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市

搜索文档
济南上半年新增全国绿色食品认证37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8:1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培乐 9月23日下午,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质量强市的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控,推行重点工业产品质 量安全追溯制度,创新建立"快检+快处"工作机制,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69%。 提升产业质量 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济南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全市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瞪羚企业总数突破8500家,居全省 首位;积极融入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强化产业链质量协同提升,持续推进软件信息、平阴玫瑰等省级质量强链试点;打造品牌 矩阵,坚持标杆引领,济南市共获省长质量奖26个、"好品山东"66个,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 提升工程质量 推动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擦亮"齐鲁建造"品牌,省级BIM示范项目数量全省领先。上半年,济南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24.4亿元,居全省首 位。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管控,推行"超前服务"监督模式,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覆盖质量监督,严控关键环节质量风险。 提升产品质量 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济南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控,推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长江日报· 2025-09-22 13:09
编辑:冯瀚莹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人工智 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创新高 地。要突出应用导向,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强化人工智 能创新技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要突出创新引领,聚焦智能终端、智能装备 等重点领域,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推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要壮大产业规模,引 育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园,推动产 业集群发展。要营造良好生态,加大金融、数据、算力、人才等支持力度,加快行业应用中 试基地、高质量数据集、多元算力底座等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加强统筹协 调,将"人工智能+"行动作为"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举措,推动各 项任务落实。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机遇,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 产力为着力点,促进质量变革创新,加快建设质量强市。要着力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产业质 量竞争力,加快转变 ...
市政府召开第165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质量强市建设、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9-20 00:52
9月19日,市政府召开第165次常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 文章精神,研究部署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质量强市建设、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等 工作。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精神,牢牢把握"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破障疏 堵,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抓好新时代系列"汉交所"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一流营商环境,系统提升开放枢纽能级,更好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会议强调,要抢抓战略机遇,强化系统布局,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 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要突出应用导向,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 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突出创新引领,推动行业 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强AI芯片、数据库、多模态大模型等领 域核心技术攻关;突出产业聚集,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园,培育壮大智能终 端、智能网络、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突出生态营造,加快建设行业应用中试基地、高质量 数据集、多元算力底座和开源社区,强化资金和人才等要 ...
幸福感满满!枣庄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分连续2年正增长
齐鲁晚报网· 2025-09-19 13:5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翔 9月19日下午,枣庄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据介绍,近 年来,全市上下严格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等文件精神,加快实施质 量强市、品牌强市战略,全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分连续2年正增长,有力提升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 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质量强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发布会上,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震作新闻发布。李震介绍,枣庄市发挥质量强市 及品牌战略工作机制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建立以1条国家级 石榴产业链项目为引领,锂电池、机床2条省级产业链项目为关键,新材料、高端装备等10条市级产业 链项目为支撑的"1210"质量强链梯次培育工作模式。成功举办"枣庄市石榴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工作推进会暨2025中国品牌日(枣庄)活动""枣庄市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推进会", 绘制13条产业链2.0版质量图谱,运用质量问题、攻关项目、政策工具"三张清单",对产业链64项共性 技术短板进行重点突破,以清单化推进各项任务落地,为全市"6+3"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 ...
淮安全面启动2025年“质量月”活动 五大行动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56
2025年9月,我国迎来第48个"质量月",淮安市紧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联动 市场监管局等17个部门启动系列活动。通过实施"五大行动",全方位激活质量发展新动能,为质量强市 建设注入强劲活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质量管理提升行动 精准赋能,夯实企业发展基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提升行动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打出标准化建设与技术帮扶"组合拳"。活 动期间,淮安重点推进省级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工作,指导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的企业标准体系,以标准创新引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针对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痛点,全市组织质量 技术专家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一对一"帮扶,从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搭建等方面提供专业 指导,切实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同时,行业专项培训同步推进。围绕测绘工程质量与导游服务质量两大领域,淮安举办专题知识培训 班,邀请业内专家解读最新行业规范与质量要求,帮助从业人员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为强化 企业法治意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法律专业机构,依托法律赋能商会、"法治副会长"等特色服务平台, 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针对质量领域常见 ...
