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利欧股份:归母净利润增164%扭亏为盈,AI创新筑牢双业务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35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4.78亿元 同比增长164.28% 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05亿元 较上年同期由负转正 [1] 机械设备业务进展 - 依托五大生产基地(浙江温岭/湖南湘潭/辽宁大连/匈牙利/印尼)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网络 [2] - 签署核电站大型流量可调循环水泵联合研发框架协议 突破国内动叶可调循环水泵关键技术 [2] - 推出智慧液冷系统"智冷解决方案"全矩阵产品 覆盖数据中心一次侧与二次侧全应用场景 [3] - 发布RPC系列液冷屏蔽泵 聚焦高密度智算中心二次侧冷却系统 [3] 数字营销业务发展 - 媒体代理业务深化与字节跳动/快手/腾讯/百度/360等头部媒体平台战略合作 [4] - 整合营销业务重点服务汽车/快消行业 为青岛啤酒/沃尔沃/奇瑞汽车提供定制化场景营销方案 [4] - 推出MCP营销智能中枢服务 打通内外部AI生态壁垒 [4] 战略与前景 - 持续深化AI技术在机械制造与数字营销两大业务板块的应用创新 [1] - 核电联合研发/液冷产品落地/AI行业应用将释放"双业务+AI"协同价值 [5]
成长风格乘风而起,成长ETF(159259)聚焦科技成长新势力
搜狐财经· 2025-08-28 12:20
指数表现与市场动态 - 国证成长100指数近3个月上涨超过50%并创下历史新高 成长风格表现亮眼[1] - 跟踪该指数的成长ETF(159259)于8月28日上市交易 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投资工具[1] 指数编制方法 - 编制方案通过多维度筛选:剔除近半年日均成交额后20% 日均总市值低于50亿元 净利润为负的股票[1] - 进一步剔除净资产收益率环比变化及单季度毛利率变化后20%的股票[1] - 综合当期净利润增速 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 一致预期次年ROE同比增速等成长指标排名 选取前100名作为样本[1] - 指数实行季度调整机制以保持成分股质量[1] 行业分布特征 -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电子行业权重占比超过50% 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合计权重超20%[1][3] - 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电子 通信和计算机 聚焦新兴成长赛道[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达48.1% 集中度较高[4] - 前二十大成分股涵盖AI产业链和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龙头企业[3] - 具体前十大成分股包括:海光信息(8.1%)新易盛(7.5%)胜宏科技(7.3%)澜起科技(6.7%)豪威集团(3.5%)指南针(3.2%)士兰微(3.2%)兆易创新(3.1%)软通动力(2.8%)恒玄科技(2.7%)[4] 历史业绩表现 - 自2012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5年8月27日 国证成长100指数年化收益率约为20%[4]
港股成新热土?卧龙电驱、埃斯顿、兆威机电纷纷冲击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28 12:04
卧龙电驱港股上市申请 - 卧龙电驱于8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上半年营收突破80亿元人民币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5%)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2.8%)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0%) [1] 港股市场融资动态 - 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 同比增长350.56% [3] -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科技板块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3] - 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企业呈现密集递表趋势 包括越疆机器人、歌尔微电子、翼菲智能、兆威机电和卧龙电驱等企业 [3] 工业自动化企业上市案例 - 越疆机器人于2023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按2023年出货量计在中国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前二 [5] - 极智嘉于2024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 连续6年蝉联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1-2024年毛利从0.8亿元提升至8.4亿元 [6] - 埃斯顿于2025年6月27日递交港交所申请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第六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1.7%) [11] - 翼菲智能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 但连续三年净亏损 [12] 产业链相关企业上市动态 - 仙工智能于2025年5月27日递交招股书 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 [9] - 兆威机电于2025年6月18日递交招股书 专注于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 [10] - 立讯精密于2025年7月2日公告拟赴港上市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4.75-67.45亿元 同比增长20%-25% [13] - 歌尔微电子于2024年7月21日递交上市申请 按2024年销售额计为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 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 累计传感器出货量超50亿颗 [14] 港股上市驱动因素 - 港交所18C章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以技术潜力为核心估值依据 FINI机制缩短审核周期 [17] - A股IPO收紧与港股制度包容性形成对比 企业基于成本、效率和融资规模考量选择港股 [18]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为企业提供全球化跳板 助力海外扩张和品牌建设 [19] - 2024年上半年港股IPO募集金额达1067亿港元 较2023年同期的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16]
“股王”不再是茅台,意味着什么?
