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摩尔国际(SMHRY)

搜索文档
思摩尔国际及新型烟草行业更新汇报
2025-05-14 15:1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思摩尔国际、英美烟草、菲莫国际、日烟 - 行业:新型烟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思摩尔国际股价异动原因 - 英美烟草二代产品 Hilo 在日本发布引发市场积极预期,其新品发布倒计时推动股价上涨[2] - 出口链对等关税影响减弱,公司主要通过东南亚工厂出口,且东南亚有 10%基础关税豁免,大部分由客户承担,对公司估值有修复作用[1][2] 思摩尔国际业务表现 - 电子烟和大麻雾化器具业务稳定,虽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有压力,但通过东南亚工厂出口实际影响有限,计划三季度末将国内大麻雾化器具生产转移到海外基地以减少关税影响,整体业务有韧性,前景乐观[1][4] 英美烟草新产品 Hilo 对思摩尔国际业绩影响 - 2025 年中期进入市场,短期内对业绩贡献有限,但长期市场潜力大,一代产品年销 200 亿支,新一代产品力提升有望推动销售增长,HMT 赛道成长性好,用户主要来自传统卷烟用户,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长期将带来显著业绩增长[5] 思摩尔国际未来发展方向和投资前景 - 发展方向:继续专注电子烟及相关领域,拓展自有品牌和医疗等新业务,传统主业走出困境,监管环境向好,大公司受益于行业整合规范对其是利好[1][6] - 投资前景:管理层信心强,熊总增持股份,市值激励预案显示未来市值空间大,达 700 多亿支销量目标将提升利润弹性,投资潜力大[7] 新品 Glo Halo 相关情况 - 与 Glo Hyper 相比:加热时间从 15 秒缩短至 5 秒,优化消费者使用体验,更符合用户需求,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新一代加热不燃烧产品,有望提升市场渗透率[1][8] - 消费者使用体验优化:等待时间减少 2/3,加热温度统一为 370 度香气释放更好,一体机重量约 74 克比旧款轻 20%,提升便捷性[9] - 烟弹结构和加热技术改进:采用针状加热技术,加热均匀性改善,烟弹内部烟草排列与技术匹配为条状结构,减少外圈焦糊感和异味感,解决积碳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保持口感[3][10] - 与 IQOS 对比:单次抽吸口感和长期稳定性明显改善,整体口感接近 IQOS 水平,但风味细节待优化,在日本市场有望快速验证市场表现[11] - 日本市场推广:日本是 HNB 渗透率最高市场,渗透率接近 50%,消费者教育和渠道渗透完善,参考初代产品推广节奏,因有成熟渠道且是重磅新款,预计推广速度更快[3][12][13] - 定价策略:烟弹零售价格约 580 日元,与 IQOS 主流产品 Tera 价格一致,定位高端市场与 IQOS 竞争[14] 日本市场新型烟草产品价格对比 - Glo Hyper 和日烟 Pro 零售端单价约 400 日元,最新 Loqino 产品单价 580 日元,对标 IQOS,是英美烟草布局中高端 HNB 业务重要抓手[15] 美国市场新型烟草产品推广情况 - 菲莫国际推动 IQOS 产品,2024 年 10 月发起活动介绍产品,2025 年 3 月在德州推出设备售价约 60 美元,烟弹售价 8 美元比传统卷烟万宝路低约 20%,2025 年 5 月在佛罗里达州销售 ICAD 产品,IQOS 被美国 FDA 认证为低风险烟草产品,德州奥斯汀试点报名消费者超 5000 名,预计 2030 年占美国卷烟和 HNB 市场份额 10%左右,计划 2025 年下半年通过美国联邦层面 PMTA 审核[16][17] 英美烟草与菲莫国际竞争情况 - 卷烟规模相近,每年销量均超 5000 亿支,但英美烟草在 HNB 方面仅占 15%市场份额,因过去产品战略导向及研发投入不足,美国市场打开,新型 HNB 产品加速全球推广,思摩尔国际凭借优势进入高附加值环节[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日本市场是验证 HNB 产品力的重要途径,711、全家便利店等都有相关产品销售[12] - 佛罗里达州代托纳海滩地区因文化与产业兼具多元结构,被认为是理想布局区域[16]
思摩尔国际(06969.HK)涨超7%,盘中股价一度触及17港元,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快讯· 2025-05-14 02:47
股价表现 - 思摩尔国际股价涨超7% [1] - 盘中股价一度触及17港元 [1] - 股价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1]
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加速推动消费潜力释放,港股消费ETF(159735)涨超0.7%,思摩尔国际涨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02:09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早盘上涨1.08% [1] - 港股消费ETF(159735)上涨0.73%且换手率超1.88% [1] - 成分股思摩尔国际涨超5%、零跑汽车涨超4%、万洲国际及波司登等多股跟涨 [1] 消费市场政策驱动因素 - 多部门强调促进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 [1] - 各地通过资金投入推动融合新业态发展 [1] - 企业商圈计划引入文化体育要素以释放消费潜力 [1] 行业复苏核心驱动 -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复苏态势 [2] - 长线旅游需求受"请4休11"拼假模式激活 [2] - 免签及离境退税政策持续释放出入境红利 [2] - 多元化文旅消费场景创新提升市场吸引力 [2] 消费市场前景展望 - 居民出行半径扩大与消费意愿提升 [2] - 扩内需政策加码及消费信心修复支撑行业复苏 [2]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1 12: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1,798,66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203,25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7.4%,净利率为11.0%,较2023年的38.7%和14.7%有所下降[10][1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655,043千元人民币,年内溢利为1,303,255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807,9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937,53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0]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259,36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566,33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0.8%,较2023年的16.1%有所上升[12]