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数码视讯2025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倍
财富在线· 2025-08-22 02: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亿元 同比上升24.66%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747.64% [1] 超高清视频技术 - 超高清视频技术被纳入国家"两重""两新"战略体系 2025年被确定为"超高清发展年" [2] - 公司持续迭代4K/8K超高清视频处理技术 融合5G/AI/大数据技术赋能产业生态 [2] - 参与广电总局两项行业标准制定 支持北京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建设 [2] 人工智能应用 - 推出广电行业AI Agent系统 具备本地化部署的垂直大模型和智能运维能力 [2] - 视频内容智能识别/生产/增强技术可应用于人脸识别/智能编辑/信息安全等多领域 [3] - 开发音视频AI鉴伪标识系统 精准识别AI生成或篡改内容 [3] 应急安全领域 - 参与国家应急广播标准体系建设 率先实现平台兼容国产化设备 [3] - 打造应急广播快速传送通道/北斗短报文/天通卫星通信等解决方案 [3] - 参与北京/天津/深圳/广州等多地应急广播建设项目 [3] 数据安全技术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字安全架构和信息化综合处理平台 [6] - 提供数字加密/数字水印/数字传输链路保护技术 [6] - 为AI内容保护提供版权标识/加密/水印/监测等全流程服务 [6] 市场推广与战略 - 参与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等国际行业展会 [7] - 未来将加速AI与超高清融合 加大应急安全投入 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广泛应用 [7]
科蓝软件发布“灵犀同屏” 重塑远程服务生态新格局
证券日报· 2025-08-21 08:35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科蓝软件正式发布"灵犀同屏"全场景同屏协助系统 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服务边界 覆盖金融服务 政务便民 科研教育 跨境电商 法律咨询 医疗健康等多领域远程服务模式 [2] - 系统采用独创RTC+H5双同步引擎 实现跨终端(手机端 PC端 小程序 H5)全场景无缝协同 并以"内容共享"模式替代传统"屏幕同步" 从技术底层规避信息泄露风险 [2] - 结合动态脱敏组件与分级防护机制 对身份信息 交易密码等敏感数据实施精准保护 构建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的隐私防护闭环 [2] 行业应用与价值 - 在金融领域通过一对一远程陪伴式指导破解复杂理财产品线上操作壁垒 推动财富管理服务向精准化 场景化转型 [3] - 政务场景中针对银发群体等特殊客群打造屏对屏协助模式 通过技术适老化改造助力数字普惠落地 [3] - 医疗和跨境电商等领域借助多端协同 数字存证等功能 实现远程协作效率与合规性双重提升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以轻量化架构设计实现安全框架零侵入 既保障各行业原有系统稳定性 又通过定制化方案满足差异化需求 [3] - 该系统填补远程陪伴式服务技术空白 推动金融科技从工具赋能向生态重构战略升级 [3] - 为构建有温度 高效率 强合规的数字服务生态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示范意义将随数字社会建设深入持续显现 [3]
安徽太平洋保险前员工打包出售全省购车人信息,多名“买家”获刑
新浪财经· 2025-08-21 00:47
案件概述 - 天安财险、国寿财险等机构6名高管及业务负责人因购买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条被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 - 信息泄露源头为太平洋保险安徽省分公司电销负责人杨某丰,其将全省购车数据按地市分类打包出售,每条标价0.7至0.9元 [1] 数据黑产运作链条 - 数据贩子杨某与前同事杨某丰合谋,利用后者掌握的安徽全省购车数据建立非法交易网络 [3] - 数据包含车主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车架号及保险到期日等敏感信息,按地市分类打包出售 [3] - 2019年至2022年间,涉案人员通过中间人杨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合计20余万条 [3] 涉案公司及人员交易详情 - 芜湖清亿汽车服务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购买9万余条信息,支付9万余元 [3][5] - 安徽潜程商务公司原主要负责人涂某某购买9万余条信息,支付95781元 [3][5] - 天安财险安庆中心支公司原总经理杨某某购买3万余条信息,支付37500元 [4][5] - 天安财险黄山中心支公司原电销负责人俞某某购买2万余条信息,支付2.4万元 [4][5] - 国寿财险郎溪县支公司原副经理王某购买2万余条信息,支付1.5万元 [4][5] 案件审理结果 - 一审法院认定涉案人员购买、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7] - 二审法院驳回杨某某与何某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8][9] 行业潜规则 - 天安财险安庆公司电销部因客户信息稀缺,主动对接非法渠道购买数据 [11] - 非法购买信息行为得到公司管理层认可,通过总部审批、财务报销等环节成为常规操作 [11] - 保险电销领域存在"数据依赖",部分从业者为追求业绩触碰法律红线 [12] 监管政策 - 2024年12月27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设置"个人信息保护"章节,规范个人信息处理 [13] - 2025年6月30日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细化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13] - 2025年8月1日《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设置严格屏障 [14]
