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TCEHY)

搜索文档
中信里昂:腾讯控股(00700)和网易-S(09999)均获得了NPPA多款重要游戏的审批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6:32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7月发布134份游戏版号审批 [1] - 腾讯控股和网易-S均获得多款重要游戏审批资格 [1] 腾讯游戏表现 - 7月国内手游总收入同比下降 主要受《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拖累 [1] - 除DNF手游外 几乎所有知名游戏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1] - 预计8月推出《无畏契约手游》新作 [1] 网易游戏表现 - 7月手游总收入受益于《蛋仔派对》年度增长70% [1] - 预计8月推出《暗黑破坏神II》端游版 [1] 游戏品类趋势 - 射击游戏类型在今夏人气显著上升 [1] - 新发行和现有射击类游戏均表现强劲 [1]
38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4.01亿港元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香港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概况 - 9月25日38家香港上市公司合计回购2520.41万股 金额达6.82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回购131.00万股 金额4.01亿港元 价格区间303.400-311.4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305.61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211.28万股 金额1.35亿港元 价格区间63.250-65.35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99.14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回购400.00万股 金额4751.72万港元 价格区间11.860-11.9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8.63亿港元 [1] 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以4.01亿港元居单日回购金额首位 [1] - 友邦保险以1.35亿港元位列第二 [1] - 小米集团与ESR等公司回购金额居前 [1] 回购数量排名 - 北京能源国际以500.00万股居单日回购数量首位 [1] - 小米集团以400.00万股位列第二 [1] - 中远海控回购211.55万股位列前三 [1]
男频动画剧场版上院线,能撑起多少票房?
36氪· 2025-08-12 04:15
腾讯视频动漫内容战略 - 腾讯视频在2025动漫大赏上集中发布近百部动漫作品 包括续作和创新IP 持续夯实平台在动漫赛道的领先地位 [1] - 平台加码经典男频IP开发 如《斗罗大陆》《完美世界》《吞噬星空》的番剧续作 同时拓展创新题材如恐怖悬疑《纸嫁衣》、女频科幻《砸锅卖铁去上学》和中式克系《深海余烬》以扩大受众覆盖面 [1] - 腾讯视频首次布局院线剧场版开发 首批四大IP为《剑来》《斗罗大陆》《仙逆》《斩神》 均为头部男频IP 其中《剑来:十三之争》PV已公开并获积极反馈 [3] 腾讯视频市场地位与内容优势 - 腾讯视频在非少儿向动漫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国漫骨朵热度TOP50榜单中其独播动漫占比近五分之三 热度前十作品中占九席 仅一部《沧元图》属优酷 [3] - 平台通过长期投入构建了国产动漫番剧市场基石 在内容开发、创作供给和动漫板块投入上领先其他平台 [3] - 首批院线剧场版IP均为经典男频作品 用户体量庞大且自带受众基础 如《斗罗大陆》字数近300万 《剑来》超千万字 这些IP已通过动漫番剧开发积累丰富改编经验和市场成绩 常年霸占腾讯视频畅销榜 [4][8] 院线剧场版开发挑战与策略 - 男频IP内容体量庞大 院线电影时长有限难以容纳完整故事 改编需删减内容 可能影响完整性并引发原著粉不满 [4][6] - 腾讯视频采用"院线剧场版"模式 节选原著片段进行再创作(如《斗罗大陆之神界传说》《剑来:十三之争》)以控制改编体量并透露长线开发意图 [6] - 节选改编虽降低信息量负担 但需面对失去原著铺垫破坏故事整体魅力的问题 同时对非原著观众不友好 对编剧再创作能力要求更高 [6] 动画电影市场环境与票房前景 - 2025年动画电影市场整体表现不佳 除暑期档黑马《浪浪山小妖怪》外 备受期待的《罗小黑战记2》《聊斋:兰若寺》票房均不及预期 仅春节档《哪吒2》表现突出造成复苏假象 [10] - 男频IP存在用户圈层化问题 相较于哪吒、熊出没等传统IP 大众认知度有差距 可能影响线下市场表现 [10] - 院线电影开发虽面临市场挑战 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动画IP的长线赋能 而非单纯追求票房 [10] IP长线开发与行业意义 - 院线电影是动画IP长线开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从番剧、年番到特别篇、剧场版的多场景布局 推进IP价值持续释放 [12] - 院线形式可触达更广泛用户圈层 扩大IP和平台影响力 在视频平台获客难、用户增量见顶的背景下吸引新受众 [12] - 多样化内容表达(小屏幕到大荧幕)能延长IP生命力 保障商业价值 最终推动构建完整产业体系和内容宝库 为行业提供发展方向 [12]
