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SBHMY)

搜索文档
中国生物制药: LM-299对外授权合作顺利,3亿美元里程碑将于近期收款
快讯· 2025-07-30 10:53
对外授权合作进展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299/MK-2010「PD-1/VEGF双抗」的对外授权合作进展顺利 [1] - 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3亿美元将于近期收款 [1] - 默沙东在二季度业绩会披露LM-299技术转移已于7月完成 [1] 项目推进情况 - 默沙东预计第三季度确认3亿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款项 [1] - 默沙东在电话会中回应LM-299项目正按计划如期推进 [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LM-299对外授权合作顺利,3亿美元里程碑将于近期收款
格隆汇· 2025-07-30 10:52
核心交易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合作的LM-299/MK-2010"PD-1/VEGF双抗"项目技术转移已完成 公司将于近期收到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1] - 默沙东在二季度业绩会确认技术转移于2025年7月完成 预计第三季度支付3亿美元款项 [1][1] - 默沙东管理层表示LM299项目目前按计划推进 未出现延迟 [1][1] 授权协议条款 - 2024年礼新医药与默沙东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涉及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1][1] - 协议规定礼新医药获得5 88亿美元首付款 后续可能获得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1][1] - 本次3亿美元付款属于技术转移里程碑款项 是协议约定的阶段性付款之一 [1][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自愿公告 - LM-299对外授权合作顺利,3亿美元里程碑将於近期收...
2025-07-30 10:49
业绩相关 - 礼新医药与默沙东2024年就LM - 299达成协议获5.88亿美元首付款[4] - 最高可获2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4] - 2025年三季度预计确认3亿美元技术转移款项[3] 合作情况 - 2024年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 - 299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4] - 默沙东获LM - 299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4]
创新药继续领涨,标的唯一的520880续涨1.7%,中国生物制药涨超5%,BD交易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基金· 2025-07-28 05:43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7月28日港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创新药板块逆市走强,中国生物制药领涨超5%,再鼎医药涨超4%,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翰森制药、信达生物涨超3% [1]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早盘高开,午前进一步上探,场内价格现涨1.72% [1] - 截至6月末,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58.95%,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较恒指、恒科指分别超额38.95和40.27个百分点 [5][6] 中国生物制药动态 - 中国生物制药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自主研发的创新药LM-350"CDH17ADC"已获得美国FDA的新药临床试验批件 [2] - 中国生物制药7月15日宣布以超5亿美元净额收购礼新医药近95.09%股份 [2] - 中银国际预期中国生物制药有1至2宗授权交易变得更具可见性 [3] - 华创证券预计中国生物制药BD交易自2025年起有望成为公司的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开启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3] 行业分析 -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临床数据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 - BD授权金额和数量持续攀升,反映出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提高 [3] - 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呈现"全链条、高强度"特征,包括加速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优化支付方式等措施 [3] 港股通创新药ETF概况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被动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为全市场唯一 [3] - 该指数高纯度聚焦创新药产业链,截至6月末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75.85%,龙头效应显著 [3] - 前三大成份股为信达生物(13.75%)、百济神州(13.43%)、药明生物(11.22%) [4]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创新药占比有望不断提升 看好公司价值重估
格隆汇· 2025-07-26 03:35
公司概况 - 中国生物制药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核心子公司包括正大天晴药业、北京泰德制药、南京正大天晴制药等 [1] - 公司及核心子公司连续多年获评"全球制药企业TOP50"、"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 [1]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364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8866亿元,净利润保持稳定 [1]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研发集中在首仿、难仿的独家/特色仿制药产品 [1] - 2024年化学仿制药收入恢复正增长,达到1681亿元(+31%) [1] - 2024年第十批集采产品仅占总收入的1%,集采风险已基本出清 [1] - 2024年内28个仿制药获NMPA批准上市,还有65个在研仿制药产品储备 [1] 创新药业务 - 公司自2018年确立全面创新转型,创新产品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418% [2] - 上市创新产品从3款增加至18款(包含9款创新药),NDA产品3款,III期产品从5款增加至15款 [2] - 储备超过60个处于临床I/II期的创新分子,未来三年计划平均每年上市5款创新产品 [2] - 预计2027年上市产品数量突破30款、创新药有望突破20款,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将提升至60% [2] 创新产品竞争力 - 围绕肿瘤、呼吸、肝病和外科/镇痛四大领域全面创新 [3] - 肿瘤领域有CDK2/4/6抑制剂、HER2双表位ADC、JAK/ROCK等10个品种进入注册临床 [3] - 呼吸领域IL-4Rα单抗、TSLP单抗、PDE3/4抑制剂、ROCK2抑制剂已进入III期临床 [3] - 预计BD交易自2025年起有望成为公司的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62、36602和39674亿元,同比增长180%、75%和84%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932、4288和4743亿元,同比增长123%、91%、106% [3] - 给予公司整体估值175446亿港元,对应目标价为935港元 [3]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深度研究报告:创新药占比有望不断提升,看好公司价值重估
