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争议

搜索文档
绿茶餐厅“现做”宣传遭质疑:广告语撤下,预制菜争议再起
经济观察报· 2025-09-19 05:25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9月18日实地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绿茶餐厅,发现门外确实没有"本店无预制 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店内也没有"现做"、"无预制菜"等相关宣传标语或提示。 公开资料显示,绿茶餐厅自2008年在杭州开出首店后,凭借创意菜品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迅速发展。今年 5月,绿茶集团在港交所上市。8月,公司发布半年报显示,绿茶集团上半年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 23.1%;股东应占利润2.34亿,同比增长34%;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涨40.4%。截至今年8月, 绿茶餐厅已在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地区布局超500家门店,覆盖100余个城市。 (原标题:绿茶餐厅"现做"宣传遭质疑:广告语撤下,预制菜争议再起) 在"西贝预制菜"风波的持续发酵下,"现做"这一原本用于吸引消费者的宣传词汇,如今却让餐厅 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日前,因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绿茶餐厅陷 入消费者信任争议。 9月17日,黑猫投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多名网友发现绿茶餐厅外卖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 菜"字样被涂黑处理。对此,有网友称之前"无预制菜"的宣传有欺骗消费者嫌疑。 然而 ...
“现做”标签的消亡:一场关于信任与效率的餐饮战争
搜狐财经· 2025-09-18 05:01
绿茶餐厅预制菜争议事件 - 绿茶餐厅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广告语并涂黑外卖餐具上相关字样 暴露餐饮行业新鲜现做与效率至上的核心矛盾 [2] - 公司以现烤鸡、现熬鸡汤等招牌菜构建新鲜现做消费想象 但供应链深度依赖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进行腌制调味预处理 门店仅需简单操作出餐 [3] - 采用中央厨房加门店复热模式使五年内扩张至500家门店且净利润增长近40% 但烤鸡等菜品实为预制半成品 未标注佛跳墙为冷冻料理包导致消费者信任崩塌 [3] 餐饮行业预制菜争议本质 - 争议表面是复热菜与现炒菜的工艺之争 实质是消费者主权与资本效率的博弈 [3] - 西贝创始人宣称无预制菜却因保质期24个月西兰花道歉 绿茶净利润增长40%但市值蒸发数亿 反映消费者与资本零和博弈造成行业信任赤字 [4] - 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背景下将"看得见火候、闻得到锅气"作为最后防线 资本因行业净利润率普遍低于10%而采用预制菜压缩人力成本30%并提升出餐效率50% [6] 预制菜行业标准与监管问题 - 中国预制菜市场存在标准长期缺位问题 现行规定中中央厨房加工半成品不属于预制菜但消费者将复热即食等同于预制菜 产生认知错位 [7] - 市场监管总局已启动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 但预加工与预制菜界限未明确 导致企业宣称非预制时缺乏消费者验证机制 [7] - 部分企业将现做作为营销工具却通过供应链外包实现规模化 反映行业集体浮躁心态 [5] 餐饮行业破局方向 - 透明化生产可通过直播后厨与公开供应链消除消费者疑虑 如绿茶招股书称仅简单操作则可全程直播 [8] - 建立预制程度分级标识制度如半预制或全现做 让消费者选择权倒逼企业转型 [8] - 需摆脱廉价劳动力依赖 参考日本调理食品占餐饮市场60%的成功经验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预制菜品质而非遮掩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者需求变化 - 消费者不再满足便宜而渴望真实 不再迷信网红而追求安心 用味蕾投票的时代已到来 [9] - 资本在效率与信任天平上倾向于效率 但品牌与消费者信任纽带被割裂 没有信任的经济将成为无根之木 [6][9] - 企业需思考如何让效率与良心共存 而非掩盖预制菜成为行业标配的真相 [9]
预制菜之王,为何没人骂?
