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SBHMY)

搜索文档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自愿公告 - LM-2417「NaPi2b/4-1BB双特异性抗体」...

2025-09-23 08:4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LM - 2417完成中国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3] - 本次是注射用LM - 2417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的I/II期临床研究[5] 产品特性 - NaPi2b是前景好的抗肿瘤靶点,国内外尚无相关药物获批上市[3] - LM - 2417能精准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抗肿瘤效应,降低毒性风险[4] - 临床前数据表明其能诱导持久免疫记忆,与其他药联用有协同效应[5] 公司治理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六位执行董事和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6]


港股通创新药再陷调整,中国生物制药跌超3%!100%创新药研发标的“520880”跌逾1.7%溢价走高
新浪基金· 2025-09-23 02:38
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早盘高开低走 场内价格下跌1.74% 成交额超1.4亿元[1] - 成份股普遍下跌 映恩生物-B跌幅超7% 中国生物制药跌超4% 石药集团跌超3%[1] 政策动态 - 香港特区提出共建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 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以加速创新药审批转化[3]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流程 符合条件的申请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3] 行业前景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 2025年需重点关注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4] - 行业需求复苏且供给端持续出清 国产替代与并购整合趋势延续[4] - ADC/双抗/细胞治疗等赛道中国药企凭借高效率低成本开发优势呈现领先[4] - 政策全链条鼓励创新推动商业模式改善 多元化支付体系推进成为重点[4] 产品特征 - 港股通创新药ETF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 完全不含CXO成分[5] - 指数100%聚焦创新药研发 为纯正创新药投资标的 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025221参与[5]
中国生物制药(01177):TQF3250胶囊“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8:43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TQF3250胶囊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 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1] - TQF3250为口服小分子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选择性激活cAMP偏向的GLP-1R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分泌并减少β-抑制蛋白募集和受体内吞以延长药效持续时间[1] - 临床前研究显示小鼠模型中1 mg/kg剂量即可显著改善糖耐量 活性与同类药物Orforglipron相当[1] - 食蟹猴模型中无毒性反应剂量达24 mg/kg/天 未发现显著心脏毒性或遗传毒性风险[1] - 全球仅一款口服GLP-1RA获批上市 公司将加快推进TQF3250临床开发[2] 产品特性优势 - 口服胶囊剂型用药便捷 可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1] - 制剂在25ºC下可稳定保存24个月[1] - 主要经CYP3A酶代谢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1]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GLP-1RA类药物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1] - 预计2031年全球GLP-1RA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美元[1] - 当前GLP-1RA类药物市场仍以注射剂型为主导[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TQF3250胶囊“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
格隆汇· 2025-09-22 08:42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TQF3250胶囊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 TQF3250为口服小分子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 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1] 产品作用机制 - 通过选择性激活cAMP偏向的GLP-1R信号通路高效促进胰岛素分泌 [1] - 减少β-抑制蛋白募集和受体内吞以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1]
中国生物制药:TQF3250胶囊“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
智通财经· 2025-09-22 08:41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TQF3250胶囊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 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1] - TQF3250为口服小分子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选择性激活cAMP偏向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分泌 减少β-抑制蛋白募集和受体内吞以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1] - 临床前研究显示:小鼠模型中1mg/kg剂量即可显著改善糖耐量 活性与同类药物Orforglipron相当 食蟹猴模型中无毒性反应剂量达24mg/kg/天 未发现显著心脏毒性或遗传毒性风险 [1] 产品竞争优势 - 口服胶囊剂型具备用药便捷性优势 可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 [1] - 制剂在25℃下可稳定保存24个月 具备储存稳定性优势 [1] - 主要经CYP3A酶代谢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 具备代谢安全性优势 [1] - 全球目前仅一款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获批上市 公司计划加快推进临床开发 [2] 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 [1] - 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 [1] - 当前市场仍以注射剂型为主导 [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自愿公告 - TQF3250胶囊「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

2025-09-22 08: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集团TQF3250胶囊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拟治2型糖尿病[3] - TQF3250在小鼠模型低剂量改善糖耐量,食蟹猴模型无毒性风险[3] - TQF3250制剂25ºC下可稳定保存24个月[4] 市场展望 - 2024年全球GLP - 1RA类药物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2031年将超1500亿美元[4] - 目前全球仅一款口服GLP - 1RA获批上市[5] 公司治理 - 公告日公司董事会有六位执行董事和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6]


