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退市

搜索文档
仅用时两个月!这家公司退出A股舞台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1:05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不设退市整理期 将于五个交易日内摘牌[1][3] - 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3] - 整个退市流程耗时约两个月 从8月8日披露退市消息至9月25日终止上市决定[3]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 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4] - 主营业务为人寿保险 健康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4]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降 2020年至2023年降幅分别为67.32% 18.88% 41.78% 337.82%[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5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3.33亿元[5]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亿元至7.5亿元 扣非后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5] 退市相关情况 - 公司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6] - 停牌两个月后仍未披露相关报告 股票于2025年7月8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 2025年以来已有25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 其中4家为主动申请退市(含两家吸收合并退市)[6]
仅用时两个月!这家公司退出A股舞台
IPO日报· 2025-09-26 10:45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于9月25日收到终止上市决定[1] - 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将于深交所公告后五个交易日内摘牌[2] - 退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2] 退市时间线 - 8月8日首次披露主动退市消息 9月4日提交终止上市申请[2] - 9月10日深交所受理申请 9月25日作出终止上市决定[2] - 整个退市流程耗时约两个月[4]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降 2020-2023年降幅分别为67.32%、18.88%、41.78%、337.82%[5] - 2023年亏损6.5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3.33亿元[5] - 2024年预计亏损5亿元至7.5亿元 扣非后预计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5] 退市原因 - 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6] -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两个月后仍未披露报告[6] - 2025年7月8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行业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 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4] - 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4] - 2025年以来已有25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 包括9家财务类退市和4家主动申请退市[6]
上市公司因违法违规退市, 投资者咋维权?
金融时报· 2025-09-26 02:00
退市定义与分类 - 退市指上市公司因不满足交易所上市条件或其他原因终止上市交易 从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1] - 主动退市是公司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考量主动申请退市 包括主动撤回交易、私有化、吸收合并等方式[1] - 强制退市分为四类情形:交易类强制退市(股价或市值长期不达标)、财务类强制退市(财务指标连续不达标)、规范类强制退市(资金占用或内控失效)、重大违法类退市(财务造假或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1] 财务造假退市性质与影响 - 财务造假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具体表现为虚增收入、减少成本、虚构交易等欺骗行为[2] - 财务造假公司信息披露严重背离真实财务状况 扭曲市场定价机制和淘汰机制 不适宜继续留在股票市场[2] - 典型案例包括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4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违反证券法律法规[2] 投资者赔偿与维权条件 - 退市不必然导致赔偿 仅当公司存在财务造假或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投资者才有权申请损失赔偿[3] - 投资者保护工具包括责令回购、先行赔付、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 另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维权[3] - 投资者需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依据 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民事救济或委托投资者保护机构代表诉讼[3] 维权实操要点 - 投资者需妥善保管交易记录和对账单等证据 并关注监管部门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作为维权依据[4] - 案件胜诉后能否获得赔偿取决于上市公司偿付能力和法院执行情况[4] - 投资者需充分了解退市相关知识以理性保护自身合法权益[5]
又有两家公司锁定退市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13:44
退市公司动态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紫天上市交易 因触及规范类强制退市规定 股票将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10月13日[2][3] - *ST天茂向深交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材料 计划撤回A股上市交易 已获股东会审议通过 并为异议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行权价格1.60元/股[5] 财务违规细节 - *ST紫天2022年至2023年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及提前确认云服务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24.99亿元 虚增利润上亿元[3] - 公司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仅收集3家主要子公司财报 未能有效组织年报编制工作 导致未在法定期限内报送公告[4] - 因连续两年财务造假及未按期披露年报等违规行为 *ST紫天及12位管理人员合计被罚3840万元 原董事长及财务总监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4] 监管执法行动 - *ST紫天在福建证监局检查期间多次拒接电话、拒回短信 未提供完整财务账证资料 因拒绝阻碍监督检查被罚380万元 高管被采取5-10年市场禁入[4] - 退市龙宇(原代码400271)因2019-2022年连续四年虚增营收利润及未披露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 遭上海证监局拟罚款3810万元 实控人被采取十年市场禁入[6] 退市市场数据 - 截至9月7日 A股年内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超过八成公司因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或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退市 仅4家为主动退市(含2家吸收合并)[2][5] - 监管强调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并加大追责力度 防止公司"一退了之" 退市后仍可能面临行政、刑事及民事"立体化"追责[2][5]
