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中油资本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9-15 01:26
业绩说明会概况 - 中油资本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9月12日举行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放、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刘强、独立董事陈武朝出席 [1] - 投资者共提问32个 公司全部答复 答复率100% [1] 绿色金融与投资布局 - 绿色投资规模达433.74亿元 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绿色债权投资计划、绿色产业基金等方式推动能源产业链绿色转型 [2] - 绿色金融投融资规模超千亿元 科技金融信贷余额近290亿元 [8] - 参股企业昆仑资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布局 持有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20%股权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20%股权 [4][16] 国外业务与汇率影响 - 国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主要受美元降息等因素影响 [4] - 公司密切关注美联储利率变化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并控制利率敞口 [4] 现金流与资产减值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主因客户贷款增加净流出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增加 [4] - 2025年二季度计提金融资产及应收款项减值准备73,060万元 [5] 稳定币与数字货币业务 - 公司对稳定币(WDB)领域暂无具体举措 坚持依法合规原则并持续跟踪政策 [2][6][9][11][12][13][15] - 未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未与中银香港等机构组团争取 [9][14] 跨境支付与国际化布局 - 所属金融企业开展数字人民币研究 已完成基础平台技术研发 [21] - 昆仑银行暂无接入沙特bridge系统跨境支付试点的计划 [21] -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聚焦能源产业链金融服务 未提及具体国际化进展数据 [19][21] 股东与股价相关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期末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9,004户 [17] - 公司未对股价波动及回本问题作具体回应 强调受宏观环境及市场情绪影响 [6][19] 战略发展与业绩展望 - 公司锚定年初经营目标 推进市场营销、创新驱动及风险防控 确保"十四五"收官 [18][19] - 投资方向聚焦能源产业链金融服务、绿色金融及金融科技 [20]
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钨精矿再创历史新高,氧化镨钕高位震荡整理-20250914
华源证券· 2025-09-14 11:1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钨精矿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黑钨精矿价格上涨13.60%至28.40万元/吨 仲钨酸铵价格上涨12.16%至41.50万元/吨[5][11] - 氧化镨钕高位震荡整理 近两周下跌4.18%至57.25万元/吨[5][12] - 核聚变新材料产业商业化加速 上游材料端有望充分受益[5][6] 稀土板块 - 氧化镨钕下跌4.18%至57.25万元/吨 氧化镝上涨0.62%至162.5万元/吨 氧化铽上涨1.41%至717.5万元/吨[5][12] - 海外产业催化显著 五角大楼斥资4亿美元购入MP Materials优先股成为最大股东[5] - 美国国防部为钕和镨设定每公斤110美元采购价 MP Materials与苹果达成5亿美元合作[5] - 供给端低价矿收紧 需求端观望情绪明显 企业以消耗库存为主[5] - 建议关注广晟有色 中国稀土 北方稀土 金力永磁 宁波韵升 正海磁材[5] 钼板块 - 钼精矿价格上涨0.22%至4515元/吨度 钼铁价格下跌0.69%至28.75万元/吨[5][24] - 供给端预期收缩信号显现 需求端钢招放量刺激补库[5] - 铁厂倒挂明显 预计价格短期震荡偏强[5] - 建议关注金钼股份[5] 钨板块 - 黑钨精矿价格上涨13.60%至28.40万元/吨 仲钨酸铵价格上涨12.16%至41.50万元/吨[5][33] - 供给端开采指标缩减 矿端品位下降提供强力支撑[5] - 需求端保持稳定 刚需采购为主[5] - 章源钨业8月长单价格上调形成挺价作用[5] - 建议关注中钨高新 厦门钨业 翔鹭钨业 章源钨业[5] 锡板块 - SHFE锡下跌1.69%至27.40万元/吨 LME锡下跌2.14%至3.48万美元/吨[5][41] - 供应端云南冶炼企业开工率低位 原材料库存不足[5] - 需求端电子及家电行业补库意愿低迷[5] - 头部企业冶炼停产检修 预计价格偏强震荡[5] - 建议关注锡业股份 华锡有色 兴业银锡[5] 锑板块 - 锑锭价格持平为18.25万元/吨 锑精矿价格持平为16.00万元/金属吨[5][52] - 海外矿暂停进入导致原料偏紧 冶炼厂开工率较低[5] - 光伏需求强劲 出口需求压制明显[5] - 预计10月起出口需求实质性修复[5] - 建议关注华锡有色 湖南黄金 华钰矿业[5] 核聚变新材料 - 国内CPECC中标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焊接项目[5] - 海外CFS融资8.63亿美元 计划在日本部署核聚变反应堆[6] - 产业处于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高景气阶段[6] - 上游材料端具备广阔蓝海空间[6] - 建议关注安泰科技 斯瑞新材 派克新材 东方钽业 西部超导 中洲特材[6] 价格数据汇总 - 轻稀土矿价格4.63万元/吨 年初至今上涨43.57%[11] - 中重稀土矿价格21.95万元/吨 年初至今上涨29.12%[11] - 钕铁硼价格24.10万元/吨 年初至今上涨41.76%[11] - 氧化镨钕盈利7.35万元/吨 年初至今上涨45.05%[11] - 钕铁硼盈利3.03万元/吨 年初至今上涨43.19%[11] - LME锡价格3.4775万美元/吨 年初至今上涨20.33%[11] - 锑精矿价格16万元/金属吨 年初至今上涨32.23%[11]
