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

搜索文档
润田创始人之妻自曝家丑被打脸,“准上市公司”实为小微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2:56
润田实业与黄安根关系 - 润田实业声明与黄安根及其配偶魏苗苗无任何股权或劳动关系[3][8] - 黄安根1994年创立润田饮用水品牌 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5] - 润田2008年完成股改并计划2009年IPO 后因市场环境搁浅[5] - 2014年润田饮料陷入债务危机 润田实业成立并完成承债式重组[5] - 2016年润田实业引入国资转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黄安根彻底出局[5] 黄安根关联企业现状 - 黄安根现存3家关联公司:汉朔建元生物科技 汉朔建元健康管理 秦沃食品[9] - 汉朔建元生物科技注册资本10亿元 实缴2100万元 黄安根持股20%[14] - 汉朔建元生物科技社保缴纳13人 旗下有3家子公司[14] - 秦沃食品与汉朔建元生物科技同注册地 但现场未见其招牌[10] - 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注册地已由其他公司入驻 同层商户无印象[12] 企业运营与上市传闻 - 汉朔建元生物科技员工称不清楚上市计划 东莞工厂规模不明[12] - 魏苗苗担任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法人及秦沃食品董事[17] - 润田旧公司债务问题未解决 黄安根仍为被执行人[5]
菊乐股份五度冲刺IPO:“痴迷”上市7年,掌舵者终圆梦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7-24 10:41
上市历程与挑战 - 公司七年内五次冲击IPO,从深交所转战北交所,近期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并披露招股说明书 [1][3] - 四次深交所IPO失败原因包括材料不齐、内控问题(9577万元资金挪用)、审计失误等,更换保荐机构后仍未能成功 [4][5][6] - 北交所上市最大挑战在于创新性评价指标,2022-2024年研发费用仅630万、474.1万、514.9万,占比营收0.43%、0.30%、0.31% [3][10]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72亿、15.62亿、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1.72亿、1.96亿、2.32亿元,毛利率从29.60%提升至33.46% [11] - 2024年川内营收占比76.03%,东北三省(收购惠丰乳品)占比8.02%,电商渠道营收1.46亿元(同比增73.81%) [8][9][10] - 与行业龙头差距显著:伊利2024年营收1123.93亿元,蒙牛886.7亿元,新乳业2024年净利润5.36亿元 [11][12] 募资与扩张计划 - 募资额从2017年4.86亿元调增至2023年13.63亿元,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5.52亿元(缩水60%),其中5530.9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7][10][13] - 拟投入2.78亿元扩建温江生产基地,新增12万吨产能(当前产能25.44万吨,利用率84.49%),预计年均营收9.35亿元 [13] - 战略重点转向牦牛奶产品,注册3家子公司培育第二增长曲线,需资金支持技术转化和市场拓展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压力 - 乳制品行业需求增速放缓,2025年生鲜乳价格跌至3.07元/千克,但人均消费量仍低于国际水平 [7]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伊利蒙牛等巨头挤压区域市场,公司自嘲"混得最差的牛奶牌子",全国化扩张受阻 [7][8] - 上市被视为突破区域壁垒的关键,同行新乳业上市后营收快速破百亿,强化公司IPO决心 [12]
申报新三板挂牌17月未过审!利润过亿的重数传媒三启上市进展仍缓
搜狐财经· 2025-07-23 18:37
