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摩尔国际(SMHRY)

搜索文档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4 10:30
企业使命与战略 - 公司秉持"霧化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使命,以霧化技術為核心不斷拓展應用場景[10] - 在電子霧化領域持續推進全品類佈局策略,提升全球本地化運營能力並加強市場洞察及品牌建設[11] - 將霧化技術拓展至醫療及美容新業務,並取得階段性進展[11] 行業監管與產品迭代 - 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對電子霧化產品的監管框架逐步完善,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11] - 電子霧化產品迭代周期加快,公司優化組織提升敏捷性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11] 自有品牌發展 - 公司自有品牌VAPORESSO在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成為該領域全球頭部品牌[11] - 公司推出多款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新產品,如FEELM Pro和XROS 4等[11] - 公司在封閉式和開放式產品領域均取得良好進展[11] - 公司上半年自有品牌業務錄得快速收入增長[11] 新業務拓展 - 在加热不燃烧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专利及技术壁垒,并与战略性客户保持紧密合作[12] - 在特殊用途雾化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完善产品矩阵,并加强本地化销售团队建设[12] - 公司正积極佈局霧化醫療和霧化美容新業務,取得階段性成果[12] 研發創新 -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保持在霧化技術的領先優勢,並拓展霧化技術的應用領域[12] - 公司推行降本增效措施,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行政開支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降[12] 未來發展 - 公司將繼續提升合規能力,支持客戶推出滿足監管要求的新品[13] - 公司將持續加強本地化運營能力,優化商業模式,並推出更多創新產品[13] - 公司將持續推進在呼吸系統疾病方面的藥械結合產品開發,並與醫藥產業客戶加強合作研發[13] - 公司將進一步加大霧化美容產品的推廣力度[13] 財務狀況 - 公司資產負債率為19.7%,流動比率為396.2%,財務狀況良好[16]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14: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5,037,242千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7%[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1,914,597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2%,毛利率为38.0%,较2023年增加1.8个百分点[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811,555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9%[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683,198千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8%[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6,540,99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0%[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534,87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22.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9.7%,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6个百分点[8] - 回顾期内公司总收益约为5037242千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7%,毛利率约为38.0%,较2023年同期的36.2%上升[45] - 回顾期内公司除税前溢利总额约为811555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9%,期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724597千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3%[45] - 集团毛利约为19.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2%,毛利率从约36.2%上升到约38.0%[60] - 销售成本总计约31.23亿元,占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约63.8%降至约62.0%,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从约49.8%降至约47.9%[63][64] - 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3.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9.5%,占收入百分比从约4.1%增长到约7.4%[65] - 行政开支约为3.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7.2%,占收入百分比由约9.1%下降到约6.7%[71] - 研发开支约为7.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7%,占收入百分比由约12.0%增长至约15.1%[76] - 其他收入总额约为3.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4.3%,其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约3.22亿元,增长约66.7%[80][82] - 其他损失总额约为605.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071.8%[84] - 汇兑收益净值2024年为8,134千元,较2023年的37,100千元下降78.1%[86] - 融资成本2024年约为18,51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0,980千元增加68.6%[88] - 所得税开支2024年约为128,35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8,828千元增加62.8%[89] - 期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2024年约为724,59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34,356千元下降1.3%[9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3,861,87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004,419千元有所下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534,87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32,076千元增加;流动比率约为396.2%,较2023年12月31日的548.8%下降[9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4.5%,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上升[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保证金合计约为355.2百万元,除此之外无任何资产抵押(2023年12月31日:无)[95] - 员工成本总额占集团收入比例2024年约为25.9%,较2023年同期的24.3%上升[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总投资额约为282,31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60,670千元下降[102]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购建物业、厂房和设备之资本承担约为395,32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4,304千元下降[10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0.37242亿元,2023年为51.22862亿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9.14597亿元,2023年为18.5537亿元[11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8.11555亿元,2023年为7.9617亿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83198亿元,2023年为7.17342亿元[11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9.9850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7532亿元[116][11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5.4249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5.70752亿元[118][11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6.8062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66333亿元[120][1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02829亿元,2023年为10.7244亿元[12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7909亿元,2023年为23.03452亿元[12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2125亿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5.3799亿元[12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03724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22862千元人民币[141][143][149] - 2024年上半年分部溢利为82006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02075千元人民币[14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81155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96170千元人民币[14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地区收益为185839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58603千元人民币[148]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813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7100千元人民币[15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8798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7889千元人民币[15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扣除折旧等成本后为16000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5005千元人民币[162][163] - 