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320.3%,较2023年的548.8%有所下降[12]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61.5日,存货周转天数为41.8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65.2日[12]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1,798,662千元,较去年同比增长约5.3%[27]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117.99亿元,较2023年的112.03亿元增长约5.3%[64]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4.12亿元,较2023年的43.41亿元增长约1.6%;毛利率约为37.4%,2023年约为38.7%[6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总额约为16.55亿元,较2023年的19.37亿元下降约14.5%[64]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4.17亿元,较2023年的15.66亿元下降约9.5%[64]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117.99亿元,较2023年的112.03亿元增长5.3%,自有品牌业务收益24.75亿元,占比21.0%,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益93.24亿元,占比79.0%[72]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4.12亿元,较2023年的43.41亿元增长1.6%,毛利率从38.7%下降到37.4%[73] - 2024年公司收益成本为73.87亿元,占收益比重62.6%,较2023年的68.62亿元增长7.6%,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9.5%降至47.7%[74]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9.20亿元,较2023年的5.26亿元增长74.7%,占收入百分比从4.7%增长到7.8%[76]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9.14亿元,较2023年的8.67亿元增长5.4%,占收入百分比均约为7.7%[77]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5.72亿元,较2023年的14.83亿元增长6.0%,占收入百分比从13.2%略微增长到13.3%[7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总额约为7.22亿元,较2023年的6.13亿元增长17.8%,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长18.4%[80] - 集团其他损失总额约为1.4584亿元,较去年的约10.374亿元下降约85.9%[81] - 集团融资成本约为3786.3万元,较去年的约2719.2万元增长约39.2%[83] - 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3.51788亿元,较去年的约2.91449亿元增长约20.7%[84] - 集团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4.16913亿元,较去年的约15.6647亿元下降约9.5%[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15.8706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1.707亿元,流动比率约为320.3%[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期约为61.5天,存货周转期约为41.8天,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周转期约为65.2天[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拥有银行授信额度约92亿元,已使用约18.112亿元[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2%,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9.1%上升[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汇收益约为2621.7万元,远期外汇合约和掉期合约产生收益约为103.6万元[92] - 回顾期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总投资额约为8.17052亿元(2023年约为11.55547亿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购建物业、厂房和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7.0775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94304亿元)[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約55.0%(2023年:約56.8%)[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向最大客戶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約40.1%(2023年:約40.9%)[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自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21.8%(2023年:約20.5%)[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向最大供貨商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8.2%(2023年:約9.9%)[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担保的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92亿元,其中已使用人民币18.112亿元[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70.477亿元[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为人民币1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30万元[16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拟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11]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预计2025年6月13日或前后派发,除净日为2025年5月29日[16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电子雾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加热不燃烧业务成功落地,雾化医疗、雾化美容等新业务取得突破[14] - 