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福达合金“父买子”并购后续:交易性质反转,高溢价面临低补偿|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9-29 14:32
时隔两个月,备受关注的福达合金(603045.SH)"父买子"式重组草案正式出炉,收购范围、交易价格、业绩承诺、交易对方手等关键信息浮出。 根据草案,福达合金拟以3.52亿的价格现金收购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达电子"或"标的")52.61%的股权,溢价2.71倍,交易对方包含光达电 子的15名股东。交易完成后,光达电子成为福达合金的控股子公司。 溢价收购带来的商誉,向来是上市公司未来的利润"雷区",一旦标的业绩不及预期,商誉减值将直接冲击上市公司业绩。福达合金收购光达电子52.61%的股 权,常规情况下,将为上市公司带来2.2亿商誉。 但由于交易性质突变为"同一控制下企业收购",根据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这笔关联交易将不会形成商誉。 新披露的一系列交易细节,对此前争议作出某种"回应"——交易性质随标的实控人调整,从"父买子"转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收购",按会计准则,可以规避 2.2亿商誉。 但同时暴露新的争议点,尽管交易设置了"三年(2025-2027)标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亿"的业绩承诺,看似为交易风险"兜底",但业绩补偿仅有两名股东参 与,且补偿金额以两者交易对价总和(7485万元)为上限,这与2 ...
押注半导体 向日葵连斩20CM涨停
每日商报· 2025-09-24 23:08
公司股价表现 - 向日葵复牌后首日股价飙涨19.96%至5.95元/股 市值达76.59亿元[1][2] - 复牌次日再度20%涨停 成交额创2020年9月10日以来新高[2] - 复牌第三日继续20%涨停 成交量300.34万手 成交额24亿元 总市值升至110.31亿元[2] - 停牌前7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近30% 其中8月29日单日涨超15% 9月5日涨超11%[2]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兮璞材料100%股权和贝得药业40%股权[1] -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1] -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支持交易实施[1] 标的公司业务构成 - 兮璞材料专注于高端半导体关键材料 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高纯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金属基前驱体[2]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扩散、蚀刻、薄膜沉积等关键工艺环节[2] - 贝得药业主要从事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药物研发制造[3] - 贝得药业主要收入来自原料药和制剂 其中克拉霉素原料药占主要部分[3] 公司战略转型历程 - 2010-2018年主营光伏业务 2019年收购贝得药业60%股权转型医药行业[3] - 2023年尝试重返光伏领域 2024年投资金属基陶瓷材料[3] - 本次交易旨在切入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3] 行业跨界并购趋势 - 自2023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 A股涌现多起半导体跨界并购案例[4] - 金字火腿子公司拟以不超过3亿元取得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股权[4] - 开普云2023年8月拟收购南宁泰克100%股权切入存储产品业务[5] - 通业科技同期拟以不高于6.7亿元收购北京思凌科半导体100%股权[5] - 友阿股份拟收购深圳尚阳通科技100%股权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5] 半导体行业前景 - 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上升阶段 新技术发展带动前驱体、特种气体等材料需求增长[5] - AI半导体市场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40% 市场规模将达2900亿美元[5] - 2900亿美元规模将占全球半导体需求的35%[5] - 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具有技术创新活跃、市场需求增长快、附加值高等特点[5]
向日葵“再玩”跨界,资本运作“达人”吴建龙谋局半导体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4 12:59
公司股价表现 - 向日葵在9月24日实现第三个20cm涨停 股价报收8.57元 市值达110.31亿元 [1][2] - 自4月9日年内低点以来 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37% [2] - 市值时隔多年重回百亿上方 [1] 收购交易细节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贝得药业40%股权和兮璞材料100%股权 [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2.9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兮璞材料2023年营收3854.18万元 净利润4.08万元 2024年营收9854.4万元 净利润1376.52万元 [4] - 截至2024年末 兮璞材料资产总额1.18亿元 [4] - 贝得药业100%股权评估值为5.92亿元 增值率92.13% [7] 标的公司业务特点 - 兮璞材料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高纯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金属基前驱体 [3] - 