2024年上半年确认分派股息为27586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39328千元人民币[165] - 2024年上半年已就2023年度向公司拥有人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2023年同期为8港仙[16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所用盈利为6.83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17亿人民币[169]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02亿股,2023年同期为60.74亿股[17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20.99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8.88亿人民币[17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11.97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2.70亿人民币[1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自有品牌业务销售收入1,115,60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9%,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同期12.7%增长至22.1%[15] - 2024年上半年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入3,921,635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3%,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同期87.3%下降至77.9%[15]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约11.16亿元,同比增长约71.9%,其中欧洲及其他国家市场收入约9.29亿元,同比增长约88.0%,美国市场收入约1.87亿元,同比增长约20.6%[16]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入约39.2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2.3%[17] - 美国市场收入约18.5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8%,占总收入百分比从约40.2%降至约36.9%,换弹式产品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6.1%,同比增长约6.5%[19] - 欧洲及其他市场企业客户业务收入约19.7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6.0%,占总收入比例从约45.9%降至约39.3%,二季度封闭式换弹产品收入比一季度大增约93.2%,同比增长约22.5%,一次性产品收入同比下降约18.9%至约12.17亿元[20] - 中国内地市场销售收入约8777.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1.4%,占总收入百分比约1.7%[21] - 自有品牌业务销售收入约为1115607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71.9%,其中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约为928687千元,增长约88.0%,美国收入约为186920千元,增长约20.6%[47][48]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入约为3921635千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12.3%,其中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约为1975700千元,下降约16.0%,美国收入约为1858160千元,下降约9.8%,中国内地收入约为87775千元,增长约41.4%[47][49] - 按客户注册所在地划分,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收益为2287394千元,占比45.4%,中国香港为1858393千元,占比36.9%,美国为564812千元,占比11.2%,中国内地为326643千元,占比6.5%[51] - 回顾期经香港销往美国的产品收入约为1480268千元,占中国香港收入的比例约为79.7%,2023年同期约为83.9%[53] - 扣除部分影响后,公司在回顾期中国内地的收入约为8775千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1.7%,2023年同期约为1.2%[55] 公司运营与布局 - 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在欧美地区运营6个配送中心[13] 公司研发情况 - 全球科技研发队伍超1400人[22] - 新一代换弹解决方案FEELM PRO采用超薄高爆发技术,FEELM TURBO Duo搭载两个加热芯,世界首款四面环绕屏超高瓦数一次性解决方案有互动体验和高功率[24][25] - 新推出的XROS 4和XROS 4 mini采用COREX 2.0技术成市场爆品[25] - 在加热不燃烧产品领域上半年加大研发投入,储备差异化技术和产品[26] - 完善创新组织、工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优化产品与技术规划,调配研发资源形成动态滚动优化机制[22] - 公司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约为人民币760,112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7%,占收入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约12.0%增长至约15.1%,主要增长来自雾化医疗及加热不燃烧产品领域[30] - 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研发(含电子雾化器及加热不燃烧产品)支出481,988千元,占比63.4%;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支出92,653千元,占比12.2%;雾化医疗及雾化美容产品研发支出185,471千元,占比24.4%[32] - 公司将聚焦重点品类电子雾化产品研发投入,加大加热不燃烧产品以及雾化医疗产品等领域研发投入[41] 市场规模预测 - 2028年全球电子雾化产品市场规模将达约1,023.2亿美元,2023 - 2028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11.0%[36] - 2028年全球加热不燃烧市场规模将达约755.1亿美元,2023 - 2028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15.5%[37] - 2028年全球特殊用途雾化设备市场规模将达约20.9亿美元,2023 - 2028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10.9%[38] - 2022年全球治疗哮喘和慢阻肺的药物和药物递送设备市场规模达约560.1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约932.8亿美元[39] - 2023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289.7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约人民币372.2亿元[40] - 2023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约人民币3,238.1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约人民币4,134.7亿元[40] 公司新产品与业务拓展 - 公司于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岚至(「MOYAL」)品牌和第一代雾化美容产品解决方案,成为业内首款实现高粘度护肤精华雾化的美容产品[28] - 公司完成数款针对哮喘及慢阻肺的药物递送装置的开发和生产布局,以及十数款药物制剂的开发,制剂和装置获欧美药监机构认可[29]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加强市场洞察及渠道下沉能力,提高向本地客户交付的效率[42] - 下半年公司销售、研发、采购和运营团队将协作,推动电子雾化产品降本、提效和提质[43] 员工薪酬福利情况 - 员工薪酬及福利在分销及销售开支中约为1.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5 13:48
公司财务表现 - 思摩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11168.4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5] - 思摩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毛利率为38.8%,较2022年下降[5] - 思摩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率为14.7%,较2022年下降[6] - 思摩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流动比率为548.8%,较2022年增长[6] - 2023年,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收入显著下降,海外市场收入保持稳健增长[8][9] - 公司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研发投入约为14.8亿元人民币,增加约8.1%[9] - 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强化员工成本和效率意识,管理费用较上年下降超过两成[14] - 公司展望未来将持续加大产品开发,提升运营效率和营销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多创新产品[15] 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 公司在电子霧化领域推出多个新技术平台,如FEELM Max和高爆发陶瓷系列技术平台,获得市场认可[10] - 公司在加热不燃燒产品领域拥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得到客户高度认可[11] - 公司在特殊用途霧化产品领域推出创新产品,有望带动未来增长[12] - 公司在霧化医疗领域推进哮喘和慢阻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已获得监管机构认可[13] - 公司在电子霧化产品领域将继续完善产品布局,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保持领先地位[16] - 公司在加热不燃燒产品领域将加大研发投入,储备更多差异性技术,打磨产品[17] 市场趋势和预测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保持稳定增长,封闭式电子雾化设备市场增长率约为14.8%[44] -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约为13.7%[44] -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回顾期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1,168,422千元,其中海外市场收入增长约11.2%[45] -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自有品牌业务销售收入增长约26%,占总收入比重约16.5%[45] 公司运营和管理 - 公司在研究与开发方面超过1400人的科技研发团队规模和远超同行的研发投入是公司创新的底气和企业长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51] - 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强化员工成本和效率意识,管理费用较上年下降超过两成[14] - 公司的董事会已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委员会,以提升本公司ESG管理水平[190]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分别是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79]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14:36