2024年公司支持战略客户推出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国际市场试销,新品在预热时长、口味还原上较主流产品有明显提升[15] - 2024年公司成功推出“岚至”品牌产品,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渠道进驻,逐渐得到更多用户认可,在重大营销节日取得亮眼销售[16] - 2024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主要增加在雾化医疗及加热不燃烧产品,两个业务板块均实现突破[16] - 集团收入结构出现有利变化,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8] - 集团在加热不燃烧业务及雾化医疗业务的研发投入取得阶段性突破[29] - 集团雾化美容独立品牌「岚至」精华超导仪产品正式推出[29] - 集团美容产品「岚至」精华超导仪在“双11”等重大营销节日销售收入位于同类产品前列[30]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475,033千元,较去年增长约34.0%,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约16.5%增至约21.0%[41]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入约为9,323,629千元,较去年下降约0.3%,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约83.5%降至约79.0%[41]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欧洲及其他市场收入约为人民币2,023,744千元,同比增长约37.2%;美国市场收入约为人民币424,289千元,同比增长约14.0%[42]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下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5,356,819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7%[43] - 2024年美国市场面向企业客户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3,988,170千元,较去年下降约2.4%,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约36.5%降至约33.8%;下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2,127,55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1%[44] - 欧洲及其他市场企业客户业务回顾期收入约509.67亿元,较去年增长约0.3%,占总收入比例从45.3%降至43.2%;2024年下半年收入约311.55亿元,同比增长约14.2%[45] - 欧洲及其他市场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收入约305.01亿元,同比下降约9.5%[45] - 中国市场企业客户业务回顾期收入约23.88亿元,同比增长约25.1%[47]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收入约为24.75亿元,较2023年的18.47亿元增长约34.0%,占比从16.5%增至21.0%[65][67]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入约为93.24亿元,较2023年的93.56亿元下降约0.3%,占比从83.5%降至79.0%[65][68] - 2024年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收入约为55.12亿元,较2023年的50.71亿元增长约8.7%[69] - 2024年中国香港市场收入约为38.76亿元,较2023年的40.25亿元下降约3.7%[69] - 2024年美国市场收入约为13.99亿元,较2023年的12.12亿元增长约15.5%[69]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中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子雾化产品收益20.24亿元,占比17.2%,较2023年增长37.2%[72]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中美国电子雾化产品等收益39.88亿元,占比33.8%,较2023年下降2.4%[72]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是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落地的关键年,将加大核心业务产品研发[18] - 2025年公司将继续支持战略客户在更多市场推出加热不燃烧产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体验[20] - 2025年公司将完善特殊用途雾化产品组件产品矩阵,优化商业合作模式,升级组织管理模式[20] - 2025年公司将加大雾化医疗投入,确保自主研发和合作项目达成关键里程碑目标[20] - 2025年公司将加强推广“岚至”品牌,该业务有望呈现较好的收入增长趋势[20] - 2025年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打造更灵活的组织结构,赋予一线人员更多决策权[21] - 2025年公司将与客户升级电子雾化业务合作模式,提供更多定制化服务[55] - 2025年公司支持客户的加热不燃烧产品有望在更多市场推出,新产品将贡献收入增长[56] - 2025年公司将推进雾化医疗药械结合产品临床开发等进程,拓展外部合作[59] - 2025年公司将加强雾化美容“岚至”品牌宣传推广,优化业务模式[60] - 2025年公司研发重点方向为加热不燃烧产品以及雾化医疗产品[61] 市场法规及环境 - 集团需密切关注客户所在主要市场法律法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国市场收益贡献为11.9%,考虑通过中国香港转运的产品,约为37.4%[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国FDA对超99%的PMTA采取行动,发出营销拒绝令[33] - 2024年6月,FDA首次发布4款薄荷醇味ENDS产品的销售许可令[33] - 2024年1月,FDA首次发布拒绝开放式ENDS产品的营销拒绝令[33] - 截至报告日期,FDA对集团为客户生产的25款封闭式系统烟草味ENDS产品及4款封闭式薄荷醇味ENDS产品发布上市许可[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英国市场收益贡献为25.5%,发往英国的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约占总收入的1.4%[34] - 截至2025年2月,芬兰等九个欧盟国家实施口味限制,该地区市场收益贡献为7.9%[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香港市场收益贡献为32.8%,转運至美国市场收益贡献约为25.5%[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日本市场收益贡献为2.1%[36] - 