核心团队拥有超2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及国际领先大厂管理背景 [3] - 产品已通过海内外数十家知名晶圆制造企业认证并实现长期稳定批量供应 [3] 公司主营业务现状 - 现有主营位于医药领域 主要产出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药物 [1][2] - 原料药和制剂构成收入主要部分 克拉霉素原料药占主要构成 [2] - 2024年营收3.3亿元 归母净利润782.73万元 同比下降2.38%和64.01%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4亿元 同比下降8.33% 归母净利润116.07万元 同比下降35.68% [2] 公司转型历史 - 最初置身光伏领域 2010年上市时营收23.29亿元 归母净利润2.513亿元 均为年度最高纪录 [6] - 2012年首次出现亏损 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25亿元 2019年再亏1.15亿元 [6] - 2019年剥离光伏业务 以3.55亿元现金收购贝得药业60%股权 [7] - 贝得药业2019-2021年累计业绩承诺完成率仅64.16% [7] - 2023年3月计划重拾光伏 投资TOPCon电池项目 首期预计总投资15亿元 [8] - 2024年2月终止TOPCon电池项目并注销项目公司 [8] - 2024年3月宣布投资金属基陶瓷业务 但未配备专业人员和技术储备 [8] - 2025年4月因产品未达技术指标终止金属基陶瓷项目 [9] 实控人背景 - 实控人吴建龙早年从事纺织、摩托车买卖、液化气贸易、房地产和超市等多个行业 [11] - 2004年创办向日葵 2010年带领公司上市 [12] - 2013年至2015年期间大量减持公司股份 [12][13] - 2018年至2019年股价低迷期间进行增持 [13] - 现任董事长吴少钦具有光大证券投行和私募工作经历 [13]
政策驱动多元变革 并购市场新生态渐显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20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 披露并购重组事项公司数量达2800余家 涉及事件超4760单 均创近3年新高 [1][2] - 重大资产重组披露达230单 有力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2] 支付与审核效率优化 - 现金支付占比下降至88.54% 组合支付方式(股权+现金/可转换债券等)占比大幅超越过去2年水平 [3] - 并购重组完成周期缩短至平均约2个月 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天数同步大幅缩减 [3] 新质生产力领域并购扩张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领域并购事件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数量同比增加两倍多 [4] - 传统行业跨界并购意愿提升 如狮头股份拟6.5亿元收购机器视觉企业利珀科技97.44%股权 [4] 国企并购参与度提高 - 国有企业作为竞买方参与并购事件占比超30% 其中地方国企占比近23%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5] 交易估值与规模上升 - 重大资产重组平均交易价值达34亿元(不含券商并购案) 同比提升近60% [7] - 交易标的平均市盈率超16倍 同比提升超30% 项目失败率降至2.8% [7] - 半导体行业标的平均增值率同比大幅增长 如春晖仪表评估增值率达148.23% [7]
友阿股份(002277) - 002277友阿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07:18
重组进展与审核状态 - 公司正在结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反馈意见对《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进行完善修改和补充 [3][5][6][7][9][10][11][12][13] - 《审核问询函》延期回复截止日为2025年10月2日 [2][6][13][14] - 重组事项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3][11] - 公司多次强调本次重组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9][10][11][12][13]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尚阳通100%股权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形成"百货零售+半导体"双主业格局 [9][13] - 与长沙国控资本、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 [7] - 拟设立半导体领域并购基金开展产业链投资 [7] - 标的公司尚阳通聚焦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产品覆盖车规级、工业级和消费级领域 [3][9] 财务与股权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人数为79,899人 [10]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2.21% [6] - 公司持有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12.63%股权 [6] - 持有佛山隆深机器人12.63%股权 [9] 经营数据与业务动态 - 7-ELEVEN便利店在湖南省门店数量达83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 [5] - 公司正在筹备国庆双节促销活动 [1] - 2025年前三季度百货零售业绩情况将体现在第三季度报告中 [4][5] - 标的公司管理层股东承诺未来三年研发费用、专利申请数量及研发人员占比等指标 [1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更名计划 [2][10] - 未对交易对方设置业绩承诺安排 [12] - 参股公司隆深机器人暂无IPO计划 [11] - 重组事项已于2025年6月30日获深交所正式受理 [11]
重大资产重组!刚刚公告,明日复牌!
