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例!石热入济新进展,济南今冬天更蓝
齐鲁晚报· 2025-09-18 10:0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9月18日,由中铁六局承建的国内首例管道负载转体桥——石热入济配套管网与京沪铁路立交T构梁,经过70分钟精准操作,成功转体90度并跨越京沪铁 路,标志着该工程攻克了最核心的控制性节点,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基础,今冬将如期向泉城济南西部城区引入稳定清洁热源。 石热入济工程是济南市重点规划的民生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将数千万平方米的稳定清洁热源从泰安石横热电厂引入济南,有效替代城 区多处分散燃煤锅炉,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障民生供暖、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万吨"巨无霸"载物转体,国内长输供热领域首创 9月18日中午12时30分,当铁路调度下达施工命令后,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两台连续千斤顶同步牵引着缠绕在转盘上的钢绞线,驱动这个万吨级的"巨无 霸"以每分钟约1.2度的速度缓缓转动。现场技术人员紧盯屏幕数据,不断微调,确保桥体以毫米级的精度平稳转身。最终,这座梁长150米,桥面全宽17 米,总重量高达14000吨的桥体精准到达预定位置,实现了与铁路西侧桥墩"严丝合缝"的空中对接,成功"跨越"京沪铁路。 众所周知,京沪铁路是国家铁路网的南北大动脉,被誉为 ...
理论热点丨林伯强:更好推进“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快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8 01:17
图片来源/新华社 核心观点 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绿色投资,势必带来海量的项目落地,进而为中国绿色投资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更加丰富的发展场景,同时,也为全球绿色 低碳转型作出贡献。 ■林伯强 近年来,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向联合国提交了碳减排行动计划,并制定了宏伟的能源转型战略,但这些气候转型的行动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目前许多 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转型所需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 联合国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平均面临每年约4万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融资缺口。同时,发展中国家亟须获得更多的融资和赠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 响。2009年以来,全球气候谈判设定了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的目标,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但到目前为止,这1000亿美元的目标尚 未实现。 因此,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绿色投资,势必带来大规模的项目落地,进而为中国绿色投资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更加丰富的发展场景,同时,也为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持续变动和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协议的背景下,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快速发展,正变 得更为重要。 中国对"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潜力巨大 共建"一带一路"国 ...
聚焦物流仓储全环节 描绘绿色低碳新底色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7 08:26
在绿色物流实践中,企业聚焦资源循环利用,深入开展包装箱、片烟箱循环利用课题研究,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理,建立全流程管理台账,让每一个烟箱都 能"循环再上岗"。 围绕仓储管理,实施库容动态共享与作业联动机制,优化货位布局、改进码垛方式,让现有仓库空间得到更充分利用。而物流环节也是绿色转型的重点领 域,企业从优化调运模式入手,通过精准调度成品与原辅料运输车辆、明确车辆到达时间,减少迂回运输与无效等待,提升效率。 转自:新华财经 张家口卷烟厂物流作业区,智能导引运输车穿梭于机台与货架之间,太阳能路灯静静伫立在道路两侧,回收复用的烟箱整齐码放待发……一幅动静相宜的绿 色物流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河北中烟张家口卷烟厂紧扣行业"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要求,从仓储、物流、管理等多维度破题,在绿色低碳转 型之路上稳步前行,让可持续发展的底色愈发鲜明。 机制护航,筑牢绿色转型"压舱石" 绿色转型不是"一阵风",必须靠制度把"短期行动"变成"长期习惯"。为确保绿色举措落地见效,张家口卷烟厂成立物流中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作小组,构 建起"自上而下统筹协调、自下而上反馈优化"的管理机制,将绿色物流建设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务实合作、落地转化、公众参与……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亮点多
中国发展网· 2025-09-17 07:59
