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

搜索文档
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在郑下线 “河南造”国之重器再上新
河南日报· 2025-09-29 23:18
作为世界最大直径的竖井掘进机,它不光大,本领也强。整个设备采用双臂结构,集开挖、出渣、支 护、导向等功能于一体,搭载了姿态调整、沉降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具有地质适应性强、导向姿态控 制精度高、地层感知识别准等特点。 "河南造"国之重器,又创下一个新纪录。 9月26日,由中铁隧道局与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启明号"(中铁1399号)在郑 州成功下线。这是我国隧道掘进设备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超大直径竖井掘进 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 中铁装备总装车间里,与状如"钢铁长龙"的盾构机相比,这台竖井掘进机直上直下耸立,体格似乎逊色 几分。 "别看它其貌不扬,但具备超大断面、超深水下开挖能力,开挖直径达24米,最大开挖深度达150 米。"中铁装备竖井技术责任人齐志冲自豪地说,"这24米,是世界竖井开挖直径最大的;这150米,也 是当今竖井掘进机水下施工的极限。" "地层就好像千层饼,在先进技术赋能下,'启明号'破解了竖井掘进机水下作业'看不见、摸不着、测不 准、控不住'的施工难题,能在软土、卵石、软岩、硬岩频变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有人值守、无人 操作'的高效掘进。"齐志冲说。 ...
中国五矿携旗下9家上市公司亮相深交所 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多维度提升投资者回报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22:55
9月29日下午,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携旗下9家控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召开2025年半年度集体业绩说明 会。中国中冶、五矿资源、盐湖股份、株冶集团、中钨高新、五矿发展、五矿新能、五矿资本、五矿地 产等公司高管出席并与投资者展开交流。 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基清表示,中国五矿把"资源"作为第一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 力,全面推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五矿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保供稳链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五矿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全面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我们充分发挥旗下多个国家级科技研 发平台的突出优势,在金属材料、特殊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战略 性新兴产业企业,近年来科创成果不断涌现。"徐基清说。 据介绍,中国五矿拥有10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个"科 改双百企业"。 此外,在冶金建设、贸易物流、金融资本、地产开发等其他业务体系上,中国五矿也在全面加快推进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五矿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 ...
中国五矿携旗下9家上市公司亮相深交所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20:46
● 本报记者 黄灵灵 9月29日下午,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携旗下9家控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召开2025年半年度集体业绩说明 会。中国中冶、五矿资源、盐湖股份、株冶集团、中钨高新、五矿发展、五矿新能、五矿资本、五矿地 产等公司高管出席并与投资者展开交流。 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基清表示,中国五矿把"资源"作为第一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 力,全面推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五矿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保供稳链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五矿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历经75年转 型发展,中国五矿已形成集资源勘探、设计建设、开发运营、冶炼加工、贸易物流、科技研发、金融资 本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 中国五矿业务范围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86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 末,中国五矿资产总额近1.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11亿元。 徐基清表示,中国五矿把"资源"作为第一战略 ...
沉闷十年后,智能手机的背面终于「活」了
36氪· 2025-09-29 13:57
智能手机屏幕形态演进 - 2007年初代iPhone以多点触控取代物理键盘 确立"手指即输入"交互逻辑[4] - 2014年iPhone 6系列开启大屏化浪潮 行业陷入屏占比角逐[4] - 2019年三星折叠屏问世 但仍以正面屏幕为核心[4] - 过去二十年智能手机形态固化 交互逻辑始终未跳脱"正面单屏"框架[4][6] 小米17系列背屏创新功能 - 背屏支持个性壁纸显示 成为珍贵回忆的展示窗口[8] - 动态通知功能覆盖十大核心生活场景 包括航班/网约车/外卖等信息实时显示[8] - 通过AI识屏能力实现便利贴功能 支持重要内容一键钉到背屏[8] - 自拍时背屏提供实时预览 支持调用主摄获得高质量成像[8] - 搭配复古手机壳可运行酷跑/贪吃蛇/愤怒的小鸟2等轻量游戏[8] 背屏技术突破支撑 - 国产金沙江电池采用16%超高硅材料 能量密度达894Wh/L刷新全球纪录[14] - L形异形叠片设计使电池容量最高达7500mAh 续航进入"两天时代"[14] - 国产SuperRED发光材料实现国际领先发光效率 色彩偏差优于行业[14] - 屏幕峰值亮度达3500nits 解决户外强光可读性痛点[15] - 国产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动态范围达16EV 媲美专业相机[15] - 结合徕卡光影大师体系与AISP算力 成为"新一代逆光之王"[15] 小米战略转型与研发投入 - 2023年雷军明确高端化是"生死之战" 必须掌握核心技术[17] - 研发投入从2019年75亿元增长至过去五年累计1050亿元[21] - 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加码至2000亿元[21] - 全球授权专利数实现三位数增长 研发人员超两万名[21] - 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连续20季度排名前三 IoT连接设备近10亿台[21] - 自研3nm高端旗舰SoC玄戒O1填补内地先进芯片设计空白[21] - 小米SU7/YU7在轿车和SUV市场超越特斯拉[21] - 建设多座先进智能工厂 形成持续性人才战略和工程师文化[22]
手机战苹果、汽车挑特斯拉:小米「硬核」的底气来自哪里?
