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对稀土出台“限低价令”,欧美想用对付俄罗斯的手段,对付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41
西方多国密谋稀土限价令 专家:恐将适得其反 据国际媒体报道,七国集团(GEO)与欧盟近期正酝酿一项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的限价令计划。与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的最高限价不同,这次他 们打算设置稀土出口的最低价格,并可能对中国稀土加征关税和碳税。 这一计划的背景要追溯到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后。西方国家最初试图通过施压要求中国放松管制,但未能得逞。随后他们转向另起炉灶,试图建立独 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然而现实却给他们泼了两盆冷水: 首先是资源禀赋问题。全球稀土储量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不仅储量丰富,更关键的是掌握了占绝对优势的重稀土资源。其他国家即便有少量稀土矿藏,也以 轻稀土为主。就像一位矿业专家所说:没有矿藏资源,再好的技术也是无源之水。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则陷入一个尴尬的悖论:他们要从零开始追赶,而中国已经在领跑。就像两个赛跑选手,一个在起跑线上热身,另一个已经跑出百米开 外。 更关键的是,这种政策难以获得国际支持。当年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令之所以见效,是因为俄罗斯石油并非不可替代,且低价石油对进口国有利。但稀土的 情况截然相反:全球供应高度集中,限价令只会推高价格,这对其他进口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业内 ...
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有分歧
环球时报· 2025-09-26 03:11
G7对华稀土贸易措施 - G7与欧盟正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 并计划对中国部分稀土出口产品征税 [1] - 讨论方案包括对中国稀土和小宗金属出口征收关税或碳税 税率将根据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 [1] - 美国已推出价格下限机制鼓励国内稀土生产 G7考虑效仿该补贴支持政策 加拿大持积极态度 澳大利亚也在考虑类似措施 [2]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除日本外 G7成员国在稀土磁铁 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 [1] - 中国在稀土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数十年来已建立起强大主导地位 [2][3] - 中国稀土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且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能力突出 加拿大金属供应商CEO表示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稀土供应链重要一环 [2][3] G7内部政策分歧 - G7对于是否采取与中国对抗策略存在不确定性 内部就是否提高关键原材料对外投资监管门槛存在分歧 [1] - 另一方案是实施地域限制 包括本地化采购规则或在公共采购招标中限制从中国等特定国家采购 但G7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 [1]
西方“全村的希望”摇头:认了吧!就该中国主导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24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周三(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一场稀土行业会议。会上,MP Materials、波士顿动力 公司、宝马等稀土相关行业的业界大佬悉数亮相。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 视频截图 据报道,Neo的业务涵盖化工与金属领域,在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及北美也设有运营机构,在全球设有 10家生产工厂,生产各类关键材料。 他接着说,"当一个行业试图寻求管控集中度风险时,我认为这是思考行业变革方向的正确思路,但坦 率地讲,当行业开始谈论'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时,我们认为这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众所周知,稀土供应链的复杂性在于其三大环节:开采、精炼和磁体制造。欧洲政策研究中心 (CEPS)的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91%的稀土精炼、87%的氧化物分离和94%的磁体生产。 对于已在中国深耕业务多年的Neo而言,恐怕没有几家企业能比它更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在稀土行业的 统治地位"。苏莱曼早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坦言,生产超纯镝(dysprosium)的100步化学工 艺,Neo在中国的炼厂就花了七年才掌握,而美国企业几乎从零开始。 在周三的采访中 ...
稀土生产商CEO直言:脱离中国很有挑战性,“中国将继续、也应当继续成为主导者”
环球网· 2025-09-25 12:33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加拿大稀土生产商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首席执 行官拉希姆·苏莱曼当地时间24日表示,鉴于中国的技术专长和竞争力,中国应继续作为稀土产品全球 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稀土供应链必须包括中国,脱离中国"很有挑战性"。 彭博社称,苏莱曼当天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一场稀土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发表了上述言论。会议的主 要议题是如何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中国将继续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导者,坦率地说也应当如此。"苏莱曼称,"当一个行业寻求管控集中化 风险时,我认为这是思考行业变革的正确思路。""(但)当这个行业开始谈论脱离中国时,坦率地讲, 我们认为这很有挑战性。" 在今年7月24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在稀土问题 上,中方的政策符合国际惯例。我们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 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 彭博社称,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数十年积累的强大掌控力。西方虽然试图削减对华依赖,但现实是中国 产品更实惠,而且中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能力令人惊叹。全球超过90%的稀土磁铁产自中国。 报道称, ...