公司业绩 - 2023年收入为11168.4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8.1%[3] - 2023年毛利为433.4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8.8%[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64.5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34.5%[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煙草公司、零售客户和医疗领域提供霧化科技解决方案[4] 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 公司在回顧期內持續推進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成功推出多個新產品系列,其中一次性電子霧化產品FEELM Max在市場上取得成功[6] - 公司在电子雾化领域持续推出新产品,如FEELM TURBO陶瓷系列、TPD系列等,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取得显著商业效果[24] - 公司自有品牌Vaporesso旗下的XROS系列成为销售贡献最大的产品系列,同比增长约54%[2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營銷方面持續提升用戶洞察及渠道把控能力,並加大海外市場本地化佈局,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7],[8] - 公司在美国市场主要销售电子雾化产品和特殊用途雾化产品,通过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优化成本结构成功保持市场份额第一[1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續加大在電子霧化產品、加熱不燃燒產品以及霧化醫療產品等領域的研發投入,保持在主要業務領域的領先地位[43]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生产运营管理水平,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45] - 公司将作出适当安排,确保未来至少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约每季度一次[147]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7 10:00
公司基本信息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代號为6969[1]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報告書在第4页[2]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兼總裁为陳志平先生[3]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核數師为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4]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及利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6] - 公司收益、毛利、除稅前溢利、毛利率、期內溢利等均呈下降趋势[1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4,082,037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了1.1%[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05,378人民币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了29.1%[20] - 资产负债比率为13.5%,较2019年为16.3%,下降了2.8百分点[20] - 流动比率为639.3%,较2019年为534.9%,增长了104.4百分点[20] 公司战略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明确了四大战略主线[7] - 公司推出升级的陶瓷霧化芯技术平台FEELM Max,实现了较具规模的出货[7] - 公司加强海外本地仓的建设,整合供应链管理,提高客户服务体验[8] - 公司实现了管理费用的下降,推动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9]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霧化科技平台,将霧化技术应用于更多的场景[10] 市场趋势 - 電子霧化產品市場空間穩健增長,2023年下半年将推出更多差異化的一次性創新產品[12] - 霧化醫療領域的研發正在穩步推進中,2023年下半年将繼續按既定計劃進行各醫藥項目的開發[13] - 全球電子霧化設備市場規模2027年預計達到約23,413.9百萬美元,2022年到2027年期間的預計復合增長率為18.5%[5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有信心抓住行業變化的浪潮,穿越起伏週期,到達更廣闊的遠方[14]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专利申请数量共计1,154件,其中发明专利684件[41] - 公司将继续以“霧化科技”为核心,在电子霧化、加熱不燃燒、特殊用途霧化产品及霧化醫療等领域积极布局,为客户及用户提供全面的霧化科技解决方案[51] 全球市场 - 美国市场一次性电子烟在市场份额从2020年1月的24.7%上升至2022年12月的51.8%[23] - 美国市场FDA对超过100万种非烟草和非薄荷醇味以及至少六种薄荷醇味的ENDS产品发出了营销拒绝令,对市场产生了影响[26] - 美国市场FDA已为公司生产的11款封闭式系统的烟草味ENDS产品发出了上市许可[26] 公司治理 - 公司已设立內部審計機制,负责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的獨立評估[118]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19] - 董事概无於與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存有競爭的任何業務擁有任何權益[120]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1 14:05
财务表现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为5,122,862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4%[2] - 毛利为1,855,370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4%[2] - 除税前溢利为796,170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5%[2] - 资产总额为24,082,037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05,378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1%[4] - 资产负债比率为13.5%,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4] - 存货周转天数为43.8天,较去年同期增长17.9天[4]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从2022年的299,938千元增加至2023年的319,465千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72,440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33,257)千元有显著增长[77]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837,902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05,378千元[78]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烟草公司、电子雾化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提供医疗霧化产品等[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持续加大在霧化醫療领域的投入,专注为患者提供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解决方案[14] - 公司将继续以“雾化科技”为核心,积极布局电子雾化、加热不燃烧、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及雾化医疗领域,为客户及用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28] - 公司将在核心领域推出具有差异化的新品,继续拓展霧化科技的应用领域,以领先技术和创新产品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38] 市场表现 - 在中国市场,电子烟管理政策的变化对产品销售产生影响[6] - 美国市场一次性电子烟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1月的24.7%增长至2022年12月的51.8%[8]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约23,413.9百万美元,2022年到2027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8.5%[29] - 全球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约16,600百万美元,2022年到2027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8.5%[31] - 全球特殊用途雾化设备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约2,784.6百万美元,2022年到2027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8.4%[33] - 全球肺部药物和药物递送设备市场预计2022年规模达到约560亿美元,2023年有望达到约933亿美元[34] 公司运营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400人,占非生产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研究机构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协同合作,提升研发效率[15]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专利申请数量共计1,154件,其中发明专利684件,累计申请专利6,816件,发明专利3,379件[16] - 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为人民币614,724千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上年同期的10.7%增长至12.0%,主要用于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特殊用途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霧化医疗及美容产品的研发[17] - 公司在生产运营方面持续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成功打造专业化的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团队,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效率[18] - 公司通过敏捷的模块化生产替代规模化生产,实现多种产品在同一套生产体系、同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交付能力[18]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08: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陳志平先生(主席兼總裁)、熊少明先生、王貴升先生等[3]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開曼群島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3] - 公司香港主要營業地址位於九龍鴻圖道83號東瀛遊廣場28樓B室[3] - 