【财经早报】电影票房 破400亿元!万事网联 重要提醒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00:35
汽车行业政策目标 - 工信部等八部门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1][2]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2] 贸易调查措施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1]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度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 较2024年提前76天达成 [2] - 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超88.8% 年度票房前十均为国产影片 [2] 电子单证政策创新 - 国家网信办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推动电子单证应用创新 [2] 钢铁行业技术规划 - 钢铁行业"十五五"技术预测将于年底发布 为科研项目决策提供支撑 [2] 户籍制度改革 - 惠州市拟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12月1日起施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3] 企业融资与业务动态 - 中国华能首单熊猫债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 系首笔新交所上市中资碳中和绿色债券 [4] - 灵明光子完成C3轮融资 获浙江省国资近亿元投资 用于技术迭代与量产提升 [5] - 久立特材积极参与ITER项目 研发可控核聚变关键材料PF导管 [5] 金融安全事件 - 万事网联监测到境内未经授权交易 启动应急调查并提醒持卡人风险防范措施 [4][5] 行业研究报告观点 - 建筑板块上半年营收业绩承压 下半年盈利修复可期 央企韧性凸显 [6] - 煤矿智能化率持续提升 2026年智能化煤矿占比预计达30% 无人矿卡渗透率超30% [6]
久立特材:积极参与ITER项目 加大可控核聚变材料研发投入
经济观察网· 2025-09-14 00:2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高度重视可控核聚变全球性前沿研究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1] - 公司已积极参与ITER项目并研发生产PF导管(方圆管)等关键材料 [1] - 该业务板块在当前公司整体布局中占比尚小 [1] 技术发展与战略 - 公司密切关注核电领域技术创新与市场动态并灵活调整发展策略 [1] - 公司将认真研究强化可控核聚变材料研发及把握供应链机遇的建议 [1] - 公司致力于把握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上的机遇 [1]
久立特材:目前公司已积极参与ITER项目,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包括PF导管在内的关键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2:49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高度重视可控核聚变前沿研究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已积极参与ITER国际项目[2] - 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包括PF导管(方圆管)在内的可控核聚变关键材料[2] - 当前可控核聚变业务在公司整体布局中占比尚小 但会密切关注核电领域技术创新与市场动态[2] 产业机遇与市场布局 - 公司将认真研究强化可控核聚变材料研发的建议 把握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机遇[2] - 公司持续关注核电领域市场动态 并据此灵活调整发展策略[2] - 作为不锈钢产业领军企业 公司已具备核聚变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承诺在合规基础上加强投资者沟通 积极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2] - 管理层将勤勉尽责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维护公司稳健发展[2] - 公司回应涉及市值管理建议时未直接承诺具体操作 强调通过合规沟通传递价值[2]
久立特材:积极参与ITER项目,加大可控核聚变材料研发投入
新浪财经· 2025-09-13 09:5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高度重视可控核聚变前沿研究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1] - 已积极参与ITER项目并致力于研发生产PF导管(方圆管)等关键材料 [1] - 该业务板块在当前公司整体布局中占比尚小 [1] 技术发展与战略调整 - 公司密切关注核电领域技术创新与市场动态 [1] - 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发展策略 [1] - 将认真研究强化可控核聚变材料研发及把握供应链机遇的建议 [1]
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为历届之最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6:51
