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降费
icon
搜索文档
降费!余额宝,官宣!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1:04
(原标题:降费!余额宝,官宣!) 9月23日,天弘基金公告称,旗下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托管费将由0.08%年费率调低为0.07%年费率;同日,还有易方达保证金收益、国新国 证现金增利等产品公告调降管理费。 近年来,降费成为公募行业主基调,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和托管费等各项名目都迎来降费潮。货基方面,近日甚至有产品公告将销售服务费降至 0。然而,截至9月23日,仍有相当比例产品销售服务费依旧保持在0.25%的水平,有公募人士指出,随着货基收益率日趋走低,过高的综合费率 会进一步侵蚀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国民基金"官宣降费 9月23日,天弘基金公告,基金管理人经与基金托管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商一致,决定调低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的托管费,调整后的费 率自9月23日起生效,本次调整内容为将该基金的托管费由0.08%年费率调至0.07%年费率。 同日,还有易方达保证金收益将管理费年费率由0.20%调低至0.15%;托管费年费率由0.08%调低至0.05%;国新国证现金增利将管理费从0.3%调低 至0.2%,将托管费率从0.10%调降至0.07%。 作为"国民基金",天弘余额宝凭借支付宝庞大的用户基础与便捷的操作体 ...
降费!余额宝,官宣!
券商中国· 2025-09-23 10:57
公募基金降费趋势 -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托管费由0.08%年费率调低至0.07%年费率 [1][3] - 易方达保证金收益管理费由0.20%调低至0.15% 托管费由0.08%调低至0.05% 国新国证现金增利管理费由0.3%调低至0.2% 托管费由0.10%调低至0.07% [5] - 中泰锦泉汇金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优惠至0% 工银瑞信信用添利和中信建投智多鑫等产品公告调降费率 [6] 货币基金费率现状 - 全市场356只货币基金中271只销售服务费率超过0.15% 多只产品保持在0.25%水平 [7] - 证监会要求货币市场基金销售服务费不高于0.15%/年 新规预计每年为货基节省97.1亿元销售服务费 为指数基金及债券基金节省4.2亿元费用 [5][6] - 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12% 其中78只产品收益率跌破1% 占比约22% [7] 货币基金规模与收益分析 - 天弘余额宝规模连续多个季度低于8000亿元 截至6月30日规模为7932.19亿元 本次降费预计为投资者节约近8000万元成本 [5] - 货币基金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54.0% 银行存款27.0% 买入返售资产18.6% 其他资产0.4% [7] - 货币基金年内连续多个季度规模增长 主要因权益市场波动、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产品低门槛高流动性特点 [8] 行业影响与竞争态势 - 降费成为公募行业主基调 涉及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和托管费等各项名目 [2][5] - 低利率环境下过高管理费率会侵蚀投资者实际收益 降费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规模较大基金降费空间更大 [6] - 部分货币基金与购物场景结合 满足年轻人便捷需求 推动规模持续增长 [8]
每年多赚500亿!证监会重磅新规落地,7亿基民迎来"降费大红包"