公司中國總辦事處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固戍社區東財工業區16號[3] - 公司核數師為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位於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期35樓[4] - 公司股票簡稱為思摩爾國際,股票代碼為6969[4] - 公司網站為www.smooreholdings.com[4]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4]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2,144,9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5] - 2022年毛利率为43.3%,较2021年的53.6%下降10.3个百分点[5] - 2022年经调整后净利率为21.2%,较2021年的39.6%下降18.4个百分点[7] - 2022年公司流动比率为534.9%,较2021年的529.9%略有提升[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70.8天,较2021年的61.4天增加9.4天[7] - 2022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7.1天,较2021年的28.6天增加8.5天[7] - 2022年公司拟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8港仙[6]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24,359,3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5] - 2022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62,9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5]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2,144,980千元,较上年减少11.7%[57]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679,372千元,较上年减少15.2%[58] - 面向零售客户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65,608千元,较上年增长26.2%[60]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199,847千元,较上年减少51.9%[62] - 公司毛利率为43.3%,较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57] - 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575,122千元,较上年减少52.7%[57] - 公司在美国市场收入为人民币1,298,190千元,较上年减少22.6%[61] - 公司在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为人民币4,298,050千元,较上年增长55.1%[61] - 公司在中国香港收入为人民币3,348,893千元,较上年减少11.3%[61] - 公司2022年销售总收入为12,144,980千元,同比下降11.7%[63]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为10,679,372千元,同比下降15.2%,其中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下降51.9%[63] - 面向零售客户销售为1,465,608千元,同比增长26.2%[63] - 公司2022年毛利为5,259,632千元,同比下降28.7%,毛利率从53.6%下降至43.3%[65] - 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从70.0%上升至73.3%,主要由于低毛利的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收入占比增加[65] - 分销及销售开支增长101.0%至387,671千元,主要由于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强[66] - 行政开支增长32.9%至1,147,916千元,主要由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人才梯队建设投入增加[69] - 研发开支增长104.6%至1,372,258千元,占收益比重从4.9%增长至11.3%[71] - 员工薪酬及福利在研发领域增长127.5%至852,333千元,主要由于引入更多研发人员[71] - 开发成本增长65.1%至371,271千元,主要由于在基础研究、雾化、加热不燃烧等领域的投入增加[72] - 公司其他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96,984千元,较上年下降0.4%[73] - 公司其他利得总额为人民币133,266千元,较上年增长43.0%[74] - 公司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8,980千元,较上年增长15.7%[7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444,010千元,较上年减少51.9%[76] - 公司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494,934千元,较上年减少52.8%[77] - 公司流动比率从529.9%上升至534.9%[7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周转期为70.8天,较上年增加9.4天[7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9.5%,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82] - 公司外汇收益为人民币126,711千元,较上年由亏损转为收益[84] - 公司收益约六成以美元结算,约四成以人民币结算[85] - 公司通过及时结汇和远期外汇合约控制美元敞口,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10%,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将增加约人民币198,847千元[8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加热不燃烧产品、新型发热体技术、特殊用途雾化装置、雾化给药装置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9] - 公司向海外市场推出新一代陶瓷芯技术平台FEELM Max,雾化效率和抽吸口数等指标优于市场竞品[17] - 公司成功研发国内一款呼吸机联用雾化给药装置,并取得生产许可证,技术参数达国际领先水平[17] - 公司在海外市场推出新一代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出货规模实现快速增长[17] - 公司成功上线覆盖各主要业务领域的SAP系统,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7] - 公司持续加强全流程品质管理体系投入,提升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竞争力[10] - 公司积极拓展特殊用途雾化产品线至更多细分领域,提升市场份额[1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超过320名,总研发人员超过1,500人,占非生产人员总数的四成[43] - 公司新设立7个研究院,聚焦新材料、医学研究、雾化健康、雾化美容等领域[43] - 公司推出新一代陶瓷芯技术平台FEELM Max,提升雾化效率和抽吸口数[44] - 公司推出全新防漏液技术、COREX棉芯技术平台及智能电芯平台Axon Chip,提升产品性能[44] - 公司2022年研发支出总额为人民币1,372,258千元,较上年增长104.6%,占收入的百分比从4.9%增长至11.3%[45] - 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74.0%,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支出占13.9%,雾化医疗及美容产品研发支出占12.1%[45][46]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专利申请数量共计2,254件,其中发明专利1,125件,累计申请专利5,662件,发明专利2,695件[47] - 公司成功导入SAP系统,覆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升内部运营管理效率[48] 市场与监管 - 美国市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ENDS)产品收益贡献为10.7%[20] - 中国市场电子烟产品收益贡献为26.3%[23] - 美国FDA已对超过100万种非烟草和非薄荷醇味ENDS产品发出营销拒绝令[20] - 美国FDA已为公司生产的11款封闭式系统烟草味ENDS产品发布上市许可[20] - 加州对调味烟草产品实施零售禁令,限制调味一次性ENDS产品销售[21] - 中国《电子烟管理办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23] - 中国《电子烟》国家标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规定电子烟及其组件的定义和规范要求[25] - 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电子烟市场主体自2022年10月1日起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25] - 公司在中国大陆接受品牌企业委托生产、销售电子烟或出口电子烟,不需缴纳消费税[26] - 电子烟生产(进口)环节的消费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为11%[27] - 公司调整运输安排,确保出口产品不会通过陆路在香港转运,以符合香港修订条例[28] - 公司密切监控在香港转运动力烟产品(ASP)的法律及监管框架发展[29] - 公司在日本的收益贡献为2.3%,欧盟为5.9%,英国为23.1%[30] - 如考虑通过香港转售的产品,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益贡献约为33.9%[31] - 扣除贸易商的出口销售,公司在中国受影响的收益比例约为18.5%[31] - 公司预计主要经济体对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市场的监管政策将更加明确,有利于长期发展[12] 供应链与生产 - 公司在2022年共取得六张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16] - 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顺利获得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保障生产运营[50] - 公司供应链在回顾期内未受疫情重大影响,原材料供应充足稳定,供应链管理部门通过统一采购和提前储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33] - 公司与惠州亿纬锂能签订联合研发协议,开发用于电子烟产品的新型电池,深圳麦克韦尔将分阶段提供人民币26,000,000元[97] - 公司与惠州亿纬锂能续新采购框架协议,新协议将于2025年12月31日届满,2023年至2025年的年度上限分别为人民币4,500,000,000元、6,000,000,000元和7,500,000,000元[100] - 电池产品采购交易金额为人民币536,118千元,占公司采购总额的10.3%[10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由八名董事構成,包括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名非執行董事,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超過上市規則規定的三分之一[110] - 公司每年至少舉行四次定期董事會會議,約每季度一次,會議通知至少提前14天發出[114] - 2022年公司共舉行7次董事會會議、3次審核委員會會議、3次薪酬委員會會議、3次提名委員會會議、1次董事會主席與獨立非執行董事會議以及2次股東大會[114]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10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全體董事及相關僱員均確認嚴格遵守[115] - 公司董事持續參與專業發展培訓,包括研討會、會議、論壇及培訓課程,費用由公司支付[111] - 公司董事會中女性占比為25%(2人),男性占比為75%(6人)[118] - 