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

搜索文档
钱该往哪放?美国降息,中国按兵不动!央行信号明确,要走新路子
搜狐财经· 2025-09-27 08:00
9月22日周一,无数人紧盯的LPR报价出炉:1年期维持3.0%,5年期坚守3.5%。这个结果让不少期待降息的购房者、企业主略感失望,但熟悉市场逻辑的人 却早有预判——要知道,就在5天前的9月17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且年底前还计划再降两次。 一边是美国开启宽松周期,一边是中国货币政策"按兵不动",这看似矛盾的操作背后,藏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拿捏。今天咱们就从银行、股市、楼市三 个维度,拆解央行的深层考量。 要理解降息放缓,首先得看懂商业银行的"生存困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跌至1.42%,这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更严峻的是,这 个数字已经低于同期1.49%的不良贷款率。 可能有朋友不懂这组数据的分量——招行行长王良据公开采访报道曾直言,息差低于不良率,意味着银行的收益可能连信用成本、运营成本都覆盖不了。简 单说,银行放出去的贷款赚的钱,快不够填补坏账和运营开支了。 从行业结构看,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已低至1.31%,股份制银行1.55%,部分中小银行息差已逼近不良率水平。 从负债端看,降息空间早已见顶:活期存款利率已压至0.05%的"地板价",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普遍在 ...
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大盘点!
券商中国· 2025-09-26 07:27
2025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总体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但不同地区之间信贷质量 仍存在分化。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发现,已公布2025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25 个地区(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16个区域不良贷款率较2025年初有所上升,但相比全国商 业银行1.49%的平均不良率水平,大多数区域仍低于该指标,反映出风险整体可控,局部压力仍在持续释放。 具体来看,甘肃、上海、黑龙江、河北等地通过持续压降不良,实现不良率与不良贷款规模"双降"或单指标改 善;而广东、浙江、江苏等信贷大省,以及海南、吉林等地不良率则略有上升,区域间信贷质量走势分化明 显。 | 地区 | 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 | 较年初变化 (百分点) | | --- | --- | --- | | 全国商业银行 | 1.49% | -0.01 | | 北京 | 0.76% | -0.03 | | 天津 | 1.13% | -0.05 | | 河北 | 1.58% | -0.08 | | 山西 | 1.33% | 0.01 | | --- | --- | --- | | 吉林( ...
上半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不良率较2025年初有所下降或持平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23:25
其中,甘肃、上海、黑龙江、河北等地通过持续压降不良,实现不良率与不良贷款规模"双降"或单指标 改善。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多数地区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其中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21% 和1.22%,较2025年初均有所下降或持平。 人民财讯9月25日电,2025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不同 地区之间信贷质量有所分化。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发现,已公布2025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25 个地区(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16个区域不良贷款率较2025年年初有所上升,但相对 于全国商业银行1.49%的平均不良率水平,大多数区域仍低于该指标,反映出风险整体可控,局部压力 仍在持续释放。 ...
贷款利息已创新低!我们借的钱为什么不能再便宜了?背后真相令人意外
搜狐财经· 2025-09-24 23:02
LPR利率现状 - LPR连续四个月保持稳定 1年期3.0%和5年期以上3.5% [1] 银行净息差压力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的历史最低点 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10个基点 [3] - 净息差低于不良贷款率(二季度净息差1.42% vs 不良率1.49%) [7][9] - 42家上市银行中超五分之一出现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现象 [9] 银行盈利模式挑战 - 传统存贷息差模式面临压力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活期0.05% 一年定期0.95%) [5] - 净息差可能难以覆盖信用成本、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 [9] - 贷款利息下降但存款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5] 银行转型举措 -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97% 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6% [9] - 银保渠道收入15年来首次占比重回50% [9] - 招商银行零售代销保险存量保费突破1万亿元 平安银行代理保险收入增长46.1% [9] 货币政策环境 -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1.40%不变 [5]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7] - 中国央行坚持"以我为主"原则 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11] 行业整体状况 - 净息差水平为2005年以来最低 [9] - 银行体系稳健性面临挑战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受制约 [3][14]
银行业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多地区不良率优化成效显著
证券时报· 2025-09-24 18:15
证券时报记者谢忠翔 2025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不同地区之间信贷质量有所 分化。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发现,已公布2025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25 个地区(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16个区域不良贷款率较2025年年初有所上升,但相 对于全国商业银行1.49%的平均不良率水平,大多数区域仍低于该指标,反映出风险整体可控,局部压 力仍在持续释放。 其中,甘肃、上海、黑龙江、河北等地通过持续压降不良,实现不良率与不良贷款规模"双降"或单指标 改善。 多地不良率持续改善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多数地区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其中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21% 和1.22%,较2025年初均有所下降或持平。 从全国不同地区看,各地银行业资产质量仍有所差异。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全国已公布2025年6月末 数据的25个地区中,若以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为基准,高于该基准的地区有9个。而浙江、 江苏、北京、上海、厦门和安徽6个地区该项指标均低于1%。 今年上半年,甘肃、上海、黑龙江及河北等地不良贷款率实现下降,资产质量 ...
