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收购

搜索文档
倪妮代言的时装公司被问询,女装卖不动收购锂电材料公司能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09:09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14.2亿元收购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71%股权 实现跨界锂电池粘结剂业务布局 [1] - 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和现金支付方式 标的公司主营锂电池专用粘合剂 实控人梁丰同时持有标的公司部分股权 [1] - 收购增值率达103.40% 引发市场对高额商誉和业务跨界风险的关注 [1] 公司原业务状况 - 公司主营精品服装业务 旗下拥有"播 broadcast"等女装童装品牌 截至2025年6月末品牌店铺数量达550家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9亿元 创上市后最大亏损 亏损额超过此前三年盈利总和 [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68% 主要受消费环境变化、门店调整及线上销售结构调整影响 [2] 收购战略动机 - 服装主业受经济下行、竞争加剧及成本上升影响 增长乏力盈利波动 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3] - 选择锂电池粘结剂行业因其市场空间广阔 属锂电池关键辅助材料 影响电池安全性及性能 [3] - 实控人梁丰拥有璞泰来、锦源晟等锂电行业资源 可导入技术研发、客户渠道和管理经验 [4]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5.03亿元 归母净利1.81亿元 2024年营收6.38亿元 归母净利2.04亿元 [4] - 2025年1-5月营收3.17亿元 归母净利1.30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4] - 标的公司拥有近百项国际国内专利 系行业首家主营PAA类水性粘结剂的企业 [4] 交易估值与预测 - 采用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价值20.05亿元 对应2024年市盈率9.84倍 市净率2.03倍 [5] - 预测2025年营收6.92亿元 2030年达9.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47% [5] - 预测销量从2025年6.55万吨增至2030年9.57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7.88% [5] 交易合理性论证 - 公司称相较同行业可比交易 本次市盈率与市净率较低 估值谨慎 [6] - 交易将形成"服装+锂电粘结剂"双主业格局 实控人行业资源可助推标的公司提质增量 [4] - 上交所关注资产质量提升、中小投资者保护及业务转型风险管控问题 [3]
年内9家ST公司,涨幅超100%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9:37
公司股价表现 - *ST宇顺9月26日涨停 收盘价41.31元/股 市值达115.77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1060% [1] - *ST亚振9月26日涨停 收盘价34.92元/股 市值达91.75亿元 [9][11] - ST华通收盘价21.58元/股 市值达1602.9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19.84% [9] 行业涨幅统计 - 年初至今9家ST公司涨幅超100% 覆盖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传媒、轻工制造等行业 [3][8] - ST亚振涨幅469.66% ST华通涨幅319.84% ST信通涨幅274.3% ST迪威迅涨幅150.88% ST证通涨幅130.2% ST易联众涨幅101.58% [9] 业务转型动向 - *ST宇顺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等产品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46.48万元 [4] - *ST宇顺4月披露跨界收购计划 拟现金收购三家数据中心公司100%股权 标的公司运营约8000个机柜 [6] - ST华通在深圳和上海投资数据中心项目 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投资摩尔线程 穿透持股比例约0.35806% [10] - *ST亚振8月公告拟以5544.9万元收购广西锆业科技51%股权 寻求业务转型 [11] 交易风险与监管 - *ST宇顺因2024年审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ST宇顺股价在3月31日至5月20日期间涨幅达204.18% 公司曾进行交易波动核查 [7] - *ST亚振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12% 公司提示整合存在不确定性 [13][14]
业绩承压股价反涨,奥康国际股东减持超9000万引关注
犀牛财经· 2025-09-22 07: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亏损3.74亿元、9327.89万元和2.1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204.48万元 同比降幅达364.28%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额更大 显示主营业务面临巨大压力 [3] 股价与股东行为 - 股价从2024年9月见底回升 至2025年8月8日最高涨至10.26元 创近四年新高 较2024年低点最大涨幅接近2倍 [3] - 第三大股东项今羽在2025年8月股价高位时减持套现 金额不低于9352.68万元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4] 公司战略与分配 - 2024年度实施现金分红累计超过1亿元 [4] - 曾尝试跨界收购芯片资产以寻找新增长点 但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4] 公司背景 - 创建于1988年 是中国知名皮鞋品牌运营商和零售商 拥有奥康、康龙自有品牌并代理斯凯奇和彪马 [3] - 国内最大民营制鞋企业之一 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12年在上交所上市 [3]
海昌新材抛2.55亿跨界收购 拓展产品布局境外收入占六成
长江商报· 2025-09-21 23:09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 实现向高精度卫星天线领域的跨界拓展 [1][2] - 标的公司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核心部件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和精准农业等领域 [1][2] - 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信为通讯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2]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业收入8437.23万元 净利润3346.87万元 净资产7475.41万元 [2]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现状 - 公司核心产品为电动工具零部件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达81.37%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8亿元(同比下降4.75%) 净利润3074.24万元(同比增长0.14%) [4] - 境外收入长期占比超六成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8504.61万元 占总营收61.63% [1][4] 研发投入与市场表现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7174.38万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36.99万元 [4] - 累计获得专利及实用新型79件 [5] -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37.59% 最新总市值64.15亿元 [5]
海昌新材欲跨界卫星通信
北京商报· 2025-09-21 15:57
收购交易概述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 实现向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跨界拓展 [1][2]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转让方为吴文平、卢林生二人 [2]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 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和北斗通信天线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等领域 [3] - 2024年标的公司总资产8029.84万元 负债3561.97万元 净资产4467.87万元 营业收入9671.6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6]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具体年度目标将在正式协议中明确 [6] 收购方业务与财务 - 海昌新材主营粉末冶金制品研发生产 产品包括齿轮、轴承、齿轮箱等 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办公设备、家电及工程机械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4.75%) 归属净利润3074.24万元(同比微增0.14%) 扣非净利润2857.86万元(同比增长2.33%) [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2.25亿元、2.9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720.13万元、4617.85万元、7122.58万元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货币资金约3.74亿元 [5] 战略协同与行业前景 - 收购旨在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通过技术融合强化无人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壁垒 提升客户影响力和黏度 [3] - 卫星定位及通讯行业(特别是GNSS天线领域)受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及政策支持推动 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4] 市场表现 - 9月19日海昌新材股价收跌5.07% 报25.85元/股 总市值64.15亿元 当日成交金额4.32亿元 [7]