论坛主题设置 - 论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 突出资源型经济转型 能源安全 能源转型等内容[1] 参会嘉宾构成 - 开幕式暨高级别会议邀请嘉宾200人左右 包括外国政要 国际组织高级官员 外国驻华大使 跨国企业负责人等国际嘉宾[2] - 国内嘉宾包括国家部委领导 央企主要负责人 院士专家 民营龙头企业负责人等[2] 科技创新展示 - 面向省属企业征集20余项新技术 新应用 新产品 新材料开展首展 首发[3] - 征集科研院所优秀科研成果 举办新产品 新技术 新成果发布和交流[3] 合作机制建设 - 围绕绿电园区 非常规天然气 氢能 地热 甲醇等开展主题推介并建立合作机制[4] - 安排转型金融银企对接 助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4] 成果转化举措 - 发布《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竞争力报告》和《山西省加快能源转型着力点专家建议报告》等系列报告[5] - 在氢能 地热等领域推出典型案例 集中支持优质项目 先进技术 中试成果落地[5] 公众参与活动 - 开展公众低碳出行月活动 鼓励太原市民低碳出行[6] - 邀请90名能源相关专业大学生充当志愿者[6] - 举办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 线上线下覆盖1万余人[6]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涨超1.7%,工信部再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9-17 06:34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399266)上涨1.76% [1] - 成分股金雷股份上涨11.47% 宁德时代上涨7.14% 赢合科技上涨6.85% 欣旺达和金力永磁跟涨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159261)上涨1.77%至1.5元 冲击3连涨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强调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氢能及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合作 [1] - 工业部呼吁共同开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优质技术和产品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1] 光伏行业分析 - 《价格法》支撑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不得低于全成本销售 形成价格强力支撑 [2] - 山东机制电价公布 相比火电指导价下降明显 组件价格向下传导能力需重点观察 [2] - 9月起硅料限产限销 产出预计环比持平 销量端同步受限 [2] - 全成本对价格支撑力较强 行业盈利中枢上移需供需层面超预期变化 [2] - 板块内部看好BC电池和浆料环节 [2] 指数构成与产品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反映深交所创业板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运行特征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汇川技术等 合计占比64.15% [2] - 相关ETF产品包括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和科创新能源ETF(588830) 场外联接基金代码A类023075/C类023076/I类024157 [2]
河南资本市场月报(2025年第7期)-20250917
中原证券· 2025-09-17 05:18
经济运行 - 2025年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11] -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12]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连续四个月走弱[13] - 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20] - 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21] - 1-7月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4.0个百分点[22] 区域对比 - 中部六省中河南和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以8.5%领先[24] - 河南省社零增速6.9%位列中部首位[25] - 湖北省以6.5%的投资增速位列中部第一[27] 证券市场 - 河南指数8月上涨12.68%,跑赢上证指数7.97%和沪深300指数10.33%[6] - 前8个月河南指数累计上涨28.59%[6] - 豫A股涨幅前三:国机精工72.24%、飞龙股份57.94%、仕佳光子53.44%[6] 上市公司 - 河南A+H股上市公司138家(A股112家/H股31家),全国排名第12/9位[6] - 河南省A股总市值17794.34亿元,环比增长13.34%[6] - 河南上市公司数量在中部六省排名第4位[75] 融资情况 - 全国8月信用债融资规模18330.8亿元,环比下降13.87%[40] - 河南8月信用债融资规模342.68亿元,环比下降4.59%[41] - 河南5家IPO在审企业拟募集资金合计51.22亿元[6] 政策动态 - 国家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30] - 河南省出台20条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措施[35] - 中部各省密集发布产业升级政策,如湖北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38] 风险提示 - 海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风险[4] - 经济增长和业绩不及预期风险[4] - 市场流动性风险[4]
国资委发声,将大力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新浪财经· 2025-09-17 03:55