格尔软件半年报亮点纷呈: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并进,加速抗量子密码技术产业化落地
证券之星· 2025-08-20 06: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 [1][2] - 毛利率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至51.5% [1][2] - PKI安全应用产品营收0.5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过40% [2] - PKI基础设施产品和通用安全产品营收分别为0.28亿元和0.38亿元 占比分别为23.94%和33.02% [2] 业务进展 - 在数字信任、数据安全和智能物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3] - 成功中标海外千万级PKI项目 [3] - 完成金融行业首个抗量子密码产品的远点上线案例 [4] - 全线密码产品已初步具备抗量子能力 [6] - 研发抗量子视频完整性保护网关 为政务、直播、AI领域提供视频保真鉴假服务 [3] 技术研发 - 基于PKI公钥密码体系融合抗量子密码和证书自动化技术 [3] - 参与国家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制定工作 [3] - 在国内外后量子密码算法基础上开发协同签名、混合协议等应用型技术 [6] - 研制海光、鲲鹏CPU密码协处理器的密钥集中管理模块 [6] - 密码服务平台和云密码机完成与阿里云、华为云的深度集成 [4] 行业环境 - 信息安全行业迎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政策红利 [3] - 抗量子密码标准化与产业化进程加速 [1][3]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及AI与安全双向赋能趋势明显 [3] - 低空经济兴起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3] 战略布局 - 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2.83亿元用于抗量子密码技术产业化等项目 [5] - 抗量子密码产品及服务产业化项目拟投入约1.6亿元募集资金 [6] - 可信数据空间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约8935万元募集资金 [7] - 积极融入鸿蒙生态 成为首批入驻鸿蒙Next生态市场的密码厂商 [4] - 2018年便开始储备量子安全相关技术 [6]
鸥玛软件成功中标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服务项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3:44
业务拓展里程碑 - 成功中标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项目 实现全国性大规模无纸化考试领域里程碑式突破 [1] - 首次为银行业考试提供覆盖全流程的无纸化考试服务 涵盖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及两大科目 [1] - 2025年连续中标多个国家级考试项目后又一重要成果 成为深化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拓展的重要实践场景 [2] 考试规模与影响 - 考试每年举行2次 覆盖31个省及5个计划单列市共240个考区 [1] - 预计每次考试报名人数达30万至40万人 具有广泛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1] 技术服务体系 - 以自主研发的AI技术无纸化考试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核心 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数据安全领域技术优势 [2] - 服务内容完整覆盖题库与试卷系统 考试报名系统 考试系统 考试过程管理系统 模拟作答系统及系统运维保障 [2] - 提供从考前准备到考后证书管理与发放的完整闭环服务 实现全流程平稳有序高效运行 [2] 发展战略规划 - 持续加大考试与测评领域核心技术投入 完善智能化考试服务体系 [3] - 积极推动我国考试事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
鸥玛软件:中标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服务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2:08