G7打出王八拳,考虑将给中国稀土设置价格下限,并征收关税和碳税
搜狐财经· 2025-09-25 11:58
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开采量占比69% 精炼产能占比90% 重稀土加工100%垄断 [7] - 西方国家提出开采提炼和废品回收等举措 但收效甚微无法改变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现状 [3] - 中国稀土出口均价从2019年46.59美元/公斤涨至2025年82美元/公斤 接近日本高端产品水平 [9]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与管控措施 - 对钐钆铽等中重稀土实施"一批一证"管理 每笔出口需说明用途和最终用户 [11] - 稀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单位产值碳排放降低60%以上 [19] - 厦门钨业稀土废料回收率达到98% 远超G7国家平均30%的回收率 [21] G7应对措施及困境 - 美国国防部斥资4亿美元入股本土企业MP Materials 以两倍市场价采购稀土 [11] - MP Materials精炼技术仍依赖中国 得克萨斯州新工厂2028年才能投产 [12] - 德国巴斯夫警告压低中国稀土价格可能导致欧洲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断裂 [14] 贸易措施与市场反应 - 2025年4月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 美国稀土磁铁库存从6个月骤降至2个月 [16] - 日本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电机80%依赖中国稀土 明确反对加征关税 [16] - 2025年6月中国对欧盟等不锈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涉及金额超300亿美元 [18] 中国政策与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发布《稀土管理条例》 要求建立产品追溯系统确保碳足迹可查 [23] - 2025年7月稀土出口量同比激增21.4% 价格未受G7施压影响 [24] - 构建从内蒙古开采到江西分离再到宁波磁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26] 国际合作与发展 - 2025年6月与哈萨克斯坦签署跨境铀矿联合勘探协议 开发扎列奇诺耶矿区 [26] - 土耳其巴西等资源国表示愿与中国合作开发稀土资源 [29] - 商务部强调出口政策依法合规非歧视性 符合规则的企业均可申请 [28]
西方主要矿企CEO:中国有技术有专长,就应该继续主导稀土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00
而会议的核心议题,则围绕"如何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展开。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周三(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一场稀土行业会议。会上,MP Materials、波士顿动力公司、宝马等稀土相关行业的业界大佬悉数亮相。 但对于这个会议主题,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Rahim Suleman)不敢苟同。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 视频截图 据报道,Neo的业务涵盖化工与金属领域,在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及北美也设有运营机构,在全球设有10家生产工厂,生产各类关键材料。 上周五,这家公司斥资7500万美元在爱沙尼亚打造的欧洲首座磁体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初期产能预计每年可满足多达100万辆汽车的磁体部件需求。 据美媒彭博社25日报道,作为西方主要关键材料制造商,这家总部位于多伦多的稀土企业更认同,凭借在技术专长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中国应该继续在全 球稀土产品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会议间隙,苏莱曼接受采访时表示,"坦白来说,中国仍将是,也应该继续是该领域的主导力量。" 他接着说,"当一个行业试图 ...
拿到2582吨稀土后,欧盟态度说变就变!制裁令发往中国,12家中企面临艰难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9-24 06:55
近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如同走钢丝般,试图在美中两强之间寻找平衡点。然而,她策划的第19轮制裁方案不仅针 对俄罗斯的企业,还悄然将中国的12家中企列入了黑名单。这一举动,不仅加剧了中欧关系的紧张,也为全球经济的格局 埋下了不确定性。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频繁施压俄罗斯,试图通过制裁来瘫痪其经济。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如何处理与中国 的贸易关系。过去几个月,欧盟和中国的经贸合作出现了一丝好转,特别是在稀土材料的进口方面。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 示,仅在8月份,我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就增长了21%,达到2582吨。这对于依赖中国稀土资源的欧盟来说,无疑是 个福音。 然而,短暂的甜头并未能阻止冯德莱恩的"背后捅刀"。她的决策似乎是在试图满足美国的要求,向特朗普示好,又想在中 欧关系上保持一种表面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冯德莱恩选择了将中国企业纳入制裁范围,表面理由是为了"阻止资金流 入"俄罗斯,实际上却显得相当拗口。 在对待俄罗斯的制裁事项上,欧盟自身依旧在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双标现象显而易见。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法国、比利时 等国仍在从俄罗斯处购进液化天然气时,邻近的中国却被要求为其能源政策买单,这无疑让人 ...