大和:升中国生物制药目标价至10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7 06:18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维持中国生物制药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56港元上调至10港元[1] - 基于现金流折现率计算目标价[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上调1%至6%[1] - 同期每股盈利预测上调56%至106%[1] - 上调主要反映创新药销售预测提升及科兴生物股息收入预期[1] 创新药业务进展 - 上半年创新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 达78亿元人民币[1] - 创新产品总数预计2025年达21个 2026年达26个 2027年超35个[1] - 2027年新增三款药物推出:TQC3721(PDE3/4)、LM-302(Claudin18.2ADC)和TQC2731(TSLP mAb)[1] 产品开发与合作进展 - TQC3721(PDE3/4抑制剂)授权交易预计2025年内完成[1] - 公司正与潜在合作伙伴修订条款[1] - 条款修订背景是Verona/默克7月9日宣布以PDE3/4抑制剂为中心的100亿美元并购交易[1]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震荡下挫,中国生物制药等跌超4%
新浪财经· 2025-09-17 01:55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表现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出现震荡下挫行情 [1] - 中国生物制药、维亚生物、复星医药股价跌幅均超过4% [1] - 君实生物、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多只个股跌幅超过3% [1]
港股中国生物制药跌幅扩大至1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1:53
股价表现 - 港股中国生物制药股价跌幅扩大至11% [1] - 股价报7.75港元 [1] - 成交额达2.33亿港元 [1] 市值情况 - 公司总市值为1454亿港元 [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1H25业绩回顾:创新品种稳健放量,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2 08:3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2] - 目标价 HK$10.87 较现价 HK$8.61 存在上行空间[2][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 收入 176 亿元 同比增长 11%[3][12] - 毛利率 82.5% 同比提升 0.4 个百分点[3][12] - 归母净利润 34 亿元 同比增长 12%[3]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 31 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101% 主要得益于科兴中维约 15 亿元的股息收益[3][12] - 研发费用 32 亿元 同比增长 24%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 18.1%[3][12] - 销售费用 64 亿元 同比增长 11% 销售费用率 36.7%[3][12] 收入驱动因素 - 创新药收入 78 亿元 同比增长 27%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4][13] - 仿制药收入 98 亿元 同比略有提升[4][13] - 抗肿瘤板块收入 67 亿元 同比增长 25% 主要得益于亿立舒(G-CSF)、贝莫苏拜单抗(PD-L1)及曲妥珠、贝伐等生物类似物的快速放量[5][19] - 外科/镇痛板块收入 31 亿元 同比增长 20% 主要由利斯的明、妥洛特罗、氟比洛芬等贴膏品种带动[5][19] 研发管线与临床进展 - 呼吸领域有十余条管线处于临床阶段[4][14] - PDE3/4 抑制剂的 COPD 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三期临床 全球研发进度第二[4][14] - TSLP 单抗用于哮喘、慢性鼻窦炎在中国处于三期临床 COPD 处在二期临床 是研发进度最快的国产 TSLP 单抗[4][14] - ROCK2 抑制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和 P2X3 拮抗剂用于慢性咳嗽已进入二期临床[4][14] - 2025 年预期有 6 款创新产品/适应症上市 重点产品包括 TQB3616(CDK2/4/6 抑制剂)、HER2 抑制剂、美洛昔康(已上市)等[4][15] 近期催化剂 - CDK2/4/6 抑制剂一线 HR+/HER2-乳腺癌三期数据将在 2025 ESMO 公布[6][15] - EGFR/cMET 双抗 EGFR 突变 NSCLC I 期数据将在 2025 ESMO Asia 公布[6][15] - PDE3/4 用于 COPD 的 II 期临床数据将在 2025 欧洲呼吸学会年会公布[6][15] 对外授权潜力 - 看好肿瘤、呼吸领域的多款创新产品授权出海潜力 包括 PDE3/4 抑制剂、P2X3R 拮抗剂、JAK/ROCK 抑制剂、CDK2/4/6、HER2 双抗 ADC、PD-L1/41BB 等[4][16]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上调 2025E 收入预测至 334 亿元(前值 324 亿元) 2026E 收入预测至 376 亿元(前值 365 亿元)以反映潜在对外授权收入的增长[7][17] - 调整 2025E 归母净利润至 48 亿元(前值 38 亿元) 2026E 归母净利润至 51 亿元(前值 41 亿元)主要因科兴分红超预期[7][17] - 参考可比公司 给予 2026 年 PE 37.3x(原为 2025 年 25.2x) 假设 RMB:HKD=1.093:1 对应目标价 HKD10.8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