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转嫁

搜索文档
“汉堡通胀”席卷美国,专家:关税导致成本上涨已转嫁至美消费者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牛肉价格与供应 - 美国牛肉价格连续8个月上涨 碎牛肉现均价达每磅6.34美元[2] - 牛群数量缩减至数十年最低水平 关税政策导致巴西牛肉进口几近停滞[2] - 8月汉堡价格中位数同比上涨3.4%至14.47美元 预计成本将转嫁消费者[2] 食品通胀扩散 - 芝士和面包等汉堡配料成本同步上涨 关税影响持续传导至终端消费[3] - 8月咖啡价格同比飙升21% 创1997年以来最大涨幅[3] - 美国99%咖啡依赖进口 瑞士和加拿大分别被加征39%和35%关税[3] 企业定价策略 - 福爵咖啡母公司2024年实施三次提价 小型咖啡馆加收4%关税附加费[4] - 星巴克采购策略使关税影响滞后 预计咖啡成本峰值将出现在2026年[4] 通胀与就业数据 - 8月CPI同比上涨2.9% 生鲜牛排价格同比上涨16.6%[6] - 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26万 创四年新高[6] - 过去12个月新增就业岗位较预期减少91.1万个 8月仅增加2.2万个岗位[6] 消费者影响 - 个人破产申请量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增长11.8%[6] -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下降21% 达2022年底以来最低水平[7]
建邦科技(837242):关税扰动下业绩超预期,平台型公司营收多元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5 09:1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超预期:实现营收3.75亿元(同比+20.77%),归母净利0.49亿元(同比+27.18%),扣非归母净利0.49亿元(同比+25.94%)[7] - 电子电气产品高增长:收入0.85亿元(同比+60.62%),主要受益于电子手刹、分动箱电机等产品研发突破及客户需求增加[7] - 非汽车类产品快速扩张:收入达6499万元(同比+183%),其中家庭庭院用品贡献4522万元(同比+379%)[7] - 关税影响可控:通过技术壁垒与供应链优势实现70%关税全额转嫁,电商占比提升至45.36%(25H1金额1.70亿元,同比+18.60%)[7] - 泰国工厂进展顺利:已获开业许可,一期年产值预计1.5亿元,现有订单超满产产能2倍[7] - 在手订单充足:25H1合同负债达1507万元(同比+137.28%),存货余额1.84亿元(占总资产21.66%)[7] 财务数据 历史及预测业绩 - 营业总收入:2024年7.52亿元(同比+34.7%),2025E 9.02亿元(同比+19.9%),2026E 10.91亿元(同比+20.9%),2027E 12.98亿元(同比+19.0%)[6] - 归母净利润:2024年1.07亿元(同比+52.9%),2025E 1.20亿元(同比+12.3%),2026E 1.38亿元(同比+15.0%),2027E 1.62亿元(同比+17.6%)[6] - 毛利率:2024年30.0%,2025E 29.3%,2026E 28.3%,2027E 27.9%[6] - ROE:2024年17.7%,2025E 17.6%,2026E 18.1%,2027E 18.8%[6] 半年度业绩 - 25H1营业总收入3.75亿元(同比+20.8%),归母净利0.49亿元(同比+27.2%)[6] - 25H1每股收益0.75元/股,毛利率29.0%[6]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4.77元(2025年8月14日),一年内最高/最低42.50/12.52元[2] - 市净率3.5倍,股息率0.58%[2] - 流通A股市值12.76亿元[2] - 每股净资产9.82元,资产负债率23.86%[2]
关税压顶?国际零部件巨头:转嫁!转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01:02
美国关税政策对跨国零部件巨头业绩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成为影响多家跨国零部件巨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的关键因素 不少厂商受到冲击 部分厂商通过成本转嫁 供应链调整和本土化策略对冲风险 [2] 奥托立夫成功转嫁关税成本 - 通过让主机厂承担美国关税成本 第二季度创下营收 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新纪录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8.5%增至9.3% 净利润1.68亿美元同比大涨21% [3] - 全球年关税成本从约1亿美元翻倍 但已成功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出去 年初成立专门工作组应对关税波动 [3] - 第一季度成功将关税增加成本全部转嫁客户 当季净利润同比大涨32%至1.67亿美元 [3] 法雷奥本土化生产规避风险 - 在美国销售的大部分产品在北美生产 几乎不受关税影响 墨西哥输美产品90%符合《美墨加协定》规定 [4] - 要求客户预先支付美国新关税全部费用 将成本全部转嫁客户并获得多数客户同意 美国关税净影响不明显 [4] -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下降但毛利率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营业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指标上升 [4] 佛瑞亚成本控制成效 - 北美市场贡献两成以上营收 通过严格成本控制有效遏制美国关税影响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7.8%至17.6亿欧元 [4] -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5.4% 净现金流增长一倍 总负债减少 [4] - 净利润由盈转亏2.69亿欧元 主因Stellantis退出氢能合资企业造成1.36亿欧元资产损失 [4] - 下半年着力更新产品线 剥离低利润资产回笼资金以削减负债 [5] 李尔应对关税压力 -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9%至1.88亿美元 加大工厂自动化力度并全球大幅裁员以缓解关税影响 [7] - 2025年面临2.1亿美元直接关税风险和约25亿美元间接关税风险 多数间接成本已由客户承担 [7] - 因关税可能导致汽车产量下滑 正致力于削减成本支出 并将资本支出预期下调3500万美元 [7] 舍弗勒业绩受多重因素拖累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跌83.5%至4300万欧元 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 汇率不利及美国关税等因素影响 [7] - 并购纬湃科技使总负债同比增长32%至72.82亿欧元 [7] - 关税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财务影响达千万欧元级别 第二季度冲击超出全年平均水平 [7] - 转嫁关税行动较晚 第一季度仍在评估成本承受能力和价格传导空间 需平衡提价与客户关系维护 [8] 主机厂承压情况 - 零部件厂商转嫁关税给主机厂带来负担 福特第二季度净亏损3600万美元 [8] - 福特当季支付超过8亿美元关税 导致自2023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净利润被完全抹平 [8] - 尽管多数车辆在美生产 但依赖进口零部件 高管敦促政府降低零部件和材料关税 [8]
