悖论 -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传统“骑墙战略”生存空间收窄,贝莱德亚洲业务利润率同比下降12%,北美业务增长9% [7] - 全球产业链重构催生新规则,RCEP区域内港口投资激增32%,“一带一路”沿线数字化港口建设加速 [7] - 中国监管体系进化压缩投机空间,《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影响港口并购,倒逼跨国资本调整策略 [7]
为应对中国稀土管制,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搜狐财经· 2025-04-17 11:45
特朗普政府计划深海采矿应对中国稀土管制 - 特朗普政府起草行政令允许美国大量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资源 旨在对抗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1] - 海底多金属结核可提炼多种稀土矿物 用于电动汽车和军工产业 美国此举意在为中美博弈争取有利地位 [3] - 中国已对7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原材料和开发技术 [3] 深海采矿面临的三大难题 国内反对与环保压力 - 深海采矿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是陆地采矿的数十倍 美国环保组织可能强烈反对 引发社会动荡 [5] - 美国环保组织对回收卫星等行为都会严查 深海采矿项目将面临巨大舆论压力 [5] 技术与成本挑战 - 深海采矿需在数千米海底作业 设备投入和资金消耗巨大 美国制造业衰退和用人成本高昂将推高前期投入 [5] - 美国缺乏稀土开发利用技术 即使采矿成功也难以有效利用 最终成本可能远高于进口 [5] 国际法与联合国阻碍 - 美国计划绕过联合国审查程序在国际水域采矿 但联合国分支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要求所有活动必须受其监管 [7] - 强行推动深海采矿涉嫌违反国际法 破坏多边主义原则和海洋治理框架 将面临联合国阻止及国际社会施压 [7]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16 13:30
市场动态 - 国家队通过买入宽基ETF(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在尾盘拉升指数,实现上证指数七连阳 [1][4][5] - 14:30后华夏沪深300ETF买盘放量,带动指数快速上涨 [4] - 国家队单日净买入约90亿,需每日准备至少100亿资金以抵消市场卖盘 [7][9] - 国家队当前持有宽基ETF约1.2万亿,每日增持比例约1% [10] 政策与战略 - 国家队核心KPI为在中美博弈中稳住股市,避免股指下跌传递负面信号 [11] - 短期目标或持续至中美实质性谈判达成协议,历史数据显示A股连阳极限为9次 [12] - 中长期可能参考日本央行模式(持股峰值占市值7%)或通过市场化工具(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资金 [13][14] 行业表现与投资主线 - 国产替代主线表现强劲,半导体设备ETF(159516)价格已超贸易战前水平 [20][22] - 关税脱敏型板块(消费、黄金、红利、基建)修复显著:黄金涨幅10%、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创新高、基建修复率80% [18][20] - 海外营收占比高的行业(如电子42.2%、汽车24.2%)受贸易战冲击较大,但半导体、医疗器械等进口依赖领域或受益于国产替代 [27][28][29] 债券市场 - 10年期国债与股市呈现跷跷板效应 [30] - 30年期国债因超长期发行计划公告情绪受压,尾盘上行 [32] 投资组合建议 - 债基建议关注周四调整后周五跟投 [34] - 量化组合可借国家队资金优势持仓待涨 [35] - 全球组合因美股休市调整跟投节奏 [36]
李嘉诚开始后悔了?国家正式叫停,长和集团态度大转变:不会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3-31 00:28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业务引发争议,中方不赞成此交易并依法审查,交易受官方关注且超越普通商业范畴,未来发展受特朗普态度影响,需持续观察 [1][3][4] 交易进展 - 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称下星期不会签订出售巴拿马港口协议,此前原定4月前签最终协议 [1] 过往交易情况 - 十年前国企曾以高出市场价十倍价格表达购买港口意向,李嘉诚未接受;2014年国家尝试接触,李嘉诚对内地报价比给美国贝莱德高出一倍,仅愿出售40%股权且保留经营权 [3] - 2024年底长和与贝莱德牵头财团达成出售43个港口业务原则性协议,计划套现190亿美元 [3] 各方反应 - 香港媒体发文抨击交易,港澳办转载部分文章,港府出面谈及此事,表明中方不赞成价值230亿美元交易案 [4]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表示将依法审查交易,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共利益 [4] 交易影响因素 - 交易涉及全球43个港口,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敏感,关乎供应链安全、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6] 中方举措 - 中方派出代表团访问巴拿马磋商合作,接见美相关人士试图施压贝莱德 [6] - 3月中国出台《反外国制裁法》,保障长和免受美方报复 [6] 潜在风险 - 若交易取消,特朗普可能搞制裁,但有大陆后盾,香港和长和不惧且可反制裁 [8]
最后倒计时!李嘉诚次子抵京,两大港口悬而未决,局势或迎转机
搜狐财经· 2025-03-30 07:38
交易概况 - 长江和记实业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 出售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包括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1] - 交易财团包括贝莱德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合伙企业和地中海航运旗下码头投资公司[1] - 出售资产涵盖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199个泊位权益 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运营权 总价值达230亿美元[1] 市场反应 - 公告后长和股价单日大涨21.86% 总市值达到1804亿港元[1] 交易进展 - 交易截止日期剩余约一周时间 目前处于最终交割程序阶段[3] - 长和集团与香港特区政府仍在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1][8] 战略动向 -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现身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主题涉及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等议题[3][5] - 李泽楷作为中方企业代表出席 被外界视为李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信号[5][6] - 李家可能通过此举展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的重视[6] 谈判态势 - 香港特区政府在交易公布后持续与长和集团沟通 寻求替代解决方案[8] - 若放弃出售 港府可能与企业共同承担相关压力[8]