深夜,全线大涨!美国,突爆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16 15:03
事关稀土,美国爆出大动作。 今晚,美股开盘后,美股稀土概念股全线大涨,USA Rare Earth股价一度大涨超15%。据最新消息,美国政府正在商讨设 立一只规模达50亿美元的矿业投资基金,这将是美国迄今在确保关键矿产供应方面潜在的最大动作。有分析指出,如果 该基金顺利成立,稀土或成关键投资领域之一。 美股整体市场方面,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截至北京时间22:20,道指跌0.34%,标普500指数跌0.1%,纳指微跌0.01%。另 外,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影响,美元则大幅杀跌,美元指数跌0.63%,跌破97关口,现报96.7439;现货黄金短线拉 升,一度升破37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 特朗普政府和Orion Resource Partners均强调,西方政府需要在矿产市场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管理约80亿美元资产的Orion Resource Partners此前曾与主权财富基金合作,目前正在关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交易——该 国是全球最大的钴供应国。拟议中的美方合作模式将与此前类似,双方各出资一半,共同组成50亿美元总规模。 DFC成立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已支持多个矿业项目,包括莫桑比克石墨生产的贷款以及 ...
瑞银会议纪要:中国稀土主导全球供应链格局难以撼动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9-15 04:12
中国稀土市场主导地位 - 中国在稀土储量及精炼环节的全球主导地位短期难以撼动 [2] - 中国贡献全球60-70%稀土矿产量 精炼分离环节占据全球约90%产能 [3] - 中国精炼分离成本仅为海外同行的1/3 技术领先海外至少20年 [3] 稀土价格与需求驱动 - 长期稀土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趋势 [3] - 电动车、风电、机器人成为需求端三大驱动:每辆电动车消耗3.5公斤钕镨 每台风机需600公斤钕铁硼永磁体 [4] - 钕镨氧化物2028年预计维持在60-70万元/吨(约80-95美元/公斤) 重稀土中镝价格约330美元/公斤 铽达1000美元/公斤 [4] 海外稀土项目挑战 - 海外项目面临成本高、规模有限、环保压力大等挑战 [5] - 美国MP Materials精炼分离成本比中国高至少40% 实际规模仅1000吨 高度依赖政府补贴 [6] - 澳大利亚Lynas虽具竞争力 但重稀土供应仍依赖中国 且面临环保合规压力 [6] 稀土回收与替代技术 - 中国占据全球60%稀土回收量 回收率达90-95% 主要来自电动车电机、风电叶片及电子废弃物 [9] - 到2028年回收稀土有望满足全球约35%供应需求 [9] - 替代材料如铁氧体、铝镍钴等仍处研发阶段 未来十年内难以对稀土需求造成实质性冲击 [11] 重稀土供应格局 - 海外重稀土开采及精炼技术不成熟 成本过高 难以形成有效替代 [7] - 中国在重稀土领域供应主导地位短期将持续 海外项目更多作为战略备份 [7]
瑞银会议纪要:中国稀土主导全球供应链格局难以撼动
智通财经· 2025-09-12 14:01
核心观点 - 中国在稀土储量、精炼环节的全球主导地位短期难以撼动 长期来看稀土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 [1][2] 供应端格局 - 中国贡献全球60-70%的稀土矿产量 在精炼分离环节占据全球约90%产能 [3] - 中国精炼分离技术领先海外至少20年 成本仅为海外同行的1/3 [3] - 海外稀土项目面临成本高、规模有限、环保压力大等多重挑战 短期难撼中国地位 [5] 典型海外项目分析 - MP Materials精炼分离成本比中国高至少40% 当前实际规模仅1000吨 远低于1万吨目标 高度依赖政府补贴 专家预测未来5年难实现盈利 [6] - Lynas是海外较具竞争力项目 无需补贴可维持盈利 但仍面临环保合规压力 且重稀土供应仍依赖中国 [7] - 海外项目更多是"战略备份" 在重稀土领域中国的供应主导地位短期内仍将持续 [8] 需求端驱动 - 电动车、风电、机器人成为需求增长"三驾马车" [4] - 每辆电动车牵引电机需消耗3.5公斤钕镨 每台风机需600公斤钕铁硼永磁体 [4] - 专家预测钕镨氧化物到2028年将维持在60万-70万元/吨 重稀土表现更强劲 镝价格约330美元/公斤 铽达1000美元/公斤 [4] 回收产业现状 - 中国占据全球60%的稀土回收量 回收率达90-95% 主要来源包括电动车电机、风电叶片、电子废弃物 [10] - 到2028年回收稀土有望满足全球约35%的供应需求 [10] - 美国、欧洲因回收技术落后、环保成本高 回收产业进展明显滞后 [10] 替代技术评估 - 替代材料如铁氧体、铝镍钴、氮化物均停留在实验室研发阶段 性能、成本均无法与稀土永磁体竞争 [11] - 未来十年内替代技术难以对稀土需求造成实质性冲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