虎嗅· 2025-08-28 09:38
股价表现与市值对比 - 寒武纪8月28日收盘价达1587.91元/股,单日涨幅15.73%,成交额260.24亿元,总市值6643.03亿元 [1][2] - 股价二度超越贵州茅台,但市值仅为茅台三分之一 [1] - 8月27日盘中涨近10%首次超越茅台,单月涨幅超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500% [6] 历史背景与行业变迁 - 历史上共15家企业股价曾超越茅台,中国船舶维持超一年 [3] - 茅台代表消费升级时代,曾稳居A股龙头,2020年登顶股王 [4][6] - 时代重心转向AI算力叙事,寒武纪标志股王从消费品转向算力资源 [9] 公司基本面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4347.8%,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净利润超10亿元 [12] - 市盈率(TTM)达595.33倍,被市场称为"市梦率" [2][4] - 8月22日首次超越中芯国际成为科创板市值第一 [5] 资本与机构动向 - 香港中央结算、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等机构第二季度增持 [13] - 牛散章建平持股比例达1.46%,持股市值96亿元 [14] -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1835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59%/28%/29% [15] 行业政策与标杆对比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提出6大重点行动 [8] -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但股价波动反映市场对AI持续性审慎 [18][19] - 寒武纪被视为中国"英伟达"缩影,面临估值泡沫与增长持续性挑战 [21]
今年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200万亿元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08:21
物流总额与需求结构 - 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 [1][2][4]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35个行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增长面超85% [4] - 高端制造业、绿色低碳领域物流需求增长强劲 [1][4] 细分领域物流表现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通信器材类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6] - 进口物流延续改善,机床进口物流量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长,7月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进口物流量同比增长超10% [8] - 国际物流成为新增长点,1-7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38.8万吨,同比增长21.5% [15] 区域与业态发展格局 - 中西部地区物流增长动能增强,7月西部业务总量指数52.3%、中部50.9%,分别高于全国水平1.8和0.4个百分点 [13][15] - 电商物流持续高景气,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 [15] - 跨境电商、低空物流等新业态呈现显著优于整体水平的发展势头 [15][22] 行业收入与效益改善 - 1-7月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 [11][13] - 重点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每百元物流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元 [20] - 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为3.4%,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55.6%的较高水平 [22] 价格与运力动态 - 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月均值1305.40点,环比上涨2.2%,公路物流运价环比回落 [20] - 邮政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均增长,但单票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 [20]
基金中期持仓图谱:锚定基本面,隐形重仓股浮出水面
环球网· 2025-08-28 08:11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完整持股线路图揭晓 基金经理在震荡市场中通过内部员工增持和隐形重仓股布局表达信心并聚焦AI、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 紧扣基本面挖掘长期价值资产成为投资共识 [1] 基金隐形重仓股配置 -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重点配置人工智能和汽车电子相关的PCB及光模块 增持恒生科技板块 隐形重仓股包括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东山精密等科技制造巨头 [2] - 睿远均衡价值隐形重仓股为中国移动、中国平安、碧桂园服务等具备强大护城河和稳定现金流的蓝筹公司 [2] - 中庚价值优选混合隐形重仓股包括海信视像、中国巨石、美的集团等传统行业龙头 均获超3%资产净值配置 [2] 基金公司员工自购情况 - 睿远稳益增强债券基金员工持有份额较去年底激增800多万份 [4] -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银河和美生活混合、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均获内部增持超48万份 [4] 下半年投资策略 - 中庚价值领航看好医药、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等高成长科技股 筛选估值低且核心竞争力强的公司 [5] - 睿远成长价值强调尽早研究产业趋势拐点 以PCB和AI领域成功投资为例 因提前洞察增长端倪 [5] - 睿远均衡价值和中庚基金强调安全边际 通过可靠自由现金流预测和估值合理前提探寻优质资产 [6]
