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天然气

搜索文档
煤制天然气:原理、产业链、政策及2025产能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5-30 03:48
煤制天然气技术 - 煤制天然气通过煤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经甲烷化反应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合成天然气,旨在利用煤炭资源缓解传统天然气供应压力 [1] - 煤气化转化技术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甲烷化工艺,两步法需先加压气化原料煤并通过气体转换单元调整H2/CO比值,一步法则合并气体转换与甲烷化环节以提升效率 [1] - 直接合成天然气技术包括催化气化和加氢气化工艺,其中加氢气化具有流程短、能耗低、碳排放少的潜在优势 [1] - 甲烷化反应是煤制气核心环节,成熟技术涵盖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气化技术,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应用最广泛 [1] 产业链结构 - 煤制天然气产业链分为上游资源支撑、中游转化制造、下游市场消费三大环节,各环节协同形成完整能源转化与利用链条 [1] 政策导向 - 政策对煤制天然气产业表现为"审慎支持、规范发展",近2年出台具体政策引导科学有序发展,强化环保约束和技术创新要求 [1] 产能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已投产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新疆2个项目总年产能33.75亿方,内蒙古2个项目总年产能40.8亿方 [1] - 产业项目整体处于技术验证与工艺优化阶段 [1] 未来展望 -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核心环节技术日趋成熟,产能将有序提升,成本效益优势有望显现 [1] - 政策将平衡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韧性,发挥战略储备和季节调峰作用 [1]
豪掷170亿元 特变电工加码布局煤制气能否纾困?
中国经营报· 2025-04-02 13:33
文章核心观点 特变电工在业绩下行压力下投资170.4亿元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虽公司近年业绩下滑受多晶硅业务亏损、煤炭业务盈利下降及资产减值准备影响,但该项目可延长产业链、开拓盈利点,且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 [2][3][6] 业绩下滑 - 2023年公司营收982.06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107.03亿元,同比下降32.75%;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23.41亿元,同比下降1.79%,净利润42.97亿元,同比下降54.17% [3] - 2024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亿 - 43亿元,同比减少59.81% - 63.55%;扣非净利润36亿 - 41亿元,同比减少60.58% - 65.38% [2][4]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多晶硅市场价格跌破成本且低位运行致业务亏损、疆内煤炭销售价格下跌使煤炭业务盈利下降、计提多晶硅及光伏电站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共21.49亿元 [2][3][4] 加码煤制气 - 2025年3月31日公告,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以全资子公司准能化工为主体,投资170.4亿元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 [2][6] -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能发挥公司煤炭资源优势,实现清洁高效利用,提升附加值,保障能源战略安全 [6] - 国内已有多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投产,总产能数十亿立方米,多数满负荷运转,行业盈利良好,今年仍在加速扩张 [7] - 煤制天然气企业分三梯队,目前行业竞争程度低,但规划项目多,未来竞争可能加剧 [7] - 准东项目规划建设期三年,第四年投产负荷达80%,第五年达产,预计年转化原煤579.74万吨,天然气产能20.5428亿Nm³/a,还生产多种副产品 [8] -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重视,煤制天然气将获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关注,预计2029年产能超100亿立方米/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