公司概况 - 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重数传媒)是重庆地区独家IPTV集成播控服务运营商,依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授权开展业务,提供跨平台、多终端视听内容服务 [3] - 公司过去几年IPTV业务收入占比超过总营收的90%,与贵州多彩新媒体(多彩新媒)业务高度相似,且两家公司董事会存在同一位独立董事 [3][8] - 2019-2023年公司净利润稳定超1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达5156.42万元 [11][32] 上市历程 - 2016年9月首次申报创业板IPO,2017年11月被证监会否决,主因业务独立性不足,与控股股东重庆广电存在同业竞争 [13][14] - 2020年12月二次申报创业板IPO,整改后仍因2022年创业板新规(研发投入与营收增速不达标)被迫撤回,2020-2022年研发投入仅174.99万/173.92万/382.6万,占营收比0.64%/0.64%/1.38% [7][17][18] - 2024年2月转道申报新三板(作为北交所上市跳板),但审核已超17个月(同期企业平均半年内完成),成为股转系统129家在审企业中审核最久的"钉子户" [10][11] 业务与合规问题 - 监管持续关注业务独立性:股转系统三轮问询均聚焦对重庆广电的依赖,包括版权采购占比、IPTV收入来源、人员混同等 [20][21] - 资质合规风险突出:首次IPO因缺乏《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被否,后续整改后仍被质疑超资质运营 [13][21] 财务异常操作 - 研发投入异常激增: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141%至922.51万元(最后4个月突击投入614万),2024年达1559.06万元,疑似为满足北交所创新指标(需三年研发占比超3%或年均投入超1000万) [25][26][27] - 巨额分红争议:2021-2023年累计分红近2.7亿元(占同期净利润80%),其中2023年单次分红2.46亿元,触及北交所"清仓式分红"红线(超净利润80%) [30][31][32] 行业对比 - 多彩新媒与重数传媒同为西南地区IPTV运营商,两者IPO均失败:多彩新媒2022年4月申报创业板,2023年3月过会但两年未进入注册环节后撤回 [8][9] - 行业共性困境:高度依赖单一IPTV业务(营收占比超90%),创新性与成长性不足导致难以满足A股上市标准 [3][8][18]
新材料型企业上市陪跑全攻略:100 件事按顺序做完就能过审,让你少花千万学费的实操手册!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10
大家好,我是胡华成,智和岛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上市陪跑》这本书的作者。在上市陪跑这个领域,我算得上是最早入局的一批人。从开创这个赛道到制 定行业标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深耕上市陪跑服务。见过太多年营收一亿以上的新材料企业,本来发展势头正好,却在上市的路上栽了跟头,实在可惜。 新材料行业是个特殊的领域,技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市场壁垒也高。年营收过亿,说明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想通过上市实现跨越式发 展,绝非易事。今天,我就结合新材料企业的特点,把上市前必须做的 100 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这些都是我在陪跑众多企业过程中总结出的经 验,照着做,能让你们少走很多弯路。 为了提升认知,可以多参加针对新材料企业的上市培训,和已经上市的同行交流。比如去看看万华化学、宁德时代这些企业上市前后的变化,分析它们的成 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现成的教材,能让你少踩坑。最后,记得制定心理调适计划,遇到困难时,怎么调整心态,保证企业的研发和经营不受影 响。 咱们新材料企业上市,靠老板一个人肯定不行,得有专业的团队来执行。这 20 件事,就是教你怎么搭建适合新材料企业的上市团队。 先确定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小组一 ...
