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Why GE Aerospace, Deere, and Caterpillar Stocks Slumped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4-10 15:25
文章核心观点 - 股市动荡中估值仍重要,当前关税风险未除影响工业股,GE航空、迪尔和卡特彼勒三只工业股各有风险,卡特彼勒相对较优 [1][5] 股市行情 - 4月2日至4月8日,标普500指数下跌超12%,昨日反弹9.5%,今日上午又下跌3.1% [1][2] - 蓝筹工业股表现不佳,GE航空下跌2.96%,迪尔下跌3.20%,卡特彼勒下跌4.92% [2] 工业股受影响原因 - 本周早些时候,华尔街顶级分析师下调三只工业股评级,花旗下调迪尔和卡特彼勒目标价,担忧关税影响美国农民出口和利润 [3] - 富国银行认为盈利不如关税影响大,计划在关税情况稳定前采取防御性投资策略 [4] - 特朗普虽暂停对多国加征关税,但不确定具体国家,关税风险仍存在 [5] 各公司分析 GE航空 - 花旗认为国防公司受关税影响小,GE航空相对安全 [6] - GE航空市盈率29.4倍,表面价格高,自由现金流仅为报告利润的56%,价格与自由现金流比率高,且关税可能影响其业务 [8] 迪尔 - 迪尔市值1190亿美元,报告收益62亿美元,市盈率19倍,看似比GE航空便宜,但自由现金流弱,价格与自由现金流比率超28倍 [10] - 预计长期盈利增长率15%,但关税问题未决,且超40%销售来自出口,价格仍贵 [11] 卡特彼勒 - 卡特彼勒市值1380亿美元,过去一年收益108亿美元,市盈率低于13倍,是三只股中最便宜的,自由现金流问题使价格与自由现金流比率达15.6 [12] - 预计长期增长率7%,股息收益率1.9%,相对较优,若股市继续恶化,将是优先考虑买入的股票 [13]
A股,大反攻!见证历史:两天买入超1780亿!
券商中国· 2025-04-09 04:50
市场表现 - A股探底回升,上证指数翻红,北证50指数大涨6.88%,科创50指数大涨3.9% [2] - 军工股集体爆发,近20股涨停,半导体板块走高,寒武纪、中芯国际涨超5% [2]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1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明显 [2] 资金流入 - 4月8日ETF获资金净流入1117.8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过去年10月8日的1093.94亿元 [2][4] - 6只宽基ETF单日净流入超百亿元,合计791.73亿元,占股票型ETF比例达74% [4] - 2个交易日股票ETF吸金超1780亿元 [3][4] 机构动向 - 汇金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中央企业增持ETF,释放稳市信号 [5] - 汇金公司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 [5] - 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至66.9%,国资机构主要配置宽基类ETF [6] 公募基金 - 博时基金自购6500万元,鹏扬基金自购1500万元,招商基金自购5000万元 [8][9] - 6家基金公司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集中成立,募集规模合计132.42亿元 [11] - 14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超170亿元 [11] 政策与市场信心 - 政策组合拳遏制恐慌情绪,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11] - 华夏基金认为汇金增持有效遏制风险蔓延,类"平准基金"机制将完善 [11] - 博时基金指出国内经济韧性强劲,政策持续发力,创新活力充沛 [12] 行业观点 - 大成基金姚余栋称"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构建完成,传递战略定力 [13] - 华夏基金分析市场有望步入修复阶段,快速下挫后存在交易机会 [11] - 博时基金认为中国权益资产估值处于洼地,是逆向布局时刻 [12]
【期货热点追踪】分析师警告:此刻锁定长期合同=自毁退路?2025年关税风险会否压垮航运市场?
快讯· 2025-04-08 11:14
分析师警告:此刻锁定长期合同=自毁退路?2025年关税风险会否压垮航运市场? 相关链接 期货热点追踪 ...
政策前奏:三条主线(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4-06 16:04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已转化为经济下行和政策对冲的角力 决策层已就应对冲击做好预案 预计4月底政治局会议将为增量储备政策定调 稳市场成为预期管理重点 存在三条主线:汇率稳定、降准优先于降息、加码服务消费 [1][4][7] 汇率稳定 - 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策略 人民币贬值弊大于利 对冲高额关税效果微乎其微且加剧资金外流风险 7.35(美元兑人民币)或是需要坚守的底线 [1] - 人民币贬值与捍卫多边主义基调不符 主要亚洲货币基本锚定人民币汇率波动 若人民币失守可能引发其他经济体竞争性贬值 对稳定市场和构建反制同盟产生不利影响 [1] 货币政策 - 降准优先于降息 2023年以来降准更多承载稳定市场功能 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作为重点任务 因关税落地及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上行 预计降准先行落地以对冲市场下跌 [4] - 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调降先于总量降息 央行研究创设新结构性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以新型再贷款为主的结构性工具可兼顾结构性降息和汇率稳定 总量降息需等待美联储进一步宽松 [7] 服务消费政策 - 加码服务消费是政策优先项和必选项 因传统投资潜能渐小 相比再刺激地产和基建 政策转向服务消费性价比更高 [7] - 扩内需政策加码更有利于市场预期引导 当前与消费挂钩的财政支出乘数大于投资 [7]
创科实业: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美国地产刚需有望释放,海外产能落成或提升确定性-20250307
