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

搜索文档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守屏障 兴能源 富民生 亮丽北疆交出动人答卷
央视网· 2025-09-14 06:29
生态建设成就 - 内蒙古实现从沙漠沙地"绿进沙退"到河湖湿地润泽大地的转变 成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 [1]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完成造林2202万亩 种草8000万亩 防沙治沙4319万亩 [10] - 乌梁素海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8] 新能源与节能降碳 - 新能源总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千瓦 超越火电装机规模 [3][15]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6.5% 提前完成"十四五"控制目标 [3] - 锚定"双碳"目标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3] 能源保供与粮食安全 - 煤炭年产量从10.39亿吨增长至12.99亿吨 2024年煤炭产量、外运量、保供任务量均居全国第一 [15] - 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速近3% 居全国第六 外调粮食居全国第四 [15] - 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15] 交通基础设施 - 集大原高铁使西部地区融入全国高铁网 东西高速大通道全线贯通 [13] -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为4F级航空枢纽 年旅客吞吐量设计能力2800万人次 [13] 对外开放成果 - "十四五"前四年陆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超3万列 进出口总额6776亿元 年均增速均超19% [17] - 成为全国首个陆路口岸过亿吨沿边省区 2024年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创新高 [17]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3 09:33
财政支出与收入增长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长19%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4% [2] - 地方财政收入显著增长 16个省份比2020年增长20%以上 7个省份超5000亿元 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2] 民生保障投入 -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 [2] - 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增加到700元 [2] - 城乡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 [2] -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从2021年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2.7万亿元 年均增长9.6% [3] 公共服务建设 - 全国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快递服务覆盖率超95%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超90% [3] - 安排资金超800亿元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医疗能力建设 [3]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 [3] 财政政策工具 - 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4]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4][5]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4] - 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4] 扩大内需战略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29%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 [5]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5] - 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5] - 国家财政支持42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6] 科技创新投入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5.5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34% [6] - 基础研究累计投入7300亿元 年均增长12.3% [6]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41%提高到2.68% 研发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6] 债务风险管理 - 中央财政5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7] - 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 其中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7] - 政府负债率为68.7% 处于合理区间 [7] - 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60%以上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清零 [8] 财政政策成效 - 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7] - 今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其中8000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支持化债 [7]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6]
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全国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5
财政实力与收支规模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19% [2] - 地方财政收入显著提升 16个省份2024年较2020年增长超20% 7个省份超5000亿元(含2个超万亿元省份)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4% [2] 民生保障投入 -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比超7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27亿人 [2] - 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580元/年提升至700元/年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约20% [2] - 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 [5] 区域均衡与公共服务 -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从1.9万亿元增至2.7万亿元 年均增长9.6% [3] - 全国建制村硬化路全覆盖 快递服务覆盖率超95%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3] - 安排超800亿元支持医疗能力建设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减少垫资5900亿元 [3] 财政政策工具与效能 - 赤字率从2.7%升至4%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4]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 [4] - 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1.5万亿元 [5][6]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5.5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34% 基础研究投入7300亿元(年均增12.3%) [6] - 研发投入强度从2.41%提升至2.68% 支持3万余台重大技术装备及190类创新材料应用 [5][6] - 安排42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商品销售额2.9万亿元 [6] 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 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国债34.6万亿/地方法定债务47.5万亿/隐性债务10.5万亿) 负债率68.7% [7] - 超60%融资平台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专项债务置换降低利息成本超2.5个百分点 节约利息支出4500亿元 [7][8] - 2024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其中8000亿元用于化债支持 [7]
“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蛋糕”更大,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1:30
财政实力增强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19% [2] - 地方财政收入显著提升 16个省份较2020年增长超20% 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2] 财政政策调控 - 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例如2023年三季度出台增量政策推动经济企稳 [3] - 跨周期调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 过去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 [3] 民生领域投入 -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 累计投入近100万亿元 [4] - 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4] - 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580元/年增至700元/年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20% [4]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4] 基础设施建设 -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从2021年1.9万亿元增至2025年2.7万亿元 年均增长9.6% [4] - 全国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快递服务覆盖率超95%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生活垃圾处理比例超90% [4] - 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15万个建设项目 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建设 [8] 扩大内需措施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 [7] - 财政投入42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商品销售额2.9万亿元 [7]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 支持县域商业建设释放乡村消费潜能 [7] 产业转型升级 - 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190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7] - 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 支持37个城市加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7]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8] 公共服务优化 - 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并提供免费教科书 约2000万困难学生获生活补助 [5] - 免除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 预计惠及1200万儿童 [5] - 安排超800亿元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医疗能力建设 [5]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 [5]
完善资助政策 “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央视新闻· 2025-09-13 00:0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 绍,"十四五"期间财政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成效明显。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在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平性、可及性方面,"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00亿元左右,向各阶段学 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连续四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 期偿还政策。去年,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大幅提高标准、增加名额,对国家助学贷款提高额度、降 低利率,惠及学生3400万人次。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投入质效显著增强,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财政投入兼顾"硬件"和"软件",统筹 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育质量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国家财政将持续强 化教育投入,进一步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 好期待。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持续加大投入,支撑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 体系。截至2024年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在4%以上。"十 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25万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2 22:16
不断拓展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 医疗保险人数达13.27亿人,领取基本生活救助的群众有4500多万人。"十四五"时期,居民医保财政补 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增加到700元,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 革发展成效。"十四五"以来,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顶住风险挑战,拓展发展空间,国家 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推动城乡、区域之间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时期,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 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9.6%。截至目前,我国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 路,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达到90%以上。 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扩容下沉。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约2000 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约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累计安 排资金超800亿元,支持临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新华社· 2025-09-12 11:45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用于"两重""两新";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帮助地方极大减轻偿债压力,腾 出财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力度上更加给力,工具上更加 丰富,发力上更加精准,时机上更加灵活。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申铖、刘开雄)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 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说,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 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 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新华网· 2025-09-12 10:52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力度上更加给力,工具上更加 丰富,发力上更加精准,时机上更加灵活。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申铖、刘开雄)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 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说,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 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 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 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 ...
“十四五”时期投入近百万亿元 财政“真金白银”投向这些民生实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9:32
"十四五"时期投入近百万亿元 财政"真金白银"投向这些民生实事 中新网9月12日电(记者 石睿)"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在9月12日举行 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如此强调。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 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不仅保障范围越来越大,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十四五"时期,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 580元增加到700元;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 同时,创新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十四五"时期共安排资金2.59万亿元,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抗灾 救险、恢复生产和生活。 突出更加均衡,调准"天平码" 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十四五"期间,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 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9.6%。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截至目前,我国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快递服务覆盖率 超过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
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潮起天津 善作善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2 09:02
改革浪潮奔涌向前,时光镌刻奋斗足迹。今天,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聚焦天津。 【从天津再出发 携手共创"上合"新未来】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以天津峰会为新起点,上合组织国家并肩迈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 量发展新阶段。紧抓峰会举办的重要契机,海河之滨的天津,正以奋楫者的姿态,在"十四五"收官之际,展现出新作为,推动天津再出发。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携手绘就新图景】 0:00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从天津再出发 彼此成就创未来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一起抓 发展新质生产力天津在路上!】 "十四五"期间,为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天津出台一系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改革措施,为科研人员解细绳、为成果转化搭平台。这些 举措给科研人、创业者又带来怎样的机遇呢?我们在过去的时间里,持续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的变化。 0:00 0:00 网聚京津冀 绘就新动能 0:00 京津地标频频同框 折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0:00 看! 京津冀如何"共造一辆车" 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在路上! "十四五"期间,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