回顾期内,来自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占比约2.2%[36] - 考虑通过中国香港转運的产品,回顾期美国市场收益贡献约为37.4%[37] - 2024年11月英国议会引入《烟草与电子烟法案》,预计2025年6月生效[34] - 2025年1月1日起,比利时实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2024年9月,爱尔兰宣布计划禁止;2025年2月13日,法国参议院通过法案禁止[34] - 2024年12月,包括法国在内的16个欧盟国家敦促欧盟委员会提出新立法,将电子烟纳入欧盟烟草税法[34] - 2024年底,西班牙卫生部启动对电子烟等包装监管程序,预计制造商和零售商在法令发布后十到十二个月内遵守[34] 市场规模及公司市场份额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规模2020 - 2024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9%,2024 - 2029年预计约为9.3%[38]
思摩尔国际20250318
2025-03-18 14:5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思摩尔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情况** - 2024 年收入 118 亿元,同比增长 5.3%,自有品牌业务占比从 16.5%提高到 21%,下半年收入增速高于上半年[3] - 2024 年毛利率 37.4%,较 2023 年的 38.7%下降,主要因下半年低毛利率 ODM 业务增长快,未来自有品牌业务占比提升将支撑整体毛利率[2][3] - 2024 年销售费用从 5.26 亿元增长到 9.19 亿元,用于海外渠道、本地化运营、广告系统投入及中国市场美容业务上线;管理费用基本持平,占比 7.7%,小幅增长 5.4%;研发费用 15.7 亿元,同比增长 6%,用于医疗和加热不燃烧研发,传统雾化电源研发投入减少[3] - 2024 年税前利润 16.5 亿元,同比下降 14.5%,受销售费用增加和所得税费增长影响;综合收益下降 9.5%至 14.2 亿元,派息率提高至 40.2%[3] - 2024 年非流动资产增长因固定资产增加和理财产品配置调整,开始投资低风险票据类产品或长期存款;流动资产下降因减少短期到期理财产品[10] - 2024 年具有追索权的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大幅增加,因货款支付方式改为银行承兑汇票,可降低手续费并利用现金理财[11] - 2024 年下半年毛利率下降主要来自 ODM 业务,低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和客户价格调整所致[21] - 2025 年预计总体收入高单位数增长,收入增长来自 HNB 产品在更多市场上市、自有品牌和 ODM 业务增长;利润方面,收入和毛利有望增加,但研发投入和长期激励计划摊销影响利润,调整后利润预计与 2024 年持平[23][24][26] 2. **市场表现及预期** - 欧洲市场,部分国家禁止一次性电子烟,推动换弹式和开放式产品发展[4] - 美国市场,封闭产品和多次性服务化产品稳定,但客户付款能力限制致同比下降 2.4%;HNB 市场受 FDA 严格监管,第一代产品已获 FDA 审批,其他产品需 PMTA 审批;仅拿到 STN 可能不足以确保销售,需 SDAI 码;各州加强对不合规产品执法,为合规客户提供机会[4][12][16][19] - 中国市场基数低,总收益 2.4 亿元,同比增长 25%,短期内预期不高[4] 3. **业务发展** - 尼古丁传输系统包括开放式、封闭式、自有品牌及 ODM 模式,自有品牌在开放式中重要,封闭式以 ODM 为主;家电电商与海外大客户合作,塞尔维亚试销反馈好,2025 年下半年全球推广;特殊雾化产品通过渠道整合和本土运营团队实现收入企稳[5] - 新兴业务中,雾化医疗与美国上市公司合作开发肺动脉高压治疗设备,提前完成三个里程碑,自研药物结合产品预计 2020 年底或 2021 年初上市;雾化美容 2024 年下半年收入 2700 多万元,计划拓展渠道并上线 to B 产品[2][5] 4. **应对策略** - 应对封闭式电子烟大口数产品趋势带来的利润压力,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美国和欧洲推出创新产品,进行渠道消费模式创新,赋能本土渠道商和品牌商[8] - 应对电子烟政策压力和非法烟冲击,过去几年埋头研发,2024 年多赛道取得成果,2025 年预计全面开花[7] 5. **合作与认证** - 与英美烟草合作推出多款新品,大客户收入增长;内部有差异化产品平台,可与不同客户合作[15][27] - 欧洲 TPT 备案流程正常,美国 PMTA 申请提交正常,但审批时间难预测,后续审批速度可能加快[29] 6. **关税影响** - 累计 35%关税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已提前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部分中国生产出口美国产品由客户负责清关申报交纳关税[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开放式电子烟行业增速低,但思摩尔国际自有品牌增速快,因市占率提高、技术领先,推出创新爆品 cross 系列,加强渠道把控能力[9] - 2025 年研发费用未达预期增长因提高研发效率,减少雾化电子烟领域低效活动;预计 2026 年部分管线前期投入高峰过,后续投入减少,加热不燃烧产品盈利阶段对工艺改善和新型号开发投入增加[14] - 美联新材雾化电子烟收入和销量下滑,思摩尔国际大客户收入增长,因与英美烟草收入确认口径和结构差异,合作新品表现优异,美国市场不合规产品影响及 FDA 海关执法力度提升[15] - HNB 合作模式中,公司提供生产工艺和设备获取毛利,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服务盈利[20] - 家乐氏加热不燃烧产品刚进入医美烟草市场,比重低,但公司作为英美烟草战略合作伙伴和高端产品唯一供应商,对市占率提升有信心[28]
SMOORE INTL(06969)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8 0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收达数十亿元,同比增长5.3%,下半年增速优于上半年 [32] - 毛利率为37.4%,较2023年的38.7%略有下降,主要因下半年ODM良率提升但部分毛利率略低 [33] - 销售费用从5.26亿元增至9.19亿元,主要因自有品牌业务增长及美妆优化业务营销投入 [33][34] - 行政费用从8.67亿元增至9.14亿元,同比增长5.4%,与营收增长同步,未来将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以降低行政费用占比 [35] - 研发费用从14.8亿元增至15.7亿元,在传统电子烟产品研发投入减少,在医疗、H&B产品研发投入增加 [35][50] - 税前利润16.55亿元,下降14.5%;税后利润下降4.8%;全年综合收入14.16亿元,下降9.5%,降幅收窄,因持有美元资产产生汇率收益 [36][37] - 每股收益21.42元,全年股息5元,派息率40.2%,较过去几年的35%有所提高,股息金额不低于2023年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自有品牌业务 - 2024年营收24.