中航西飞(000768):盈利能力保持稳健,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财通证券· 2025-08-28 07:59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4.16亿元,同比下滑4.49%,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4.83% [7] - 2025年二季度营收109.78亿元,同比下滑7.55%但环比增长30.09%,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4.02%且环比增长38.57% [7] -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5上半年销售毛利率达7.27%(同比+2.36pct),归母净利率3.55%(同比+0.32pct) [7] - 公司是民机零部件核心供应商,产品涵盖所有国产民用大中型飞机主力型号,已建成C919机翼项目第二套翼盒总装数字化装配线,并积极参与C929飞机外翼盒段工作包 [7] -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转包生产,空客公司项目交付速率稳步提升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8.09/494.73/539.26亿元,归母净利润11.08/11.74/12.70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3-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403.01/432.16/458.09/494.73/539.26亿元,增长率7.0%/7.2%/6.0%/8.0%/9.0% [6] - 2023-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61/10.23/11.08/11.74/12.70亿元,增长率64.4%/18.9%/8.3%/6.0%/8.1% [6] - 2023-2027年EPS预测:0.31/0.37/0.40/0.42/0.46元 [6] - 2023-2027年PE倍数:72.0/76.5/73.4/69.2/64.0倍 [6] - 2023-2027年ROE水平:4.4%/4.9%/5.1%/5.2%/5.4% [6] - 2025上半年管理费用增加5855万元,财务费用增加5684万元,其他收益同比减少2.08亿元 [7] 运营状况 - 子公司陕飞2025上半年营收32.06亿元(同比下滑36.36%),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滑69.18%) [7] - 2023-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5.8%-5.9%区间 [8] - 2023-2027年营业利润率从2.5%提升至2.8% [8] -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从2023年74天改善至2027年48天 [8]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236天优化至2027年172天 [8]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75.8%降至2026年70.5%,2027年回升至72.7% [8]
科技创新奏响制造强国建设“三重奏”
科技日报· 2025-08-28 05:44
地球大气氧含量演化研究 - 南京大学联合中外科研机构通过建立高分辨率硫酸盐硫-氧同位素数据记录,揭示地球大气氧含量经历三次显著跃迁,分别发生在古元古代(24亿-21亿年前)、新元古代(约10亿年前)和古生代(约4.4亿年前)[1] - 研究通过沉积碳酸盐岩内微量硫酸根的硫-氧同位素(Δ³⁴O)连续记录古大气氧含量变化,为理解生命起源与地球宜居性演化提供关键地球化学指标和理论基础[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覆盖过去近30亿年的Δ³⁴O演化记录[1] 高端制造技术突破 - 山西太钢研发出厚度0.025毫米、精度1微米的掩膜版用精密箔材,填补光刻工艺关键耗材行业空白,全球独家生产手撕不锈钢材料[2][13] -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营两周年,累计18架执飞20余条航线,覆盖国内16个城市,运输旅客超205万人次[3][14] - 中铁装备自主研制超大直径盾构机"中铁1459号",配备换刀机器人使换刀效率较人工提升5-8倍,刷新我国出口海外盾构机开挖直径纪录[3][16] 制造业创新数据指标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3%[4][17] - 截至2024年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7.2万件,为"十三五"末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70%[4][17]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万亿元,占GDP比重2.68%,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4][19] 智能化制造升级 - 全国建成超3万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覆盖41个工业大类,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6.2%[4][19] - 宝武钢铁应用盘古大模型优化热轧工艺参数,预测精度提升5%以上,年化经济效益超千万元[4][19] -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通过大模型集成实现无代码完成码垛、喷涂等复杂任务,与工程师语言交互[4][18] 绿色制造与能源转型 - 山东东营开建全国首个100%绿电直连零碳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实现全产业链零碳[5][22] - 新疆木垒建设全球最大压缩气体储能电站,利用二氧化碳压缩膨胀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储存[5][22] - 截至2024年底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20%,实现用地集约化与能源低碳化[6][23] 电力系统技术创新 - 湖北投运"充换岸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秒级调频系统,整合126个充电站、11个换电站、1个港口充电站和4个储能站,瞬时最大调频能力27千瓦[11] -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项目2号火电机组(660兆瓦)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实现超低排放并投入商业运行[12] 生态治理科技创新 -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过"深栽浅埋"种植技术将造林成活率从50%提升至90%,累计治理沙地超200万亩[12] - 通辽市实施"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涵盖努古斯台50万亩、阿古拉75万亩、茂道吐75万亩项目区[12]