公司高級管理層中女性占比為0%(0人),男性占比為100%(3人)[118] - 公司其他僱員中女性占比為51.98%(8,507人),男性占比為48.02%(7,859人)[118] - 公司全體員工中女性占比為51.96%(8,509人),男性占比為48.04%(7,868人)[118] - 公司已委任一名女性執行董事及一名女性非執行董事[116] - 公司董事會將考慮設定可計量目標以實施董事會多元化政策[116] - 公司提名委員會將每年檢討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以確保其有效性[117] - 公司董事會已委派提名委員會履行物色及遴選董事候選人之職責[119] - 公司已採納董事薪酬政策,包括固定部分及可變動部分[121] - 公司已建立董事會獨立性評估機制,包括定期評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122] - 審核委員會與外部核數師在2022年舉行了三次會議,討論公司業績、審計程序及會計事宜[127] - 提名委員會建議委任王鑫女士為執行董事及江敏女士為非執行董事[128] - 薪酬委員會在2022年未審閱及批准股份計劃相關重大事項[130] - 高級管理人員年薪範圍為0港元至10,000,000港元,涉及3人[130] - 公司於2022年12月成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由3名成員組成[130] - 董事會負責評估及釐定未能達成公司戰略目標的風險性質及程度[131] - 內部審計部門定期審核集團業務及支持部門的主要活動及過程[132] - 董事會認為集團已設立並妥善運作內部監控系統[13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制度在所有重大方面為有效及充足[133] 股东与股份 - 公司2022年度股份计划授予购股权及奖励股份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占已发行相关股份类别的加权平均股份数目的1.18%[158]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可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19,03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25%[161]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行使價為人民幣0.38元[162]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有效期為2019年9月30日至2020年7月10日[162] - 每名承授人須支付1港元作為接納購股權的代價[162] - 購股權的期限由董事會決定,自購股權要約日起不超過十年[162] - 購股權的歸屬期通常為授予日後歸屬日前的等待期間[162] - 陈志平董事持有16,000,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王贵升董事持有6,000,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王鑫董事持有1,428,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卜志强董事持有544,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卜伟强董事持有290,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李小平董事持有1,192,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袁向董事持有52,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2022年期初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授權所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217,241,272股,期末為160,063,272股[166]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可予發行的股份總數為255,319,272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6,078,661,720股的約4.20%[168] - 每位參與者在任何12個月內行使購股權時已發行及將予發行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169] - 購股權的期限由董事會決定,自購股權要約日起不超過十年[170] - 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每名承授人須支付1港元作為接納購股權的代價[171]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自2020年7月10日起十年內有效[172] - 公司在2022年共授出22,313,000股购股权[173] - 截至2022年11月9日,公司有39,001,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173] - 公司决定注销未行使的39,001,000份购股权并重新授出同等数量的新购股权[173] - 公司董事王贵升在2021年4月1日获得44,333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熊少明在2021年4月1日获得78,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王鑫在2021年4月1日获得5,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联系人李小平在2021年4月1日获得21,667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联系人卜志强在2021年4月1日获得10,333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1年4月1日获得6,913,335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1年7月9日获得921,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42.08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1年9月30日获得2,495,75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36.30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2年1月4日获得957,5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38.43港元[174] - 2022年5月19日公司授出购股权2,447,000份,行使价为16.88港元[175] - 2022年7月21日公司授出购股权629,500份,行使价为20.80港元[175] - 2022年11月9日公司授出购股权8,760,200份,行使价为11.11港元[175] - 2022年11月10日公司授出购股权515,000份,行使价为11.20港元[175]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授出购股权482,500份,行使价为12.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0 14: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21.4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下降11.7%[3] - 公司2022年毛利为52.6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下降28.8%[3]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43.3%,较2021年下降10.3个百分点[3] - 公司2022年年内溢利为25.1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下降52.5%[3] - 公司2022年经调整后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为25.7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下降52.7%[3]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6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减少14.6%[3] - 2022年公司实现收益人民币12,144,980千元,较2021年减少11.7%[14] - 2022年公司出口收入为人民币9,898,661千元,占收入总额的81.5%[14] - 2022年公司内销收入为人民币2,246,319千元,占收入总额的18.5%[14] - 2022年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對企業客戶銷售收入較上年下降22.7%,占總收入的31.1%[16] - 2022年公司在歐洲和其他市場對企業客戶銷售收入較上年上漲53.4%,占總收入的38.3%[18] - 2022年公司一次性產品實現收入人民幣1,931,028千元,較2021年增長1,919.2%[19] - 公司面向零售客户的产品实现收入人民币1,465,608千元,较上年增长26.2%[20] - 公司下半年面向零售客户的产品实现收入人民币905,192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3%[20]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2,144,980千元,较上年减少11.7%[47]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5,259,632千元,较上年减少28.7%,毛利率为43.3%[47] - 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575,122千元,较上年减少52.7%[47] - 公司总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13,755,242千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12,144,980千元,降幅为11.7%[48] - 面向企业客户的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12,593,523千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10,679,372千元,降幅为15.2%[48] - 面向零售客户的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1,161,719千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1,465,608千元,增幅为26.2%[49] - 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5,530,301千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3,199,847千元,降幅为42.1%[50] - 欧洲及其他地区的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2,771,438千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4,298,050千元,增幅为55.1%[50] - 公司毛利从2021年的人民币7,377,039千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5,259,632千元,降幅为28.7%,毛利率从53.6%下降到43.3%[52] - 原材料成本从2021年的人民币4,467,152千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5,044,342千元,增幅为12.9%,占销售成本的比重从70.0%上升到73.3%[53] - 分销及销售费用从2021年的人民币192,916千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387,671千元,增幅为101.0%,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1.4%上升到3.2%[54] - 员工薪酬及福利从2021年的人民币81,434千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186,549千元,增幅为129.1%,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0.6%上升到1.5%[54] - 市场开拓费从2021年的人民币61,229千元增长到2022年的人民币90,711千元,增幅为48.2%,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0.4%上升到0.7%[55] - 