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企

搜索文档
鑫成资产“人才强企”助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9-24 21:48
本报讯(安亮)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城建控股鑫成资产有限公司积极贯彻"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多元化培 养模式打造高素质技能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面对智慧矿山建设中智能化设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技能挑战,鑫成资产在保留传 统采矿及加工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创新实施"岗赛结合、师徒传承、数字赋能"三 位一体培养体系,以技能竞赛激发学习热情,将优胜者纳入人才储备;通过"名师带徒"实现传统技艺与 智能技术双传承,依托线上平台提供灵活高效的培训资源。通过系列技能人才培养措施,公司生产效率 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下降;安全管理实现"零事故";绿色生产工艺持续优化,"三废"排放减少;一线班 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企业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下一步,鑫成资产将继续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工 作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
南通农商银行人才培育与网点转型“双轨”并行
江南时报· 2025-09-19 14:01
培育人才沃土,积蓄青春动能。聚焦"精准赋能"与"梯队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2025年校园招聘的22名新员工,围绕"实用、精准、高效"原则开展专项培训,覆盖专业知识、业务 技能、服务营销、风险防控、合规警示等内容。组建资金业务、风险识别、财务管理、公文写作等专业 兴趣小组,为全行储备专业后备力量。通过"理论+实操+测评"三维培养体系选拔技能尖兵,定制专项 训练计划,每日开展线上特训,以老带新助力成长。同时开展2025年团队经理竞聘,累计23人报名,为 强化团队管理核心力量打下基础。 网点智变升级,重塑服务格局。 以优化网点布局、整合人力资源为目标,严格按照联合银行网点转型 要求,结合各支行经营实际、区域发展特点及资源差异,拟定《网点转型三年规划方案》。方案明确成 立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划分各部门职责,并制定"先行先试、优化推进、全面转型"的三年阶段性实施路 径,为网点转型有序落实提供指引。转型核心在于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该行计划通过推进智能厅 堂建设,依托STM机具、无纸化项目,丰富网点智能服务功能,实现简单业务智能化、复杂业务融合 互动,加快网点"从内向型向外向型"全面转型。 未来 ...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40
政府人才政策框架 - 以思想共识为基础 通过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和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制度 推动企业落实人才强企理念[1] - 开展企业人才培训活动和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 营造惜才爱才的浓厚氛围[1] - 凝聚企业家合力 通过新生代青蓝接力计划和企业人才工作交流分享会强化人才重视度[1] 企业引才机制 - 政府搭建引才平台 支持高校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同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2] - 科技型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绘制人才招引图谱并建立关键岗位能力模型[2] - 制造业企业开展订单式招聘靶向招引实操型人才 服务型企业吸纳数字化运营和品牌策划专业人才[2] 政企协同育才体系 - 企业建立分层育才体系 新员工实行导师带徒加轮岗实训 技术骨干开展项目淬炼加外部赋能培训[2] - 管理人才侧重战略思维加资源整合的素养拓展 实现人才增值与企业增效双重目标[2] - 政府推动政企协作制度化 通过项目引进和高校联合体等方式灵活引才引智[2] 人才保留机制 - 企业推行多元激励 分类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使贡献与回报成正比[3] - 设立管理技术技能并行晋升通道 建立人才关爱档案增强归属感[3] - 政府补齐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 解决人才发展大事和关键小事[3]
青龙管业高宏斌:50载秉匠心 一“管”通天下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9:5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50年持续技术创新和全国化布局 从宁夏区域性企业崛起为管业上市龙头企业 在水利基建等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 并积极向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新赛道 [1][2][3][4]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公司是国内混凝土输水管道产品品种最齐全的企业 也是国内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行业唯一实现100%工序自主生产的企业 [1] - 拥有30余名高级研究人员和80余名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团队 每年培训费用超过500万元 [2] - 形成混凝土管 复合钢管 塑料管道三大类产品 贯通水利 电力 城市供排水 节水灌溉 城市燃气配套 供热和交通等多个领域 [1] 市场布局与业务拓展 - 在全国12个省区市设有19家子公司和生产基地 形成覆盖西北 华北 华中 华南的生产网络 [3] - 新疆市场去年新签订单10.58亿元 同比增长101.52% [3] - 成功中标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4亿元标段 [3]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 同比增长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 同比大增976% [4] - 自201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6次 总额达5.1亿元 去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5] 战略转型与新业务发展 - 与北京天杉高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进军风电混塔领域 从传统管道向新能源基础设施延伸 [4] - 通过合作积累混凝土生产制造经验 推动风电混塔业务布局和培育 [4]