券商中国· 2025-09-21 12:38
向日葵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兮璞材料100%股权和贝得药业40%股权,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股票于9月22日复牌 [1][2] - 向日葵原主营业务为医药领域,主导产品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主要营收来自原料药和制剂,其中克拉霉素原料药为主要组成部分 [2] - 2024年全年营收3.3亿元同比下降2.38%,归母净利润783万元同比下降64.01%;2025年上半年营收1.44亿元同比下降8.33%,归母净利润116万元同比下降35.68% [2] - 业绩下滑主要因抗感染类制剂产品销量大幅下滑、竞品价格走低及克拉霉素原料药海外订单减少,但拉西地平分散片销量同比增长39.03%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转型新质生产力 [1][3] 并购标的业务详情 - 兮璞材料主营高端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高纯度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和金属基前驱体,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工艺环节 [3] - 贝得药业为向日葵控股子公司,从事抗感染类、心血管类及消化系统类药物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3] A股公司跨界半导体产业趋势 - 自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A股并购重组案例涌现,多家公司跨界进入半导体领域 [4] - 开普云2025年8月拟收购南宁泰克30%股权并计划收购剩余70%股权,新增存储产品业务以拓展业务范围 [4] - 通业科技2025年8月拟以不高于6.7亿元现金收购思凌科半导体100%股权 [5] - 友阿股份2024年12月拟以15.8亿元收购尚阳通100%股权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标的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 [5] - 阳谷华泰2024年11月拟以14.43亿元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延伸至半导体电子化学品领域 [6]
捷强装备推4690万跨界并购 标的估值溢价1656%承诺三年赚5500万
长江商报· 2025-09-18 07:35
收购交易概述 - 捷强装备拟以现金4690万元收购山东碳寻新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山东碳寻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山东碳寻整体估值为1.03亿元 评估增值率高达1656.72% [1][4] - 交易对手方承诺2025年至2027年山东碳寻净利润累计达5500万元 且任一年度净利润不为负数 [1][5]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山东碳寻2024年营业收入1765.27万元 净利润85.79万元 2025年前五月营业收入6410.03万元 净利润612万元 [5] - 截至2025年5月末总资产1.03亿元 总负债9718.23万元 净资产586.32万元 资产负债率达94.3% [5] - 存在待清偿资金拆借合计1481.75万元 约定2025年12月31日前清偿 [5]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亏损868.66万元 同比下降798.61% [3][8] - 核辐射监测设备销售收入7832.70万元 同比上升19.50% 生物检测设备销售收入347.82万元 同比上升126.68% [9] - 液压动力系统销售收入261.75万元 同比下降89.11% 其他核生化安全装备及配件销售收入1621.46万元 同比上升90.08% [9] 历史业绩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3099.48万元、-1742.56万元、-6790.42万元、-2.78亿元 [7] - 连续三年半累计亏损3.72亿元 2022年以来未实施现金分红 [3][9] - 2022年和2023年两次筹划重组卡迪诺科技均未成功 [8] 战略转型动机 - 收购山东碳寻是公司跨界进入纳米级碳材料领域的重要举措 [1][4] - 公司主要从事核生化安全装备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 [4] - 本次交易基于对纳米级碳材料领域的前沿调研 旨在扩大收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 [9]
捷强装备主业承压推4690万跨界并购 标的估值溢价1656%承诺三年赚5500万
长江商报· 2025-09-18 00:01
收购方案 - 公司拟以现金4690万元收购山东碳寻新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山东碳寻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2] - 山东碳寻整体估值为1.03亿元 评估增值率达1656.72% 净资产账面值586.32万元 评估增值9713.68万元 [1][3]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 2025年至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500万元 且任一年度净利润不为负 [1][3] 标的公司财务与业务 - 山东碳寻主营纳米级碳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成立于2023年 [3] - 2024年营业收入1765.27万元 净利润85.79万元 2025年前五月营业收入6410.03万元 净利润612万元 [4] - 截至2025年5月末总资产1.03亿元 总负债9718.23万元 净资产586.32万元 资产负债率94.3% [4] - 存在待清偿资金拆借1481.75万元 均与武汉碳翁关联方相关 约定2025年12月31日前清偿 [4] 