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电主轴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数控机床性能核心,高速高精电主轴成高端制造升级关键引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1:37
行业概述 - 电主轴是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 实现主轴与电机一体化 具有结构紧凑 重量轻 惯性小 动态特性好等优点[2] - 电主轴主要分为恒转矩电主轴和恒功率电主轴两大类[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电主轴行业市场规模达56.77亿元 同比增长7.42%[1][6] - 电机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7987.58亿元 同比增长0.98% 与电主轴市场形成协同增长[4] - 数控机床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4325亿元 同比增长5.75% 直接带动电主轴需求增长[6] 技术发展 - 高速高精度大功率电主轴成为市场主流 主轴转速超20万rpm 回转误差≤0.05μm[1][6] - 昊志机电实现超精密静压电主轴批量化生产 回转精度优于0.1μm[9] - 国机精工掌握主轴动态平衡技术(振动幅值≤0.01mm)和热变形控制技术(温升≤1.5℃)[7]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头部引领 中端竞争 新兴突破"层级化特征[7] - 昊志机电2025年上半年营收7.03亿元(+14.21%) 净利润0.63亿元(+15.41%)[9] - 国机精工2025年上半年营收16.08亿元(+25.14%) 净利润1.74亿元(-1.69%)[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钢材 铝材 铜材等原材料及电机 驱动器 轴承等零部件[4] - 中游为电主轴生产制造环节[4] - 下游应用于数控车床 加工中心 磨床 雕铣机等设备[4] 发展趋势 - 技术迭代加速: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制造精度 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反馈[10] - 应用领域扩展: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设备 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激增 动力电池壳体加工和晶圆切割成为新增长点[11] - 国产化替代深化: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 中端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12]
“9·24行情”周年回眸:信达澳亚20只“翻倍基”位居榜首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3:42
上周,A股"9·24行情"迎来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市场总市值首破百万亿元、公 募"翻倍基"批量出现…… 指数上扬,市场向好 "9·24行情"启动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40.19%,深证成指涨幅超65%,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等指数涨幅均超100%。其中,北证50指 数大涨163.26%。市场呈现明显的"成长强于价值"态势。 近一年市场各主要指数涨跌幅情况 公募爆发,"翻倍基"涌现 A股市场行业表现方面,近一年,电子行业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整体看,申万一级31个行业全线飘红,科技股领涨,带动A股估值提升。其 中,电子、通信、综合行业涨幅领先,均涨超100%;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均超80%。仅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行业涨幅不 足10%。 近一年申万一级31个行业涨跌幅情况 展望后市,机构认为,上涨驱动力有望持续。国泰海通证券称,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阶段性调整:其一,两融规模、流通市值处历史均值, 两市整体估值不高,多数权重股股价处于低位,未显过热;其二,中国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出台。(资料来源: 国泰海通证券《波动与应对》, ...
22台仰望U8L鼎世版南通海门集体交付,比亚迪“济南号”巨轮同步首航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5:54
产品交付与市场认可 - 22位仰望U8老车主集体增购或换购U8L鼎世版 显示高端用户群体对品牌的持续信赖 [1][4] - 全球首位"U32车主"提车 家庭已购齐U7、U8、U8L、U9全系产品 印证品牌在高端消费群体中的强大吸引力 [6] 产品技术特性与定位 - U8L鼎世版定位全尺寸行政豪华SUV 售价128万元起 直指超豪华品牌核心领域 [7] - 车身长度达5.4米 采用24K黄金雕刻甲骨文车标 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鼎"文化 [9] - 搭载易四方、云辇-P+技术 具备应急浮水、爆胎稳行等安全功能 百公里加速3.5秒 续航超1000公里 [7][10] - 二排配备带按摩功能可一键躺平的"老板座" 采用顶级木材皮革及纯羊毛脚垫 三块大屏搭配丹拿音响 [9] 供应链与全球化布局 - 比亚迪第八艘汽车运输船"济南号"正式启航 拥有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 大幅提升汽车运输效率 [3][11] - "济南号"首次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船用电池组 是全球绿色航运领域的重大突破 [11] 行业意义与品牌影响 - 活动展现中国高端制造实力 老车主持续青睐表明市场对高端中国汽车品牌接受度提升 [12] - 汽车出海进入规模化、绿色化新阶段 体现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的信心 [12]
帮主郑重:周末政策密集发力,“中国版英伟达”过会,中长线该盯啥?
