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归还难、计费乱 共享充电宝成投诉热点
中国青年报· 2025-05-13 00:39
共享充电宝行业现状 - 共享充电宝因"归还难"和"计费异常"被中消协列为一季度投诉热点,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高达28717条[1] - 消费者反映普遍存在设备满载无法归还、客服响应滞后问题,导致被迫支付超时费或押金买断[1][2] - 行业存在同品牌同区域不同门店收费标准差异显著现象,如餐馆3元/小时而景区达10元/小时[4] 消费者痛点分析 -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收费不合理,15.23%认为价格不透明,部分企业计费规则苛刻(不足60分钟按60分钟计)[5] - 京津冀三地消协调查显示,系统漏洞和管理问题侵蚀消费者信任,影响行业健康发展[5] - 消费者维权困难,需辗转多个渠道才能联系人工客服,且部分企业涉嫌通过后台干预制造"满柜"假象[2][3] 行业规范建议 - 律师建议企业应避免霸王条款,建立便捷纠纷解决机制,并细化计费单位(如按5分钟计费)[6][7] - 中消协呼吁制定统一服务标准,要求平台建立自动终止机制和系统纠错机制[7] - 深圳市消委会推出行业自律公约,设定5分钟免费充电时长作为参考标准[7] 监管与法律框架 - 现有法律法规对具体使用细节覆盖不足,需通过行业自律规范细化定价、归还规则等关键环节[8] - 京津冀三地消协建议企业避免不公平格式条款,加强售后服务渠道建设[7] - 律师指出若企业故意阻碍归还则涉嫌欺诈,应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3][5]
今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100万人次
辽宁日报· 2025-05-10 00:58
专项培训行动总体规模 - 2025年度专项培训行动覆盖全省 计划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100万人次以上 [1] - 培训重点包括装备制造 石油化工 康养托育 现代农业 文旅产业 数字经济等辽宁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1] 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 全年培训企业职工目标20万人次以上 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2] - 重点开展"技能兴企·强链增收"行动 覆盖企业新录用职工 转岗职工 新型学徒和一线高技能人才 [2] - 扩大"新八级工"覆盖面 提高一线技能人才待遇 包括高级工 技师 高级技师 特级技师 首席技师培养 [2] 重点产业工匠培育 - 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 12个优势产业集群(含数控机床 船舶与海工装备)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含新能源汽车 集成电路装备) [2] - 针对关键技术升级和高端品牌建设的紧缺职业领域开展大规模高技能人才培养 [2] - 实施"人工智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 覆盖大数据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集成电路 数据安全等新业态 [2]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 全年培训农民工 退役军人 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24万人次以上 配套人岗对接服务 [3] - 为高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6个月内的短平快专业转换培训 方向包括数字经济 平台经济 文体旅融合等 [3]
小拉出行如何“虎口求生”?
虎嗅APP· 2025-05-09 13:14
网约车行业现状 - 多地交通运输局发布市场饱和预警 深圳、海口等地网约车市场已进入饱和状态 [1] - 网约车司机收入两极分化严重 部分司机月入两万 部分日均仅80元 [1] - 司机数量激增 2023年增加148万 2024年又增91万 总数达748万人 [2] - 行业从"供给荒"转向"司机过剩" 司机陷入内卷式接单竞争 [2] 小拉出行商业模式 - 采用"自主抢单模式" 司机可自由选择订单 避免强制派单压力 [6] - 抽佣比例显著低于行业 会员司机最高10% 非会员最高20% 部分城市低至1% [16] - 独创预付制"一口价"模式 价格透明度高 避免行程中加价 [27] - 拒绝加入聚合平台 避免二次抽佣 降低运营成本 [19] 小拉出行市场策略 - 定位为司机补充收入渠道 不追求行业垄断 专注提高司机效率 [11] - 背靠货拉拉资源 采用车贴广告、支付宝/抖音端口等低成本获客方式 [21] - 拓展"四轮小件"业务 在广深等地贡献司机70%以上收入 [23] - 2024年9月新增顺风车业务 已覆盖145座城市 [23] 小拉出行市场表现 - 在贵阳、成都等非一线城市获得司机青睐 成为滴滴替代选择 [4] - 南方城市订单量明显优于北方 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9] - 客单价较低 被类比为"网约车界拼多多" [25] - 部分城市面临运力过剩问题 司机反映抢单困难 [30]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平台平均抽佣22% 聚合平台平均20% 部分订单抽佣超30% [14][15] - 小拉出行开创行业第三种商业模式 不同于滴滴直营和聚合模式 [13] - 采取"三低策略"(低抽佣、低单价、低补贴)平衡平台、司机、乘客利益 [28]
在家接单的00后化妆师,如何靠“素人改造”解锁变美经济?