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023年的16.5%升至21%,未来重要性将提升 [39][40] - 上半年增长30%,下半年增长13.3%,主要贡献来自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美国市场营收4.02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3000万元,主要来自美妆雾化产品 [41][42][43] ODM业务 - 2024年总营收93.2亿元,占总营收70.9%,略有下降0.3%,上半年下降11%,下半年增长9.7% [40][44] - 欧洲市场营收增长0.3%,美国市场营收下降2.4%,主要因部分客户经营现金流压力影响出货,中国市场营收增长25% [45][46][4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市场 - 政策方面,薄荷味获批,今年1月咖啡、肉桂味获批,审批将以科学为基础,执法力度加强,市场回归理性 [67][68] - 公司认为合规产品且具备技术能力的企业产品将更易进入市场,对此表示乐观 [70] 欧洲市场 - 政策上,英国出台长期产品注册指南,法国明确调味大烟雾产品定义,公司利用技术研发优势推出不同产品,对一次性特别是调味长烟雾产品做了充分准备 [63][64] - 公司预计欧洲市场将实现稳定增长,对营收和利润贡献增加 [1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制定“8531”战略,希望在电子烟、H&B、美妆、吸入疗法和特殊用途雾化五个领域于2030年全面开花,推动、引领和创造雾化行业 [22] - 坚持看好雾化行业美好未来,长期经营和创新发明,通过管理升级提升管理质量,包括发放与业务结果相关的长期股票激励、加强绩效管理和优化组织设计 [24][27][29] - 公司在雾化领域具有全球化优势,服务全球客户,提供雾化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将业务分为核心业务和新兴业务 [55][56] - 自有品牌Vapreso在海外主流市场市占率第一,品牌声誉高,未来将加强产品和营销创新;一次性业务基于差异化产品合规满足市场需求,开发电子水烟等新产品;豆荚式产品未来将更重要,公司有信心提供更好体验 [57][60][66] - H&B业务2024年是里程碑年,关键客户已发布数据,公司与关键客户合作进行试销,反馈良好,对转化烟民有信心 [71][92] - 美妆雾化Moyo于去年3月推出,已取得良好反馈,今年进入2B市场,希望发挥更大作用;吸入疗法与美国上市公司合作,已提前完成里程碑,进展顺利 [74][75][7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公司发展的转折点和拐点之年,电子烟业务将在稳定中实现增长,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H&B业务今年将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13][17][18] - 公司在各业务领域已建立良好竞争力,未来将巩固地位,通过提升管理效率释放生产力,实现高速增长,回报投资者信任 [26][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纳入集团营收,技术服务为未来增长趋势,已从企业客户获得2亿多元技术服务收入 [48][49] - 公司传统电子烟产品仍有近1亿用户,是重要基础,H&B、美妆和医疗领域服务更多用户后将共同实现提升人们生活的使命 [7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董事长股票激励计划与市值挂钩的考虑及确定目标市值的依据和信心 - 公司认为在各业务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技术和产品良好,团队有信心实现目标,但也面临挑战 [82] - 董事长表示信心源于内部同事,通过股票激励向同事传达对未来的信心,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实现公司愿景 [84][85][86] - 公司认为市值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H&B业务的成功,同时其他业务可相互对冲风险,且市场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实现 [87][88][90] 问题2:HMB新产品客户反馈及全球市场推出进展 - 试销反馈令人兴奋,消费者认为产品方便性大幅提升,口味更接近真烟,外观设计受好评 [93][94][95] - 关键客户去年获得积极反馈,今年计划积极进行全球布局并扩大产能,2025年先形成良好趋势,营收表现不会太明显 [96][97] 问题3:欧洲市场消费者对一次性产品的接受度及关键客户订单和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情况 - 英国6月起要求商店下架一次性产品后,豆荚式、封闭式和开放式系统产品在实体店销售增长,公司在这些产品上进行技术和设计创新并推向市场 [99][100] 问题4:第一增长曲线业务进展及H&P业务达到可观规模和成功的时间 - 电子烟业务政策逐渐清晰,公司利用技术创造有竞争力产品支持品类转换,ODM和自有品牌业务已做好准备 [103][104] - H&P业务是长期过程,2025年是拐点,2026 - 2027年有良好增长潜力 [104] 问题5:H&B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如何帮助客户加快上市时间及2025年增长预期 - H&B的HALO产品从项目开始到去年大致耗时10年进行研发 [106] - 公司通过向客户推荐优质产品和提供生产设备进行赋能 [107][108] - 自有品牌产品2024年全球增长良好,今年将继续加强产品迭代和本地化营销运营,在关键市场设立产品中心,进行本地化生产,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 [108][109][111] 问题6:美国新政策对调味香烟的影响及欧洲产品创新对业务结果的定价和利润影响 - 美国调味产品审批行业更乐观,新技术有助于产品审批;欧洲产品分为合规高烟雾量产品和其他调味产品,公司能提供合规产品带来更好用户体验,预计欧洲市场稳定增长,对营收和利润贡献增加 [115][116][117]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7 14: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1,798,662千元,较去年同比增长约5.3%,毛利率为37.4%,年内溢利为1,303,255千元[4][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0,807,950千元,流动资产为16,846,428千元,流动负债为5,259,365千元,流动资产净额为11,587,063千元,总资产为27,654,378千元,权益总额为21,904,711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70,700千元[4] - 集团回顾期总收益约为人民币11,798,662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5.3%[49] - 集团回顾期毛利约为人民币4,411,969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6%,毛利率约为37.4%,较2023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49] - 集团回顾期除税前溢利总额约为人民币1,655,043千元,较2023年减少约14.5%[49] - 