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房子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发展从增量到存量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传递六大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9:27
城市发展阶段转型 - 我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 1%提升至2024年的67%,进入稳定发展期 [3] -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强调集约高效和特色发展 [1][4] - 2013-2024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1 5亿人,27座城市GDP突破1万亿元 [3] 城市工作重点任务 - 部署7大任务: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宜居/绿色/韧性/文明/智慧城市 [1] - 发展组团式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 [6] - 高质量城市更新成为关键抓手,去年末以来政策持续加码 [7][8] 房地产与城市更新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推进35城及近300地级市城中村改造 [9][10] - 城中村改造预计拉动数十万亿投资,带动家居、建材等产业链 [10] - 推进"好房子"建设,标准涵盖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11] 城市治理升级 - 建设韧性城市需升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改造老旧管线 [11] - 智慧城市强调高效治理,创新市民服务热线等参与机制 [11][12] - 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强化文化软实力 [11]
龙湖集团年中交付诠释“好房子”时代内涵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8:32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自2023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持续强调将"好房子"理念贯穿住房开发建设全过程 交付环节成为衡量房企综合实力与责任担当的关键标尺[2] -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交付不再是开发流程的终点而是企业品牌信誉与长期价值的起点 更是检验"好房子"成色的试金石[2] - "好房子"政策导向要求房企将品质承诺转化为用户可感可知的美好居住现实 并通过体系化建设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10] 龙湖集团交付表现 - 2025年1-6月在全国36座城市交付108个项目近4万套品质房源 第三方调研显示整体交付满意度达90%以上[1][5] - 高端产品线"云河颂"实现全国多地首度交付 "御湖境"产品系持续稳定兑现[1][9] - 在克而瑞研究中心"2024年度中国房地产交付力TOP100"评测中斩获多个奖项 上海松江御湖境和杭州滨康天曜城分别荣获全国十大交付力品质作品和轻奢作品[6] 智善交付体系特点 - 2022年提出"以新交心"智善交付体系 分为"新居所"、"新家园"、"新生活"三大价值维度 从交房子延伸到交生活及生态圈服务[2] - 体系强调前置化风险管控 服务场景延伸和长效价值维系 覆盖房屋全生命周期 包含交付后的持续焕新与维护[5] - 实现数字化线上化交付流程 业主可线上办理交房手续 并在全国多个城市实现"交房即交证"[4] 高端产品线交付案例 - 苏州东吴云河颂项目择址苏州中轴大运河旁 规划172户低密洋房社区 178-225平大尺度户型配备独立电梯入户和71平一体化中央客厅[7] - 成都滨江云河颂由国际大师团队打造 中庭园林接近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最大楼间距约135米 配备超1000m²"云·涧"艺术会所[8] - 合肥御湖境项目拥有15处水景景观 种植娜塔栎/南丰蜜桔/罗汉松等多类树木 通过智善交付体系提供全周期温度服务[9][10] 行业价值与影响 - 龙湖交付体系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思考 包括如何将客户中心理念转化为可量化执行标准 如何用数字化提升建造透明度和交付效率[10] - 体系触及"好房子"如何历久弥新保值增值的核心 在利润空间承压背景下平衡短期成本与长期品牌价值[5][10] - 高端产品的成功交付不仅提供新人居范本 更印证了企业在顶级产品打造与兑现上的深厚功力[7][8]
快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有关房地产的五点解读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15 07:52
核心观点 - 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短期内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长期引导行业向"高品质、低风险、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转型 [1][14] - 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需求的基本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 1%提升至2024年的67%,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 [2][3] - 城市群、都市圈协调发展及县域城镇化将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住房需求增长可期 [4][5][6] - 集约高效发展思路将推升城市核心区价值,优化增量结构并加大高品质改善住宅供应 [8] - 城市更新和住房改善需求将持续释放,中国城镇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更新改造 [9][10] - "好房子"供给迭代将支撑新房市场成交,形成新的价格基准和梯度 [12][13] 新型城镇化与需求基本盘 - 2013-2024年累计实现1 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城镇化率提升至67%,支撑房地产20年高速发展 [2]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但户籍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仍存,刚性需求持续 [3] - 县域城镇化潜力大,1564个低城镇化率县域(平均44%)常住人口达6 1亿,需求增量可观 [6] 城市群与区域格局 - 2025年住宅开发土地成交额前5城占全国300城的42%,30城新房成交面积占百城58% [5] - 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等核心城市群集中 [5][14] - 县域城镇化中208个县级市、1356个市辖县城镇化率低于60%,发展空间广阔 [6] 集约发展与核心区价值 - 特大城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严控新增用地并盘活存量,强化核心区土地价值 [8] - 优化增量结构,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提升高品质改善住宅供应 [8] - 城市核心区小面积、低容积率地块集中供应,带动产品升级 [13] 城市更新与改善需求 - 2015年后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刺激房地产高速发展,当前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 [9][10] - 城镇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更新改造,催生安全舒适低碳的改善需求 [10] - 住房产品迭代周期到来,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 0米、4层起设电梯等标准提升品质 [12] "好房子"供给迭代 - 2025年"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产品迭代以经济合理、安全耐久等四维标准升级 [12] - 计容新规和四代住宅凭借品质优势热销,改善需求庞大 [13] - "好房子"将形成新价格基准,实现市场供求动态平衡 [13][14]
“好房子”更要“好服务”
证券日报· 2025-07-13 16:28
政策框架与行业转型 - 中央与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文件构建"好房子、好服务"政策框架 当前工程已在全国推进 [1] - 社会需求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跃升 "好服务"成为"好房子"的核心及延续 [1] - 房地产增量开发放缓 存量资产运营比重提升 物业服务从"住宅附属品"向"社区价值创造者"转型 [4] - 物业管理行业从高速扩张过渡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4] 物业服务现状与挑战 - 中指研究院《2025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显示行业满意度均值呈波动下行态势 [1] - 物业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需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创变"转型 [1] - 满意度下滑由成本管控效能 市场适应性等多因素导致 [2] 服务模式创新 - 提出"弹性定价"机制 将服务选择与定价权交予业主 含两种操作模式:业主大会协商差异化收费 或提供明细服务清单按需选择 [2] - 基础服务需形成"主动发现—即时响应—持续优化"生态 覆盖空调清洗 油烟机拆卸等高频需求 [3] - 创新运营场景服务包括新婚布置 宠物投喂 智慧安保等 构建多元化增值服务体系如社区食堂 文娱活动 [3] 行业协同发展 - "好服务"需政府 行业协会 业主等多方合力共建 政策需强化引导监督 [3] - 建议建立行业准入机制 投诉处理平台 推广"红黑榜"监管 智慧物业平台等模式 [3] - 政策可强化服务标准认证 推动竞争格局从"价格导向"转向"品质导向" [3] 价值关联性 - 服务价值与资产价值强关联 "好房子"与"好服务"均为"宜居"关键要素 [2] - 拓宽服务边界 提升质量是突破满意度瓶颈的根本路径 [2]
炸场!辽宁中海沈阳新市府新盘定名“中海·青云筑”,新生代全龄成长住区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25
当人们还在研判2025下半年沈阳市场形势时,辽宁中海已经一马当先,于7月11日上午,正式官宣发布位于新市府板块高深东 路南-2地块项目案名——"中海·青云筑"。 要知道,几乎每一次中海新项目都能凭借自身的卓越品质,引发区域市场极高的关注度,正如与项目相邻的中海玺悦,在去年 首次开盘之际就曾掀起"现象级"的抢房热销场面。 从区位上来看,高深东路南-2地块位于整个新市府板块最为核心之处,距离天街商场、地铁2号线沈中大街站步行不到300米, 全运万达广场步行距离1.1公里;市政府、创新天地、中央公园、沈阳国际软件园以及包括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博物馆在内等 大型文化场馆,均在项目2公里辐射圈范围之内。 而品牌房企开发版图的持续扩张,也将再次壮大新市府板块核心区的发展局面。随着全新地块项目定名发布,也令购房者们再 度聚焦新市府: 按照以往经验,案名发布也意味着项目新品入市指日可待! 今年5月23日,距离上一次在沈阳土地交易中心成功摘地时隔仅仅70天,辽宁中海以成交总价9.15亿元,再度拿下一宗浑南区万 众瞩目的热门核心地块。 此次"中海·青云筑"将以何种产品供应,焕新板块市场? 会不会成为2025年浑南楼市的又一张"王 ...