又有两家公司锁定退市
第一财经· 2025-09-07 13:34
A股退市现状 - 截至9月7日 今年以来A股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超过八成公司因触及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或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而退市 [3] - 仅4家公司为主动退市 其中包括2家因吸收合并而退市的公司 [11] *ST紫天退市详情 - 因触及规范类强制退市规定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将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10月13日 [7] -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按期完成整改 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经改正的财务会计报告 [7] - 2022年至2023年期间 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及提前确认云服务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24.99亿元 虚增利润上亿元 [7] - 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33家子公司中仅收集3家主要子公司财报 [8] - 公司及12位管理人员合计被罚3840万元 原董事长姚小欣、财务总监李想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 - 此前因拒绝、阻碍执法行为被罚380万元 检查期间多次拒接电话、拒回短信 未提供完整财务账证资料 [9] *ST天茂退市情况 - 已向深交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材料 相关事项经股东会审议通过 [11] - 提供现金选择权 行权价格为1.60元/股 [11] - 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于7月8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1] 退市后追责机制 - 退市并非上市公司"免责金牌" 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退市后仍可能面临行政、刑事及民事"立体化"追责 [4][11] - 退市龙宇于今年7月摘牌后仍遭重罚 因2019-2022年连续四年财报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未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公司、实控人及高管拟合计罚款3810万元 实控人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2]
这家公司曾年入500亿!现要退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09:02
公司主动退市申请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并申请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板块转让[1] - 申请退市原因为业务结构调整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此举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1] - 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1.60元/股 较停牌价1.45元溢价10.34% 由荆门市维拓宏程管理合伙企业向除新理益集团、王薇、刘益谦外股东提供[3] 财务与监管状况 - 公司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两个月后于2025年7月8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 - 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符合要求的2024年年报 深交所将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4] - 公司业绩连续4年下降 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67.32%、18.88%、41.78%、337.82% 2023年亏损6.5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3.33亿元[7] 主营业务与历史沿革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 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主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5] - 2002年12月新理益集团通过股权转让获得28.97%表决权 成为控股股东 刘益谦成为实际控制人[5] - 2016年通过非公开发行收购国华人寿43.86%股权 持股比例达51% 国华人寿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6] 子公司业绩表现 - 国华人寿2020年净利润降至11.1亿元 此后连年下滑 2022年净利润4.84亿元 2023年亏损11.55亿元 同比暴跌338.6%[7]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华人寿亏损7.05亿元 较上年同期扩大[7] - 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亿元至7.5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7] 市场退市整体情况 - 2025年以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 包括B股公司[8] - 退市原因分布:9家触及财务类退市、6家面值退市、3家市值退市、3家主动申请退市(含1家吸收合并)、3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8] - 中国重工拟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可能申请主动终止上市[10]
这家公司曾年入500亿!现要退市……
IPO日报· 2025-08-11 00:32