哈尔滨银行上半年净利高增 不良率仍处高位
新浪财经· 2025-09-23 2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19.96% [1] - 营业收入73.86亿元,同比增长2.59%;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增幅17.28% [2]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22%,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2.07%,同比上升0.57个百分点 [2] - 利息净收入44.13亿元,同比减少5.66亿元,降幅11.4%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9.72% [3] - 金融投资净损益23.05亿元,同比增加16.40亿元,增幅246.4% [4] 盈利能力指标 - 净利差1.11%,较上年同期下降0.34个百分点 [2] - 净利息收益率1.10%,较上年同期下降0.26个百分点 [2] - 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负债成本率下降幅度 [2] 资产与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92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96亿元,增幅1.23% [1][5]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397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72亿元,增幅4.87% [5] - 客户存款总额6950.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7亿元,增幅0.20% [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112.70亿元,不良贷款率2.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1][6] - 拨备覆盖率209.95%,较上年末上升7.36个百分点;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率5.95%,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 [6] - 显著高于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城商行1.76%的平均不良贷款率 [1][6] - 2024年逾期贷款占比较高且贷款五级分类存在较大偏离度 [6] 资本充足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2%,一级资本充足率12.23%,资本充足率13.47%,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6、0.14、0.14个百分点 [7] - 资本净额795.44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305亿元,降幅1.2% [7] 业务发展策略 - 构建以信贷投放驱动资产增长的良性发展模式,优化资产组合和信贷结构 [3] - 拓展低成本负债来源,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边际效益 [3] - 加强资本管理工作,提高内源性资本生成能力,建立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 [7] 外部评级与行业环境 - 联合资信维持主体长期信用等级AAA,相关永续债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 [4] - 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同业竞争激烈,净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继续承压 [3] - 商业银行行业不良贷款率1.49%,其中国有行1.21%、股份行1.22%、城商行1.76%、农商行2.77% [6]
投资收益锐减66%拖累业绩 江西银行上半年营收降近两成
犀牛财经· 2025-09-22 06: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04亿元,同比下降19.91% [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58亿元,同比下降10.53% [2][3] - 利息净收入37.77亿元,同比下降5.27% [3][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27% [3][5] - 投资收益4.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88% [5] - 营业支出135.71亿元,同比下降3.81% [3] - 资产减值损失27.73亿元,同比下降24.52% [3][8] 资产负债 - 资产总额5802.9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649.0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39% [3] - 吸收存款总额3967.7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9% [3] - 金融投资余额1580.1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减少63.77亿元 [7] 投资结构变化 - 基金投资金额184.30亿元,同比减少37.79% [6] - 债券投资金额1270.08亿元,同比增长8.98% [6] - 投资收益下降主要受市场利率和资产价值波动影响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2.36%,较2024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 [8] - 不良贷款余额8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29亿元 [8] - 逾期贷款余额131.7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1.89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154.85%,较2024年末下降5.2个百分点 [8] - 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48.3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6.94亿元 [8] - 1-3年逾期贷款48.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2.87亿元 [8] 贷款分类表现 - 个人不良贷款23.5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8.13% [8] - 个人不良贷款率2.97%,较2024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 [8]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19.07%,较2024年末上升1.26个百分点 [9] 监管合规 - 2025年4月因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被罚款40万元 [9] - 2023年5月因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违规代持债券被通报批评 [12][13] - 2025年5月主承销商评级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评为D类 [10][11] - D类评级主要因业务能力较弱、展业不积极 [11]