核心观点 - 公司成功中标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项目 中标金额为39.90元/科次 服务覆盖31个省份 5个计划单列市共240个城市 合同期为3年 这是公司在无纸化考试领域的重要突破 [1][2] 中标项目详情 - 中标项目为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涵盖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 包括《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和《银行业专业实务》两大科目 每年举行2次考试 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每次考试预计报名人数达30万至40万人 [1] - 服务内容覆盖全流程无纸化考试 包括题库与试卷系统服务 考试报名系统服务 考试系统服务 考试过程管理系统服务 模拟作答系统服务等系统服务及系统运维和技术保障服务 实现从考前准备到考后服务的完整闭环 [2]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考试与测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为政府部门 教育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业务涵盖智能数据采集 无纸化考试服务 人工智能评卷 考试安全等全生态链建设 [1] - 公司拥有近20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自主研发国家级考试平台 并获得CMMI L3 ISO9001 ISO27001等多项认证 [1] - 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基于AI技术的无纸化考试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核心 整合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及数据安全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 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为项目提供安全 高效 智能的全流程服务 [2]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此次中标是公司2025年连续中标多个国家级考试项目后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公司在全国性 大规模无纸化考试领域的突破 [1][2]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考试与测评领域核心技术的投入 不断完善智能化考试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我国考试事业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2]
国密筑基 全链护航 北信源数据安全管理平台为工作秘密铸造「金钟罩」
全景网· 2025-08-18 02:36
工作秘密保护政策背景 - 国家通过《保守国家秘密法》《反间谍法》《工作秘密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强化工作秘密保护要求 工作秘密定义为机关单位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但泄露会妨碍职能履行或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敏感事项 [1] - 当前工作秘密管理面临三大挑战: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违规操作、传统防护手段难以应对数字化泄密风险、移动办公场景下数据外发渠道多样化使监管难度加大 [1] 北信源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四大核心防护功能 - 终端防护闭环:部署国密算法加密模块实现"生成即加密" 通过可信环境感知技术实时监测终端安全状态并自动阻断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访问 [3][4] - 传输过程可控:专用加密通道采用国密算法确保"密文不离网" 非密网络传输支持多级权限分配实现文件全流程可追溯和防篡改 [5][6] - 存储安全加固:数据库和文件透明加密支持字段级保护 密钥管理系统实行"一人一密、一文件一密"精细化管理 [6] - 交换审计溯源:外发文件强制加密附加数字水印 建立6个月以上的操作日志审计链 [6][7] 三维防护体系技术亮点 - 智能发现与分类分级:采用主被动数据资产探测技术结合AI双引擎 实现98%的识别准确率和低于2%的误报率 [7] - 全生命周期加密防护:终端通过11维度风险评估构建隔离沙箱 传输采用SDP网关与SM4算法 存储支持表字段级加密 [8] - 智能监测与溯源审计:基于ATT&CK行为建模和UEBA分析 三位一体技术可在3小时内还原泄密路径 [8] 行业应用案例 - 某省政务数据安全项目实现工作秘密泄露事件归零 同时利用AI大幅提升合规审计效率 [7] - 某国有大行通过多模块联动实现文档全生命周期管控和信创系统替代 [10] - 某电网部署后每月全盘扫描终端敏感文件 实现集团级敏感信息统计与安全存储 [10] 行业战略价值 - 数据安全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北信源平台既保护工作秘密又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11] - 公司将持续以自主可控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支撑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 [11]
初源新材IPO:调查发现公司2021 年和关联方瑞钛新材电话和邮箱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8-15 06:49