常州“链”就高质量产业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56
金秋时节,全国"质量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在此关键节点,常州市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深入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 重点工作,全力推动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疾驰,书写 着一座工业城市以质取胜的时代篇章。 聚力质量战略引领,推进品牌强企强链 质量,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产业腾飞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常州市高瞻远瞩,将质量强市战略深 度融入"十四五"规划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质量 共治格局,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常州市持续加大对优质企业的培育力度,近三年来,累计筛选300家重点企业全力 冲刺各类质量奖项,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质量提升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常州市在质量领域斩获 颇丰: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3次,这一国家级荣誉充分彰显了常州企业在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方 面的卓越实力;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含提名)22项,省级奖项的多次入账,进一步巩固了常州在省内质量 领域的领先地位;"江苏精品"认证总数达119个,数量位居全省前 ...
南京市与质量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9-17 02:43
会议概况 - 南京市举办高质量发展对话会 主题为质领未来共创共赢 聚焦质量驱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引领发展变革 [1] - 市委书记周红波出席并致辞 强调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生命线 推动南京制造向南京智造转型 [1] - 会议旨在通过政企对话和产业对接凝聚质量共识 激活创新动能 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1] 企业参与情况 -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副总经理李爱国发表主旨演讲 [2] -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勇参与会议发言 [2]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董事长隋少春作为嘉宾发表演讲 [2] -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王会文进行主旨演讲 [2] 产业合作进展 - 市投资促进局进行主题推介 展现南京投资潜力 向全球质量领军企业发出投资邀约 [2] - 一批聚焦高质量发展合作的协议项目在会议期间正式签约 [2] - 参会企业包括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 质量领军企业和质量标杆企业 [2] 政企合作方向 - 以质量为支撑畅通交流渠道 推动质量强企和质量强链建设 [1] - 以创新为纽带拓展合作空间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以产业为依托共享发展机遇 实现互利共赢合作模式 [1]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乘风破浪再续辉煌—— 福建晋江质量强市工作纪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5:51
核心观点 - 晋江市通过系统化质量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 2023年5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1][9] 质量战略演进 - 1996年率先提出"质量立市"战略 开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5] - 1998年升级为"品牌立市" 引导企业从做产品转向创品牌[6] - 2002年提出打造"品牌之都" 推动晋江制造走向国际[6] - 2009年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并实施技术标准战略[7] - 2016年成立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7] - 2024年优化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主官"高位推动机制[7] 产业体系构建 - 形成"4341"现代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陶瓷、食品饮料) 三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 四大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数字创意) 一批未来产业[8] - 拥有1个年产值超3000亿元鞋服产业集群 1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纺织产业集群 多个百亿元产业集群[9] - 获16项"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包括"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9] - 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实力居全国第三 连续30年领跑福建省县域经济[9] 品牌建设成果 -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 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20万件居全国县域榜首[12] - 两家企业跻身"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 - 2025年1-7月鞋服产业增长7.9% 安踏、三六一度等主品牌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2] 标准制定成就 - 企业参与制修订12项国际标准 491项国家标准 357项行业标准[13] - 设立13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工作组[13] - 27家企业获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13] - 安踏主导制定《可持续性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鞋类》团体标准填补国内空白[13] 知识产权发展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19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48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4] - 16个专利项目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4] - 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外观设计专利加快预审数量居全国前列[14] - "知创晋江"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2.0推动专利技术转化[14] 创新平台建设 - 引进"四大高校"和11家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研发与检测平台[16]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暨"质量之光"展厅 