其他费用从上年的人民币32,787千元增长至回顧期的人民币61,979千元,增幅89.0%[58] - 行政开支从上年的人民币863,701千元上升到回顧期的人民币1,147,916千元,增長32.9%[59] - 员工薪酬及福利从上年的人民币576,261千元增長19.0%到回顧期的人民币685,873千元[59] - 专业服务费从上年的人民币96,229千元增長69.9%到回顧期的人民币163,463千元[60] - 折旧与摊销费用从上年的人民币35,160千元增長180.2%到回顧期的人民币98,505千元[61]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人民币670,629千元增加至回顧期的人民币1,372,258千元,增長104.6%[62] - 员工薪酬及福利从上年的人民币374,637千元增長127.5%到回顧期的人民币852,333千元[62] - 开发成本从上年的人民币224,915千元增長65.1%到回顧期的人民币371,271千元[63] - 其他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96,984千元,較上年下降0.4%[64] - 年內全面綜合收益總額为人民币2,494,934千元,較上年減少了52.8%[67]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持有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446亿元,其中用于开立信用证、应付票据和保函的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04亿元、2.97亿元和1.0亿元[72] - 公司2022年的资产负债比率为19.5%,相比2021年的18.8%有所上升[73] - 公司2022年录得外汇收益为人民币126,711千元,而2021年为外汇亏损人民币38,087千元[75] - 公司2022年的收益中,约60%以美元结算,40%以人民币结算[76] - 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10%,公司年内的全面综合收益总额将增加约人民币198,847千元;若下降10%,则将减少同样金额[79] - 公司2022年的员工成本总额占收入的比例为25.0%,相比2021年的17.6%有所上升[83] - 公司2022年的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2,478,206千元,主要用于设备、装修支出及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7 10:18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止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10] 公司发展举措 - 公司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多位全球重要科学家、数百位毕业于全球名校的硕士和博士及众多高级管理人才加入[11] - 公司按预定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基础研究、新型材料研究、雾化医疗等领域发力[11] - 公司推出新一代专门用于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的陶瓷雾化芯技术平台和相关产品,取得突破性销售增长[11] - 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自有品牌业务取得较好销售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11] - 公司大力开拓一次性电子雾化市场,医疗雾化领域研发进展顺利[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增加超300人,6月底超1400人,超集团非生产人员总数四成[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设立7个研究院,使基础研究院达14个[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总额为人民币604,12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7%,占收入百分比从3.4%增至10.7%[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全球新增专利申请929件,其中发明专利381件,截至6月30日累计申请专利4337件,其中发明专利1951件[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多位全球重要科学家、数百位毕业于全球名校的硕士和博士及众多高级管理人才加入[18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推出新一代专门用于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的陶瓷雾化芯技术平台和新产品,取得突破性销售增长[181] - 公司向海外推出新一代陶瓷雾化芯技术平台Feelm Max及相应产品,取得突破性销售增长[189] 公司资质与认证 - 截至中期报告披露日,公司三家子公司已获颁烟草专卖生产许可证[11] - 公司成为目前生产最多通过PMTA认证雾化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产品型号的制造商[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FDA已为十一款公司生产的封闭式系统的烟草味ENDS产品发布上市许可[20] - 2022年7月2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韦普莱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7月31日[111] - 2022年8月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麦克兄弟科技有限公司收到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7月31日[111] - 截至中期报告披露日,公司三家子公司已获颁烟草专卖生产许可证[181] - 截至6月30日,FDA已对超98%的PMTA采取行动,为公司十一款封闭式系统的烟草味ENDS产品发布上市许可[190] 公司股票与代码 - 公司股票代码为6969[7] - 公司股票简称思摩爾國際,股票代碼6969[17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56.5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9.53亿元下降18.7%[1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7.0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8.19亿元下降29.2%[1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6.7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3.97亿元下降50.7%[1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7.9%,较2021年同期的54.9%下降7.0个百分点[15] - 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率为25.4%,较2021年同期的42.8%下降17.4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36.54亿元,较2021年末的228.71亿元增长3.4%[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8.76亿元,较2021年末的114.27亿元增长21.4%[18] - 2022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81.4天,较2021年的61.4天增加32.7%[18] - 2022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3.9天,较2021年的28.6天增加18.6%[18] - 集团回顾期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653,321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7%[37][42][43] - 集团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4.9%下降到回顾期的47.9%[42] - 回顾期内溢利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878,816千元下降到回顾期的人民币1,384,690千元[42] - 回顾期经调整后净利为人民币1,436,304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7%[42]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益为5092905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6497384千元下降21.6%[44] - 面向零售客户销售收益为56041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456022千元增长22.9%[45] - 2022年美国收益606139千元,占比10.7%,较2021年的826069千元下降26.6%[46] - 2022年中国大陸收益2126870千元,占比37.6%,较2021年的3156173千元下降32.6%[46] - 2022年毛利为2705607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3818784千元下降29.2%,毛利率从54.9%降至47.9%[49] - 2022年销售成本总计2947714千元,较2021年的3134622千元下降6.0%[50] - 2022年分销及销售开支为176728千元,较上年同期的68273千元增长158.9%,占收入百分比从1.0%增至3.1%[51] - 2022年行政开支为587777千元,较上年同期的362798千元增长62.0%,占收入百分比从5.2%升至10.4%[52] - 2022年研发开支为604120千元,较上年同期的236264千元增长155.7%,占收入百分比从3.4%增至10.7%[54] - 2022年销售收入总额为5653321千元,较2021年的6953406千元下降18.7%[48] - 集团其他收入总额为245,563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55][56] - 集团其他利得总额为106,185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9%[57] - 集团融资成本为14,69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3.8%[58] - 集团所得税开支为291,275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8%,占经调整后除税前溢利比例为16.9%(上年同期14.8%)[59] - 