雷峰网· 2025-09-29 13:2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硬核科技公司 [1] - 手机业务全面对标iPhone 17 汽车业务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2][17] - 高端化成为核心战略标签 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3][2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10401人翻倍至22641人 [2] - 过去五年累计投入1020亿元用于底层核心技术研发 [19] - 全球授权专利数量从2020年底1.6万件增至2025年Q2的4.3万件 [19] 手机业务突破 - 小米17系列开售5分钟打破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新机首销纪录 [4] - 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销量占比超50% 创国产手机首销纪录 [4] - 发布日当晚销量约50万台 截止27日销量超80万台 [4] - 搭载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3nm工艺制程 [5] - 电池技术突破:小米17容量达7000mAh 17 Pro Max达7500mAh 能量密度894Wh/L [6] - 影像系统升级:搭载徕卡Summilux系统及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50传感器 [6]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启动松果电子自研芯片项目 2017年澎湃S1芯片销量60万台 [10] - 2021年初重启芯片项目 2024年初采用3nm工艺投片 投片费超2000万美元 [11][13] - 成功研发玄戒O1芯片并搭载于小米15S Pro [14] 汽车业务进展 - 2021年3月官宣造车 投入100亿美元 雷军亲自带队 [17] - 小米SU7在纽北赛道创6分46秒874圈速纪录 打破全球四门车纪录 [17] - 推出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对标超豪车品牌 [20] 产品创新亮点 - 小米17系列首创妙享背屏设计 支持实时信息显示及主摄级自拍 [5] - 采用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含硅量16% 目前仅苹果应用该技术 [5] - 支持100W有线充电 50W无线充电 100W PPS通用快充协议 [6] 市场表现对比 - 小米17系列中国区首周销量达80万台 苹果17系列同期激活约100万台 [4] - 电池续航能力全面超越iPhone 17系列 [6] - 游戏性能和多任务处理表现优于iPhone 17标准版 [6] 生态体系构建 - 形成完整的人车家生态 覆盖手机 平板 汽车 冰箱 洗衣机等品类 [20] - 未来五年瞄准超高端 全品类高端和全球化方向突破 [20]
玉柴在北京重磅“落子”,要干啥?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9 07:36
9月26日,玉柴北京营销中心开业仪式举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邢敏、中国农 业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宁学贵、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石永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 于晓虹、玉柴集团总经理申光、玉柴股份党委书记蒋飞等领导共同为玉柴北京营销中心开业 剪彩。 ● 当篮球遇上轻客 福田图雅诺的体育营销新玩法 | 头条 玉柴北京营销中心主要承担四大核心职能:一是打造战略前沿平台,紧跟国家政策与行业趋 势,为玉柴全球战略提供决策支持;二是打造高端客户服务中心,深度服务华北及全国重点 客户,提供快速专业的技术支持;三是打造品牌形象窗口,借助北京这个国际舞台,全面展 示玉柴技术实力与企业形象;四是打造人才与资源枢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推动玉柴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 邢敏在开业仪式上致辞。他说,玉柴集团是我国发动机行业的骨干企业和排头兵企业,玉柴 在北京设立营销中心,是行业深化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希望玉柴以 北京营销中心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深化国际合作,为中国动力装备产业迈 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作出更大贡献。 申光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具有极强的辐射力 ...
“鸟”塌房,伯希和要摆脱“平替”身份
36氪· 2025-09-29 04:47
最近,始祖鸟因一场备受争议的"烟花秀"品牌活动在舆论场上"扑了个大街",形象受损。然而这却让被称为"始祖鸟平替"的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迎来了机 会。后者已默默启动了港股IPO的进程。 这个创立于2012年的北京品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22年,伯希和在天猫"双11"户外品牌销售榜上还排在第17位。 但转折点恰恰出现在2022年之后,伯希和仿佛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发展快车道。 图源:伯希和官网 伯希和的快速扩张体现在几个关键维度:其门店网络在近两年迅速铺开,从2022年的39家激增至去年的146家;在资本层面,融资进程也明显加快,先后 于2023年完成4900万元A轮融资,并在2024年完成高达2.88亿元的B轮融资;市场声量上,则在去年签约演员成毅为品牌代言人,成功切入流量赛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受益于品牌知名度的持续提升,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已跻身中国内地三大国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列,市场份额 达到5.2%。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表示,前两年还不知道伯希和,因为偶像成毅代言了伯希和,才认识并最终选择了这个品牌。 那么,这个品牌究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的? ...