搜狐财经· 2025-09-10 11:44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新规降低公募基金销售费用 预计每年为基民增加500亿元收益 [1] - 新规通过降低销售服务费、调整赎回费规则等方式影响基金收益率、投资行为及行业格局 [1][2][3][5][7] 费用调整 - 销售服务费上限从0.25%降至0.15% 余额宝每年可节省12亿元费用 [2] - 持有时间少于6个月的基金赎回将收取不低于0.5%的赎回费 覆盖货币型、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 [3][5] - 债券基金持有不满6个月同样无法免除赎回费 [5] 对投资者的影响 - 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望提升 余额宝持有者将直接受益于节省的12亿元费用分配 [2] - 短期持有C类基金成本优势消失 投资者需转向A类基金或延长持有期至6个月以上 [3][5] - 资金灵活性要求高的投资者不宜配置场外债券基金 可转向场内债券ETF避免赎回费 [5] 行业格局变化 - 公募基金头部化趋势加剧 ETF规模80%集中于头部大型基金公司 [5] - 券商公司作为头部公募基金大股东 未来业绩持续性增强 [5] - 基金代销平台收入受冲击 天天基金网母公司东方财富约19%收入来自基金销售业务 [7] - 代销平台可能转向发展基金投顾服务 从销售服务费盈利模式转向指导服务收费模式 [7]
官媒放话外资排队扫货!A股却缩量反包,8500亿量能成生死线!高开不放量,先看戏
搜狐财经· 2025-09-08 01:45
政策动向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举措近日推出 涵盖露营地、民宿、物业及互联网医院等领域并鼓励外资进入[1] - 9月1日推出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 9月3日财政部与央行召开小组会连续出台刺激措施[3] - 证监会将股票型基金申购费上限从1.5%降至0.8% 混合型基金降至0.5% 预计每年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3]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成为市场风向标 净流入时推动白酒券商板块上涨 净流出时市场成交量快速萎缩[6] - 部分长线基金8月底将中概股仓位从清仓线提升至标配线 资金先流入港股再通过沪深港通进入A股[4] - 公募降费预计带来三成份额增长 增量资金最快四季度体现在仓位中[5] 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16% 房多多单日涨幅达30% 阿里百度跟涨[4] - A股呈现缩量反弹特征 周五反弹未触及5日线 需8500亿级量能支撑延续性[4] - 板块轮动加速 外资偏好白酒/免税/互联网龙头及高股息电力银行 内资追逐OTA/露营装备/民营医院等政策相关标的[4] 外围市场影响 - 美国8月非农新增2.2万人远低于8万预期 失业率升至4.3%创三年新高[3] - 华尔街押注9月降息25基点概率超90% 美元跳水推动人民币升值[3] - 英伟达周五大跌3% 导致A股AI算力板块周一集体低开[4] 商品市场 - COMEX黄金突破3650美元创历史新高 A股黄金股尾盘拉升 老凤祥/银泰黄金涨停[5] - 原油周五夜盘跌超2% 因美国就业数据引发需求担忧 拖累A股三桶油板块[5] 投资者行为 - 基民因费率下调获实惠 10万元申购费可省700余元[3] - 散户情绪分化 轻仓者期待资金流入 重仓者担忧破前低 北向资金动向成为盘中重要观察指标[6]
李大霄:基金降费重大利好
新浪证券· 2025-09-06 12:32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免责声明和编辑信息,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公司或行业新闻、数据或分析内容。因此,无法提取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为了卷出好名次,华泰柏瑞找来了“榜一大哥”
虎嗅· 2025-07-20 08:59
华泰柏瑞A500ETF规模冲刺 - 华泰柏瑞A500ETF在7个交易日内吸金超百亿 规模突破226亿 超越国泰A500ETF成为同类规模第一 [1] - 公司随后对A500ETF进行改名并配合规模冠军宣传 进一步吸引资金和关注 [1] - 有消息称公司使用了业内帮忙资金和内部股东资金冲规模 目标达成后部分资金退出 当前规模回落至200亿以下 [3] - ETF行业呈现赢家通吃格局 头部产品占据80%市场份额 此次规模冲刺对公司意义重大 [3] 中证A500指数背景 - 中证A500是新国九条发布后编制的首只重要宽基指数 发行时点恰逢股市火热期 3个月走完沪深300十年发展历程 [3] - 截至7月10日 38只中证A500ETF规模合计近2000亿 全部跟踪产品规模达2500亿 仅次于沪深300 [3] - 指数基金被认为是公募产品终局 行业竞争激烈 远未到出清阶段 [13] 华泰柏瑞战略考量 - 公司借鉴沪深300ETF成功经验 希望打造A500ETF作为新的长期收入来源 [4] - 沪深300ETF目前规模约3500亿 2024年管理费达11.28亿 占公司去年总营收23.13亿的近半 [4] - 公司选择年中时点冲刺 因资金面宽松 合作方配合度高 竞争压力较小 [5] - 此次冲刺有助于提升公司阶段性排名和曝光度 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泰中证A500ETF年初规模近300亿 但因建仓问题净值跌破1元 