集团回顾期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币1,416,913千元,较2023年减少约9.5%[49] - 集团毛利约为44.12亿元(2023年约43.41亿元),增长约1.6%,毛利率从约38.7%降至约37.4%[58] - 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重从约49.5%降至约47.7%,人工成本增长24.5%,间接成本增长37.0%,税项及附加增长84.6%,总成本增长7.6%[59]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约5.26亿元升至约9.20亿元,增长约74.7%,占收入百分比从约4.7%增至约7.8%[60] - 行政开支从约8.67亿元增至约9.14亿元,增幅约5.4%,占收入百分比均约为7.7%[63] - 研发开支从约14.83亿元增至约15.72亿元,增幅约6.0%,占收入百分比从约13.2%略增至约13.3%[66] - 其他收入总额约为7.22亿元,较去年约6.13亿元增长约17.8%[67]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从5.15亿元增至6.10亿元,增长18.4%,政府补助下降12.2%,客户赔偿收入下降51.6%[67] - 其他损失总额约为1458.4万元,较去年约1.04亿元下降约85.9%[68] - 短期浮动利率银行存款收益从5.26亿元降至7463万元,下降85.8%,汇兑收益净值增长34.4%[68] - 集团融资成本约为37,863千元,较2023年的27,192千元增长约39.2%[70] - 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351,788千元,较2023年的291,449千元增长约20.7%[71] - 集团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416,913千元,较2023年的1,566,470千元下降约9.5%[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1,587,063千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6,004,419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170,7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332,076千元;流动比率约为320.3%,2023年12月31日约为548.8%[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期约为61.5天,2023年约为68.3天;存货周转期约为41.8天,2023年约为43.1天;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周转期约为65.2天,2023年约为64.4天[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拥有银行授信额度约9,200.0百万元,已使用约1,811.2百万元[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2%,2023年12月31日约为19.1%[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汇收益约为26,217千元,2023年约为19,509千元;远期外汇合约和掉期合约产生收益约为1,036千元,2023年远期外汇净亏损约为95,810千元[81] - 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占集团收入约26.3%,2023年约为22.9%[87] - 集团在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总投资额2024年约为人民币817,052千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155,547千元[8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购建物业、厂房和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707,750千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94,304千元[89] - 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11,798,662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1,203,250千元;2024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303,25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645,090千元[95]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1.42人民币分,2023年为27.01人民币分;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21.22人民币分,2023年为26.67人民币分[9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807,95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5,937,532千元;2024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6,846,428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9,570,752千元[9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5,259,36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566,333千元;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1,587,06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6,004,419千元[9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90,302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532,342千元;2024年资产净额为人民币21,904,71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1,409,609千元[98]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53,33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192,893千元;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64,95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015,919)千元[100]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5,70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612,360)千元[100] - 