投资界· 2025-09-17 08:21
以下文章来源于槽值 ,作者槽值小妹 槽值 . 网易文创旗下新情感消费品牌,倡导更有情调、有质感的生活方式。 快乐天堂。 作者 | 槽值小妹 来源 I 槽值 (ID:caozhi163) 这几天,又一个餐饮品牌因为"预制菜"问题被骂上热搜——西贝。 事情开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发了一条微博,说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 是太恶心了"。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则回应称,"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事情已经过去五天,但热度没有逐渐冷却,反而随着"使用浓缩鸡汤" "后厨有袋装冷冻 鱼" "门店厨师长没有厨师证"之类的争议浮出水面,而愈演愈烈。 评论区的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声讨西贝。 西贝因为预制菜不断被骂上热搜,焦头烂额,左支右绌的时候,另一个热搜却非常耐人 寻味: 是啊,不仅没人骂,根据萨莉亚公布的财报,2024财年(截至2024年8月)财报,公司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3%,至22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 0 8亿)。 在中国内地市场,同样实现营收和营业利润双增长,1 2个月时间录得收入超2 5亿元人民 币。 罗永浩在关于"西贝冷冻鸡汤"的微博转发语里说:"反正我们知道不是新鲜的鸡汤了,你 就卖罐头鸡汤的 ...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怎么就没人骂?
创业邦· 2025-09-15 10:11
以下文章来源于槽值 ,作者槽值小妹 来源丨槽值(ID: caozhi163 ) 槽值 . 网易文创旗下新情感消费品牌,倡导更有情调、有质感的生活方式。 作者丨 槽值小妹 图源丨Midjourney 这几天,又一个餐饮品牌因为"预制菜"问题被骂上热搜——西贝。 事情开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发了一条微博,说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 了"。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则回应称,"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事情已经过去五天,但热度没有逐渐冷却,反而随着"使用浓缩鸡汤""后厨有袋装冷冻鱼""门店厨师 长没有厨师证"之类的争议浮出水面,而愈演愈烈。 罗永浩在说"告一段落"后,又九次发文,还直接喊话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图源@头条新闻 评论区的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声讨西贝。 西贝因为预制菜不断被骂上热搜,焦头烂额,左支右绌的时候,另一个热搜却非常耐人寻味: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这或许也是萨莉亚身为"预制菜之王"却没人骂,而西贝却遭遇声讨的原因: 你这西餐厅都做到人均三十五了,那还说啥了? 人均三十五的"意大利沙县" 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学后,才在大学所在的"大城市",吃到人生中第一顿 萨莉亚。 揣着为数不 ...
罗永浩喊话于东来:希望您不要搅这浑水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25
事件背景 - 胖东来集团创始人于东来于9月15日公开发文力挺西贝餐饮品牌 肯定西贝在很多方面优秀 并呼吁社会理性理解企业 帮助企业改善问题而非毁掉企业[1] - 于东来在9月12日舆论发酵后已首次发声 感谢西贝和海底捞等品牌提供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1] - 罗永浩于9月15日通过微博回应于东来 建议其在弄清真相前不要被误导而搅浑水连累名声 并指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是想毁掉西贝的人[1] 罗永浩与西贝交锋 - 罗永浩于9月11日在社交媒体公开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3] - 罗永浩于9月14日晚在直播中宣布将提取10万元现金装到牛皮纸袋 亲手交给西贝公司总部前台兑现悬赏 并邀请媒体同行实拍和直播[2][5] - 罗永浩此次行动是因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一份表态截图流出 导致其再度向对方宣战[2] 法律分析 - 广东哲清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马俊哲指出个人悬赏行为存在侵权风险 引用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说明个人擅自发布悬赏广告征集违法犯罪线索被认定为侵害名誉权[5] - 马俊哲认为罗永浩悬赏从发布之初就有侵权嫌疑 带记者直播兑现会进一步扩大侵权损害 扰乱公司正常经营 可能构成寻衅滋事或破坏生产经营[6] - 马俊哲表示西贝可自行阻拦罗永浩行为 若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可通过报警处理[6] -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若未对西贝正常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干扰且未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名誉 则不构成侵犯西贝权益[6] - 付建表示若证据真实则罗永浩兑现悬赏是正常奖励行为 未侵犯西贝权益 属于正常民事行为[6] -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规定 若罗永浩扰乱正常经营秩序 西贝可在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财物等合理措施 但应立即请求国家机关处理[7]
西贝对质罗永浩的第四天:后厨禁参观、全线换油,客流不降反增
新浪财经· 2025-09-14 08:23
公司运营调整 - 暂停全国370家门店后厨参观活动以保证正常运营[3] - 门店已全部采用非转基因食用油替代此前使用的转基因油[15][16] 客流与营收影响 - 广州地区门店客流量减少20%-30% 日均营业额减少约2-3万元[6] - 北京地区部分门店客流量不降反增 周末出现客流提升现象[3][7] - 午市时段多家门店仍接近满客状态[3] 食品安全管理 - 强调采用中央厨房模式配送净菜半成品 符合国家2024年对连锁餐饮的规定[8] - 实行先进先出库存管理 日均消耗食材约600客用量[13] - 所有食材均通过自有供应链采购 配有食安专员每日检查[10][13] 企业社会责任 - 为员工子女提供每学期1000元教育补贴[4][20] - 在新疆等偏远地区捐建学校[4][20] - 2024年起增加员工奖金发放 设置500元/月能力提升奖励[19][20] 管理层回应 - 创始人贾国龙强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管理态度[18] - 厨师团队对外表示对厨房卫生和操作安全有高度信心[3][7][22] - 公司表示欢迎任何层面包括顾客的监督[22]
罗永浩:我隐隐地感觉到贾老板和贾老板的朋友们,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新浪财经· 2025-09-13 05:25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 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罗永浩:我隐隐地感觉到贾老板和贾老板的朋友们,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点击进入专题: 西贝陷预制菜争议 ...
