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

搜索文档
“智改数转”+就近配套!遂宁食品饮料业“风生水起”
搜狐财经· 2025-09-28 16:44
最近这段时间,四川南博酒业有限公司总监王本荣异常忙碌。9月26日,公司年产啤酒10万吨的二期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如何推进早达产成为他的 头等大事——二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后,该公司在遂宁的啤酒年产量将达到30万吨。 从3月接手遂宁一家已停产的啤酒厂并进行复产改造算起,南博酒业落户遂宁市仅半年时间。6月首批产品下线,9月二期生产基地开工——这条时 间线可谓"风生水起"。 这是当前食品饮料业在遂宁市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21.8亿元,同比增长6.8%。作为五大主导产 业之一的食品饮料业表现尤为亮眼,增速高达10.7%。 南博酒业啤酒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流程已实现数字化操作。刘作鹏 摄 "智改数转",推动产业降本增效 王本荣在啤酒行业已经干了40多年,但近几年的行业变化让他这个"老把式"都感到惊讶。 "以前,一个年产2万吨啤酒的灌装车间,每天需要100到150个工人在岗;现在,一个同样的灌装车间,经过智能化改造后,每天只需要10人左 右。"王本荣介绍,如今他们的啤酒生产线各主要环节均已完全实现智能化操作,仅有少数投料环节还要人工协助。 今年1月,《遂宁市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 ...
宿迁新增1家省级院士专家创新中心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3:45
扬子晚报网9月28日讯(记者 高峰) 9月28日上午,在2025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开幕式暨"双招双引"投 资环境说明会上,举行了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中科沃业江苏生物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创新 中心入选。 校对 潘政 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是由省科协主导建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旨在依托院士团队及国家级学会 资源,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人才联合培养。截至目前,宿迁市累计获批省级院士专 家创新中心3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迈上新台阶。 中科沃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领衔,聚焦合成生物装备开发,已突破"生物反应 器智能控制""多肽合成仪精密制造"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诊断设备国产化替代。该中心联合华东理工 大学共建"实验验证中心",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智改数转",赋能制药、诊断等领域产业链升级。 ...
“智改数转”+就近配套 遂宁食品饮料业“风生水起”
四川日报· 2025-09-28 06:25
II W 出家管道 看 成 今年上半年 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 最近这段时间,四川南博酒业有限公司总监王本荣异常忙碌。9月26日,公司年产啤酒10万吨的二期生产基地 正式动工,如何推进度早达产成为他的头等大事——二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后,该公司在遂宁的啤酒年产量将达 到30万吨。 从3月接手一家已停产的啤酒厂并进行复产改造算起,南博酒业落户遂宁市仅半年时间。6月首批产品下线,9 月二期生产基地开工——这条时间线可谓"风生水起"。 这是当前食品饮料业在遂宁市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21.8亿 元,同比增长6.8%。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的食品饮料业表现尤为亮眼,增速高达10.7%。 "智改数转" 推动产业降本增效 王本荣在啤酒行业已经干了40多年,但近几年的行业变化让他这个"老把式"都感到惊讶。 "以前,一个年产2万吨啤酒的灌装车间,每天需要100到150个工人在岗;现在,一个同样的灌装车间,经过 智能化改造后,每天只需要10人左右。"王本荣介绍,如今他们的啤酒生产线各主要环节均已完全实现智能化操 作,仅有少数投料环节还要人工协助。 不只是啤酒生产,肉类加工生产线 ...