每周精读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代建排行榜发布(7.5-7.1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12 01:20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代建排行榜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代建排行榜发布 [2] 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传播力TOP50 - 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凭借综合优势位居品牌传播力前三 [3] - 中海地产和招商蛇口紧随其后 展现出强劲的品牌竞争力 [3] - "好房子"理念成为房企品牌传播的核心指引 各企业从产品、营销、社群等多维度发力 [3] 房地产代建行业发展趋势 - 上半年新增拓展增长超预期 超800万平方米企业共5家 [4] - 新拓规模TOP5集中度近五成 整体延续"集中度高企、内部分化"格局 [4] - TOP10新拓规模同比增三成 聚焦二线成为共识 [4] - 代建企业不断完善和构建产品线 [4] 新世界发展再融资情况 - 882亿再融资落地 但回报周期长且流动性弱是主要问题 [6] - 优质资产兜底预计影响有限 [6] 二手房市场表现 - 上半年京沪深杭大面积、中高总价成交占比持续增长 [7] - 二季度二手房成交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但累计同比增幅显著好于新房 [7] - 二手房市场仍处于高位震荡行情 [7] 房企月度表现 - 新城实现民企境外债"破冰" [9] - 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长14.7% [11] - 典型房企投资规模回升 头部房企投资持续领跑 [11] - 单月融资总量再创年内新高 [11] 土地市场动态 - 第27周土地供应规模连续两周环比大幅增长26%至608万平方米 [10] - 成交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 环比回落11% 但仍达到年内均值的1.5倍以上 [10] - 周平均溢价率为3.3% 再度回落至年内低位 [10] - 武汉刷新楼板价前二纪录 [10] 企业组织调整 - 招商蛇口裁撤5大区域 [11] - 中海地产城市总再换防 [11]
“好房子”叠加“新解法”为广州楼市注入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11 21:30
广州新房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新房网签32861套,同比上涨16.97%,网签面积3644019平方米,同比上涨17.31% [2] - 超21个"使用率超100%"的全新盘面市,"好房子"概念有效拉动销量 [2] - 房企通过谨慎定价与创新促销策略(如升佣、加码赠送、让利)推动成交 [2] "好房子"市场趋势 - 改善型需求强势崛起,越秀琶洲南TOD总销售额超350亿元,6月好房子畅销指数达92.25% [3] - 保利天奕首开热销带动5月广州网签均价突破4万元/平方米,中交科学城·黄埔未来城首推150套几乎售罄 [3] - 自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后,高品质住房需求被激活,房企转向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3] 成交结构与供应 - 上半年广州新房成交3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千万元以上高端住宅网签41万平方米,占比11% [4] - 新增供应266万平方米,同比微降3%,但超四成为"使用率超100%"产品 [4] - 下半年多个高端新盘将入市,如保利南方面粉厂地块规划210—640平方米江景大平层 [4] 价格与促销策略 - 上半年新房成交均价34442元/平方米,同比降8.5%,为近四年最低;二手房成交均价27390元/平方米,同比降4% [5] - 房企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如佣金翻倍、成交赠家电、复访抽奖等促销手段 [6] - 6月全市库存1036万平方米,同比降12%,去化周期约20个月 [6] 旧改与轨交影响 - 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开出1亿元房票,激活区域楼市,联投文津府等楼盘成交量暴涨 [8] - 黄埔区通过房票认购超1000套商品房,面积超10万平方米,拉动资金流转超20亿元 [8]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加速,10号线、12号线开通推动沿线房价上涨,白云金沙洲板块半年涨幅12% [9] TOD项目发展 - 广州地铁地产以21.83亿元竞得白云区槎头车辆段一期地块,计划联动华为打造综合功能区 [9] - 广州地铁计划新增20个TOD项目,分布在南沙万顷沙、增城新塘等外围区域 [9] - TOD项目销售火热,印证轨交对住宅价值的提升 [9]
多城“好房子”领涨
36氪· 2025-07-11 02:25