猝不及防!97岁李嘉诚赌输了?中方反将一军,长和一夜蒸发323亿
搜狐财经· 2025-03-28 10:55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业务引发关注,股价下跌,该交易可能触发法律问题且存在诸多影响,中国采取措施应对中美贸易冲突[3][6][8] 长和出售港口业务情况 - 长江和记集团同意出售在巴拿马的43个港口业务给贝莱德财团,原定4月2日签署交易案 [3] - 长和在最近11个交易日里市值累计蒸发323.6亿港元,虽去年总营收同比增长3.3%,但股价仍下跌,原因可能是出售港口交易或触发法律问题 [3] - 43个港口每年贡献不到10亿美元利润,却能卖出228亿美元,是笔利润极大的交易 [4] 出售港口业务影响 - 李氏家族因出售港口业务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官方两度发文、五连质问,民间声讨强烈 [3] - 中美博弈背景下,该交易若达成,美国可能继续从其他角度试探进攻,相关“一带一路”国家也可能起巧取豪夺的野心 [6]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收取高额“服务费”,若港口被美国资本拿下,可能推动相关政策,限制中国商船进入港口,影响全球贸易航运成本 [6] 中国应对措施 - 舆论战开打,《大公报》连发灵魂拷问,将商业行为上升到家国大义 [8] - 制度补漏,2024年新修订外商投资审查办法,堵住“合法卖国”漏洞 [8] - 基建突围,自主布局,非洲的巴加莫约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二期等17个新港口同时开建,北极航道运量三年暴涨300% [8]
还剩七天交易,李嘉诚或许认怂,长和与港府谈判,国企证实或接手
搜狐财经· 2025-03-28 09:28
文章核心观点 长江和记与贝莱德集团的港口交易仅剩七天,虽此前宣布按计划推进,但大陆官方出手施压,李嘉诚可能会重新考虑,其最终选择取决于更看重西方市场还是中国市场 [1][4][13] 交易情况 - 3月4日长江和记宣布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出售23个国家43个港口权益,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座港口 [1] - 长江和记27日宣称将继续按计划推进和贝莱德的交易 [3] 舆论反应 - 以《大公报》为首的舆论界对李嘉诚发起“猛攻”,认为交易对中国航运产业有负面影响 [3] 各方动态 - 港府自3月4日起与长江和记洽谈解决方案,但李嘉诚未回头 [3] - 中远海运港口董事会主席证实有意愿购买长江和记旗下港口 [3] - 大陆要求国企暂缓和李嘉诚及其家族相关企业展开新合作,监管机构审查其投资 [4] 公司业务结构 - 长江和记仅12%的收入来自香港和大陆,主要业务在欧美及澳大利亚,涉及零售、电信和公共事业等,港口非主营业务 [6] - 长江实业五分之一的长期租赁物业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待售房地产项目土地储备也在大陆 [6] - 李泽楷的盈科在大陆有业务,富卫集团考虑进军大陆 [8] 商业角度分析 - 中美博弈着力点在海事行业,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是资本趋利避害,且海事非长江和记主营,他可脱手 [9][11] - 李嘉诚多数产业在西方,很难不顾西方态度将港口交给中国国企 [11]
190亿还没到账,李嘉诚吃下苦果:官方喊话5次后,损失快近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3-25 15:55
交易背景 - 长江实业集团与贝莱德股份达成协议 出让巴拿马运河区港口及相关设施 交易金额达190亿美元 [2] - 该交易被指超出商业行为范畴 涉及中美博弈背景 [2][4] 市场反应 - 长江基建集团近7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3% 市值蒸发172.4亿港元 [6] - 电能实业近8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0.66% 市值蒸发122.43亿港元 [6] - 长实集团近11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2.94% 市值蒸发162.75亿港元 [6] - 长和系四家公司(长和、长江基建、电能实业、长实集团)总市值蒸发超过781亿港元 [6] 官方态度 - 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港府特首等机构就交易事件进行5次公开表态 [4] - 香港《大公报》公开发声 呼吁相关企业"停止交割 切勿因小失大" [4] 战略影响 - 巴拿马运河港口控制权转移可能影响中国海外贸易及经济稳定性 [4] - 交易可能成为美国控制全球商贸要道的战略模板 [4] - 市场将此次交易视为在中美博弈中选择站队的信号 [6]
突发!官方3天内3次点名96岁李嘉诚!若不回头必将闯下大祸!
搜狐财经· 2025-03-25 06:47
交易概况 - 长江和记实业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和记港口集团80%资产[1] - 交易涉及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1] - 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关键港口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1] 战略重要性 -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 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达21%[3] - 中国船东商船总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 总吨位超过2.4亿吨[6] - 港口多位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 交易可能影响中国在拉美战略布局[6] 官方反应 - 国务院港澳办3天内3次发文质疑交易性质[1][3][5] - 指出交易非普通商业行为 可能涉及美国政治算计[3] - 通过五连问强调企业家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抉择[5] 潜在影响 - 美国控制港口后可能对中国航运实施歧视性政策[3] - 包括抬高过路费 限制通行优先级等措施[3] - 交易可能扰乱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的推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