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应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05
行业政策与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账期起算时间为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之日、对中小企业建议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倡导供货双方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1]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支付规范倡议 认为该倡议细化执行要求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 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车企承诺执行情况 - 17家重点车企包括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江汽、奇瑞、赛力斯、吉利、比亚迪、长城、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小米公开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并积极落实倡议[3] - 长安汽车通过创新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全面兑现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3] - 上汽集团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3] - 吉利汽车集团在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等重点环节落实倡议 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3] - 长城汽车一律采用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支付 杜绝电子凭证支付并进一步优化支付流程[3] 产业链影响分析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不成熟 供应商缺少稳定预期 产业链韧性不强 需要上下游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2] - 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 直接影响企业投入 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2] - 推动缩短货款账期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2] 行业生态建设 - 整车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企业的互利共赢合作 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共建良好发展生态[2] - 东风汽车表示将切实保障供应商权益 稳定供应商预期 增强产业链韧性 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作用 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2]
规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
新华社· 2025-09-15 14:12
行业规范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1] - 账期起算时间原则上为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之日[1] - 对中小企业建议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1] - 倡导供货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且每次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1] 产业背景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供应链体系尚未成熟[2] - 供应商缺乏稳定预期且产业链韧性不足[2] - 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并影响技术创新投入[2] 企业承诺与政策支持 - 17家重点整车企业承诺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推动"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建设[2]
规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工信部回应,多家车企响应
央广网· 2025-09-15 10:44
行业倡议背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以推动汽车行业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并支持重点车企高质量践行供应商账期承诺[1] - 倡议涉及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多个环节的规范要求[1] -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该倡议并认为其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具体规范要求 - 订单确认需通过采购订单明确订货日期、零部件名称及规格、数量、交货周期等事项 已生效采购订单更改或撤销需双方协商一致[7] - 交付与验收要求供应商交货前完成出厂检验 整车企业接收货物后及时完成验收且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8] - 支付与结算规定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9] - 支付方式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 对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9] - 合同期限倡导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每次签订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9] 行业影响与车企响应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尚不成熟 供应商缺少稳定预期 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并直接影响企业投入[2] - 推动缩短货款账期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和做大做强[2] - 17家重点整车企业承诺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2] - 长安汽车已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并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加十日归集支付方案[5] - 东风汽车表示将在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5]
规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工信部作出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9-15 01:19
行业政策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1] - 账期起算时间原则上为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之日[1] - 对中小企业建议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1] - 倡导供货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且每次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1] 产业背景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体系不成熟且供应商缺少稳定预期[2] - 产业链韧性不足需上下游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2] - 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并直接影响企业投入[2] 企业承诺与政策支持 - 17家重点整车企业承诺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2] - 政策举措旨在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共享产业发展红利[2]
高邮大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8-17 21:53
高邮大虾产业发展现状 - 高邮市为全国罗氏沼虾主产区,养殖面积近9万亩,占全国1/5、全省3/5 [1] - 总产量超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 [1] - 带动近7万人就业,人均收入超5万元,亩均纯效益稳定在3300元以上 [1] 行业技术创新与成果 - 2025年高邮大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集中展示产业成果,全国水产专家及从业者参与 [1] - 高邮自1992年引进罗氏沼虾,历经30余年发展成为全国标杆 [1] -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煜成肯定高邮在养殖标准化、产业链协同、品牌培育方面的成效 [1]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将加强与高邮合作,重点支持良种培育、技术推广 [1] - "生态赋能产业"实践为全国淡水虾类转型提供经验 [1]
苏州市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8-12 00:12
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启动 - 首期苏州市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于8月11日在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干将路校区开营,旨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1] -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出席开营仪式并讲授"开营第一课"[1] - 苏州市总工会主席陈嵘出席活动[3] 训练营规划与目标 - 苏州市总工会制定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三年行动方案,总体目标为"赋能产业升级、培育工人精英、构建创新生态"[1] - 构建"三级进阶、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产业工人创新训练体系[1] - 计划三年累计训练优秀产业工人超过5000人[1] 训练营课程设置 - 训练营为期5天,课程涵盖理论教学、创新思维、创新管理、专利申报、沉浸式研学等内容[1] - 重点提升产业工人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 - 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与人才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1] 未来发展规划 - 建立覆盖"一线优秀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创新领军人才"的全链条训练路径[2] - 打造"理论学习—项目实践—成果转化"闭环链条[2] - 整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撑体系[2] - 构建"竞赛激励—政策扶持—市场转化"三维一体创新生态[2]
国家发改委: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
北京商报· 2025-07-30 03:26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及《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 - 政府投资基金需增加高端产能供给并聚焦产业技术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 - 产业投资类基金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及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3] - 创业投资类基金需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并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 [3] - 基金需着力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以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3]
国家发改委: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2:54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及《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 - 政府投资基金需增加高端产能供给并聚焦产业技术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政府投资基金的核心目标 [1]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领域 - 产业投资类基金需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1] - 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及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创业投资类基金投资方向 - 创业投资类基金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 [1] - 重点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并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 [1] - 支持科技创新及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1]
国家发改委: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快讯· 2025-07-30 02:43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政府投资基金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并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领域 - 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1] - 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创业投资类基金投资方向 -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 [1] - 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并支持科技创新 [1] - 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1]
研判2025!中国全氟醚橡胶密封圈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下游市场应用需求持续上涨,全氟醚橡胶密封圈行业规模高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1:08
行业概况 - 全氟醚橡胶密封圈(FFKM密封圈)是一种高性能密封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和抗撕裂强度等特点 [1] - 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液晶面板、光伏、航空航天、油气开采等领域 [1] - 技术壁垒高、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制成全氟醚橡胶密封件以满足苛刻工况下的密封需求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市场规模达44.08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9.37%,预计2028年增至68.78亿美元 [7]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70.1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9.5%,远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29年突破175亿元 [1][9] - 半导体领域是最大下游应用,2024年市场规模56.8亿元,占比81% [11] 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全氟醚橡胶生胶、碳黑、二氧化硅、PTFE粉末等,设备包括混炼设备、成型机、硫化装置等 [5] - 中游:代表生产商有美国杜邦、3M、索尔维、芯密科技等 [5] - 下游:半导体、液晶面板、光伏、航空航天、油气开采等领域 [5] 竞争格局 - 市场长期被美国杜邦、美国GT、英国PPE等外资企业垄断 [13] - 国内企业如芯密科技实现技术突破,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13][20] - 主要企业:美国杜邦(Kalrez®品牌)、3M(Dyneon™系列)、索尔维(Tecnoflon® PFR)、大金工业(DAI-EL系列)、中昊晨光(FFKM-G80X系列) [14] 重点企业 - 芯密科技:2024年营收2.08亿元,净利润6893.56万元,科创板IPO已受理,专注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 [14] - 大金清研:大金工业关联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氟醚橡胶密封圈一站式解决方案 [16] 发展趋势 -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采用生物基原料、清洁生产工艺,推动循环经济模式 [19] - 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国产化率逐步提升 [20] - 技术创新加快:通过材料改性和配方优化提升产品性能,满足高端制造业需求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