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51
事件概述 - 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餐饮使用预制菜且价格过高 引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烈反应并声称将采取法律行动 [1][3][5] - 事件从消费者吐槽升级为企业与KOL的公开对峙 双方立场尖锐对立 [3][4][10] 西贝餐饮立场 - 公司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门店使用预制菜 声称"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 一道都没有" [5] - 公司认为罗永浩作为KOL的言论涉嫌带节奏 并非单纯消费者评价 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声誉 [10][13]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现实 - 大众认知中中央厨房预加工菜品即属于预制菜 这与国家标准存在定义差异 [5][6] - 商场餐饮门店因明火使用限制普遍采用预加工模式 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价格透明度诉求 [5][9] - 西贝曾推出"贾国龙功夫菜"产品线 将经典菜品加工成包装食品 强化了市场对其预制菜认知 [7] 舆论传播影响 - 事件加剧了西贝"预制菜且价格昂贵"的标签化传播 公司应对方式被指过于激进 [9][14] - 法律层面的字眼胜利难以消除市场争议 反而可能强化企业蛮横霸道的负面形象 [13][14] KOL传播策略分析 - 罗永浩作为资深舆论操盘手 24小时内连续发布5条相关内容 具有明显流量炒作特征 [16][19][22] - 其历史行为包括砸西门子冰箱 评论新东方俞敏洪和董宇辉等 均以制造话题获取流量为目的 [17] - 企业回应反而为其提供持续炒作素材 符合其"攻击性人格"的流量获取模式 [17][22]
罗永浩悬赏10万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
证券时报· 2025-09-12 03:08
事件背景 - 罗永浩于9月10日公开吐槽西贝使用预制菜且价格昂贵 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宣布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以反击负面言论 [2] - 罗永浩发布10万元悬赏公告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 将争议推向证据博弈阶段 [2] 公司经营数据 - 西贝2023年整体营收超62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4] - 截至2025年西贝全国拥有近400家门店 覆盖62个城市 [4] - 公司员工人数约17000人 [4] - 2025年西贝海外首店落地洛杉矶 开启全球化进程 [4] 公司发展历程 - 西贝于1988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创立 [4] - 贾国龙于2025年重任集团CEO [4]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预制菜证据
虎嗅· 2025-09-12 01:2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吐槽西贝使用预制菜"事件的影响持续升级。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当晚释放强硬态度,明确表示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以此反击其此前的负面言论。 面对贾国龙的起诉表态,罗永浩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作出回应,不仅未显退让,反而采取更主动的行动 ——直接发布10万元悬赏公告,公开向外界征集能证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让这场围绕预制 菜的争议从"口头对峙"推向"证据博弈"阶段。 回顾事件前因始末: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称"几乎全是预制菜"。罗永浩表示:好久没吃西 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9月11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回应争议时明确表态,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同时直指罗永浩此前 的相关言论已对西贝的品牌声誉与经营造成极大伤害。 当晚,对于贾国龙要起诉的言论,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回应。罗永浩回应称"好,来吧",并表示 西贝"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随后,罗永浩还发布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 "真凭实据"。 本文来自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