技源集团上市募5.4亿首日涨275% 对雅培是否存依赖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07:29
上市表现 - 技源集团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收盘价40.75元,涨幅274.54%,换手率80.75%,成交额13.72亿元,总市值163.00亿元 [1] - 发行价格为10.88元/股,发行数量5,0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54,410.88万元,净额47,981.82万元,较原计划少12,291.11万元 [3][4]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技源香港持股78.76%,发行后降至68.92% [1] - 实际控制人周京石、龙玲夫妇通过技源香港和技源咨询合计控制表决权从84.47%降至73.91% [2] - 周京石为美国国籍,龙玲为中国国籍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724.39万元、89,189.42万元、100,185.7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360.82万元、16,050.90万元、17,534.41万元 [5]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6,500.37万元(同比+16.59%),净利润4,280.80万元(同比+9.40%) [7][8] - 预计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6,000-62,000万元(同比+15.03%-27.36%),净利润10,200-11,200万元(同比+8.56%-19.20%) [9]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60,272.93万元用于4个项目:营养健康原料生产基地(20,628.68万元)、食品生产线扩建(14,730.50万元)、技术创新中心(9,913.7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5,000万元) [4] 客户情况 - 雅培集团是HMB业务主要客户,2022-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3.44%、17.38%、19.44%,占HMB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9.26%、64.69%、66.19% [10] 现金流状况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8,391.77万元、16,900.56万元、22,417.42万元 [6]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6.29万元,同比减少80.83% [8]
机构股东已“清仓”,老乡鸡IPO底气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18
尽管业绩规模相较几年前翻倍,但由于全国化发展遇阻、机构股东清仓、估值腰斩,老乡鸡的第五次IPO恐再蒙阴影。 餐饮连锁企业集体登陆港交所的背景下,老乡鸡再一次向"中式快餐第一股"发起冲击。 2025年7月7日,老乡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老乡鸡希望借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品牌推广、扩大 门店网络等。 这并非老乡鸡首次冲击IPO。早在2022年5月,老乡鸡就首次向证监会提交沪市主板上市申请。三年以来,老乡鸡先后向A股及港股五次递表,前四次均铩 羽而归。 其实从业绩层面来看,老乡鸡具备推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底气。比如,2024年,老乡鸡营收62.88亿元,同比增长11.27%;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 9.07%。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不止关注企业既有的业绩,更关心公司的成长性。创始人的儿子接班后,老乡鸡并未如愿打开全国市场,成长性日趋放缓。 在此背景下,即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老乡鸡或许也难给投资者以信心。 一、创始人儿子接班,老乡鸡业绩增速放缓 众所周知,2020年前后,因消费环境不佳,诸多餐饮企业均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但在创始人束从轩的带动下,老乡鸡却成为了"网 ...
满足聆讯条件!八马茶业已获证监会备案,或很快在港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0:26
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17日获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满足港股上市聆讯前置条件 [2] - 拟发行不超过29,133,4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06名股东将43,986,875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2] - 2024年1月向港交所递表 2月28日备案材料获证监会接收 3月14日被要求补充材料 [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17.44亿元、18.18亿元、21.22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1.63亿元、1.66亿元、2.06亿元 [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 归母净利2.08亿元 [3] 上市历程 - 2013年曾谋求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未成功 2015年新三板挂牌 2018年摘牌 [4] - 2021年4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2年5月撤回申请 2023年9月再次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王文彬持股32.4665% 王文礼持股26.0703% 吴小宁持股6.7036% 王文彬与王文礼为兄弟关系 吴小宁为王文礼配偶 [5] - 与七匹狼、安踏体育、高力控股存在联姻关系 通过家族成员关联上述企业 [5]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总部位于深圳 产品覆盖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产品 [3] 监管背景 - 2023年3月实施境外上市备案新规 取消递表前"小路条"要求 改为递表后3个工作日内备案 聆讯前置条件由"大路条"改为备案通知书 [3]
宗馥莉行的基本盘,还都是父亲布的局
虎嗅· 2025-07-21 23:30