大牛股海昌新材拟跨界:瞄准北斗卫星通信天线赛道,欲掷2.55亿元控股信为通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5:18
收购方案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深圳市信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1] -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约5亿元 对应市净率6.69倍 [2][6] -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交易对方承诺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4][8] 标的公司业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 产品包括北斗卫星通信天线 [3][5]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等高技术领域 [5] - 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是行业应用领域重要服务商 [5] 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8]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业收入8437.23万元 净利润3346.87万元 [8] - 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 收购静态市盈率约16.5倍 [8]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海昌新材向高科技领域的跨界布局 [4][5] - 公司主营粉末冶金制品 电动工具零部件收入占比81.37% [4] - 通过收购实现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拓展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5] 市场表现 - 海昌新材股价从去年2月4.17元/股低点上涨至最高32.14元/股 [2] - 当前股价25.85元/股 总市值64.15亿元 [1][2]
“地上跑的”想变“天上飞的”!大牛股海昌新材拟跨界:瞄准北斗卫星通信天线赛道 欲掷2.55亿元控股信为通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5:01
收购方案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实现控股 [2] -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约5亿元对应市净率6.69倍 [3][8]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10] 标的公司业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包括北斗卫星通信天线 [4][6]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等高技术领域 [6] - 具备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是行业应用重要服务商 [6] 财务表现 - 信为通讯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净利润3036.81万元 [9]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业收入8437.23万元净利润3346.87万元 [9] - 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收购静态市盈率约16.5倍 [10] 战略布局 - 海昌新材主业为电动工具零部件收入占比81.37% [5] - 公司近年拓展MIM、SMC新产品线并寻求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领域突破 [5] - 本次收购系跨界高科技领域布局旨在拓展卫星定位及通讯产品线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7] 市场表现 - 海昌新材股价从去年2月最低4.17元/股上涨至最高32.14元/股 [3] - 当前股价25.85元/股对应市值64.15亿元 [2][3]
“地上跑的”想变“天上飞的”!大牛股海昌新材拟跨界:瞄准北斗卫星通信天线赛道,欲掷2.55亿元控股信为通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4:54
核心交易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 实现控股[1][3] -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约5亿元 对应净资产7475.41万元 市净率达6.69倍[1][5] - 交易基于2024年净利润3036.81万元 静态市盈率约16.5倍[6] 收购标的业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 产品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天线[2][4]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及形变监测等高技术领域[4] - 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援 是行业应用重要服务商[4] 财务表现 - 标的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6]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收8437.23万元 净利润3346.87万元 呈现增长态势[6]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未达85%需补偿[6] 战略意义 - 海昌新材主业为电动工具零部件 该业务占比达81.37%[3] - 此次收购系跨界布局高科技领域 旨在拓展卫星定位及通讯产品线[4] - 公司近年积极拓展MIM、SMC新产品线 寻求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行业突破[3] 市场背景 - 海昌新材股价从2023年2月8日低点4.17元/股最高涨至32.14元/股[1] - 公告当日收盘价25.85元/股 市值64.15亿元[1]
联合精密(001268)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26
收购战略与业务布局 - 拟收购迈特航空以布局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业 [1] - 目标公司为中航工业旗下成飞、沈飞等主机厂供应商 [3] - 目标客户包括中航工业旗下科研院所、中电科、兵器兵装、中船、中核及民用低空经济企业 [3] - 收购旨在提升航空防务装备领域参与度并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4] -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 [4] 财务表现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19.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138.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80%) [2]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户数为8513户 [2] 风险提示与战略声明 - 多次强调收购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需注意投资风险 [1][3][4] - 公司表示将继续聚焦主业并寻求外部合作机会 [2] - 未明确采用"家电+军工"双主业模式但提及拓展新领域 [2]
连亏三年半,捷强装备溢价1656%跨界收购
深圳商报· 2025-09-17 07:45
收购交易概况 - 捷强装备以4690万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武汉碳翁持有的山东碳寻51%股权[1] - 交易基于战略发展规划及实际经营情况 于2025年9月15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1] - 山东碳寻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核心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3] 标的公司估值 - 截至2025年5月31日评估基准日 山东碳寻净资产账面价值586.32万元[3] - 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1.03亿元 评估增值率1656.72%[3] - 经协商确定51%股权作价4690万元 对应整体估值约9196万元[3] 业绩承诺条款 - 交易对方承诺山东碳寻2025-2027年净利润累计达到5500万元[3] - 要求任一年度净利润不为负[3] - 业绩承诺期为三年[3] 收购战略意图 - 公司对纳米级碳材料领域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后作出的决策[3] - 有利于扩大收入规模并增强盈利能力[3] - 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符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44%[4] - 归母净利润-868.66万元 同比下降798.61%[4]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63.09万元 同比下降130.90%[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二季度毛利率32.36% 同比下降14.91个百分点[4] - 核辐射监测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8.92个百分点至37.96%[5] - 液压动力系统产品订单减少且价格调整 导致毛利降幅较大[5] 市场表现 - 2020年8月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53.10元[5] - 上市初期股价最高达174.71元(除权后133.93元)[5] - 截至2025年9月17日股价报45.21元/股 总市值45.14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