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略

搜索文档
让美国没想到,德法更没想到,中国的石油,如今会“遥遥领先”
搜狐财经· 2025-09-21 09:25
中国页岩油开发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吉庆油田页岩油产量达21.5万吨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全国页岩油产量600万吨同比增长超30% 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建成国家级示范区 [4] - 中国页岩油储量283亿吨居世界第三 精准压裂技术使采收率从10%以下提升至15%以上 [4] - 2025年计划新增10个页岩油示范区 2030年目标年产量突破1亿吨 [1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5年前中国页岩油产量将超过加拿大居全球第二 [13] 海上油气开采技术突破 - 2024年海南文昌海域成功测试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 可在500米水深及120摄氏度高温环境工作 [6] - 新系统比传统方法效率提高30%成本降低20% 集地基与生产通道于一体 [6] - 2025年文昌油田年产量预计突破500万吨 全国海上油气产量达8000万吨 [6] - 渤海、东海油田推广新系统 预计2026年产量突破9000万吨 [6][13] - 第二套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已投入运营 [13] 能源战略与全球影响 - 2024年中国进口原油5亿吨占全球贸易10%以上 实施"有进有出"平衡策略 [7][9] - 国家能源局2023年制定"稳油增气"目标 吉庆油田2024年追加10亿元投资开发新型压裂设备 [9] - 美国2024年进口原油占全球贸易15%且限制出口 中国技术突破引发美国能源界警惕 [4][9] - 2025年迪拜能源展中国页岩油设备受沙特、俄罗斯关注 美国公司提出技术合作意向 [15] - 德国法国在传统能源领域投入不足 西方代表在国际能源论坛研究中国技术经验 [6][11][15]
谈判临近,美国却突然夹带“私货”!中美关税战,不会那么轻易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8-20 18:50
中美贸易谈判动态 - 美方在贸易谈判中夹带地缘政治议题 试图干预中国能源战略 [5] - 特朗普宣称谈判处于"结束阶段" 但实际在谈判桌下加码 [3][4] - 谈判本质是对美方诚意的压力测试 而非结束前奏 [9] 关税战对美国影响 - 对华加征关税使美国企业年损失超500亿美元 [8] - 芯片行业库存积压严重 波音和高通出现订单流失 [8] - F-35战机因稀土供应问题延迟交付 [8] 中国应对策略与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1% 美企在华本地化率超60% [8] - 电动车转向欧洲市场 光伏组件出海东南亚 [8] - 掌握稀土资源和超大市场两张王牌 [8] - 通过扶持东盟和拉近欧盟重构供应链 [9] 中欧关系新发展 - 中欧举行四小时闭门会谈 达成重要共识 [10] - 欧盟明确表示欧中靠近"与美无关" [11] - 德国宣称"不是任何国家附庸" 法国拒绝武装乌克兰并暂停F-35采购 [11] - 欧洲防务评估显示完全执行美方要求将导致倒退十年 [1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贸易战成为中欧合作催化剂 中国在气候/数字贸易/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主动让利 [11] - 美国"非友即敌"冷战思维与中国"求同存异"形成鲜明对比 [11] -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12]
印度被特朗普吓得停买俄油,俄罗斯转头打折卖给中国,这场能源生意的枪声,比关税还响
搜狐财经· 2025-08-17 12:59
地缘政治与能源贸易动态 - 美国对印度施加额外关税压力 特朗普在原有25%关税基础上追加25% 导致印度大幅削减俄罗斯原油进口[2] - 俄罗斯原油迅速转向中国市场 在原有折扣价基础上每桶再降价1美元 乌拉尔原油价格区间为64-66美元/桶[2] - 中国能源企业积极评估运输成本与汇率风险 通过北极航道加速原油运输流程[2] 能源供应链重构 - 印度炼油厂面临原料供应中断 港口作业陷入停滞状态[2] - 中国炼油厂预留储罐接收俄油 保障加油站汽油与化工原料供应[3] - 俄罗斯建立双客户战略避免单一依赖 同时维持中印两个能源出口渠道[3] 宏观经济影响 - 廉价原油降低中国企业生产成本 有效控制消费者端价格压力[3] - 能源贸易路线调整形成地缘经济对比 中国港口保持高作业强度而印度码头出现闲置[3] - 俄罗斯通过灵活定价策略维持现金流 避免美国制裁导致的能源出口中断[3] 长期战略布局 - 中国借机建立直接能源供应渠道 即便印度恢复采购也难以取代现有管道[4] - 俄罗斯能源战略转向多边合作 通过北极航道等新运输路线提升交付效率[2][4] -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重新洗牌 航运路线调整成为新型地缘政治竞争手段[4]
印度遭遇重创,特朗普对中国签下总统令,莫迪在中美两头碰壁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26
中美关税暂停延长对印度的冲击 - 特朗普于2025年8月12日签署总统令延长中美关税暂停期 对印度造成巨大冲击 打破印度对国际贸易谈判的信心[4] - 印度长期努力接近美国但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 美国提出高关税要求、市场开放及加大投资等苛刻条件导致谈判陷入困境[6] 印度外交策略与大国关系 - 印度采取"墙头草"策略游走于中美之间 既不愿完全依赖美国也不愿彻底疏远中国[8] - 该策略在中美对抗中显得脆弱 印度坚持进口俄罗斯石油引发美国强烈反对 美国认为这破坏对俄制裁并实施贸易制裁[10][20] - 印度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持续加强 俄罗斯成为印度石油主要供应国之一 进口量逐年增加[18] 印度能源战略与贸易摩擦 - 印度将能源安全与供应多样化作为首要目标 坚持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以确保稳定供应[26][27] - 美国因印度进口俄石油施加更高关税和贸易障碍 加剧两国摩擦[20][24] - 印度试图通过外交对话缓解矛盾 但因立场坚定未获美国外交空间[24] 印度对华关系调整 - 印度转向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 以缓解美国压力[13] - 莫迪宣布2025年8月底访华 试图改善双边关系并表达独立立场[16] - 但中印在边界问题存在矛盾 经济合作未能完全解决安全问题[16][33] 印度经济与战略困境 - 印度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及产业结构问题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承受压力[33] - 外交策略被批评过于灵活 未能获得中美充分信任 美国对印度经济政策独立性存疑[31][33] - 未来需在美中俄之间寻找平衡 避免外交孤立并保持战略自主性[34][35]