*ST天茂主动退市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主动退市议案,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撤回深交所上市交易,并申请转入全国股转系统退市板块[1] - 退市原因为业务结构调整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2] - 设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荆门市维拓宏程管理合伙企业将提供现金选择权(限售股除外),行权价1.60元/股较停牌价1.45元溢价10.34%[5][6] - 若股东会未通过退市议案,异议股东将无法获得现金选择权且不得主张补偿[7] 退市背景与财务表现 - 公司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7月8日复牌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8] - 核心子公司国华人寿业绩持续恶化:2020年净利润11.1亿元,2022年降至4.84亿元,2023年亏损11.55亿元(同比降338.6%),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扩大至7.05亿元[13] - 母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2020-2023年降幅分别为67.32%、18.88%、41.78%、337.82%,2023年亏损6.5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3.33亿元[14]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亿至7.5亿元[15] 2025年A股退市整体情况 - 2025年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包括九家财务类退市、六家面值退市、三家市值退市、三家主动退市(含吸收合并)、三家重大违法退市[17] - 典型案例:中国重工拟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可能申请主动终止上市[19] - 交易类退市和财务类退市为主要原因,重大违法退市数量占比靠前[20]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前身为百科药业,2002年新理益集团通过股权转让获得28.97%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刘益谦为实控人[10] - 2016年通过定增收购国华人寿43.86%股权,持股比例升至51%并纳入合并报表,保险业务收入从数亿元跃升至数百亿元,2019年峰值超500亿元[11][12]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这家公司将终止上市!股价仅剩0.63元
新浪财经· 2025-07-20 00:30
退市锦港终止上市相关事项 - 公司股票于7月21日停牌 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 终止上市暨摘牌日为7月25日 [1] - 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主办券商原则上应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 [8] - 截至7月18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0 63元/股 总市值12 61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油品及化工品 粮食 煤炭 金属矿 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装卸 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务 [5] - 公司B股于1998年5月上市 A股于1999年6月上市 [5] - 截至一季度末 公司股东总户数为7 88万户 [3] 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因多年年报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7] - 辽宁证监局对公司及11个相关责任人合计开出3860万元的罚单 [7] - 上交所对公司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要求相关人员勤勉尽责落实退市相关工作 [7] 退市流程安排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 [7]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2025年7月25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7] - 投资者需关注主办券商发布的股份确权公告 尽快完成相关手续 [8]
信披被指不及时,“披星戴帽”的青海春天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02:02
公司事件 - 青海春天被上交所公开谴责,原因为未及时更正业绩预告数据且未充分提示退市风险警示风险 [2] -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3.11亿至3.39亿元,扣除后营收3.05亿至3.33亿元,精准触及3亿元退市红线 [3] - 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认定公司2024年调整后营收不足3亿元,但公司延迟至4月26日才更正业绩预告 [4] - 公司申辩称因审计进度缓慢且需确保信息严谨性导致延迟,但上交所未采纳并谴责公司及高管 [5] 财务与退市风险 - 公司连续5年亏损,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2] - 2024年白酒业务收入4641.12万元,同比下跌44.05%,毛利率61.54%,占公司总营收约17.53% [6] - 听花酒理论年收入潜力为53.18亿元(基于1000吨投放量及3989元/瓶结算价) [6] 酒水业务与行业动态 - 听花酒被视作公司保壳关键,计划推出新产品并加强品牌传播 [6] - 听花酒当前仅依赖38家经销商(2023年数据),且超高端白酒市场面临消费环境变化挑战 [7] - 白酒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超高端消费减弱而中端市场扩容,听花酒拓展高端圈层存在难度 [7] - 海南椰岛、兰州黄河、岩石股份等酒企同样因业绩问题被*ST,行业深度调整期壳资源问题受关注 [7]
一大波公司,即将退市……
IPO日报· 2025-06-23 13:19
退市公司概况 -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ST锦港)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股票将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1]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已有10家上市公司收到终止上市决定,包括*ST中程、*ST锦港、*ST恒立等,其中8家因财务类退市,2家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8] - 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期间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交易类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公司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3] 退市原因分析 - 10家锁定退市的公司中,8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2家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8] - 退市潮主要源于2024年年报披露后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以及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的严格监管 [10] - 例如广道数字因2018-2024年虚构业务虚增营收,最高虚增比例达当期报告金额的99.39%,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1] 退市公司具体信息 - *ST恒立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6][7] - *ST人乐将于2025年6月13日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3日 [7] - 2025年以来A股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5家触及面值退市,3家触及市值退市,2家主动申请退市,2家因重大违法退市,1家被吸收合并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