集团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84,101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9%,经调整后净利为1,436,304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7%[6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4,494,776千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3,875,609千元,流动比率为491.4%[6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拥有银行授信额度4,460.0百万元,其中70.1百万元用于开具信用证[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20.2%(2021年12月31日:18.8%)[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外汇净收益为69,946千元,远期外汇合约产生亏损8,960千元[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成本总额占收入26.0%(2021年同期:16.7%)[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总投资额为15.49959亿元,上年同期为4.51626亿元[6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购建物业、厂房和设备的资本承担为7.2374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0128亿元[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3.7%,2021年同期为78.2%[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自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29.6%,2021年同期为29.4%[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为5,998,444,220股[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为5,998,444,220股[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5,653,32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953,40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8.7%[11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705,60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818,78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9.2%[11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675,965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396,85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0.7%[115]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384,690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878,8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2%[11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456,064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4,885,53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1.7%[11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8,197,813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7,985,77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2%[11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703,03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394,24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9.1%[11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为19,682,09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9,246,35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3%[117]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3.08分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48.45分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2.3%[115] - 2022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22.38分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46.54分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1.9%[115] - 2022年1月1日期内溢利419,451,2022年6月30日为418,628[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3,257千元,2021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2,440,733千元[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08,837千元,2021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4,243,138千元[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60,937千元,2021年同期为2,294,684千元[124]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436,517千元,2021年为492,279千元[125] - 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426,758千元,2021年为9,557,802千元[125] - 2022年外汇汇率变动之影响为12,334千元,2021年为3,825千元[125] - 2022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875,609千元,2021年为10,053,906千元[1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取应收票据1,701,318千元,2021年同期为2,304,365千元[1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贴现应收票据1,716,867千元,2021年同期无[125]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56.53321亿元,2021年同期为69.53406亿元[132]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分部溢利为16.49741亿元,2021年同期为33.68202亿元[133] - 2022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溢利为16.75965亿元,2021年同期为33.96859亿元[13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香港除外)市场收益为21.26870亿元,2021年同期为31.56173亿元[135] - 2022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收益为12.69989亿元,2021年同期为17.76529亿元[135] - 2022年上半年英国市场收益为11.10892亿元,2021年同期为6.72632亿元[135] - 2022年上半年美国市场收益为6.06139亿元,2021年同期为8.26069亿元[13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6185亿元,2021年同期为0.37396亿元[137]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91275亿元,2021年同期为5.18043亿元[138] - 2022年上半年楼宇使用权资产及土地使用权折旧98,282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31,674千元,无形资产摊销8,529千元,存货拨备净额1,17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5 09:0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17年的15.6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137.55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79%[11] - 毛利率从2017年的26.8%增长到2021年的53.6%,增长了26.8个百分点[11] - 年內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从2017年的1.8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52.8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700%[11] - 经调整后年內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从2017年的1.8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54.4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800%[11] - 总资产从2017年的10.7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228.71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020%[11] - 权益总额从2017年的4.1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192.4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600%[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7年的3.3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114.2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300%[11] - 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53.6%,较2020年增长0.7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经调整后净利率为39.6%,较2020年增长0.7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5.8%,较20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流动比率为529.9%,较2020年下降60.1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61.4天,较2020年增加9天[18] - 公司2021年存货周转天数为28.6天,较2020年减少9.6天[18] - 公司2021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43.8天,较2020年减少0.5天[18] - 公司2021年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37.6亿元,同比增长37.4%[24] - 公司2021年面向企业客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7.4%,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4] - 公司2021年面向零售客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7.1%[24] - 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收益约人民币13,755,242千元,较2020年增长了约37.4%[37] - 公司面向企业客户的产品收入录得收益约人民币12,593,523千元,较2020年增长了约37.4%,首次突破百亿大关[37] - 公司面向零售客户的产品实现收益约人民币1,161,719千元,较2020年增长了约37.1%[38] - 公司2021年出口收入约为人民币9,082,316千元,占收入总额的比重约为66.0%[37] - 公司2021年内销收入约为人民币4,672,926千元,占收入总额的比重约为34.0%[37] - 公司2021年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益较去年增加约37.4%[33] - 公司2021年面向零售客户收入增长约37.1%[33] - 公司2021年总收益为人民币13,755,242千元,同比增长37.4%,毛利率为53.6%,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45] - 