山东能源单县能源:厚植人才“新沃土”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1:31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公司探索"选、引、用、育、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 通过搭建平台和创新方法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及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 [1] - 开展新入职大学生"一对一"及"一对多"师带徒活动 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方式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2] - 制定针对性师徒培训计划和目标 确保轮岗见习结束后熟悉岗位并掌握技能 [2] 年轻干部选拔机制 - 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机制 实施青年"蓄水池"培养计划并通过给岗位压担子激发人才积极性 [3] - 组织高校毕业生公开竞聘演讲答辩会 9个岗位18人次进入答辩环节 通过公开选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3] - 延伸"人才强企"战略 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技能培训与竞赛体系 - 将人才队伍建设融入安全生产和创新创效工作 依托红色工匠研培基地和红色创客联盟开展技能比武与岗位练兵活动 [4] - 以"战训结合、实操锻炼、以考促学"为途径 结合提高全员素质与培育骨干人员深化岗位练兵活动 [4] - 对技能竞赛个人和团体前三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经济奖励 包括"单能工匠""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 [5]
2025年度古贝春品评技能培训考核选拔大赛圆满结束
齐鲁晚报· 2025-08-26 08:17
公司人才选拔活动 - 古贝春于8月23日举办2025年度品评技能考核选拔大赛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张洪昌、副总经理杜新勇等出席总结表彰会 [2] - 考核覆盖现有白酒品评人员及新员工 经过近2个月集中培训和2天理论实操角逐 非专业组前三名为牟昌盛、马建超、刘宝鲲 专业组前三名为高文旭、范志勇、祝根 非专业组前两名获得厂级评委资格和晋升通道 [2] 人才培养战略实施 - 该大赛是公司践行"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活动 旨在培养白酒品评人才 提升品评工作水平 为省级和国家级评审打好基础 [5] - 张洪昌强调员工需在酒体创新、质量提升及课题研究上持续努力 发扬工匠精神 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6] 培训考核体系特点 - 本次培训共有26人参与 包括来自生产、技术、灌装、质检等部门的10名非专业人员 人员组成呈现年轻化趋势 [6] - 品评考核设置十轮严谨盲评环节 包括酒度差、单体香、白酒香型、原酒级别、原酒缺陷、酱香轮次酒、浓香质量差、酱香质量差、重复再现性等核心考核要点 [6] - 理论知识考核选自《全国酿酒行业职技能鉴定统一培训教程》题库 公司成立由人力资源中心、酒体设计中心、纪检委组成的考评组确保比赛公平性 [6] 人才建设成果与行业地位 - 自2021年起公司通过5轮公开选拔 累计近60人参加培训考核 录取厂级白酒评委14人 并建立严格淘汰制度保持队伍技术水平 [7] - 古贝春作为鲁酒标杆企业 始终以品质为立身之本 系统化培训考核强化了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 提升团队整体专业素养 [7] - 品评队伍成为把控产品质量和捍卫品牌形象的中坚力量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7]
深化改革强动能,践行使命勇担当——徽商期货改革提升进行时
期货日报网· 2025-08-25 06:10
公司治理与党建 - 坚持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 [2] - 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2] - 金钥匙党建品牌入选安徽省国资委党委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示范库 党建案例3次入选期货公司年度党建优秀案例 [2] 组织架构与考核机制 - 新设交易中心筹备组 机构服务部 金融科技部 优化新媒体运营部 产业客户服务部 [3] - 升格互联网金融部 浙江分公司 成立共享中心 组建1+X产业链服务小组 [3] - 分层分级修订薪酬考核制度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双通道机制 推出研究型开发岗考核细则 [3] 人才队伍建设 - 开展领航 续航 远航集中培训 推出薪火相传传承计划 [4] - 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成立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4] - 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 采用揭榜挂帅选拔机制 严格落实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博士后人员参与申报国家级项目2项 省级课题4项 证监系统项目8项 市厅级项目1项 本单位项目7项 [5][6] - 发表高水平论文7篇 出版专著1部 3名博士后科研课题获安徽省科研项目资助 [5][6] - 2023年以来累计获9项知识产权授权 打造智能投研平台 综合APP 数据中台等数字场景 [6] 业务发展与服务实体 - 发力风险管理 财富管理及股票期权等新兴业务赛道 推动业务结构向均衡化实体化转型 [7] - 探索建立产业链链长制 运用期货工具提供套期保值 交易咨询 含权贸易等风险管理服务 [7] - 2024年在亳州利辛县落地全国首单肉牛保险+期货项目 在裕安区 太湖县落地白鹅饲料 油菜籽特色品种项目 [8] 乡村振兴与国家战略 - 2023年以来在皖北六市开展60多个项目 为皖北振兴贡献力量 [8] - 累计开展近500个项目覆盖20多个省份 惠及5万多个农户 实现赔付约2.5亿元 [8] - 保险+期货模式有效化解丰产不丰收 谷贱伤农等难题 相关政策建议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8]