搜狐财经· 2025-09-28 15:35
先看最重磅的央行例会,这可是定调子的事。三季度例会明确说了要"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还特别提了要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 款,探索常态化安排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跟二季度比,这次删了"加力实施增量政策",反而强调"落实存量政策""释放政策效应"。说白了,就是政策不会 急转弯,而是稳稳托着市场,给咱们这些中长线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不用怕突然的政策波动,重点看长期的稳预期。 最后说下接下来要盯的事儿,9月30号的PMI特别关键,8月是49.4,要是能回到扩张区间,那经济回暖的信号就更明确了。外围还得看美国,政府会不会关 门、非农数据怎么样,这些会影响全球资金流向,但咱中长线不用天天盯着,知道有这么个事就行。至于本周400多亿的限售股解禁,也别一看到解禁就 慌,像宁波港这种大盘股,解禁对整体走势影响有限,重点看个股的估值和基本面。 紧接着8月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也来了,单月增长20.4%,累计利润也由负转正了。可能有人觉得这数太亮眼,是不是有水分?咱客观说,确实有去年低基 数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结构在变好。装备制造业还是"压舱石",原材料行业利润涨得快,连消费品制造业都由降转增了,而且大中小企业利 ...
继续聚焦高端制造
东方证券· 2025-09-28 15:22
核心观点 - 上证指数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横盘震荡并略微走强 收于3828点 [3][14] - 继续看好高端制造板块 但需注意追高风险 防守布局关注低位红利周期行业 [4][15] - 高端制造主题内关注相对低位细分和十五五规划相关细分 如机器人和深海经济 [5][16] 行业表现与配置观点 - 本周电力设备上涨3.9% 有色金属上涨3.5% 电子上涨3.5% 领涨市场 [4][15] - 防守布局关注电力、煤炭、钢铁、化工和农业等行业内个股盈利回升预期带来的机会 [4][15] - 电力板块红利吸引力提升 火电板块盈利稳定性提升、自由现金流改善、分红意愿上升成为长期趋势 [18] - 化工行业供给端格局有望改善 景气修复 部分企业盈利提升弹性可观 分红现金流可能提升 [19] - 农林牧渔行业去产能后盈利有望回升 红利属性强化 猪价现实与预期双弱叠加政策驱动 [19] - 钢铁行业出现存量供给收缩 盈利回归趋势 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 分红预期有望提升 [19] 高端制造主题细分领域 - 机器人领域Optimus V3即将发布 市场对进展节奏和估值存在分歧 短期相对弱势但看好震荡上行 [5][16] - 新能源主题短期关注储能、风电和固态电池 均处震荡上行趋势 储能和风电上行空间有限 固态电池空间较大 [5][16] - 全固态电池2025-2027年可能从中试迈向量产 技术路线收敛+政策驱动+场景应用推动产业链加速发展 [5][16] - 国产半导体指数领涨 半导体硅片指数上涨13.06% 半导体设备指数上涨11.22% 短期继续上行后可能转入震荡调整 [5][16] - 深海科技被视为国家级重要战略 涉及国家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新旧动能转化 后续政策规划出台之际有望表现 [6][17] - 量子计算成为国内外政府重点关注科技前沿 英伟达等头部厂商持续布局 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加速 [17] 宏观与盈利环境 -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改善明显 [7][18] - PPI持续下行触底期 PPI和行业盈利正处在低位回升节点 [7][18] - 反内卷背景下关注供给出清且有盈利弹性的公司 重点关注红利吸引力提升的公司 [7][18]
“杠铃策略”配置思路生变基金经理积极更新投资框架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杠铃策略"配置思路生变 基金经理积极更新投资框架 ◎记者 陈玥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反弹逐渐向纵深演绎,以科技为主的成长风格占据了市场主流,也使得2022年以来 持续表现的红利资产稍显逊色。以"红利+小微盘"构建的"杠铃策略"正面临新的挑战。 对此,一些受访基金经理表示,红利资产仍是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选择和配比都要更加精 细。"要结合基本面和估值的情况,找到非对称风险收益的机会。"一位基金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 示。 策略生变 框架迭代 红利资产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过去两年走红市场的由"红利+小微盘"构建的"杠铃策略",应如何改进这 一策略? 短期震荡 看长做长 随着反弹持续和市场风格变化,红利资产的优势有所弱化。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全市 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几乎全部为正,平均净值增长率均超过50%,分 别为55.26%和54.15%,其中数字经济、北交所、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方向主题基金的净值涨幅居 前,而红利相关的主动基金平均回报为19.31%。 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是否发生变化?对此,一些基金经理认为,短期有所减弱,但中长期来看依然突 出。 民生 ...