港股中报季正式开幕,腾讯控股业绩披露将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2:16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12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跌0.33% 国企指数跌0.34% 恒生科技指数跌0.59%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下行 持仓股中比亚迪电子、华虹半导体、腾讯音乐涨幅居前 地平线机器人、金蝶国际、阿里巴巴、百度集团、快手跌幅居前 [1] 腾讯控股业绩前瞻 - 腾讯控股将于8月13日发布2025年Q2业绩报告 市场关注游戏业务新增长及视频号广告货币化表现 [2] - 光大证券预测腾讯2025Q2营业收入1799.3亿元(同比+11.7%) 主要受游戏业务和网络广告业务驱动 [2] - 预测毛利率55.1%(同比+1.8个百分点) 毛利润990.8亿元(同比+15.4%) 经营利润587.2亿元(同比+15.7%) [2] - 公司被认定为宏观弱恢复背景下相对强劲的互联网平台 游戏产品线丰富 南向资金回流及港股流动性向好可能催化估值提升 [2] 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 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3] - AI与新消费赛道体现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稀缺性 可能吸引资金加码并助推港股行情 [3]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覆盖30家港股科技龙头 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 包含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比亚迪等企业 [3]
港股开盘:恒指跌0.33%、科指跌0.59%,科技股集体下挫,阿里巴巴跌超1%、腾讯控股跌0.62%
金融界· 2025-08-12 01:44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 33%报24824 07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 59%报5427 81点 国企指数跌0 34%报8858 01点 红筹指数涨0 03%报4290 39点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阿里巴巴-W跌1 43% 腾讯控股跌0 62% 京东集团-SW涨0 08% 小米集团-W跌0 49% 网易-S跌0 79% 美团-W跌0 67% 快手-W跌1 08% 哔哩哔哩-W跌0 49% [1] 企业业绩公告 - 晶泰控股预计中期综合收入不少于5亿元 同比增加至少387% 预期净利润不少于5000万元 同比转亏为盈 上一年同期亏损12 38亿元 [2] - 金蝶国际中期收入31 92亿元 同比增加11 24% 净亏损9773 8万元 同比收窄55 14% 主要得益于云订阅业务规模化和AI效率提升 [2] - 康师傅控股上半年收入400 92亿元 同比下降2 7% 净利润22 71亿元 同比增长20 5% [3] - 百胜中国上半年总收入57 68亿美元 同比增加2 32% 净利润5 07亿美元 同比增加1 6% [3]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对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 认为南向资金有提高仓位潜力 市场持续关注红利和景气行业 中长期需警惕海外上行风险 [4] - 招商证券指出政策导向有利于行业竞争环境改善 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港股高股息板块形成支撑 当前港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 [5]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港股下半年延续牛市 增量资金流入和资产结构性优势是主要驱动因素 南向全年增量或达1 2万亿 [6]
里昂:升腾讯控股目标价至710港元 游戏与广告增长势头续强劲
智通财经· 2025-08-11 08:2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将腾讯控股目标价从645港元上调至710港元,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0.1%至1,773亿元人民币 [1]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同比增长10.2%至644亿元人民币 [1] 游戏业务增长动力 - 在线游戏收入预计因经典游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PUBG Mobile》的强劲表现而上升 [1] - 新游戏《三角洲行动》和《胜利女神:妮姬》的成功将贡献收入 [1] - 《无畏契约手游》预计于8月发布 [1] 广告业务增长因素 - 广告收入可能受惠于广告技术升级、视频号、小程序和搜寻业务的推动 [1] 云业务前景 - 云业务收入因人工智能需求强劲而有望恢复双位数增长 [1]
里昂:升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710港元 游戏与广告增长势头续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8:2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目标价从645港元上调至710港元并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基于稳健的游戏和广告增长及新游戏的成功 [1] 财务预测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0.1%至1773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预计同比增长10.2%至644亿元人民币 [1] 游戏业务表现 - 在线游戏收入因经典游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PUBG Mobile》的强劲表现而上升 [1] - 新游戏《三角洲行动》和《胜利女神:妮姬》取得成功 [1] - 《无畏契约手游》预计于8月发布 [1] 广告业务增长动力 - 广告收入增长受惠于广告技术升级、视频号、小程序和搜寻业务的推动 [1] 云业务复苏 - 云业务收入因人工智能需求强劲而有望恢复双位数增长 [1]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持仓腾讯控股居首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1:15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008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为历史上首次突破9000亿港元 [1] - 在143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21个 [1] - 中金公司认为南向资金全年累计流入或超万亿港元 [2] 持仓总体情况 - 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320.77亿股 [1] - 持仓市值超过5.6万亿港元 [1] 行业持仓分布 - 金融行业持仓市值14326.87亿港元居首 [1] - 信息技术行业持仓市值11124.43亿港元 [1] - 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7334.03亿港元 [1] - 医疗保健行业持仓市值超5300亿港元 [1] - 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超5100亿港元 [1] 近期行业加仓动向 - 近一个月金融行业获净买入522.43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信息技术行业获净买入233.32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医疗保健行业获净买入219.32亿港元 [2] 个股持仓规模 - 腾讯控股持仓市值超过5600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持仓超2000亿港元 [1] - 中国移动持仓超2000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持仓超2000亿港元 [1] - 工商银行持仓超2000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持仓超1100亿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持仓超1100亿港元 [1] - 汇丰控股持仓超1100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持仓超1100亿港元 [1] - 美团-W持仓超1100亿港元 [1] - 中国银行持仓超1100亿港元 [1] 近期个股加仓情况 - 近一个月阿里巴巴-W获加仓76.12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美团-W获加仓56.59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建设银行获加仓43.02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中芯国际获加仓超30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中国人寿获加仓超30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理想汽车-W获加仓超30亿港元 [2]
腾讯控股获南向资金连续11天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2:08
南向资金流向 - 腾讯控股获南向资金连续11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金额达63.71亿港元 [2] - 单日(8月7日)通过港股通渠道净买入4.27亿港元 成交金额37.78亿港元 [2] - 同期南向资金整体净卖出8.01亿港元 港股通总成交额437.22亿港元 [2] 股价表现 - 连续11日净买入期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72% [2] - 资金持续流入与股价上涨呈现同步态势 [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4.85亿港元,腾讯控股净买入15.18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2:44
南向资金整体成交情况 - 8月6日恒生指数微涨0.03%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259.74亿港元 其中买入677.30亿港元 卖出582.44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94.8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471.73亿港元 净买入50.16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788.01亿港元 净买入44.6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分析 - 晶泰控股以66.48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腾讯控股63.65亿港元 阿里巴巴-W 52.18亿港元分列二三位 [1] - 净买入方面 腾讯控股获15.18亿港元净买入 股价上涨1.70% 阿里巴巴-W获8.76亿港元净买入 中芯国际获6.12亿港元净买入 [1] - 净卖出方面 小米集团-W遭2.29亿港元净卖出 股价下跌0.55% 泡泡玛特遭2.23亿港元净卖出 美团-W遭1.48亿港元净卖出 [1] 重点标的资金流向连续性 - 腾讯控股连续10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59.44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3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1.1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连续3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9.51亿港元 [2] 活跃股价格表现与资金关系 - 晶泰控股在获5.33亿港元净买入同时 股价大幅上涨12.42% [2] - 中芯国际获6.12亿港元净买入 股价上涨3.14% [2] - 理想汽车-W虽获1.19亿港元净买入 但股价下跌5.3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