东方钽业黄志学:打造国之重器向“新”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1:13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为1965年从北京迁至宁夏的冶金部905厂 拥有我国首条铌生产线 首条钽生产线和首条铍生产线[1]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钽铌产品研发制造企业 位列世界钽冶炼加工前三强 是国内钽铌行业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 - 公司主导产品"钠还原钽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2]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形成钽粉 钽丝 钽制品及铌制品四大类主营产品 产品50%以上出口国外[2] - 产品应用于电子行业 化工行业 航空航天 高温合金 超导及医疗等领域[2] - 近年实施"5+3"发展战略 围绕主业投入20亿元资金聚焦钽铌产业升级[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去年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7% 主导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实现12英寸钽靶坯技术突破并批量供货 打破国外垄断 3D打印高纯多孔钽材料通过生物验证[3] - 超导材料产品占全球份额60%至70% 铌射频超导腔已应用于国内外重大科学工程[5] 人才战略与激励机制 - 构建以院士引领 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 学术带头人与青年骨干为支撑的梯次人才结构[6] - 采用股权激励 专利作价入股 虚拟股权及"三个不低于"薪酬等多元化激励手段[5] - 通过"揭榜挂帅""军令状"机制引导科技人员聚焦原创性技术攻关[5] 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 钽铌材料在半导体 超导 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6] - 钽靶材 铌超导材料及超导腔 钽铌涂层等产品将迎来更广阔市场空间[6] - 公司持续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开启新一轮产业升级[6]
北汽1568名校招新员工共上职业生涯“第一课”,张建勇:选择汽车行业就是选择与时代同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12:39
公司人才战略 - 公司2025届校招新员工入职培训活动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共有1568名新员工参加[1] - 公司高度重视年轻人才发展,推出"人才领翔三年行动计划"、"890人才培养项目"、"青年人才跃升行动"等多项举措[3] - 2025届招聘覆盖全球274所高校,岗位涉及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管理经营等多个方向[3] - 未来3年计划累计招聘优秀毕业生不少于5000名,其中拥有国际化视野人才比例不低于30%[3] - 发布"雨燕计划"和"雨燕成长奖",打造新员工入职培养体系[3]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从大到强"的历史拐点,全球范围内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5] - 新能源汽车上半场中国已经领先,智能化下半场人工智能重要载体是汽车[5] - 选择汽车行业是与时代同行的赛道,实体经济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5]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正处于"三年跃升"关键期,到2027年目标实现整车销量突破300万辆[7] - 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年销100万辆,自主品牌商用车年销100万辆[7] - 公司为成长型平台,提供无限事业发展空间[8] 人才培养体系 - 为期2天的新员工培训均由公司高管授课[9] - 将持续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北汽"战略,打造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9] - 致力于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9]
跨越速运董事长再发“豪横”年中奖,用“真金白银”引才留才
搜狐财经· 2025-08-11 03:35
行业背景 - 物流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地位愈发凸显 [1] - 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需破解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两大难题 [1]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限时速运服务 是大型科技速运企业 [3] - 公司实力雄厚 拥有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3] 人才吸引策略 - 为员工提供优质办公环境和完善福利待遇 包括五险一金 带薪休假 免费宿舍 免费班车 自营食堂和健身房 [3] - 人才选择企业时更看重发展前景 文化氛围与社会责任 [3] 人才保留机制 - 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并建立合理薪酬激励机制 [5] - 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引入绩效奖金等中长期激励方式 [5] - 自2020年起形成每年发放年中 年尾两季奖金的传统 [5] - 2022年在总部筑起千万现金墙当作年终奖奖励员工 业内首例 [5] - 2024年年中奖获奖人数增加140% 奖金总额增加175% [5] - 2024年7月29日针对优秀员工发放的年中总包金额较往年大幅增长 [5] 管理理念 - 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 [7] - 构筑高素质 有活力的人才队伍 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