央企重组整合进展 - "十四五"期间以市场化方式重组6组10家企业并新组建9家央企 [1] - 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发展格局 [1] - 2023年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打造全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1] 重组整合战略方向 -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如组建中国星网增强卫星互联网自主可控能力) [1] - 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横向联合与纵向整合解决重复投资问题 [1] - 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加强资源整合发挥经济公益性保障性作用 [1] 未来重组整合规划 - 国资委将推动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2] - 强调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抵制"内卷式"竞争 [2] - 战略性重组基于战略互补性 专业化整合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 [2] 地方国企重组政策 - 安徽国资委鼓励聚焦科技创新实施并购重组打造科技领军企业 [3] - 南京市政府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优化股权结构激发创新活力 [3] - 多地出台文件强调国企并购重组服务于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3] 新兴产业布局重点 - 央企加速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3] - 投资集中在工业母机数字技术量子技术工业机器人大健康等产业 [3] - 重组整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转型 [3]
煤焦油深加工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中国化工报· 2025-09-17 02:46
原料供给趋紧 - 唐山国义特种钢铁等4家企业共8座焦炉封停拆除 推动超500万吨焦炭产能退出市场[2] - 2024年中国焦炭产量约4.7亿吨 同比微降0.5% 副产煤焦油约2000万吨[2] - 环保政策趋严导致小型焦化企业关停 焦炭产量将进一步下降 煤焦油原料供给量持续受限[3] 产能与技术现状 - 煤焦油深加工总产能突破2600万吨 近五年年均增速约3%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5%-80%[4] - 常减压蒸馏为基础工艺 加氢技术在江苏山西等多地实现工业化应用 可生产高附加值芳烃产品[4] - 华东地区特种炭材料产能占全国超50% 华北西北具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形成东引西进技术升级格局[4] 下游需求增长 - 炭黑产量约550万吨 其中70%用于轮胎制造 其余用于橡胶制品和油墨涂料等领域[5] - 针状焦需求量达120万吨 同比增长20%以上 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关键原料迎爆发式增长[5] - 沥青基炭纤维用于航空航天及体育器材等高端领域 医药中间体市场需求稳步增长[5] 行业发展趋势 - 产业朝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需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与高附加值化[6] - 绿色化要求节能减排与资源高效利用 智能化需借助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管理[6] - 新能源航空航天5G通信等领域对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及特种炭材料需求增加带来新机遇[5]
全球首个超稠油光热开发项目投运
中国化工报· 2025-09-17 02:29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重37塔式水工质高温光热项目)于9月12日在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正式投产运行 [2] - 项目采用先进小型定日镜聚光系统 采光面积达5.15万平方米 可稳定产出305℃高品质过热蒸汽 [4] - 创造性地将高温光热制蒸汽技术与稠油地下蒸汽腔储能结合 实现夜间无光照条件下持续供热 [4] 环保效益与产能数据 -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生产5.2万吨零碳过热蒸汽 替代天然气近392万立方米 [4] - 实现"光尽其用 零碳采油"的经济环保目标 所产蒸汽用于稠油热采可实现零碳采油 [4] - 解决了零碳采油的蒸汽来源核心问题 为油田从"耗能大户"向"低碳标杆"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4] 行业意义与技术体系 - 标志着我国稠油开发在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 - 构建了完整的稠油光热开采技术体系 为国际国内稠油绿色开采树立科学样板 [5] - 实现了稠油开采过程中化石燃料的规模化可再生能源替代 提供可复制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5]
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首设绿电展区和能源科技创新展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0:40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27日至29日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主题 突出国际化、绿电优势和科技创新 [1]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设立8个展区包括主题形象展区、国际展区、绿电展区、能源科技创新展区、央国企展区、新能源展区、智慧能源展区、能源装备展区 [1] - 邀请400余家国内外能源领域企业参展 集中展示能源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 [1] 国际化参与 - 设置国际展区 邀请特斯拉、ABB、壳牌、霍尼韦尔等10个国家30家国际企业参展 [1] - 邀请境外知名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参会 [1] - 组织"投资中国—对话山西"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和清洁能源国际合作对接会 [1] 绿电展区特色 - 首次设置绿电展区 集中展示全省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和产业低碳转型 [2] - 展示7个绿电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2] - 展示绿色低碳转型技术、产品、案例 丰富拓展山西省绿电应用场景 [2] - 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户山西 [2] 科技创新展示 - 首次设置能源科技创新展区 [2] - 重点展示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灵活发电、煤制油气及高端化学品新技术 [2] - 展示煤基固废处置、煤层气勘探开发、地热资源开发、新型储能等领域新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