2024年总收益为1.1798662亿元,2023年为1.120325亿元,2024年较2023年有所增长[109]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益为9323629千元,自有品牌业务收益为2475033千元;2023年分别为9355891千元和1847359千元[109] - 2024年客户合约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为1.1569036亿元,随时间确认的为229626千元;2023年分别为1.1168422亿元和34828千元[109] - 2024年分部溢利为1640180千元,2023年为1949597千元;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655043千元,2023年为1936539千元[113] - 2024年中国香港地区收益为3876049千元,英国为3006319千元,美国为1399337千元等;2023年中国香港为4024664千元,英国为2554488千元,美国为1211815千元等[114] - 2024年客户A贡献收益4732568千元,2023年为4582362千元,均占集团总收益10%以上[116]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09769千元,租金按金利息收入为1292千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投资票据利息收入为36501千元等;2023年分别为515056千元、1644千元、0千元等[117] - 2024年汇兑收益净额为26,217千元,2023年为19,509千元;远期外汇合约/掉期合约产生收益1,036千元,2023年亏损95,810千元[119]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7,863千元,2023年为27,192千元[11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51,788千元,2023年为291,449千元;其中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2024年为281,153千元,2023年为112,842千元[11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655,043千元,2023年为1,936,539千元[126] - 2024年董事薪酬为23,212千元,2023年为23,302千元;其他员工成本2024年为3,203,127千元,2023年为2,508,808千元[128] - 2024年中期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276,785千元,2023年为279,735千元;2023年末期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276,037千元,2022年为439,332千元[13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为1,303,255千元,2023年为1,645,090千元[133] - 2024年12月31日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103,221千元,2023年为1,891,413千元;2024年信贷亏损拨备为36,314千元,2023年为18,228千元[135]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2,084,825千元,2023年为1,888,208千元;公司授予贸易客户的信贷期为0至105天,2023年为0至90天[135] - 2023年1月1日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款项金额为2,301,628千元[136] - 2024年12月31日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为764,436千元,2023年为690,863千元;31至60天2024年为550,894千元,2023年为608,095千元等[137]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三个月,逾期超90天且未被视为违约金额为205,683千元,2023年为27,413千元[137] - 截至2025年3月14日,2024年12月31日之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1,409,221千元已在报告期末后获结算[13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中第三方为1,130,944千元,关联方为78,208千元;2023年第三方为924,206千元,关联方为90,109千元[140]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中第三方为141,202千元,关联方为19,222千元;2023年第三方为253,794千元,关联方为1,695千元[14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1,369,576千元,2023年为1,269,804千元;公司获授信贷期为30至90天,2023年为30至75天[14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拟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5] - 公司董事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总额约为港币309,104千元[132]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预期2025年6月13日或前后派发,除净日为2025年5月29日[153] 业务模式与市场布局 - 2024年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三种业务模式,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占比提升[6][7] - 公司在各赛道向海外市场推出多个新产品系列,加热不燃烧及雾化医疗业务研发投入取得阶段性突破[8] - 公司雾化美容独立品牌「岚至」精华超导仪产品推出,提供全新TPS雾化无创透皮技术[9] - 公司各业务板块加强全球市场本地化布局,电子雾化业务搭建本地化营销团队及线上门店管理系统[9] - 公司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市场洞察、品牌推广等增值服务[9]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规模2020 - 2024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9%,2024 - 2029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9.3%[10] - 2029年全球电子雾化产品市场规模将达约914.2亿美元,2024 - 2029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7.4%[37] - 2029年全球加热不燃烧市场规模将达约668.6亿美元,2024 - 2029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10.1%[39] - 2029年全球特殊用途雾化设备市场规模将达约34.4亿美元,2024 - 2029年预计复合增长率约为17.2%[40] - 2022年全球肺部药物和药物递送装置市场规模达约560.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约93