36氪· 2025-05-07 02:06
"00后化妆师不上班,在家接单创业搞钱" "给1000个人化妆之第11个妆" 这些创作者通过镜头记录素人从平凡到惊艳的蜕变过程,同时借助直播实时互动,不仅在线下收获可观的客单收入,更在线上打造出高人气账号,实现了 线上线下的双向引流,成为当下 "变美经济" 的典型样本。 图片源自小红书 为什么他们的内容能火起来?这一内容创作以及商业模式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素人改造掀热潮,居家化妆师如何出圈社交平台? 克劳锐观察发现,此类账号核心内容围绕化妆师居家为素人提供化妆改造服务展开,通过妆前妆后的强烈对比吸引用户关注。 以创作者@化妆师木木 为例,本来是一位化妆师的她,没有选择在专业机构工作,而是自己创业接单,并以客人化妆过程作为内容素材,"素人改造""00 后创业"等作为吸引受众的关键词,同步进行账号的打造和输出。 …… 最近,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新出现了一批化妆师居家创业的账号,"素人改造""上门化妆" 相关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小红书关于"素人改 造"的关键词,更有高达84万条笔记。 例如,@琪琪琪琪 这一账号同样主打素人客户的妆容改造过程,在记录化妆前后对比的基础上,她还会总结标注出每位素人的五官风 ...
低俗广告引流硅胶娃娃,“流动牛皮癣”纠缠共享单车
新京报· 2025-05-06 13:55
北京街头的共享单车算是被低俗小广告盯上了,从此前的粘贴纸质广告"升级"成盖戳与喷涂式,更加难处理。连 日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多处商圈、学校、地铁站、居民区周边数十个共享单车集中停放区,发现成人服 务、涉黄网址、代开发票等违法小广告泛滥,很多共享单车都患上了"牛皮癣"。新京报记者多次尝试扫码、登 录"小广告"上的网址,以及链接的微信账号,发现居然真能打开网址链接,随即而来的是自动弹出的网页风险提 示,更有账号经营涉及线下涉黄商家。 违法小广告如城市"牛皮癣",一直是治理难点。而共享单车上的低俗广告,更是随着骑行人蔓延至城市各个角 落,并且全是人流量大的地方。 共享单车变成小"黄车",究竟如何根治?被"黄色牛皮癣""骚扰"的共享单车,何时才能重现洁净?对此,共享单 车企业表示,小广告影响客户体验,对于运维管理来说,增加了清理成本。公安部门则表示将与共享单车企业以 及多部门持续开展联合执法,从源头侦查摸排,打击扰序违法行为。 探访 共享单车变成小"黄车" 在地铁14号线九龙山站旁边,就是北京东部人气最旺的合生汇,而离商场不远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成为小广告 的"重灾区"之一。新京报记者在探访时发现,现场停放的共享 ...