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20日—22 日在上海举办。记者获悉,本次论坛将重点组织包括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同时将举行30场专题论坛 和5场重要活动,包括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青年科学家座谈会等。本届论 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为历届之最。 据了解,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共释放21000余项技术需求、35000余项全国科技创 新人才岗位需求,展示4080项创新产品与优质成果,3113家企业释放超1000亿元需求投入金额,达成意 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 浦江创新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目前,论坛已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 机构,共计550位嘉宾参与主论坛和各专题论坛,其中近40%来自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丹麦 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对于未来产业培育,论坛将重点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基础前沿与交叉创新和未来 产业,举办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 论坛和闭门会议。 ...
2025外滩大会人文观察:打开人机共生的大门
贝壳财经· 2025-09-13 06:15
今年的外滩大会,有一组人机同框的画面很出圈: 女孩遛着智能仿生机器恐龙逛展,一路被人围观;情感陪伴机器女孩一脸不高兴,程序员解释,隔壁的机器人打鼓太吵,"不吵了她才会高兴"…… 打开人机共生的大门,2025外滩大会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对话平台,让科技从宏大走向具体。 在这里,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可控核聚变等等不再是孤立的技术议题,它们被置于社会福祉、伦理规范与文明发展的坐标系中重新审视,并标记上坚实温 暖的人文锚点: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机器的关系,面对未知的各种可能。 今天是2025外滩大会的最后一天。如果要给它做一个总结,那么始终坚持与引领科技为人的技术价值观,一定是它的独特气质。 "单有速度,不是进步" 尽管已经做了无数畅想和准备,2025年,科技浪潮的红利触达每个人的速度之快,仍然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当提问和思考的能力不再专属于人类,今年的外滩大会尝试打开人机对话的通道,向全球主流大模型发出邀请,收集到AI最想向人类提出的十大问题。这 十个问题又回流到会场内外,为思考和观察人类实践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很多来自AI的问题已经非常具体和现实:"在利用我来降本增效之外,哪些岗位需要永远留给人类来做?"、"你 ...
浦江创新论坛20日起在沪举行 550位中外嘉宾共论“全球科技共同体”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在服务科技战略、启迪创新思想方面,论坛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家、企 业家、投资孵化机构、金融机构等代表为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建言献策。"科技政策论坛"将聚焦科技 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主题,研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区域创新发展论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论坛"将围绕高水平区域协同创新,开展深入研讨。 在聚焦基础前沿、培育未来产业方面,将举办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量子智 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和闭门会议,邀请诺贝尔奖、 沃尔夫奖、图灵奖得主等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共谋未来创新之路。 在构建创新生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方面,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将面向全球发布1万项技术 需求,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发布人才需求岗位2000个,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 场景。12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200余家中小企业和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线上线下参展。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吸引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四大前沿领域的1487个团队报 名WeStart TOP100创赛,其中境 ...
2025浦江创新论坛年会将于20日在上海举办
央视新闻· 2025-09-12 13:56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人民财讯9月12日电,9月12日,科技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5浦江创新论坛(第十 八届)年会将于2025年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主宾国为白俄罗斯共和国,主宾省为辽宁省。本届 论坛年会期间将重点组织"1+1+30+2+2+X"场活动,包括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约30场专题论坛、2场 展示对接(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2场特别对话(青年科学家座谈会、高 端国际人才座谈会),以及"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成果发布会"等重要活动。围绕培育未来产业,聚 焦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领域,邀请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共谋未来创新之 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