半年规模跌幅超40% [5] - 华泰柏瑞A500ETF建仓稳健 净值保持在1元以上 近3个月涨幅8.2% [6] - ETF产品同质化严重 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更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6] - 公司希望通过规模优势建立"A500 ETF = 华泰柏瑞"的品牌认知 [6] 华泰柏瑞公司现状 - 2024年末管理规模5657.063亿 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但品牌影响力不及头部公司 [7] - 产品布局严重偏科 ETF强势(沪深300ETF规模超3000亿) 但主动权益和固收表现平平 [9][11] - 主动权益规模不足500亿 行业排名20名之外 [11] - 面临基金降费趋势压力 需平衡竞争力和收入影响 [11]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基金公司通过产品线扩充、投教服务等构建护城河 [14] - 华夏基金拥有3只千亿宽基ETF 易方达有1只千亿ETF和2只500-1000亿ETF [11] - 华泰柏瑞采取"拳头产品"战略 通过单品突围应对竞争 [15] - ETF核心竞争力包括低费率、高流动性、策略透明 但需持续维护 [16] - 行业需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核心问题 [17]
多只创新药ETF大涨;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丨ETF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0:07
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综指上涨0.43%至3399.77点 深证成指上涨0.65%至10250.14点 创业板指上涨1.07%至2061.29点 [1][5] - 近5个交易日恒生指数表现最佳 涨幅达4.42% 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分别上涨3.42%和3.19% [5] - 日内恒生指数涨幅1.63%领先 北证5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08%和1.07% [5] 行业板块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单日涨幅2.3%领跑申万一级行业 农林牧渔和纺织服饰分别上涨1.72%和1.61% [7] - 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43%表现最弱 汽车和家用电器板块近乎平盘 涨幅仅0.03%和0.04% [7] - 近5日通信板块以6%涨幅领先 有色金属和电子板块均涨4% 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板块分别下跌1.75%和1.49% [7] ETF市场动态 - 跨境型ETF平均涨幅1.47%领跑各类ETF 商品型ETF平均下跌0.86%表现最差 [8] - 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较今年2月2000亿元增长50% 海富通短融ETF和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均超480亿元 [2] - 6月以来近10只基金实施降费 以债券型产品为主 涉及中信建投基金、建信基金和南方基金等机构 [3] 创新药ETF表现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SH)单日大涨4.36% 近5日累计上涨7.03% 位列股票型ETF涨幅榜首 [1][10][12]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SH)单日涨幅4.72% 近5日累计上涨10.88% 领涨跨境型ETF [12] - 创新药ETF富国(159748.SZ)和创新药ETF国泰(517110.SH)分别上涨3.57%和3.13% [1][10][12] ETF成交活跃度 - A500ETF基金(512050.SH)成交额28.55亿元居首 A500指数ETF(159351.SZ)和沪深300ETF(510300.SH)成交额分别为27.47亿元和23.23亿元 [13] - 可转债ETF(511380.SH)领涨债券型ETF 单日涨幅0.41% 近5日累计上涨1.42% [11] - 黄金ETFAU(518860.SH)下跌1.16% 成为商品型ETF中跌幅最大产品 [11]
基金降费潮持续推进,年管理费率0.15%及以下产品超千只
环球网· 2025-06-06 02:41