投资策略周报:A股、港股暂时的折返,慢牛即是长牛-20250928
华西证券· 2025-09-28 11:07
证券研究报告|投资策略周报 [Table_Date] 2025 年 09 月 28 日 [Table_Title] A 股、港股暂时的折返,慢牛即是长牛 [Table_Title2] 投资策略周报 [Table_Summary] ·市场回顾: 本周 A 股市场整体震荡,主要指数表现分化。受益于全球科技巨头 AI 领域资本开支提速、国内光刻机技术突破等 催化,半导体产业链整体走强,科创 50 指大涨 6.47%;消费板块走弱,社服、商贸零售、轻工、纺服行业指数跌 幅居前。资金面,市场成交边际缩量,融资资金维持净买入,股票型 ETF 本周净申购 231 亿元。大宗商品方面, 国际定价的商品价格走强,贵金属、原油、伦铜均上行,国内定价的黑色系商品下跌。外汇方面,美元指数上 行,10Y 美债回到 4.2%附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贬值。 ·市场展望:A 股、港股暂时的折返,慢牛即是长牛。A 股在经历了 7-8 月的趋势性上涨和科技龙头的交易拥挤 后,九月以来资金分歧有所加剧。下周临近长假,"日历效应"下场外资金入市或有放缓,短期 A 股、港股有望阶 段性震荡休整,部分资金倾向于节后布局十月行情。中期来看,本轮牛市演绎 ...
A股“躺”与“卷”的节前大决战
搜狐财经· 2025-09-27 04:37
t 4 11 《A股"躺"与"卷"的节前大决战》 ——估值修复的盛宴渐入尾声,盈利验证的硬仗才刚开始 别忘了,美联储刚刚降息,全球流动性改善,而中国经济企稳信号不断,政策面积极阳光。长期看,A股依旧机会满满。节前节后,不在于预测涨跌,而在 于能否构建一个穿越周期的组合。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节前资金多半会避险,市场略显清淡,但假期若无黑天鹅,节后常常惊喜开局。与其在满仓和空仓之间反复横跳,不如学会仓位管理: 既能保持参与感,又能稳住心态。 更关键的是,市场逻辑已换挡:前半场靠的是政策呵护和流动性宽松的"估值修复",后半场拼的是真刀真枪的"盈利验证"。谁的业绩能兑现,谁就能走得更 远。 聪明的投资者会用"哑铃策略":一端放低估值、高分红的红利资产作压舱石;另一端小仓位布局AI、芯片、高端制造等高成长方向。这样既能守住基本盘, 又能留点弹性,博取超额收益。 国庆长假临近,股民们的纠结症又犯了:是"持股过节",搏一把节后开门红,还是"持币过节",求个安心?一边怕踏空,一边怕被套,简直是股市版的"生 存还是毁灭"。 ...
国产制造业在发生什么:走进尊界 S800 工厂
晚点LatePost· 2025-09-27 02:07
尊界 S800 并非单一产品的成功,它还为国产汽车从跟随走向引领提供了可能。 对于在合肥尊界汽车超级工厂工作的李伟和张娟(均为化名)夫妇而言,2025 年的除夕夜,被打上了 特殊的印记。当尊界 S800 出现在蛇年春晚的镜头中时,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指向电视屏幕,对身边的 孩子说:"爸爸妈妈每天加班,就是在为这个努力。" 那一刻的自豪,真切而质朴。为了这台车能够按时量产交付,他们已经在尊界工厂度过了很多个深 夜。但当这款由自己亲手打磨的产品,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出现在亿万人瞩目的春晚上时,他们 过往的辛劳和疲惫似乎都找到了归宿。 春晚这束聚光灯,照亮的不只是一款售价百万的豪华车,更是穿透性能参数与研究报告的纸背,照进 了千千万万像李伟夫妇一样制造业从业者的内心。他们的故事,或许比任何市场数据,都更能诠释一 款旗舰豪华车型对于一个国家工业体系长远发展的意义。 从工人到工匠,一场国产汽车制造业的内部革新 在尊界 S800 的诞生过程中,最早一批发生心态转变的,是身处其中的产线工人。 尊界星空顶产线的车间班长老王觉得,自己和工友们的心态,是随着手上这块车内顶衬一起被打磨出 来的。 "这个活儿机器干不了,只能靠人,是一 ...
光大证券:A股节后有望继续上行 港股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1:20
A股市场表现与展望 - 9月A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 创业板指涨幅最大而上证50跌幅最大 [2] -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 受产业事件催化及市场情绪抬升影响 [2] - 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因交易热度回暖且估值合理未出现明显透支 [3] - 建议重点关注TMT主线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该板块易成主线且存在产业趋势进展等多重催化 [3] 港股市场表现与配置策略 - 9月港股震荡上行 恒生科技指数涨12.4% 恒生综合指数涨6.2% 恒生指数涨5.6% [2] - 港股盈利能力较强且估值偏低 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具稀缺性 [3] - 建议采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结合的"哑铃"策略 关注自主可控、芯片及高端制造概念 [4] - 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具独立景气度 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高股息策略可作稳定收益底仓 [4] 行业表现与催化因素 - 产业事件催化及市场情绪抬升推动电力设备、电子、传媒等行业走强 [2] - TMT板块存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等催化 且近期板块轮动中已显现优势 [3] - 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为港股提供上行支撑 结合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宏观背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