石化化工行业明确“十五五”发展方向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02:34
中化新网讯 9月23日,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下称石化规划院)在京组织召开石化化工行业"十五五"规 划重点发展方向研讨会。专家在会上指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将是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 在"十五五"期间发展的主旋律。 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 节能降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晔则表示,我国钾、磷、锂等关键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链安全风险 突出;部分资源性产品产能规模大,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未来应加强国内资源勘探与绿色开采技术 攻关,构建稳定多元的海外供应体系,同时强化战略资源储备与循环利用机制,推动资源向高端化、高 值化利用转变。 当前石化化工行业正积极谋求"走出去",开辟海外市场。石油化工处/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专业) 双玥谈道,我国石化产业规模占全球40%以上,在炼油等领域具有显著产能优势。"面对第五次全球产 业转移,要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巩固传统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寻求需求和利润增 长点。"双玥说。 "今年是'十五五'规划制定的关键年,石化规划院积极开展产业研究、生产力优化、园区提升、项目论 证等工作,支撑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石化规划院院长李君发表示,未来石化规划院将进 ...
建滔积层板20250928
2025-09-28 14:57
公司概况与行业定位 * 建滔积层板是国内特种电子布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产能仅次于中国巨石 位居全国第二 拥有约3000台织布机[3] * 公司长期被视为中低端覆铜板(CCL)生产商 但近年来在电子布和上游材料领域取得显著进展[3] * 公司具备一体化生产能力 自供铜箔、玻纤布和树脂 增强了其整体竞争力[2][3][4] 核心业务进展与产能布局 * 在电子布方面 公司已竣工三条一代布池窑 每条窑月产量预期为50万米到60万米 年底月销量可达150万米到180万米[7] * 公司计划扩产7万吨细沙 二代布池窑预计年底投产 认证周期约三个月[2][7][11] * 低膨胀布和石英布也有相应布局 预计明年会有进一步扩展[7][11] * 在铜箔方面 公司今年传统铜箔加工量超过10万吨 一代和二代HVLP铜箔已投产并外销及自用[7] * 三代HVLP铜箔正在验证中 而四代HVLP铜箔已开发 高速铜箔进展较快[7][9][11] * 高端树脂领域进展较慢 公司目前主要依赖外部采购[7] 高端化战略与产品认证 * 公司高端化思路清晰 先从上游原材料入手 逐步追赶马七、马八、马九系列 但整体进程相对较慢[2][8][9] * 目前其高端覆铜板产品仅达到马六级别 与市场主流的马八、马九存在差距[3][4] * 公司自2019年开始布局特种电子布 其持摇法生产的新型玻纤丝正进行客户认证 有望覆盖日韩台等核心CCL厂家 预计2025年10月取得进展[2][3][4] * 海外头部CCL厂商对特种电子布的一代部认证进展是核心催化点 预计最快10月完成 最慢年底前完成[17] 行业供需与市场周期 * 特种电子布行业供需紧张 二代布和低膨胀布以上产品紧缺率可能达到一倍以上 行业有望进入供需两旺状态[2][10] * 覆铜板行业景气度提升 主要受AI需求拉动及转产带来的供需结构调整影响[2][3] * 中低端覆铜板供需格局紧张 高端产品对中低端产能形成挤占 建涛公司的月度产能利用率已超过90% 接近满负荷运转[14] * CCL市场于8月15日进行了今年首次有效大幅提价 四季度中低端CCL价格进一步上涨存在一定概率 市场状态依然紧俏[2][18][19] * 需求预计将比去年增长5%至7%[14] 财务状况与盈利预测 * 根据万得一致预期 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约为30亿港币 对应市盈率约为12倍[16] * 静态市盈率约为15至16倍 动态市盈率则约为11至12倍[16] * 若特种电子布验证与量产顺利推进及覆铜板再次涨价 盈利预期可能会上调[16][19] * 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推动覆铜板毛利率提升[14][15] 潜在风险与催化因素 * 电子关税预期可能对产业链产生影响 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20] * 核心催化点包括:海外CCL厂商对特种电子布的认证进展、铜箔认证节奏、以及传统电子布的涨价节奏[17] * 公司商业模式存在一定质疑 因其作为CCL巨头需将上游材料卖给竞争对手 但通过直接联系最终客户及集团内部拥有PCB产能(如收购的英飞达子公司)来缓解此问题[5][6]
小米17系列正面迎战苹果,雷军谈小米如何“逆天改命”
搜狐财经· 2025-09-28 08:15
"过去的5年,无论是对小米,还是对我个人,都是一场彻底的蜕变!" 9月2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行了主题为《改变》的第六次年度演讲,分享了小 米玄戒芯片和小米造车背后的故事,复盘了小米用五年时间"逆天改命"的历程,并发布小米17系列手 机。 雷军表示:"我们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坚定地迈向了智能制造的新战场,我们从手机和消费电子出发,开 创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新局面。这一路的改变远不止于造车、造芯片和高端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用5年 脚踏实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与灵魂。" 作为当晚发布会的重头戏之一,小米17系列手机正式公布,全系三款机型在屏幕、影像、续航等多个领 域均取得突破。其中小米17标准版起售价为4499元,Pro版起售价为4999元,Pro Max版起售价为5999 元。新机于9月27日10点首销。 据小米手机官方微博,小米17系列机型(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 销全天销量、销额纪录"。而雷军在转发该条微博时进一步确认,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 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 从全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