西锐(02507.HK):25H1调整后业绩同比大幅增长73% 凸显龙头地位 强调公司市值仍被低估
格隆汇· 2025-08-28 02:4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总营业收入5.94亿美元(4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 [1] - 净利润0.65亿美元(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5%,调整后利润同比增长72.5% [1] - 毛利率36.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调整后净利率10.9%,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1] 交付与生产 - 上半年交付350架飞机,同比增长22%,其中SR系列305架(增25%),SF愿景喷气机45架(增5%) [1] - 上半年生产411架飞机(360架SR2X系列和51架愿景喷气机),高于2024年同期的生产330架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056架飞机储备订单,包括229架愿景喷气机订单 [1] 产品定价与收入结构 - SR2X系列交付均价114万美元,同比增9.6%,愿景喷气机均价348万美元,同比增4.5% [1] - 西锐服务及其他收入增长至96.2百万美元,同比增24%,受益于JetStream计划及飞行培训业务扩展 [1] - 公司产品持续提价,24年较21年SR2X系列售价提升26%,愿景喷气机提升24% [2] 商业模式与竞争地位 - 公司是全球通航飞机制造龙头,聚焦私人飞机领域,面向C端客户,具备高端制造和高端消费品双重属性 [2] - 安全优势体现为标配整机降落伞系统(自1999年拯救超250人),便捷优势体现为2025年5月起全系配备安全返回自动着陆系统 [2] - 生产线通过提升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减少季节性交付波动 [1] 行业估值对比 - 航空制造业企业巴航工业(ERJ.N)Wind PEttm为27倍,25年预期23倍PE [2] - 公司当前估值对应PE为16.5倍(2025年),较海外同业及奢侈品企业存在提升空间 [2][3] 盈利预测与目标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1.5亿、13.3亿、15.4亿元人民币(合1.61亿、1.86亿、2.16亿美元),同比增33%、16%、16% [3] - 目标市值231亿元人民币(253亿港币),对应目标价69.11港元,较现价存在22%空间 [3]
西锐(02507):2025 年中报点评:25H1调整后业绩同比大幅增长73%,凸显龙头地位,强调公司市值仍被低估
华创证券· 2025-08-27 13:28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1] - 目标价69.11港元 较当前价56.90港元存在22%上行空间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业绩同比大幅增长73% 凸显全球通航飞机制造龙头地位 [1][6] - 公司市值仍被低估 兼具高端制造和高端消费品双重属性 [1][6] - 参考海外航空制造业及奢侈品企业估值 公司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5.94亿美元(42.5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5.1% [6] - 净利润0.65亿美元(4.65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82.5% 调整后利润0.65亿美元 同比增长72.5% [6] - 毛利率36.2% 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调整后净利率10.9%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1.86亿/2.16亿美元 同比增长33%/16%/16% [2][6]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6.5倍/14.3倍/12.3倍 [2][6] 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350架飞机 同比增长22% 其中SR系列305架(增25%) SF愿景喷气机45架(增5%) [6][7] - 单机售价持续提升 SR2X系列交付均价114万美元(同比增9.6%) 愿景喷气机均价348万美元(同比增4.5%) [6][8] - 西锐服务及其他收入增长至96.2百万美元 同比增加24%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拥有1056架飞机储备订单 包括229架愿景喷气机订单 [6] 生产与订单 - 2025年上半年生产411架飞机(360架SR2X和51架愿景喷气机) 较2024年同期330架增长25% [6][7] - 通过推动生产线一致性及可预测性 减少季节性交付波动 [6] - 2025年上半年净订单较2024年同期减少121架 主要因产品发布周期差异 [6] 竞争优势 - 全球私人飞机领域龙头企业 面向C端客户 "安全与便捷"两大要素抢占消费者心智 [6] - 安全:配备获专利的西锐整机降落伞系统 自1999年来已拯救250余人 [6] - 便捷:所有交付飞机配备安全返回系统 允许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一键安全着陆 [6] 估值分析 - 公司生产端属高端制造业(航空制造高门槛高壁垒) 销售端属高端消费品(类奢侈品属性) [6] - 产品持续提价 2024年较2021年SR2X系列售价提升26% 愿景喷气机提升24% [6] - 对比巴航工业(ERJ.N)27倍PEttm及25年预期23倍PE 公司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