思摩尔国际20250106
国际能源署· 2025-01-06 08:0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斯莫尔(Small),成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物化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拥有自由品牌和三个技术品牌[1] - 行业:物化电子烟行业,主要覆盖2B和2C业务,2B业务收入占比78%,2C业务收入占比2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50亿元,同比下降1.7%,规模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下降4.8%[1] 业务与市场 - 2B业务:主要为国际烟草公司(如英美烟草、日本烟草等)提供电子物化产品组件和加热不燃烧产品(H1B)的设计与代工服务[2] - 2C业务:主要销售开放式物化特殊用途物化的自由产品[2] - 主要市场:国内营收占比仅为1%左右,主要收入来自美国和欧美等国家[2] 行业政策与监管 - 国内政策:经历严格的口味限制和销售限制后,政策导向转向推动不合规企业和产品退出市场,以规范电子烟市场[3] - 国际政策:美国PMTA审批流程严格且费用高,而欧洲GPD流程相对简化[3] - 一次性产品监管: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考虑禁售一次性电子烟,因其低售价和青少年使用问题[4]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覆盖一次性电子烟、换代式电子烟、开放式大烟和全逼产品[2] - 技术优势:陶瓷芯技术领跑市场,拥有3800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壁垒深厚[6] - 产品创新:基于corex解决方案和matex平台,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和创新[6] 市场机会与风险 - 市场机会:美国HMB市场因专利战和解,预计2025年销量将攀升,斯莫尔有望受益[5] - 利润率提升:一次性产品毛利为18%,换代产品毛利为40%,向换代产品转化有望提升利润率[4] -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监管超预期、竞争对手技术突破、产品授权未通过、汇率风险、产品替代风险、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7] 财务预测与评级 - 财务预测:预计2024-2026年规模净利润分别为14亿、17亿和24亿元[7] - 估值与评级:基于2024年1月2日收盘价,市盈率为54、44、3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7] 其他重要内容 - 法律声明:会议内容严禁录音或转发,国海证券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对使用会议信息引发的损失概不负责[1][8] -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1][8]
思摩尔国际及电子烟行业推荐
国际能源署· 2024-12-31 01:33
行业或公司 * **公司**:国泰均安证券 * **行业**:物化电子烟、H&B(加热不燃烧)电子烟 核心观点和论据 * **股权激励**:董事会主席陈总获得6100万股股权激励,行权价基于市值目标,目标市值分别为3000亿、4000亿和5000亿港币,对应解锁比例分别为30%、60%和100%[2]。 * **估值**:公司目前市值低估,净现金充足,资产负债表结构优秀[5]。 * **物化电子烟**:过去几年受政策影响,收入和盈利预期大幅下行,但合规化趋势明确,行业集中度较高,ViuS品牌占比40%[6][7][8]。 * **H&B电子烟**:全球市场规模约400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双位数,中国市场渗透率约5-6%,未来增长潜力大[9][10][11]。 * **行业竞争格局**:iQ品牌市占率70%以上,英美烟草和H&B市占率约15%,竞争格局头部效应明显[12]。 * **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较高,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研发不断推出[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转向**:美国FDA批准了四款薄荷纯微电子烟,政策转向有利于公司发展[5]。 * **回购**:公司二季度开始回购,显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5]。 * **H&B产品**:Glow Halo产品在高端市场具有竞争力,试点销售效果良好[13]。 * **自由品牌APV**:自由品牌APV市场触底反弹,持续改善,具有较大想象空间[16]。
思摩尔国际20241229
国际能源署· 2024-12-30 02:59
行业或公司 * **行业**:新型烟草行业,包括物化电子烟、加热不燃烧(H&B)和口含力不低加热不燃烧。 * **公司**:Smart,一家全球新型烟草行业的核心供应商。 核心观点和论据 * **Smart股价复盘**:过去几年Smart经历了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非法市场的冲击和合规市场增长放缓。但公司在大客户绑定和产品迭代方面保持优势,有望实现业绩反转。 * **Glow Halo产品**:Glow Halo是Smart的新产品,具有快速加热、便携、充电速度快和性价比高等特点,有望替代老产品并提升市场份额。 * **H&B业务**:H&B市场增长迅速,Smart在H&B领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 **美国市场**:美国非法市场占比高,但监管力度加大,合规市场有望扩容,Smart有望受益。 *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对一次性烟的限制可能导致毛利下降,但换弹式和开放式产品占比提升,Smart有望受益。 * **大麻物化**:大麻物化市场潜力巨大,Smart有望通过其物化电子链平台进入该领域。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市场**:中国合规市场受非法市场冲击,但Smart在大客户绑定和产品迭代方面保持优势,有望实现业绩反转。 * **研发投入**:Smart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证在核心品类上的领先优势,并开发新的增长点。 * **市值目标**:Smart制定了宏大的市值目标,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业绩增长和市值提升。 数据和百分比 * **H&B市场规模**:2023年约3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3%。 * **Smart美国市场收入**:2023年约31亿人民币。 * **Smart市场份额**:H&B市场约15%-16%。 * **Smart市值目标**:2030年达到5000亿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