激活“未来工厂”新质态
新华日报· 2025-09-26 20:31
产业转型战略 - 江苏省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从规模驱动向质量引领转变 目标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 其中50%达到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水平 [2] - 构建政策引领+平台赋能+标杆示范三维推进体系 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改造 通过服务商资源池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形成生产端机器换人数据换脑降本增效 服务端拓展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新业态 生态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多维度重构 [3] 企业实践案例 - 南京康尼机电通过数据中台建设打破部门数据壁垒 实现研发周期缩短30% [4] - 中核苏阀部署5G专网与预测性维护系统 设备利用率提升40% 能耗下降25% 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超5000台设备 [4] - 常州时代新能源集成光伏+储能技术实现100%绿电供应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35% 能源管理系统接入省级平台 [4] 技术实施路径 - 建立基础级先进级标杆级三级智能工厂评定标准 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 基础级聚焦自动化改造 先进级强化数字孪生技术 标杆级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7] - 构建云边端协同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 建设行业级标识解析节点与工业大数据中心 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部署5G专网 [8] - 建立碳足迹追溯系统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纳入评价体系 对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提供25%设备投资补贴 [9] 生态体系构建 - 培育本土智能制造服务生态 通过三维评估体系动态发布服务商白名单 支持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8] - 实施数字工匠培养计划 在高职院校增设智能制造专业群 推动校企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 [9] - 突破工业软件智能传感等卡脖子技术 打造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立区域智能制造标准互认机制 [10]
华光环能:驶好清洁能源“远洋号”,海外携手开新局谱新篇
新华日报· 2025-09-24 21:48
海外业务拓展 - 墨西哥曼萨尼约三期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燃机发电机一次并网成功 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 - 产品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二期1600MW联合循环项目2台9H余热锅炉全面安装 年发电量达120亿千瓦时[1] - 今年以来海外新签合同超3.6亿元 包括柬埔寨循环电站和伊拉克电厂改造项目 多国项目进入设备发货阶段[1] 技术创新成果 - 自主研发国产化固废CFB锅炉列入省级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项目库 各项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2] - 超低排放可燃固废处置装备项目通过省级成果转化验收 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2] - 持续研发低碳高效燃烧技术 与中国科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2] 智能制造能力 - 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立式和卧式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设计与制造能力的企业[3] - 累计投入超亿元构建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 生产效率提升30%[3] - 入选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入围无锡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3] 战略发展方向 - 以技术创新破解能源安全难题 持续发力高端装备领域[3] - 通过智能化装备和数字化系统投入 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数字化闭环[3] -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关系 促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3]
云天化天安化工:这样推进“智改数转”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1:26
智能制造转型 - 公司全面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 以智改数转为抓手 走出传统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 通过设备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实现机器人为机器看病功能 覆盖50%设备 年报警次数下降61% 操作频次降低80% 设备缺陷故障总量下降50%以上 [2] - 先进过程控制技术应用于17套装置 包括硫酸 锅炉 煤气化和合成氨等 实现人效能效双提升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硫酸装置通过优化除氧器指标减少蒸汽用量 年创效128万元 [4] - 热电装置APC投用后锅炉自控投入率和装置平稳率均超98% 工艺参数控制精度提升30%以上 锅炉综合效率提高1.5% 年节煤约2800吨 [4] - 煤气化与合成氨APC项目使关键工艺参数波动标准偏差降低30%以上 操作频次降低50% 标煤耗降低1%以上 [4] 系统优化与自主开发 - 自主升级DCS系统完成3000多个控制逻辑组态 构建防误操作系统 报警次数下降80% [5] - 推动专家经验复制系统研发 将优秀操作模式转化为可复制的智能流程 实现一键控制 [5] - 自主开发7大数字化管理模块包括技术创新和工单管理等 节省外部开发费用约200万元 [7] 智能运维体系 - 动设备监测实现A类设备全覆盖 B类设备覆盖40% 大幅减少非计划停机 [6] - 静设备通过在线测厚和脉冲涡流等技术实现腐蚀实时监控 [6] - 电气系统部署超2000个无线测温点 实现70%以上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 [6] - 仪表专业基于HART协议搭建智能管理系统 DCS故障处理时间下降60% [6] 自动化运营 - 实现西门磅房无人过磅和磷肥自动包装 过磅效率提升50% [7] - 自动配仓系统有效杜绝空仓和溢仓问题 提升包装安全与效率 [7] - DCS机房实现24小时全方位监控 [6] 未来发展目标 - 公司持续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力争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7] - 成为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7]
打通产业链卡点堵点,东莞人大建立专题台账“问诊”制造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5:18
(原标题:打通产业链卡点堵点,东莞人大建立专题台账"问诊"制造业)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日前,在东莞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上,制造业领域六个专题台账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关注。这份台账深入分析当前东莞产业发展 优势,系统梳理卡点堵点问题和对策建议,条目化、清单化的问题和建议让东莞制造业"底数"一目了然。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介绍,近年来,东莞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系统构建层次分明、梯度发展的"8+8+4"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东莞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打造"助AI企·献良策"、重大产业项目集中视察等特色活动,紧扣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三化"融 合发展等六个领域梳理出产业发展六份问题台账和工作台账,任务清单化推进落实,积极探索协同工作机制,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产业体系是城市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联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是事关一个城市兴衰成败的核心要素。 东莞从"三来一补"起步,到"五支四特"(五大支柱、四个特色),从"4+5"战略性产业集群,再到今天的"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从"世界工 厂"到"科创制造强市"的跃升。近年来,东莞推动科技 ...