哈尔滨银行换帅后稳增 不良率2.83%信用减值损失4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23:10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8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9% [1][2] - 净利润9.9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28% [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1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96% [1][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72% [2] - 利息净收入44.12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1.37% [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112.70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末107.57亿元增加5.13亿元 [3][4] - 不良贷款率2.83% 较2024年末2.84%下降0.01个百分点 [3][4] - 拨备覆盖率209.95% 较2024年末上升7.36个百分点 [3] - 正常类贷款占比91.2% 较2024年末91.4%下降0.2个百分点 [4] - 关注类贷款占比6.0% 较2024年末5.8%上升0.2个百分点 [4] 减值计提 - 信用减值损失44.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 [2][5] - 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34.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3% [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8.15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8% [6] 历史业绩对比 - 2024年营业收入142.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6% [2] - 2024年净利润10.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88% [2]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2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28% [2] - 2023年营业收入132.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8% [2] - 2023年净利润8.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65% [2] 管理层变动 - 邓新权2024年11月辞去执行董事、董事长职务 [6] - 姚春和2024年11月起担任党委书记 2023年3月起担任执行董事、行长 [6][7]
贷款减值升归母净利降民生银行如何应对业绩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0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 归母净利润213.80亿元同比下降4.87% [2][5]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6.70% 其中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9.40% [2][5] -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额同比增长81.62% 成为营收增长最大影响因素 [2]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额660.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7% 不良贷款率1.4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2][6] - 个人贷款不良率1.89%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 其中小微贷款不良率1.56%上升0.02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3.68%上升0.19个百分点 [6] - 信用卡透支额较上年末下降5.73% 但信用卡不良贷款额反而增长5.61% [6] -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171.38%较上年末上升84.53个百分点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135.74%上升75.49个百分点 [6] 业务结构调整 - 终止与翼支付 宇通生活 华为钱包 网上国网 电e宝 和包等平台的公募基金代销合作 [1] -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大幅下滑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5% [1][2] 地区业绩表现 - 环渤海地区营业收入65.51亿元同比下降18.41% 利润总额亏损20.34亿元(去年同期盈利41.23亿元) [3][7] - 环渤海地区资产总额较上年末下降2.6% 贷款总额下降0.42% 不良贷款总额下降18.83% 不良率1.06%下降0.24个百分点 [8] - 环渤海地区业绩大幅下滑成为掣肘业绩增长的最大地区影响因素 [3]
中小行半年报:有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21%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52
中小银行资产规模与市场格局变化 - 42家A股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万亿元 其中27家城农商行资产总额36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3万多亿元[3] - 城农商行在上市银行资产占比从去年末不足11%提升至11.21%[4]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资产规模超越北京银行(4.75万亿元)成为城商行新"一哥" 两者资产增速分别为21.16%和12.47%[5] - 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农商行新增3家:西安银行(5391亿元)、兰州银行(5097亿元)、青农商行(5053亿元)[6] 银行盈利表现与区域分化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7.08%和8.05% 北京银行同期为362.18亿元和150.53亿元 增速仅1.02%和1.12%[5] - 6家城商行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7] - 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归母净利润76.99亿元 沪农商行70.13亿元 后者营收同比下滑3.4% 净利润增速仅0.6%[7] - 最赚钱城农商行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7] 净息差分化与资产质量状况 - 上市城农商行净息差首尾相差150BP 常熟银行2.58%居首 厦门银行1.08%垫底[9] - 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1.42% 城商行1.37% 农商行1.58%[9] - 5家城商行和7家农商行净息差低于同业平均水平[9] - 西安银行净息差逆势上升34BP 重庆银行升4BP 齐鲁银行升2BP[9] - 10家银行净息差降幅超10BP 紫金银行、长沙银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降幅均超20BP[9] 不良贷款风险暴露 - 兰州银行不良率1.81%最高 郑州银行1.76% 青农商行1.75% 贵阳银行1.70%均高于行业1.49%水平[11] - 11家城农商行不良率下降 12家持平 4家上升[12]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攀升70BP至1.75%[12] - 青农商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从7.17%骤增至21.32% 不良余额增加约12亿元至21亿元 占全部不良贷款比例从25%大幅提升至61.54%[12] - 郑州银行房地产不良率9.75% 重庆银行7.19% 杭州银行6.44% 江苏银行3.95%[13] 非上市中小银行经营特征 - 部分农商行资产规模大幅下降 宁波鄞州农商行降15.45% 山东莱州农商行降12.04%[14] - 农商行金融投资占比显著提升 多家中小银行金融投资占资产比例超45% 最高达52.34%[14] - 广州农商行贷款逾期率从4.45%升至7.12% 株洲农商行不良率升至4.15% 大通农商银行升至4.97%[14] - 仅1/5银行实现净息差逆势走阔 厦门国际银行净息差0.72% 江苏东台农商行0.67% 湖北咸宁农商行仅0.3%[15] - 上半年仅1/3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15] 区域银行治理与风险管控 - 山东省审计发现8家农商行各项贷款占比等核心指标低于监管要求[16] - 4家农商行接收的16.93亿元抵债房产难以处置导致长期闲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