收购方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亏损868.66万元 同比下降798.61% [5] - 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3099.48万元/-1742.56万元/-6790.42万元/-2.78亿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3.72亿元 [1][5] - 2025年上半年核辐射监测设备销售收入7832.70万元(同比+19.5%) 生物检测设备销售收入347.82万元(同比+126.68%) 液压动力系统销售收入261.75万元(同比-89.11%) [6] 战略动机与风险 - 收购系跨界进入纳米级碳材料领域 公司原主营核生化安全装备 存在跨界经营风险 [1][3] - 公司称收购基于对纳米级碳材料前沿方向的充分调研 旨在扩大收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并实现资源整合 [6] - 核辐射监测产品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降 液压动力系统因订单减少及价格调整导致收入与毛利大幅下降 [6]
抛高溢价并购案,捷强装备跨界“豪赌”
北京商报· 2025-09-17 13:07
并购交易概述 - 捷强装备拟以4690万元现金收购山东碳寻新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 对应认缴出资额510万元 实缴出资额0元 [1][4] - 收购后山东碳寻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4] - 此次并购系跨界重组 标的公司主营纳米级碳材料研发生产 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而公司主营核生化安全装备 [4] 交易定价与评估方法 - 采用收益法评估 标的公司净资产账面值586.32万元 评估值1.03亿元 评估增值9713.68万元 增值率1656.72% [6] - 资产基础法评估显示所有者权益账面值586.32万元 评估值694.76万元 增值率18.49% [6] - 最终采用收益法评估结论 因更看重标的未来经营状况和获利能力 [6] 业绩承诺条款 - 转让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达到5500万元 且任一年度净利润不为负 [8] - 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85.79万元 2025年1-5月净利润612万元 [1][8]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 成立时间仅两年多 [8]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约8400.84万元 交易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预计对现金使用效率影响较小 [5]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742.56万元 -6790.42万元 -2.78亿元 [9] - 2024年营业收入1.38亿元 较2023年2.93亿元大幅下滑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44% 但归属净利润-868.66万元同比转亏 [9] 市场表现与战略动机 - 公告后首日股价高开3.53%但收盘跌0.33% 报45.15元/股 总市值45.08亿元 成交金额2.92亿元 [10] - 公司称并购基于对纳米材料领域充分调研 旨在扩大收入规模 增强盈利能力 实现资源共享 [4] - 主营业务面临市场竞争激烈 核辐射监测产品毛利率下降 液压动力系统订单减少及价格调整导致毛利下降 [9]
欲切入卫星通信领域 东珠生态跨界并购
北京商报· 2025-09-10 17:46
重组计划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89.4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1][3]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3] - 收购后业务将跨界至卫星通信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卫星通信基带产品、终端产品及网络管理系统 [3] 市场反应与股权结构 - 重组预案披露后次日股价收涨停价9.22元/股 创年内新高 单日成交金额1621万元 [3] - 实际控制人席惠明、浦建芬夫妇合计持股42.59% 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6.12% [4] - 控股股东浦建芬质押500万股 占其所持股份13.12% 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比例达48.69% [4]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归属净利润-3.15亿元 2024年扩大至-6.3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降23.04%) 出现上市后首次半年度亏损-953.89万元 [5] - 标的公司凯睿星通2024年净利润4150.0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81.64万元 [5] 交易细节与资金状况 -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及业绩承诺等具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货币资金2.65亿元 短期借款3.54亿元 资产负债率59.72% [6] - 募集配套资金实施与否不影响资产收购环节的推进 [6] 战略转型动机 - 受行业整体形势影响 公司近两年经营业绩承压 营收从2022年12.42亿元降至2024年3.76亿元 [3][5] - 通过并购切入卫星通信与空间信息技术领域 旨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加快新质生产力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