共享农庄来了“考察队”
新华日报· 2025-05-04 22:23
共享农庄业务模式 - 公司推出共享农田租赁服务,提供11平方米688元、22平方米988元、33平方米1380元三种规格,包含种子和秧苗供应 [1] - 业务延伸至休闲体验,包括钓龙虾、烧烤、咖啡等配套服务,形成复合型消费场景 [1] - 目标客群覆盖家庭用户(含老人、儿童)及周边科技城、街道居民,节假日客流表现突出 [1][3]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与周边酒店探讨合作,计划将农耕体验纳入住客增值服务,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距源宿酒店近)实现客源导流 [1] - 联动桃李芬芳、欢墅等民宿资源,通过文旅资源共享提升整体吸引力,民宿"五一"预订率达饱和状态 [1][3] - 村集体支持业态拓展,计划引入团建、研学等新业务模块,强化区域文旅协同效应 [2][3] 投资与运营进展 - 公司投入50多万元用于20亩农场的设计装修,赶在"五一"前开业,初期客流量及合作咨询量超预期 [1][3] - 创始人原为核雕匠人,转型后定位清晰,强调"共享农田+文旅资源"双轮驱动模式 [1][2] - 当前营收主要来自土地租赁和休闲服务,未来拟通过合作分成模式扩大盈利渠道 [1][2]
出租车牌照价格从700万港元跌到200万港元:Uber与高德网约车“夹击”,香港出租车行业如何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3:29
香港网约车市场发展现状 - Uber于2014年进入香港市场 2024年高德地图和滴滴出行相继进入香港网约车市场 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 - 高德打车采用与内地相同的运营模式 支持多语言界面和电子支付 吸引内地游客和学生群体 [2][4] - Uber在香港已运营11年 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接载360万名乘客 12%行程来自海外游客 [5] - 网约车平台采用不同运营模式 Uber允许司机直接注册 高德打车则通过本地服务商接单 [4] 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成本对比 - 网约车司机年均保险成本仅1000-2000港元 而出租车司机需支付7000-8000港元 [6] - 传统出租车司机日均租金400-700港元 网约车司机仅需承担平台抽成 [6] - 11公里行程网约车收费106港元 比出租车便宜7港元 [8] - 网约车通过动态加价和任务奖励机制提高司机收入透明度 [11] 香港出租车牌照价格变化 - 的士牌照价格在2015年达到顶峰 市区红色牌照成交价突破700万港元 [12][13] - 2025年4月市区牌照参考价格跌至244万港元 较峰值下跌65% [13] - 牌照贬值主要受网约车冲击 香港零售旅游业疲软和高息环境影响 [13] - 车行盈利模式从牌照炒卖转向收取14%服务费 单车月利润3000-4000港元 [14] 行业转型与政策动向 - 出租车行业推出"帮到你车队" 采用电动车并提供增值服务 [16] - 香港政府计划2027年前投放3000辆电动出租车 [16] - 运输署筹备3500辆网约出租车车队 配备客服系统和电子支付 [17] - 政府将在2024年内制定网约车立法建议 规范平台和车辆管理 [17] 市场竞争格局 - 高德打车凭借支付便利和首单优惠吸引内地用户 首单60港元实付7港元 [4] - Uber在香港75%司机满意灵活收入 70%司机表示收入提高 [5] - 网约车提供24小时客服和行程保障 解决传统出租车拒载问题 [11] - 传统出租车面临客源分流 老司机月收入维持在1.7-1.8万港元 [16]
7家共享充电宝异地归还哪家强?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报告来啦
扬子晚报网· 2025-04-25 08:24
文章核心观点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共享充电宝异地归还问题消费调查报告》,揭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计费规则差异、归还困难等问题,并对企业和消费者分别提出建议 [1] 调查基本信息 - 调查覆盖美团、怪兽、来电、小电、冲电狼、街电、电饱饱7家共享充电宝品牌 [1] - 调查执行期为2025年2月至3月 [13] 计费标准情况 - 7个品牌计费体系近似,均有2 - 5分钟免费时间,每小时费用集中在3 - 6元,单日封顶费用在30 - 60元,总封顶费用均为99元 [3] - 同一品牌不同店铺计费规则和单日封顶费用存在差异 [5] 各品牌计费规则详情 | 品牌 | 计费时间单位 | 每小时费用 | 免费时间 | 单日封顶费 | 总封顶费 | 额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美团 | 一小时 | 3/4元 | 3/5分钟 | 30/40元 | 99元 | 无 | | 怪兽 | 半小时 | 4元 | 3分钟 | 32元 | 99元 | 无 | | 街电 | 半小时/一小时 | 3/4元 | 2分钟/无 | 30/40元 | 99元 | 无 | | 小电 | 半小时/一小时 | 4/6元 | 3分钟/无 | 40/60元 | 99元 | 无 | | 来电 | 半小时 | 4/5元 | 无 | 30元 | 99元 | 无 | | 电饱饱 | 一小时 | 3元 | 5分钟 | 30元 | 99元 | 无 | | 冲电狼 | 一小时 | 3元 | 5分钟 | 30元 | 99元 | 无 | [4] 客服响应及处理情况 - 7家品牌客服基本在3分钟内回应用户询问,怪兽、冲电狼和电饱饱最快1分钟内回复 [5] - 7家品牌客服均能帮助消费者暂停计费,多为24小时,来电最长可达9天 [5] 各品牌咨询客服情况详情 | 序号 | 品牌 | 客服类型 | 寻找客服后几分钟内人工客服可接通 | 客服是否帮助暂停计费 | | --- | --- | --- | --- | --- | | 1 | 电饱饱 | 电话,小程序 | 1分钟 | 是 | | 2 | 冲电狼 | 电话,小程序 | 1分钟 | 是 | | 3 | 怪兽 | 电话,小程序 | 1分钟 | 是 | | 4 | 来电 | 电话,小程序 | 2分钟 | 是 | | 5 | 美团 | 电话,小程序 | 3分钟 | 是 | | 6 | 小电 | 电话,小程序 | 3分钟 | 是 | | 7 | 街电 | 电话,小程序 | 3分钟 | 是 | [6] 异地归还情况 - 体验员在多地租借的共享充电宝均能在南京成功返还且无额外收费 [7] - 充电柜满等情况无法归还时需支付99元买断充电宝,美团等5个品牌提供邮寄归还救济方式 [7] - 怪兽和冲电狼两家品牌人工客服表示无法邮寄归还 [8] 协议条款问题 - 电饱饱协议规定设备故障未及时联系客服导致归还失败由用户担责,该条款责任义务不对等且欠缺公平性 [9] 对企业的建议 - 重要条款显著提示消费者,价格标识清晰统一 [10] - 完善归还机制,优化网点布局,定期维护设备,增加救济措施 [10] - 采用公平合理计费方式,设置暂停计费功能,加强客服培训 [10] 对消费者的建议 - 确认计费规则与归还网点,扫码前查看分时计费标准,提前确认附近归还网点及空位情况 [11] -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使用安全 [12] - 归还后及时查看扣款情况,归还时确认品牌一致,异常时拍照录像并联系客服 [12] - 遇纠纷及时联系企业客服,未解决求助12315等官方途径 [12]
年轻人正在抛弃民宿
投资界· 2025-01-11 07:52
雪乡民宿价格现象 - 雪乡民宿平日价达3000元/晚,春节期间飙升至4700-4900元/晚,且为不含早餐的四人间(实际仅能睡两人)[6] - 同等价位可入住泰国苏梅岛六善酒店(全球最豪华酒店之一)的160平米3人间别墅,每晚7480元[9][11] - 价格远超珠峰大本营住宿(绒布寺招待所多人间400-500元/晚,带氧气设备的高档酒店约2000元/晚)[13] 民宿行业问题 - **装修与服务质量**:民宿装修多为"非标产品",存在偷工减料问题,实际体验与宣传严重不符(如隔音差、卫生差、摆件劣质)[18][19] - **运营模式缺陷**:多数民宿主为二房东,依赖短期租赁和"一次性客源",缺乏标准化管理[17][18] - **信任危机**:平台监管不足导致房东毁约、房客破坏房屋等问题频发,隐私保护存疑(如偷拍摄像头争议)[24][26] 民宿行业演变与挑战 - **概念异化**:从原教旨主义民宿(BNB模式)演变为商业化"伪个性化"产品,失去"客随主便"本质[17][22] - **经营困境**:个体经营者面临装修成本高、运营复杂度大(需兼顾维修、保洁、客服等),实际盈利困难[29][31] - **行业分化**:头部案例(如裸心堡)通过酒店化管理+文化IP成功,但普通民宿陷入"高端化"与"接地气"的两难[3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早期因价格低廉和风格独特受追捧,现因体验差、性价比低转向连锁酒店[17][31] - 综艺节目和"逃离城市"概念曾推动民宿热潮,但实际运营难度劝退多数创业者[28][29] 行业趋势 - 共享经济概念退潮,民宿逐渐向标准化、酒店化转型[31] - 平台需平衡房东与房客权益,建立统一纠纷处理机制[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