公司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5,286,991千元,同比增长120.3%,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442,613千元,同比增长39.8%[45]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3,755,242千元,同比增长37.4%[49]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593,523千元,同比增长37.4%[47] - 面向零售客户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161,719千元,同比增长37.1%[48]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人民币5,530,301千元,同比增长104.1%[50] - 香港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776,229千元,同比增长4.0%[49] - 欧洲市场收入为人民币2,109,303千元,同比增长36.4%[49]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7,377,039千元,同比增长39.3%,毛利率从52.9%上升至53.6%[52]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70,629千元,同比增长59.7%,占收入比例从4.2%上升至4.9%[58]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63,701千元,同比增长26.5%,占收入比例从6.8%下降至6.3%[57] - 分销及销售费用为人民币192,916千元,同比增长33.8%,占收入比例保持1.4%[55] - 其他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99,068千元,同比增长155.4%[59]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22,783千元,同比增长402.1%[60] - 其他利得总额为人民币93,186千元,同比增长382.4%[62]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5,046千元,同比增长63.0%[65]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922,375千元,同比增长28.5%[66] - 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5,286,991千元,同比增长120.3%[67] - 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4,591,532千元,同比增长41.2%[6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1,426,758千元,同比增长19.6%[68] - 流动比率为529.9%,同比下降60.1个百分点[68] - 外汇亏损为人民币38,087千元,与上年基本持平[71] - 员工成本总额占公司收入约17.6%,较2020年的17.0%有所上升[74]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和無形資產之投資總額約為人民幣1,234,123千元,主要用于支持生產規模擴大及研發活動[75] - 公司已訂約構建之土地使用權資產及物業、廠房和設備之資本承擔約為人民幣390,128千元[76] - 公司于2021年12月通过公开拍卖方式斥资约人民币977百万元购入商业地塊,用于建设总部办公楼[77]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投资约人民币1,500百万元实施总部办公楼项目[78] - 公司与惠州亿纬锂能订立采购框架协议,2021年采购金额约为人民币230,500千元,占公司采购总额的5.2%[83] - 公司已聘任核數師,確認持續關聯交易符合規定,未超過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限總額[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但有担保的银行授信额度人民币2,460.0百万元[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9,190.7百万元[1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作出的慈善捐款约为人民币11.3百万元[122] - 董事會建議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東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港仙[124] - 公司股東週年大會將於2022年5月27日舉行[125] - 公司将于2022年5月24日至2022年5月27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126] - 公司将于2022年6月6日至2022年6月8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1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27]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及2020年5月1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认购合共319,032,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3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的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自2019年9月30日至2020年7月10日[133] - 陈志平持有的购股权数目为16,000,000股,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4] - 王贵升持有的购股权数目为6,000,000股,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4] - 李小平持有的购股权数目为1,192,000股,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4] - 袁向持有的购股权数目为52,000股,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4] - 熊飞持有的购股权数目为81,000股,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4] - 其他员工持有的购股权数目为75,481,000股,行使价为人民币0.38元[134]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于2020年6月15日获股东批准[136]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旨在鼓励及嘉奖合资格人士对公司的贡献[137]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的参与者包括公司成员公司或联营公司的员工或董事[13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3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自2020年7月10日起十年内有效[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合计39,791,000股购股权[142] - 2021年4月1日、7月9日、9月30日分别授出26,388,000、3,670,000、9,733,000股购股权[142]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以下最高者:购股权要约日期股份在联交所的收盘价、紧接购股权要约日期前五个交易日股份在联交所的平均收盘价、股份的面值[141] - 每名承授人须支付1港元作为接收购股权的代价[141] - 购股权期限由董事会决定,自购股权要约日起不超過十年[1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合计39,791,000股购股权[142] - 2021年4月1日、7月9日、9月30日分别授出26,388,000、3,670,000、9,733,000股购股权[142]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以下最高者:购股权要约日期股份在联交所的收盘价、紧接购股权要约日期前五个交易日股份在联交所的平均收盘价、股份的面值[141] - 每名承授人须支付1港元作为接收购股权的代价[141] - 公司于2021年9月2日批准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计划有效期为10年[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特定获选参与者授出4,797,300股奖励股份[151] - 股份奖励计划的最高股份限值为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149] - 股份奖励计划中,受托人不得行使投票权,须放弃投票[150] - 股份奖励计划的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员工、非执行董事、咨询人、顾问、专家及其他贡献者[145] - 股份奖励计划的股份池中,受托人已分别于2021年9月15日和11月5日购买1,412,700股和1,449,000股股份[151] - 股份奖励计划的股份池中,受托人将根据信託契據条款于归属期间持有拨出奖励股份[147] - 股份奖励计划的股份池中,受托人将于归属条件达成后向选定参与者转让并归属奖励股份[148] - 股份奖励计划的股份池中,受托人持有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149] - 股份奖励计划的股份池中,向选定参与者授出奖励所涉及最高股份数目合共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49] - 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熊少明先生主要负责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155] - 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联席公司秘书王贵升先生负责财务规划及管理[15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刘金成博士提供战略建议及指引[15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山先生提供独立建议及判断[15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阎小颖先生提供独立建议及判断[15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杰博士提供独立建议及判断[158] - 公司董事会秘书邱凌云先生负责董事会会议协调及投资者关系管理[159] - 公司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可提前两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62] - 执行董事薪酬由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制定的方案确定,包括年度酌情管理花红[162]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协议为期三年,自动终止条件列明[1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权益如下:陈志平持有33.11%,熊少明持有4.53%,刘金成持有32.45%,王贵升持有0.13%[169] - 公司已为各董事购买责任险[16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010,226,220股[170] - 陈志平先生通过SMR & Alon Limited持有公司1,989,705,6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3.11%[173] - 熊少明先生通过Andy Xiong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272,202,4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3%[173] - 刘金成博士通过Golden Energy Global Investment Ltd.及EVE BATTERY INVESTMENT LTD.持有公司1,891,696,52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1.47%[170] - EVE BATTERY INVESTMENT LTD.发行可交换债券,涉及公司58,543,47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