国信证券给予华利集团优于大市评级:上半年收入增长10%,盈利受老客订单波动及新厂产能爬坡影响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0:53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增长10% 由量价齐升带动 [2] - 二季度利润率同环比下滑 受老客户订单波动及新厂产能爬坡影响 [2] 产能扩张影响 - 2024年9月以来密集投产新工厂拖累整体盈利 [2] - 新工厂负面影响预计在下半年缓解 [2] 关税政策应对 - 越南和印尼关税税率基本落定在19%-20% [2] - 头部国际品牌客户预计通过终端涨价转嫁大部分关税 [2] - 代工厂分摊部分关税影响有限 [2]
每周投资策略-20250728
中信证券· 2025-07-28 05:26
全球市场表现 - MSCI ACWI全球指数本周上涨1.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1.9%,远期市盈率为19.1倍 [4] - 纳斯达克指数本周上涨1.0%,年初至今累计上涨9.3%,远期市盈率达28.7倍 [4] - 日本东证指数本周表现突出,上涨4.1%,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0% [4] - 恒生指数本周上涨2.3%,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6.6%,远期市盈率为11.0倍 [4] 美国市场 - 美国进口商承担了大部分关税增幅,零售商利润率可能平均下降约1.8% [11] - 通胀存在反弹风险,核心CPI环比增速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 [14] - 美联储7月可能按兵不动,最早于9月开始降息讨论 [14] - 博通(AVGO US)在AI ASIC芯片市场占据约70%份额,预计业绩将持续释放 [18] - GE Vernova(GEV US)受益于AI驱动的电力需求增长,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18] 日本市场 - 美日协议将汽车关税加征幅度从25%减半至12.5%,降低车企冲击 [34] - 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自民党可能罢免石破茂 [31] - 发那科(6954 JP)在美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达55%,关税下调将降低成本 [39] - 普利司通(5108 JP)通过Enliten技术提升轮胎性能,具有价格溢价优势 [39] 泰国市场 - 泰国接近与美国达成协议,可能降低36%的出口商品关税 [50] - 泰国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预计到2025年底政策利率将达到1.25% [52] - SET指数年初至今下跌18%,估值处于低位(2025年预期市盈率14.2倍) [56] - CP ALL(CPALL TB)预计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强劲,现金流状况良好 [58] - 尚泰地产(CPN TB)零售业务势头良好,是地产行业的防御性首选 [58] ETF推荐 - 华夏纳斯达克100 ETF(3086 HK)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涵盖全球科技巨头 [20] - iShares JPX-日经400指数ETF(JPXN US)强调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和财务稳定性 [41]
美联储洛根: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方面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许多公司希望观望关税问题如何解决,再决定是否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快讯· 2025-07-16 00:19
关税转嫁与消费者影响 - 美联储洛根指出关税转嫁给消费者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1] - 许多公司采取观望态度 等待关税问题解决方案明确后再决定是否转嫁成本 [1]
追踪关税的传导过程:羊毛出在谁身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7-12 10:03
关税传导机制 - 美国进口商是当前跨境贸易中关税升幅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出口商仅承担关税增量的12%左右,服装出口商分担步伐较快[1][3] - 美国珠宝和飞机进口商议价能力较弱,日本车企通过"以价保量"策略主动消化关税,中国出口企业因利润率缓冲垫较薄难以吸收关税压力[3] - 若特朗普7月威胁的关税实施,美国总体有效关税税率将升至约15.8%[2] 终端价格影响 - "中国含量"较高的消费品在"芬太尼关税"落地后已开始温和涨价,而欧日等非美贸易伙伴来源的消费品尚未因基准关税生效而涨价[1][5] - 进口敏感型终端消费品价格显现关税影响,美国零售商对欧日进口商品可能自行吸收成本[5] - 美国企业若完全吸收今年以来关税增幅,利润率将平均下降1.8%,综合零售、服装、家具家居等薄利行业难以承受[4] 成本转嫁趋势 - 美国企业在地方联储调查中表现出向下游转嫁关税成本的意愿和能力,预计年内能向居民部门完成大部分转嫁[4] - 当前关税涉及范围更广且基准税率维持10%,企业通过牺牲利润率稳定终端售价的难度加大[4] - 美国通胀下半年存在反弹隐忧,可能削弱美债配置吸引力[5] 数据研究方法 - 通过超六万条美国进口货物统计数据映射至投入产出表体系,计算PCE细项中的"进口含量"[5] - 构建三个进口敏感型零售消费品价格追踪指标,量化关税对终端价格的影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