娃哈哈集团控制权与资产分布 - 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2022年总资产370.47亿元,营业收入512.02亿元,营业利润61.48亿元,净利润47.67亿元,未分配利润124.28亿元 [1] - 娃哈哈集团及16家子公司2022年资产总额58.07亿元,营业收入14.03亿元,营业利润7307.83万元,净利润1871.28万元,未分配利润19.70亿元 [1] - 娃哈哈集团资产占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15.67%,营业收入仅占2.74%,净利润仅占0.39% [1]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国资)持股46%但2011-2023年投资收益为0,账面价值仅2.42亿元 [2] 宗馥莉控制的"娃哈哈系"子公司 - 红安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4亿元,占集团总产能10%,由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和宗馥莉控制的丽水宏博饮料各持股50% [4][5] - 丽水宏博饮料投资了40多家"娃哈哈系"分公司,持股比例多在70%以上 [7] - "宏胜系"包含58家子公司,由宗馥莉实控,业务涵盖纯净水、含乳饮料等全产业链 [7] - 宏胜饮料集团由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恒枫贸易100%持股,后者还投资10多家"娃哈哈系"子公司 [9] 历史股权架构演变 - 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成立于1996年,2007年首次持股红安娃哈哈饮料 [10] - 2003年宗馥莉担任Ever Maple Trading Ltd董事长,该公司100%控股宏胜饮料集团 [13][14] - 2004年金信投资股权从职工持股会变更为宗庆后和杜建英持有 [16][17] - 2018年职工持股会实施回购方案,由宗庆后(宗馥莉)认购全部股份 [18] 品牌资产与上市规划 - "娃哈哈"系列商标387件,估值911.87亿元,目前控制权仍在集团 [19] - 2024年2月媒体曝出商标正在办理转让手续 [19] - 2018年宗庆后口风松动可能考虑上市,当年集团开始筹备员工退股 [25] - 宗馥莉强调现代化企业制度,推动组织改革意图明显 [27][28] 达娃之争历史背景 - 1996年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加5000万人民币获合资公司51%股份 [12] - 2006年达能发现宗庆后建立非合资公司,欲40亿元并购非合资公司51%股权未果 [12] - 1998-2007年宗庆后妻女在海外注册11家离岸公司,投资国内"外商投资企业" [12]
老乡鸡四年五闯IPO "家族企业"近3年共收13项行政处罚
中国经济网· 2025-07-20 23:2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中式快餐品牌,采用"直营+加盟"模式,截至2025年4月30日在中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店和653家加盟店)[4] - 公司创始人为束从轩,2012年更名为"老乡鸡"并开始拓展省外市场,创始人之子束小龙于2023年11月接任董事长职位[11]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束小龙、束文及董雪通过投资工具合计持有92.02%投票权[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同比增速从58.38%降至11.27%[4][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4.09亿元,增速从86.67%下滑至9.07%[5]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进一步放缓至9.9%和7.3%[6] - 毛利率2022-2024年分别为20.3%、23.3%、22.8%,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66-68%)和绿茶集团(64-69%)[9][10] 运营成本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比持续上升,从2022年37.0%增至2025年前4个月的42.7%[8] - 公司指出食材成本增加可能导致利润率下滑[7] 上市历程 - 曾三次尝试A股IPO(2022年5月、10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撤回申请[11] - 2025年1月转战港股提交招股书,7月7日更新失效招股书[11] - 撤回A股因上市时间与战略发展不匹配,选择港股为接触全球投资者[11] 食品安全 - 2022-2024年共13家直营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导致13项行政处罚[2][13] - 主要问题包括使用过期食材、卫生不达标等,最高单次处罚8.6万元[13] - 2019-2022年另有21起2000元以上行政处罚涉及多领域[14]
植物医生10.6亿资金躺账仍募10亿 解勇年薪超1123万突击分红1.42亿
长江商报· 2025-07-20 22:34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植物医生拟募资9.98亿元。不过,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面资金(货币资金+交易性 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0.62亿元,占总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高达58.2%、75.86%,且公司资产负债 率仅为0.31%。 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医生")敲响A股大门,已正式进 入问询环节。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国产化妆品行业中采取单品牌连锁经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植物医生以经销 模式为主。截至2024年末,公司线下连锁门店共4328家,其中授权专卖店3830家。 与此同时,经销商与授权专卖店数量增加也对植物医生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三年内,公司共收 到16张来自市场、卫生等监管部门的罚单。 近两年内,植物医生曾两次分红。由于实控人解勇控制公司79.1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解勇将落袋1.42 亿元分红。 此外,解勇还是植物医生的董事长、总经理。2024年,解勇在公司领薪1123.6万元,占公司高管薪酬总 额的比例接近五成。 股权高度集中实控人年薪最高 资料显示,2016年11月,北植科技设立植物医生有限,设立目的系拓展植物医生在深圳地区的产品销 售。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