最后通牒前夜!普京亮出能源底牌,中国手握两张王牌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4 02:48
能源贸易格局 - 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568万吨 同比增长23.8% 占全国原油进口总量19% [3] -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加速推进 2026年输油能力将提升至5000万吨 [4]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对华原油出口暴跌54% 液化天然气出口归零 [3] 能源战略布局 - 中国构建海陆并进能源网络 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和俄远东港口180艘油轮组成的影子船队 [4] - 战略石油储备接近8500万吨饱和线 为能源调度提供物理基础 [7] - 进口渠道多元化策略 通过增加采购渠道降低整体风险系数 [9] 能源技术突破 - 青海液态阳光燃料项目实现二氧化碳转化甲醇效率16%突破 [12] - 新疆克拉玛依智能油田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量100万吨/年 [15] - 上海船舶研究院核动力货船设计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12] 金融结算体系 - 中俄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飙升至60% 俄央行人民币储备占比达35% [12] - 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占全球12% 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人民币计价西伯利亚原油期货合约 [12] 产业影响数据 - 福特汽车因关税成本亏损3600万美元 通用汽车利润缩水三分之一 [3] - 美国超市日用品因关税威胁涨价15% [7] - 俄军费开支40%依赖能源收入 [9] 地缘政治互动 - 印度跟随中国拒绝妥协 宣布与英国中国加强合作 [7] - 中美曾于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取消91%互征关税 [7] - 采购美国能源可缓和能源州议员态度 降低反华声浪 [9]
BP在巴西近海发现大型油田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02:42
BP表示,该公司于2022年12月以"非常优惠的商业条款"获得了这次最新发现区块的开采权。BP持有该 区块100%的股份,巴西国有企业盐下石油公司将担任产量分成合同管理者的角色。 中化新网讯 近日,英国石油(BP)宣布,在巴西近海桑托斯盆地的深水预盐层发现了过去25年来最大的 油气田。据称这里有大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这是BP今年的第10个油气田发现。该公司还在特立 尼达和多巴哥、埃及等国发现了油气田。 去年BP调整了能源战略后,在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其化石燃料业务。该公司计划 到2030年将其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提高到每天230万至250万桶油当量。该公司称,2024年的产量达每 天240万桶油当量,2025年将有所下降。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开发,证明中国已经布局到2050年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47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位于中国西藏南部[1] - 该项目被称为"人类最大全山工程",由中国主导开发[2] - 工程总投资达1.2万亿人民币,发电量将超过三峡工程的4倍[4] 国家能源战略布局 - 项目标志着中国电能战略已规划至2050年,是国家能源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4] - 中国发电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是美国发电量的2.5倍[6] - 国家按需求超30%的标准进行电力规划,具有前瞻性[11] 技术与市场优势 -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全球领先,电能储存、光能、风能、核电技术均处世界前沿[7] - 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已向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供电[7] - 项目建成后可通过电力出口创造经济效益[8] 区域综合开发价值 - 工程将带动雅鲁藏布江流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矿产勘探和交通发展[10] - 有助于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国防建设水平[10] -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至少10年[11] 能源格局变革 - 项目体现从石油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中国将在新能源领域制定国际标准[11] - 电能正成为继石油之后的新战略资源,中国加速开发利用水电资源[11] - 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等新兴领域将大幅增加电力需求[7]