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平台服务"[16] - 线上"闽质通"晋江模块同步运行[16] 企业服务措施 - 实施"民营企业质量合作伙伴计划" 提供8个服务项目46项具体内容[17] - 累计培育首席质量官320人次[17] - 开展"扶龙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质量诊断与帮扶[17] -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案例入选全国优良辅导案例[17] 金融支持创新 - 推出"质量贷"金融产品 将质量信用、品牌价值、标准话语权、专利数量纳入银行授信评估[18] - 累计为93家企业提供265亿元授信额度 实际发放贷款54.37亿元[18] - 2024年推动30家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5亿元[18] 产业链协同 - 实施"链长+链主+链辅"协同工作机制[23] - 建立12条由"链主"企业牵头的示范产业链[23] - 安踏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至3000余家核心供应商[25] - 为供应商提供培训超万人次[25] - 建立QMPP持续供应链量化评价体系和SPAR自主质量管控体系[25] 技术攻关突破 - 安踏牵头10家供应商攻克羽绒服"钻绒"行业难题[26] - 通过优化设备参数与工艺 建立"设计开发标准库" 完善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26] - 大幅降低"钻绒"率并提升生产稳定性[26] 绿色转型进展 - 列为全国4个纺织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区域之一[27] - 构建"标准引领+技术支撑+产业协同"碳标识认证体系[27] - 首批21家重点企业参与试点 安踏等15家龙头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27] - 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绿色贸易壁垒[27]
“宁”聚创新 “质”赢未来——江苏南京加快打造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阵地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4:44
质量强企 - 企业获得江苏精品认证产品79个 覆盖70家企业 包括高淳陶瓷 南京云锦 卫岗乳业 A O史密斯等品牌 [2] - 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5家 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组织各15家 市长质量奖企业34家 个人26名 [2] - 质量小站服务覆盖15个高新园区和重点产业链 辐射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 重点帮扶企业5000余家 服务企业超1万家 培训首席质量官1 5万余人 [3] - 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40家 企业专利导航项目264家 专利导航实验区18个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及高价值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三 [4] 质量强链 - 构建4266产业体系 推动1个万亿级 1个5000亿级 1个3000亿级 3个2000亿级 若干个10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41%和57% 4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5] - 建设创新联合体63家 其中省级5家 市级58家 推动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 [6] - 智能电网产业链实现基于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装置替代开发 现场运行数量超30万台 新招标设备100%自主可控 [6] 质量强区 - 建邺区 浦口区 高淳区纳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 建邺区入选质量强县创新试点任务名单 [8] - 全市1221家店铺推出异地异店退换货承诺 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2 6万家 [9] - 重点民生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2022年创成江苏省首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9] - 培育雨花茶 龙池鲫鱼 横溪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发展食礼秦淮 固城湖螃蟹等公用品牌 [10] 质量基础设施 - 承担ISO IE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个 近3年牵头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8项 国家标准1200余项 完成55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15] - 建成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40余个 覆盖参数9万余项 [17] - 国家软件 智能电网 生物药物等质检中心直接建在产业园区 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17]
郑州市2025年“质量月”活动启动
郑州日报· 2025-08-29 00:52
质量强市建设成果 - 郑州市在"十四五"期间将质量强市建设置于突出位置 深入践行"诚信立郑州 质量赢天下"的城市精神 [2] - 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拥有中国质量奖 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企业28家 市长质量奖企业56家 "美豫名品"首批命名18家 [2] - 中铁装备"盾构机" 郑煤机"液压支架"等大国重器闪耀世界舞台 宇通客车保持全球领跑势头 [2] 质量基础设施发展 - 创新平台作用凸显 嵩山实验室 黄河实验室等为质量基础提供支撑 [2] - 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突破750家 总量实力居中部六省省会前列 [2] - 郑州机动车检测中心高效运行 国家北斗质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2] 质量安全与服务水平 - 2023年将食品抽检5万批次纳入市政府民生事项 [2] - 安全质量 服务质量 工程质量均居河南省前列 [2] - 成功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2] 质量月活动部署 - 2023年质量月主题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3] - 明确五大重点任务:强化标准引领 夯实技术支撑 推动品牌跃升 筑牢安全底线 推进社会共治 [3] - 计划开展质量强企 强链 强县活动 以及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 电梯安全宣传周等系列宣传活动 [3] 企业参与与行业交流 -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郑州磨具磨料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分享质量管理和产业链质量提升经验 [3] - 全市质量强市工作相关单位 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 质量奖获奖企业及质量标杆企业代表约200人参与活动 [3] - 活动旨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 企业追求质量 社会崇尚质量 人人关注质量"的社会氛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