聚优成势育集群 链式突围探新路
新华日报· 2025-09-15 03:15
脑机接口标准化进展 - 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9月5日在北京成立 丹阳慧创医疗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与实施[1] - 丹阳慧创医疗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光学脑机接口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1] 产业集群发展数据 - 镇江市1-8月四大产业集群开票销售增长4.5% 八条重点产业链开票销售增长5%[1] -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链1-8月销售增长32.2%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增长24%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14.6%[3]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 镇江建立"三企"培育库 新认定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796家[2] - 7家企业获得国家重点"小巨人"专项资金支持 创历年新高[2] - 江苏联博精密科技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电机定转子铁芯 订单排至2033年[2] 传统产业升级项目 - 江苏索普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 推动醋酸产品向下游高端新材料延伸[4] - 镇江组织实施60个500万元以上传统产业焕新升级项目 带动增量投入71.9亿元[4] - 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 省级绿色工厂32家[4] 技术创新突破案例 - 镇江奇美化工在光刻胶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月产量超80吨[4] - 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利用回收塑料瓶生产PET材料 每吨减排二氧化碳75%[4] - 澳芯海洋科技完成120台柴油机管系研发生产 全年订单量达300台 船舶高压油管技术年内突破[2] 智改数转推进措施 - 镇江市出台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 开展智能工厂培育等六大行动[6] - 新增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家 国家级5G工厂6家 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43家[6] - 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全省成立新型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联盟覆盖30多家国家级创新平台[6] 产业协同创新 - 大全集团牵头组建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联盟 汇聚129家重点企业及高校院所[6] - 镇江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推动创新资源向"四群八链"关键节点汇聚[7]
让“济阳造”美味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齐鲁晚报· 2025-09-12 11:10
产业集群发展 - 食品饮料产业形成"龙头引领、配套协同、品牌聚合"的集群化发展格局 吸引160余家知名食品企业落户[2] - 300余家配套企业涵盖印刷 机械 食品保鲜剂 冷链物流等领域 打造从原料采购到配送的全产业链条[3][4]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降低企业协作成本 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4] 品牌与市场影响力 - 诞生旺旺雪饼 旺仔牛奶 小茗同学茶饮料等"国民零食"产品 并通过济阳基地将丹麦皇家曲奇 邦德咖啡等产品销往欧美及日韩市场[4] - "济阳造"成为品质可靠和创新领先的代名词 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4] - 亚西亚药业成为全球食用胆碱最重要的生产企业之一[4] 未来产业布局 - 将特殊食品产业作为战略突破口 加快建设中国(济南)特医食品城 组建沿黄地区特殊食品产业联盟 成立特医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5] - 亚西亚 嘉能嘉 晏龙国科等相关项目加速落地 特殊食品产业即将成为新的增长极[5] - 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未来潜力产业"双引擎战略 既稳固现有根基又抢占未来赛道[5]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 - 推动产业从汗水驱动向智慧引领转型 引入智能生产线和数字化管理[6] - 统一食品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产能达数万瓶 多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6] - 金晔食品拥有32项实用新型专利 旺旺食品乳制品车间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 山东汉方制药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 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 - 通过智能生产线 物联网追溯 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 为传统食品生产注入智慧基因[7] - 技术创新驱动"智改数转"计划 用最少人力实现最优生产效率[6] - 产业精度再上新台阶 产品既能满足大众消费也能适配高端需求[7] 经济表现与规模 - 2024年25家规上食品饮料企业实现产值80.95亿元 同比增长10.4%[8] - 2025年1-7月26家规上食品饮料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0.36亿元[8] 政策与营商环境 - 政策延续性罕见 食品饮料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 让企业敢于长线投资[8] - 旺旺食品落户23年累计20次追加投资 成为该集团在大陆规模最大和效益最好的生产基地[8] - 践行"四到"服务理念 实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 推行"拿地即开工""项目管家"等机制[9] 企业服务与支持 - 设立"泉惠企"服务站 深入企业开展问题"摸-排-销" 帮企业排忧解难[9] - 坚持"围墙外的政府干 围墙内的政府帮" 让企业专注生产无后顾之忧[9] - 营造尊商 重商 安商 富商氛围 每年"新春第一会"邀请企业家坐C位并表彰优秀企业[10] 人才与生态构建 - 开展"人才济济 向阳而行"活动 引进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10] - 建立"企业用工联盟"保障用工需求 形成政企同心携手发展的生态[10] - 不仅能吸引企业落户 更能留住企业并助力企业成长[10]
吉林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专精特新企业调研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搜狐财经· 2025-09-11 03:24
吉林市专精特新企业调研 - 市长王吉调研吉林市重点专精特新企业运行及安全生产情况 [1][3][5] 凇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主营2-丁烯醛产品 年产能达3万吨 [3] - 产品应用于山梨酸 山梨酸钾 医药制品和农药中间体加工 [3] - 销售网络覆盖山东 浙江 江苏等地区 [3] - 市长实地考察生产车间与控制室 重点关注工艺流程 智改数转及安全管理工作 [3] 华涂化工(吉林)有限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专注汽车涂料研发生产经营 年产5万吨汽车涂料及防冻液装置 [5] - 填补国内汽车产业链高端原厂涂料市场自主品牌空白 [5] - 市长调研研发中心及生产车间 关注科技创新 产品研发及安全措施落实 [5] 政府对企业发展指导方向 - 强调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重要发展方向 对提升经济质量与企业竞争力具重要意义 [5]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成为产业链"隐形冠军" [5] - 要求深化智改数转 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迭代 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5] -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运用技防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5] - 政府承诺加大扶持力度 提供市场开拓 人才服务及政策支撑等保障措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