基金降费潮 - 6月以来近10只基金官宣降费 债券基金居多 [1] - 中信建投稳泰一年定开债托管费率由0 1%降至0 05% [1] - 浙商汇金聚兴一年定开债券托管费率由0 15%降至0 08% [1] - 建信稳定增利债券管理费率由0 7%降至0 3% 托管费率由0 2%降至0 1% [3] - 南方安颐混合管理费率由1 0%降至0 6% 托管费率由0 2%降至0 1% [3] - 东兴安盈货币基金等产品管理费率调整至0 18%-0 5% 托管费率降至0 05% [3] 费率改革进展 - 本轮基金降费潮始于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 [3] - 费率改革分三步走:降管理费 降交易佣金 降销售服务费 [3] - 2025年费率改革已推进至第三步 [3] 市场现状 - 年管理费率≤0 15%的基金数量超1000只 主要为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4] - 年托管费率≤0 05%的基金数量超2100只 同样以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 [4] - 降费潮持续为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4]
基金密集出手降费 低费率基金超千只
快讯· 2025-06-05 05:06
基金降费趋势 - 近期又一批基金宣布降费 仅6月以来便有近10只基金官宣降费 其中以债券型产品居多 [1] - 截至目前 年管理费率在0 15%及以下的基金数量已超过1000只 以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 [1] - 年托管费率在0 05%及以下的基金数量则已超过2100只 也以股票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 部分货币基金的托管费率低至0 04% [1] 行业观点 - 业内人士提醒需理性看待降费 不要单纯追求低利率 基金长期业绩和风险控制更为关键 [1]
6600字复盘|“基金降费”冲击波,路在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5-04 05:11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通过回顾2020 - 2023年网约车市场价格战历程,类比公募基金行业从爆款、造神到跌落、降费率的过程,揭示两个行业在市场竞争、应对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反映市场退潮后行业面临的挑战 [7][44]。 网约车市场发展历程 2020年:网约车的“黄金年代” - 第一波疫情恐慌殆尽后,北京网约车迎来黄金时期,滴滴旗下花小猪开城,高德聚合平台上线,各平台争抢司机资源,出台高额奖励政策 [11][12] - 8月底前,滴答顺风车价格便宜;8月底注册滴滴、花小猪,单价约2元/公里,花小猪“单单奖”给力,司机多专跑花小猪 [12][15] 2021年:高德“免佣”异军突起 - 滴滴在美国突击上市,对高德是利好,7月初高德旗下所有平台“免佣”一周,司机收益大增 [18][20] - 一位司机分享跑单心得,按规则跑单可获保底收入,作者验证属实 [26][28] 2022年:群雄涿鹿,小平台“黯然退场” - 北京网约车市场近乎饱和,新平台不断涌入,但乘客需求未达预期,补贴减少,司机多平台接单 [32][34] - 搜谷365、美团等小平台因订单不足、成本高,先后退出北京市场 [35][36] 2023年:硝烟散去,网约寒冬来了 - 春节出行需求爆发,但就业环境差,大量后备司机涌入,乘客需求因消费降级下降 [38][44] - 加入网约车司机大军的多是职场失意中年人,市场供需失衡,行业进入寒冬 [44] 基金行业现状 - 受资本市场下跌和降费率影响,不少基金公司“断臂求生”,如九泰基金下线APP和微信服务号 [47][48] - 九泰基金规模从百亿降至十几亿,降费率使其雪上加霜,市场退潮后小公司竞争力弱易“掉队” [51][53] 网约车与基金行业的相似之处 面向C端 - 网约车平台和公募基金都面向C端,靠大众订单抽成(管理费)盈利,乘客和基民分别是两者的金主,不能得罪 [55] 从业者处境 - 网约车司机和基金经理在遇到金主投诉时是“出气筒”,不能辩解,否则会面临处罚或负面舆情 [59][61] - 两者都是平台的“工具人”,有职业话术,沟通机制不畅,受公司严格监管 [61][62] 订单稀缺时的行业困境 网约车行业 - 兼职司机反映订单少且价格低,即便平台推出免佣卡,流水也大不如前,只能多平台接单,但单价降低 [69][71] 基金行业 - 市场退潮,新增基金开户数据不佳,基民赎回压力大,中小和大基金公司日子都不好过,纷纷削减成本 [73][74] - 虽有头部公募规模创新高,但部分产品利润贡献有限,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的说法存在争议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