公司上市筹备 - 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初源新材)正筹备在创业板上市,计划融资金额达12.2亿元 [1] - 公司审核状态为已问询,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 - 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1] 关联方问题 - 公司与关键关联方湖南瑞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钛新材)曾使用相同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引发独立性、数据安全和合规性质疑 [1][2] - 瑞钛新材原名湖南鸿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更名,曾为公司提供28项专利(总计53项)、6个境内商标(总计7项)以及关键高管 [2] - 共享邮箱系统可能源于公司2017年成立初期对瑞钛新材基础设施的依赖 [2] 监管与合规风险 - 监管机构关注共享邮箱系统是否延续至报告期(2022-2024)或之后,可能违反中国证监会关于企业运营独立性的规定 [2] - 公司招股书未具体说明邮箱问题的分离时间和方式,信息不透明可能引发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查 [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9.10亿元增至10.57亿元,净利润徘徊在1.49亿至1.50亿元,2024年16.06%的利润依赖政府补贴 [2] - IPO计划将为江西和龙南工厂新增4500万平方米产能(占现有产能的150%) [2] - 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如福斯特和容大感光加速扩产 [2] 行业背景 - 公司所处感光干膜行业技术壁垒高,被外资和台资企业主导,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2] - 公司作为国内新兴玩家,亟需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2] 后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12日,公司未回应《每日经济新闻》的询问,近期公开信息未提供新动态 [2] - 公司需提供确凿证据(如系统日志或审计报告)证明邮箱已分离,否则可能面临IPO延期或否决风险 [2]
澜起科技重磅发布全新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5 01:19
产品发布 - 澜起科技推出第六代津逮®性能核CPU(C6P),面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关键行业基础设施,提供高性能算力引擎 [1] - C6P采用突破性架构设计,单颗CPU最高支持86个高性能核心和172个线程,最大三级缓存容量达336MB [3] - 产品支持单路与双路部署,通过4组UPI互联通道(最高速率24GT/s)实现多处理器高效协同 [3] 技术规格 - 内存子系统采用8通道DDR5架构,最高支持6400MT/s的RDIMM或8000MT/s的MRDIMM,显著提升内存带宽与扩展能力 [3] - 提供88条PCIe® 5.0通道,兼容CXL® 2.0协议,为GPU、FPGA等加速器提供卓越连接带宽 [5] - 采用与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完全一致的封装与管脚设计,支持X86指令集,用户现有应用可无缝迁移 [7] 安全性能 - 集成数据保护与可信计算加速功能,支持数据加解密算法和平台可信度量,在芯片层面构建安全屏障 [9] - 为金融、政务、医疗等关键行业提供高标准隐私保护与合规性解决方案 [9] 市场与生态 - C6P延续X86开发生态,通过安全模块与定制化性能调优,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选择 [11] - 公司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津逮®生态体系,参与openEuler、龙蜥(OpenAnolis)、OpenCloudOS等主流开源操作系统社区建设 [11] - 与主流云服务商、数据库厂商及核心硬件供应商完成广泛兼容性认证,提升产品成熟度与市场影响力 [11]
披露两次大规模数据泄露后,美电信巨头赔1.77亿美元和解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3:40
数据泄露事件与和解赔偿 - 公司AT&T因2019年及以前的数据泄露事件影响约760万现有用户和6540万前用户 涉及姓名 邮箱地址 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3] - 公司AT&T因2022年至2023年的数据泄露事件影响约1.09亿用户 涉及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 责任归于第三方数据云平台Snowflake[3] - 公司AT&T同意支付约1.77亿美元解决两起数据泄露引发的集体诉讼 其中为2019年事件支付约1.49亿美元 为2023年事件支付约2800万美元[3] 索赔机制与流程 - 索赔通道由Kroll Settlement Administration开通 用户需在2024年11月18日前提交申请 最高可获得综合赔偿7500美元[1][3] - 索赔用户需提供书面证据证实损失与数据泄露直接相关 证据合格者优先获赔 剩余赔偿金分配至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的用户[4] - 相关法院将于2024年12月举行听证会决定最终和解批准 赔偿分配工作或于2026年初开展[4] 公司背景与历史事件 - 公司AT&T为美国最大的移动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 5G网络覆盖超过2亿美国人[4] - 公司AT&T自2001年至2023年3月共发生9次数据泄露事件 包括2023年3月约900万用户信息泄露及2021年8月超7000万用户信息被出售[4] - 公司AT&T未承认任何违法行为 但承诺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措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