2013年中国315亿元接手美国抛弃的油田,遭西方嘲笑,如今赚大了
搜狐财经· 2025-07-15 09:53
卡沙甘油田概况 - 1999年发现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储量高达350亿桶,日产油量可满足欧洲10%需求[2] - 哈萨克斯坦因缺乏经济和技术实力,决定对外开放开采权,初期被欧美八大石油公司瓜分[2] 开采挑战 - 气候条件严酷,昼夜温差达40摄氏度以上,设备要求极高[4] - 哈萨克斯坦要求参与国按比例采购本国商品以推动经济发展,增加额外成本[6] - 欧美国家成立OKIOC公司后因技术难度和附加条款最终放弃开采权[4][6] 中国投资策略 - 2013年以315亿元收购近20%股份,成为最大股东[1] - 利用与哈萨克斯坦的外交关系获得优先购买权,欧美国家对此不解[9] - 派遣专家团队实地勘探,主动承担设备建设任务,两年内建成中哈石油管道[11] 开采成果 - 2016年9月管道投产后输送75万吨石油,年底日产达45万桶[11][12] - 计划进一步将日产量提升至100万桶,打破西方市场垄断[12][14] - 项目成为中国能源战略核心,推动全球石油格局变化[16] 行业影响 - 中国高效决策与建设能力远超欧美预期,扭转"冤大头"负面评价[14] - 哈萨克斯坦通过合作获得经济发展,中国则巩固能源供应安全[9][16] - 欧美国家因前期放弃开采权,错失战略资源后表现悔意[14][16]
步履蹒跚!欧盟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实施制裁后迫使其调整航运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11
俄罗斯LNG出口战略调整 - 俄罗斯计划将北极LNG出口路径转移至国内水域以应对欧盟转运禁令[1] - 物流系统脆弱性增加且过度依赖西方控制的基础设施[1] - 北极LNG-2项目仍在推进但面临制裁和资产冻结问题[1][8] 欧盟限制措施影响 - 欧盟限制措施旨在削弱俄罗斯通过欧洲港口进行的亚洲贸易能力[2] - 措施包括对船对船和船对岸转运的限制[2] - 切断了俄罗斯与比利时泽布吕赫、法国蒙图瓦-德布列塔尼等关键转运枢纽的联系[2] 俄罗斯转运活动变化 - 2025年1-5月100%俄罗斯LNG转运发生在摩尔曼斯克港口[3] - 转运量下降46%显示摩尔曼斯克设施效率低于欧洲港口[3] - 运输路线延长导致成本增加[3] 物流系统依赖西方 - 15艘Arc-7级LNG运输船中14艘由G7国家实体拥有[3] - 船只保险大多位于制裁地区如英国、日本和巴哈马[3] - 常规LNG运输船中12艘由受制裁国家公司所有[5] 北极LNG-2项目进展 - 项目计划通过三条生产线将年产能提升至1980万吨[8] - 首条生产线仍在建设中[8] - 国际合作伙伴如道达尔能源和三井物产已退出或暂停支持[8] 项目面临挑战 - 制裁可能导致项目建设延迟[10] - 物流和供应链挑战使后续阶段建设进度放缓[10] - 限制俄罗斯向亚洲主要市场输送LNG的能力[10]
中方回应特朗普要求中国购买美国石油
搜狐财经· 2025-06-25 11:33
特朗普呼吁中国购买美国石油的背景 - 特朗普提出要求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石油 旨在缓解美国石油产业面临的生产过剩和价格波动问题 同时为美国石油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并创造就业岗位 [2][4] - 此举背后有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双重考量 经济上受疫情冲击和全球能源转型影响 美国石油产业急需拓展稳定且大规模的海外市场 政治上特朗普试图通过此举提升国内支持率 [4] 中方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 中国在能源采购方面始终秉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 主张在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能源贸易往来 [3] - 中国在选择能源合作伙伴时会综合考量价格、质量、供应稳定性、合作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 不会因外部压力改变基于市场规律和国家利益的决策 [5] - 中方的回应彰显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的决心 中国能源战略从国家长远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出发 不会被个别国家的政治操弄所左右 [6] 国际反响与市场影响 -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此举反应不一 部分美国盟友表示理解 认为推动石油出口符合美国经济利益且有助于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价格 [6] - 更多国家认为将能源问题政治化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 可能破坏现有国际能源合作秩序 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合作推动能源产业发展 [6] - 该事件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若美国进一步施压可能引发中美能源贸易摩擦 影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与价格走势 [6] 中国能源战略与应对 - 中国将继续坚持既定能源战略 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 积极拓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 [6] - 中国长期与全球多个能源生产国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这对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稳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6] - 中国将提升国内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保障国内能源稳定供应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