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阿斯利康落地跑出“高新速度”,青岛打造外资磁吸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09:06
阿斯利康青岛项目 - 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 占地80亩 投产后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 [1] - 该项目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将提升青岛高新区及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力 [1] - 项目实现当年签约 当年拿地 当年施工的"高新速度" 跨国界跨时差解决400余个问题 [1] 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 - 青岛高新区持续优化审批流程 率先实现外资企业登记"掌上办" 举办外资企业主题沙龙加速资源流通 [3] - 高新区通过"一站式"服务加快设备清关 提供政策性引导和补贴 如埃地沃兹连续三年获技术改造奖补每年约600万元 [4] - 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外商投资企业217家 总投资约68.5亿美元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34家 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3亿元 [6] 外资企业案例 - 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公司自2012年落户后完成4次扩产 累计投资11亿元 目前年产真空泵设备3万多台(套) 十年业绩增长30倍 [4] - 海克斯康作为全球最大三坐标生产基地 年产值33亿元 新增5000万元投资两条高端便携精密测量仪器生产线 [4] - 海克斯康2024年获评山东省级中试示范基地 自主研发模拟仿真系统减少企业研发成本40%以上 中试基地业绩超2000万元 [5] 外资企业未来规划 - 海克斯康将结合山东市场需求 将先进技术与中国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确保新工厂达全球最高价值标准 [5] - 海克斯康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工业软件领域 特别是CX系统解决方案的拓展与升级 [5] - 青岛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汇聚创新资源 提升外资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外资企业 [6]
2024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搜狐财经· 2025-05-26 15:00
债券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 2024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79.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托管总量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33] - 政府债券发行22.25万亿元(占比27.9%),金融债券42.42万亿元(占比53.3%),公司信用类债券14.77万亿元(占比18.6%)[2][34] - 全市场成交2735.44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银行间市场占比79.8%,交易所市场占比20.2% [2][47] 利率与持有人结构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8个基点至1.68%,信用债收益率同步下行,信用利差呈现中短端扩大、中长端收窄特点 [2][33] - 存款类金融机构持债85.79万亿元(占比55.5%),非法人产品持债44.24万亿元(占比28.6%,增速23.1%),境外投资者持债4.16万亿元(占比2.7%)[2][60] - 境外投资者增持同业存单幅度达139.4%,持有规模1.04万亿元 [67] 重点领域融资表现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30万亿元成为社融增长主要支撑,同业存单发行31.5万亿元、净融资4.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3][77] - 绿色债券发行6814.3亿元,科创债券发行1.19万亿元,"三大工程"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274亿元 [4][77] - 熊猫债发行1413亿元,"互换通"机制优化推动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达4.16万亿元 [5][13] 产品创新与制度建设 - 推出"两新"债务融资工具、民企资产担保债券等创新产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支持"两重""两新"领域 [6][14] - 优化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建立绿色产品"绿色通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用评级监管 [7][14] - 财政部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五大行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4400亿元 [8][14] 2025年发展展望 - 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10][24] - 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提升市场服务质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0][15]
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对外开放与外商投资吸引力 -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表示将继续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释放了欢迎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号 [2] - 40多年来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外资企业累计设立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 [4] 国际展会与外商投资活动 - 近期多个国际展会密集举行,包括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全球企业参展 [3]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促进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当天签约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 [3] - 企业代表普遍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计划加码投资并扩大业务布局 [3] 外资企业投资案例与数据 - 法国赛诺菲集团投资10亿欧元在北京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日本丰田汽车在上海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德国蔡司在上海购地自建大中华区总部 [4] - 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3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 [4] - 外商在华投资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近5年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4][6] 中国经济优势与营商环境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突破4亿人,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且活力十足 [6] - 中国具备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第一大国 [6] - 政府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展示改革决心 [6] 政策支持与未来举措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7]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20项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重大外资项目专班累计服务66个项目,完成投资970亿美元 [7] - 未来将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外资再投资政策、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持续优化投资条件 [8] 经济活力与消费数据 - 2024年"五一"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上涨43.1%,入境游销售额增长约九成 [6] - 2024年4月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6]
丰富产品矩阵、扩大对外开放,期货市场有这些发展计划
第一财经· 2025-05-22 08:24
期货市场发展规划 - 健全适配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产品体系 加快推进铸造铝合金、液化天然气、胶版印刷纸、瓦楞原纸等品种研发上市 [1][3] - 丰富产品矩阵 扩大对外开放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1][2] - 深化市场监管、优化服务质量、扩大对外开放 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上海期货市场发展 - 上海正强化金融市场功能 支持上期所、中金所等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加快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 [1] - 上海期货市场吸引全球产业企业、重要金融机构参与 "上海价格"成为全球贸易定价参考 [2] - 深化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推出面向国际的金融产品 [2] 产品体系创新 - 上期所构建"多元创新"产品体系 上市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 试点设立原油集团交割中心 新增钢铁等品种注册品牌 [3] - 截至2024年12月底 期货和衍生品种上市数量146个 其中期货品种82个、场内期权品种64个 特定品种对外开放期货、期权品种数量24个 [5] - 农副产品、金属与能源化工覆盖面较大 需加强新质生产力、新能源、绿色环保方面产品 [5] 对外开放与国际布局 - 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大阪交易所 稳步推进镍等品种对外开放 [3][5] - 最大范围吸引海外交易者参与 提升人民币计价合约价格的国际代表性 简化境外参与者开户与资金汇兑程序 [6] - QFII和RQFII可参与境内75个期货、期权品种交易 [5] 技术发展与风险管理 - 上线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交易系统 向全市场开放有色金属数据系统 [3] - 主动拥抱AI 开发适合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的技术软件和AI智能体 实现风险管理产品化、流程标准化 [6] - 提升全市场风险管理效率 让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更便利参与价格波动风险管理 [6] 交易所建设目标 - 对标世界一流交易所 具有广泛的国际参与、国际影响力、丰富的衍生产品、全球布局的交易与服务网络 [5] - 中金所优化市场运行机制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助力资本市场运行上的"稳"和功能上的"进" [2][3] - 上期所夯实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一流安全水平 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3]
深化多边经贸合作 何以从钱塘出发?