政策导向与标准升级 - 中央明确将"建设好房子"作为2025年房地产产业转型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好房子"标准体系 [2] - 《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层高从2.8米提升至3米,电梯设置要求从7层优化至4层,隔声标准从75分贝降至65分贝,新增适老化和绿色环保要求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13省市已提升"好房子"建设标准,如山东出台全省品质标准,江苏浙江优化容积率及精装交付体系,雄安新区建立地价房价联动机制 [2]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新规产品通过高赠送率实现差异化:刚需产品实现"小面积多功能",改善产品创新场景提升空间灵活性,高端产品采用"垂直+水平"设计实现平层别墅化 [3] - 2025年一季度四代宅在核心二线城市去化率显著优于传统项目,如武汉准四代宅首开去化率达90%-95%,传统项目仅7%-53% [4][5] - 广州2025年4-6月新规项目推货量占全市50%-60%,认购量占比达70%-90%,去化率比旧规项目高30个百分点 [6] 区域市场热销案例 - 郑州龙湖中原颂和SIC超级总部中心润府项目2025年4月认购超200套,霸榜当地销售前两名 [7] - 成都2025年5月新规项目开盘即售罄,如金茂晓棠和万科项目千人摇号,去化率100% [8] - 重庆龙湖御湖境四代宅实得价16555元/平方米,联发观音桥项目实得均价16960元/平方米,价格优势达8000元/平方米,去化率超75% [9][10] 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 广州叫停内凹飘窗设计,40米以上建筑花池仅半赠送计入容积率,成都限制赠送面积不超过20%并加强验收核查 [12] - 新规产品暴露安全隐患,如超高层花池影响结构安全,飘窗拆改威胁建筑稳定性,引发存量房业主投诉 [12] - 未来住宅升级方向将转向生活场景优化、科技赋能和服务配套完善,而非单纯追求赠送面积 [13]
有城市或叫停超高得房率房子,什么信号?卷到极致终被反噬
搜狐财经· 2025-07-10 23:29
高得房率现象与市场现状 - 开发商通过"偷面积三件套"(阳台+飘窗+花池)提升得房率,部分项目得房率超过100% [1][4] - 广州拟出台文件整顿"高赠送""超高得房率"设计,成都已明确板率、层高等指标允许误差 [3][4] - 开发商将防火挑檐改为阳台等设计存在政策套利空间,导致区域执行标准不统一 [5] 政策调整带来的行业影响 - 新规可能导致已拿地未上市项目面临产品竞争力下降,二手房市场承压加剧 [5] - 政策变动引发市场观望情绪,形成新房去化与二手房交易的死循环 [5] - 2025年国家"好房子"标准强调空间效率与功能平衡,否定单纯追求高得房率 [6] 开发商与购房者行为分析 - 开发商为加速销售可能忽视交房后的安全隐患和法律纠纷风险 [5] - 购房者需警惕高得房率房源潜在的安全、法律及产权问题 [7] - 市场存在通过高赠送面积博眼球的短期行为,但长期可能引发行业反噬 [7] 行业发展趋势 - 多地政策收紧预示"高得房率"设计红利期结束,行业将回归规范发展 [3][4][6] - 开发商需在土地成本、产品设计合规性与市场竞争力间寻求新平衡点 [5] - "好房子"标准推动行业从面积竞争转向空间功能与品质的实质性提升 [6][7]
一二线城市成土地市场主力,上半年宅地出让金增幅超四成
北京商报· 2025-07-10 05:40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达0.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5% [1][5] - 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筑面积2.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4%,成交1.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5%,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6.7个百分点 [5] - 一、二线城市表现强劲,出让金同比增幅分别达49.5%和43.5%,三、四线城市则呈现缩量态势 [5][6] 核心城市土拍热度 - 北京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额达1005.56亿元,同比增长37.3%,溢价成交地块9宗,其中3宗溢价率超20% [5] - 杭州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额1161亿元,同比提升51%,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6]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房企参拍意愿提升,溢价率和出让金额高于去年同期 [1][6] 城市分化与土拍策略 -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8.3%和20.9%,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增长18.3% [5] - 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较弱,平均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 [5][8] - 房企投资策略趋同,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土拍竞争加剧 [6][8] 政策与供应优化 - 核心城市土地供应向中心城区、轨道站点周边倾斜,例如北京海淀区上半年出让6宗地块,同比增长200% [7] - 多地出台政策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如无锡、西安支持土地出让金分期支付,西安允许缴纳50%后办理相关手续 [7] - "好房子"政策推动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优化,包括放宽计容规则和支持立体生态住宅建设 [7] 下半年市场展望 - 预计下半年供地延续"缩量提质"模式,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将保持高溢价成交 [8] - 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城市可能优化供地结构或降低起拍价吸引投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