开源证券· 2025-03-06 18: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美国地产刚需释放,品牌力稳固、海外产能落地或提升业绩确定性;考虑海外产能爬坡折旧影响,将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测由13.69/17.10亿美元轻微下调至13.45/16.32亿美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19.40亿美元,分别对应同比增速19.9%/21.3%/18.9%,对应摊薄后EPS 0.7/0.9/1.1美元,当前股价对应20.0/16.5/13.9倍PE;当前估值已较大程度反映市场对关税及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公司Milwaukee品牌产品力强劲、同时加速补齐弱势领域驱动收入增长提速,海外产能建设完成、品牌议价能力有望保障利润率,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6日,当前股价107.9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22.40/86.600港元,总市值1977.08亿港元,流通市值1977.08亿港元,总股本18.32亿股,流通港股18.3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2.06% [1] 2024H2业绩情况 - 2024H2公司收入73.1亿美元,同比增长6.7%,电动工具业务同比增长7.8%,主要由核心品牌Milwaukee(估算同比增长约11.4%)、RYOBI(估算同比增长约6.7%,受益OPE品类低双位数增长)拉动,测算电动工具其他品牌同比下滑34.1%;地板护理业务同比下降7.2%,RYOBI于2024年切入地板业务后销售额快速增长、非RYOBI品牌下滑 [5] - 2024H2净利润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2024H2毛利率40.7%同比提升1.0 pct,受益于Milwaukee占比提升、售后电池业务、新领域产品推出、成本控制;2024H2净利息开支0.21亿美元,同比2023H2下降0.08亿美元,系财务资源管理成果显现;2024H2经营费用率32.0%同比增长0.6pct,其中研发费用增长14.8%,主要由于持续加大新产品及技术研发力度;销售及行政费用维持中个位数增长 [5] 2025年展望 - 公司指引2025年收入增长中至高个位数、中期EBIT利润率目标10%,其中2025年Milwaukee收入利润均维持双位数增长、RYOBI收入个位数增长、其他业务增速提升至中至高个位数(依靠弱势领域改善、地板业务资源整合) [6] - 基于美国对加、墨、华分别加征25%/25%/20%关税背景,创科2024年来自北美收入占比76%,考虑公司已完成海外产能建设、无需额外产能扩张、后续海外产能稼动率提升有望抵抗关税影响,公司预计对2025年业绩基本无影响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 13,731 | 14,622 | 16,045 | 17,483 | 19,065 | | YOY(%) | 3.6 | 6.5 | 9.7 | 9.0 | 9.0 | | 净利润(百万美元) | 976 | 1,122 | 1,345 | 1,632 | 1,940 | | YOY(%) | (9.4) | 14.9 | 19.9 | 21.3 | 18.9 | | 毛利率(%) | 39.5 | 40.3 | 40.5 | 41.0 | 41.2 | | 净利率(%) | 7.1 | 7.7 | 8.4 | 9.3 | 10.2 | | ROE(%) | 17.0 | 17.6 | 17.6 | 17.4 | 16.9 | | EPS(摊薄/美元) | 0.5 | 0.6 | 0.7 | 0.9 | 1.1 | | P/E(倍) | 27.6 | 24.0 | 20.0 | 16.5 | 13.9 | | P/B(倍) | 4.4 | 4.0 | 3.3 | 2.7 | 2.2 | [7]
Flexsteel(FLX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04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8.4%,超过1.03亿至1.07亿美元的指导范围上限 [12] - 调整后营业利润为67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6.1%,同比增长150个基点 [12] - 营业现金流为670万美元,季度末无债务,现金余额为1180万美元 [13] - 第三季度销售指导为1.1亿至1.15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长3%至7%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Flexsteel品牌核心市场增长7%,而Home Styles品牌下降近30% [25][26] - 扩展市场计划(包括ZCliner、Flex、Charisma等)同比增长92% [26] - 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投入推动增长,但Home Styles品牌因低价中国进口产品竞争而表现不佳 [24][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越南生产支持约50%的营收,墨西哥业务占近40% [9] - 零售商参与度同比增长18%,与顶级零售商的互动尤其强劲 [5] - 新产品在去年10月推出后获得积极反馈,新产品的销售持续增长 [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产品开发、创新和客户体验投资推动增长 [6] - 供应链灵活性和韧性提升,以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 [10] - 公司计划在必要时调整供应链,寻找低关税国家的供应商 [3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需求仍然疲软,但假日季的销售趋势改善可能预示需求触底 [4] - 潜在的墨西哥关税(25%)可能每月增加150万至200万美元的成本 [33] - 公司正在评估定价策略以应对关税影响,但会谨慎考虑对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地位的影响 [1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出售了乔治亚州都柏林工厂,获得670万美元收益 [12] - 资本支出主要用于ERP系统现代化和供应链维护 [15] - 公司优先考虑高回报投资,如新产品开发和营销 [1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收入超出预期的原因及核心业务与增长计划的贡献 - 增长主要来自Flexsteel品牌核心市场(+7%)和扩展市场计划(+92%),但Home Styles品牌下降30% [25][26] 问题: 海运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 - 海运成本仍然波动,公司通过附加费转嫁成本,但不会因此提高利润率 [30] 问题: SG&A费用展望 - 公司计划将SG&A控制在销售额的15%至15.5%之间,同时继续投资高回报项目 [32] 问题: 潜在墨西哥关税的财务影响 - 25%关税可能导致每月150万至200万美元的成本增加,公司正在制定缓解计划,包括供应商谈判和供应链调整 [33][35] 问题: 现金优先事项 - 公司短期内倾向于保留现金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长期将70%的现金再投资于高回报项目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