杭州日报· 2025-05-21 02:14
钱塘(新)区经济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700亿元 连续3年保持增长 [1] - 汇聚超1600家外资企业 包括78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 制造业投资总量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1] - 2024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额265.29亿元 同比增长11.7% 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激增134% [10]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 - 2024年杭州对金砖国家进出口达2028.8亿元 同比增长9.3%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25.1% 其中出口1321.57亿元(增2.7%) 进口707.23亿元(增13.1%) [2] - 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在钱塘揭牌 承载打造经贸合作"样板"使命 已促成美团10亿美元投资巴西等重大项目 [4][5] - 推出《"买在金砖"专项行动方案》 构建"1+2+4+N"模式 包括选品中心 销售渠道 重点综保区和系列活动 [9] 企业国际化案例 - 盒马建立柬埔寨-越南-中国腰果产业链 实现跨境资源最优配置 [7][8] - 蜜雪冰城成为巴西咖啡豆采购大户 中广核在巴西建设可再生能源中心 远景科技创建拉美首个净零工业园区 [5] - 国通集团实施"两国双园"计划 与俄罗斯共建龙城电商产业园 创新物流和供应链金融模式 [8] 钱塘区开放创新 - 拥有71项跨境电商制度创新成果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正争取金砖国家跨境"即买即提"政策 [10][11] - 中企国际服务中心签约19家机构 建成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 已服务超200家企业 [12] - 启动60亿元TOD综合开发项目 规划面积1.76平方公里 打造产城融合典范 [12]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 新开发银行强调将提升各国特殊经济区效能 促进协同发展 [6] - 中国合作中心LOGO象征全球化属性 彩带代表金砖国家多样性 潮水造型寓意合作动能 [6] - 杭州发挥"数字自贸区+全球数贸博览会"叠加效应 三年内力争建成全球数贸港核心区 [9]
塑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5-20 22:12
国家级新区定位与战略优势 - 大连金普新区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定位为"一地一极三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战略高地、东北全面振兴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1] - 2017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全部位于金普新区境内,面积占全省自贸区50% [1] - 拥有106条集装箱航线和50个开放泊位,承担东北地区70%外贸货物运输量及98%外贸集装箱运输量 [3] 对外开放与物流网络建设 - 2024年大连港外向型铁水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2025年一季度兴隆山线路业务量增长52% [2] - 构建"航线+港口+班列+内陆场站"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沈阳东站、白城北站等内陆铁路枢纽互联的物流网络 [2] - 2024年新区进出口总额2274.18亿元(占大连市51%),拥有2423户外资企业(日资896户、韩资382户) [4] 制度创新成果 - 金普海关创新"单量单裁+智能化监管CRM"模式,使定制服装交货时间从10天缩短至3天,2024年监管出口230万件(金额9.8亿元,+4.9%) [6] - 大连自贸区累计推出700余项制度创新,包括锂电池循环包装监管、汽车数字化监管等新模式 [7] - 建立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专项团队服务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8] 产业升级与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新区规上工业企业1042家,总产值3855.1亿元(占大连市45.3%),工业增加值增速7.3% [10] - 形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拥有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和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 企业转型案例:斯大精密从纯出口转向内销+出口并重,聚焦数控机床整机生产 [3] 金融支持与区域协同 - 多家银行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如农行数字化服务、工行"一窗受理"、交行"航运管家"产品 [11] - 建议构建"金普新区—老工业城市"联动机制,设立产业合作飞地园区,复制开放功能至老工业腹地 [12] - 需加强中日韩在汽车装备、海工装备等领域的智能工厂合作,拓展欧洲及俄罗斯市场 [11]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广州日报· 2025-05-20 21:40
广州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 广州市召开重点外资企业圆桌会 旨在加强政企沟通 支持在穗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1] - 参会外资企业包括广汽丰田 宝洁(中国) 林德(中国) 新世界中国 安利(中国) 玛氏箭牌糖果(中国)等12家知名外企及商会代表 [1] - 企业代表提出降低企业成本 支持技术创新 促进供需对接 加强权益保护等建议 政府部门现场回应并承诺跟进落实 [1] 外资企业在广州发展机遇 -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 拥有城市枢纽能级 创新资源 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等独特优势 为外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 - 广州正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 打造外商理想 安全 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3] - 广州将释放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开发开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叠加效应 支持外资参与"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 广州优化外资营商环境举措 - 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扩大服务业开放 [3] - 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保障外资企业平等适用政策 畅通要素获取和市场拓展渠道 [3] - 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强化新质生产力布局 支持企业数智转型 [3] - 完善政企沟通 外商投诉服务 重点外资企业"白名单"等服务机制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3]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发展合作平台正式启动;澳门一季度公司数目净增长727家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4:41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发展合作平台 -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发展合作平台正式启动 聚焦计量前沿科技及湾区产业需求 开展计量协同创新 [1] - 平台将加快实现粤港澳计量检测结果互认 推动跨境物资一次检测两地互认 加快形成统一大市场 [1] - 推动香港和澳门计量基准水平溯源至国家基准 实现计量规则制度贯通 [1] - 该合作平台将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 强化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创新 推进传统计量体系升级 [1] 珠海新智能工厂投产 - 格莱利新智能化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 一期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2] - 主要生产专业化刹车片 产品供应奔驰 沃尔沃 比亚迪 长城 长安等 [2] - 满产后每年将增加10亿元产值 [2] - 新智能化工厂投产有利于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 带动制造业升级与产业链集聚 [2] 澳门公司增长情况 - 澳门第一季度新成立公司共913家 解散公司186家 公司数目净增长727家 [3] - 来自中国内地及澳门的资金分别为1.2亿元及7236万元 各占总额60.4%及35.2% [3] - 来自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资金合共7507万元 其中深圳市占68% [3] - 来自香港特区的资金为705万元 [3] - 澳门一季度新成立公司中内地资本来源占比较大 显示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3] 深圳口岸出入境情况 - 截至5月19日 深圳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 较2024年提前24天达成 [4] -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 单方面免签等便利措施优化升级 外籍人员经深入境量同比激增 [4] -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次创新高 免签政策助力外籍人员往来便利度提升 [4] 深交所行情 - 5月20日深证成指收报10249.17点 上涨0.77% [5] - 深市领涨股:雪榕生物最新股价6.88元涨幅20.07% 天元宠物44.50元涨幅20.01% 慧博云通34.80元涨幅20.00% [6] - 深市领跌股:凤凰航运5.12元跌幅10.02% 渝三峡A11.76元跌幅10.02% 利君股份14.03元跌幅10.01% [6]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丨开放河南向未来
河南日报· 2025-05-19 23:54
开放河南发展现状 - 郑州机场货机起降频率达每2分钟一架,显示物流枢纽繁忙 [1]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全力生产非洲订单 [1] - 热带水果进口同步上市带动中部消费市场 [1] - 河南成为"五一"假期入境游热门目的地 [1] 外贸与招商引资成果 - 广交会期间575家豫企对15国出口成交超1000万美元 [2] - 前4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29.5%创同期新高 [2] - 新设外资企业148家同比增长38.3% [2] - 巴西BRF公司投资6亿元建中国首家工厂 [2] - 全球豫商大会促成5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510.4亿元 [2] 枢纽经济建设 - 京东/菜鸟/唯品会等电商在新郑综保区建立大型仓储 [4] - 郑州航空物流已对接全球主要经济体 [4] - 高铁网络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粤港澳实现互联 [5] - 中欧班列辐射40多国,跨境电商覆盖180多国 [6] - 内河航运通过淮河/沙颍河航道建设补足短板 [6] 制度创新突破 - 首创"跨境电商9610+TIR"创新监管模式 [8] - 河南自贸区累计形成615项制度创新成果,25项全国推广 [8] - 出台全国首个自贸区制度创新省政府规章 [8] - 在多式联运/商事制度改革领域创新领先全国 [8] 开放战略定位 - 通过"空陆数海"四维通道建设实现内外联通 [4][6] - 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型的战略路径 [9] -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的明确发展目标 [1][9]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指引
经济日报· 2025-05-19 22:05
发展与安全的统筹路径 -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现代化社会以夯实国家安全基础 [2] -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应对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挑战 [2]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完善监管制度以平衡创新与风险 [3] - 扩大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强化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共生纽带 [4] -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方式保障开放安全,反制经济霸凌行为 [5] 改革与发展的协同 - 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通过改革促进社会稳定 [2]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应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保持发展势头并提升质效 [2] 科技创新的双刃剑效应 -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键保障 [3] - 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采取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的策略,强化监管服务 [3] 开放战略的升级 - 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转向"吸引"全球要素,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推动全球产供链重塑 [4] - 通过自主开放和制度型开放贡献开放型世界经济,增强地缘安全 [4] 法治保障的强化 - 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以国际法方式反制经济霸凌,保障正常商业与科研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