华创证券· 2025-07-25 05: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6][11][10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管线储备丰富、创新产品收入持续提高且即将迎来出海阶段,有望完成初步产品结构调整,迎来由仿到创的价值重估 [6][8][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 fast - follow 转为自主创新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股权结构稳定,营收增长,研发投入增加,财务状况稳健,派息稳定增长 [15][16][19] - 2018 年全面确立创新转型后创新产品密集上市,2024 年获批 1 类创新药数量最多,创新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仿制药业务稳定,集采风险基本出清 [23][24][28] 安罗替尼:联合 PD - (L)1 适应症不断扩展 - 安罗替尼是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获批 9 个适应症,2024 年终端销售额达 48 亿元,仍在拓展适应症 [29][30][33] - 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 K 药一线治疗 PD - L1 阳性 NSCLC III 期成功,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替雷利珠一线治疗 sq - NSCLC III 期成功,相关新适应症已提交或获受理 [35][37][39] 在研产品:超 90 +创新分子,已进入密集收获期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研候选产品超 90 +,近 20 个进入研发后期,呼吸、肝病/代谢和外科/镇痛领域也有众多在研创新药,还收购了礼新医药 [40][42][49] - 对外授权成重要战略目标,BD 交易有望成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做出 BD 金额变动对公司收入影响的情景分析 [54][55] - 库莫西利有望解决 CD4/6i 耐药,已递交 NDA,预计 2025 年底获批 [55][64][65] - Zongertinib 是 HER2 选择性 HER TKI,NDA 已获受理,临床研究显示疗效好且安全性可控 [68][71][72] - TQB2102 是潜在 BIC 的 HER2 双抗 ADC,ILD 发生率远低于 Enhertu,治疗 HER2 低表达乳腺癌已进入 III 期临床 [73][75][78] - TQ05105 是全球 FIC JAK/ROCK 抑制剂,在 cGVHD 和 MF 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81][82] - TQC3721 是 PDE3/4 抑制剂,全球进度第二,有望覆盖更广泛 COPD 患者人群 [83][90][91] - TQA2225 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 FGF21 融合蛋白,中国 II 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94][100][10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40.62、366.02 和 396.74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9.32、42.88 和 47.43 亿元,给予整体估值 1754.46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9.35 港元 [11][105]
中国生物制药:LM-350「CDH17 ADC」获美国FDA IND批件
快讯· 2025-07-24 08:33
公司研发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LM-350"CDH17ADC"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IND批件) [1] - 该药物针对CDH17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开发 [1] - 药物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1] 行业动态 - 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药研发能力得到国际监管机构认可 [1] - 抗肿瘤药物领域出现新的靶点CDH17相关疗法 [1]
中国生物制药:1类创新药注射用TQB6411(EGFR/c-MET双抗ADC)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快讯· 2025-07-22 08:44
创新药研发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1类创新药注射用TQB6411(EGFR/c-MET双抗ADC)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1] - 公司管线中TQB2102(HER2双抗ADC)和LM-302(CLDN18.2 ADC)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1] - LM-305(GPRC5D ADC)位于临床I/II期 TQB2101(ROR1 ADC)位于临床I期 [1] 研发管线布局 - 公司拥有数十款ADC项目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1] - 预计未来1-2年将有多个ADC项目陆续进入临床阶段 [1]
港股药品股集体走强,丽珠医药(01513.HK)涨超9%,联邦制药(03933.HK)涨超7%,翰森制药(03692.HK)涨超3%,信达生物(01801.HK)、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涨超2%。
快讯· 2025-07-22 01:49
港股药品股市场表现 - 丽珠医药股价上涨超过9% [1] - 联邦制药股价上涨超过7% [1] - 翰森制药股价上涨超过3% [1] - 信达生物股价上涨超过2% [1] - 中国生物制药股价上涨超过2%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药品板块出现集体走强态势 [1]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带来差异化管线资产和技术平台 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7-19 11:28
收购交易概述 - 中国生物制药拟以不超过9 51亿美元(约68亿元人民币)收购礼新医药95 09%股权 剔除礼新医药约4 5亿美元现金及银行存款后 净对价约5 01亿美元(约36亿元人民币)[1] - 交易完成后 礼新医药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全资子公司 此前公司已通过C轮融资持有礼新医药4 91%股权[1] - 礼新医药创始人秦莹持股19 73% 员工持股平台持股20 01% 其他股东包括启明创投、泰格医药等[1] 技术平台与管线价值 - 礼新医药拥有四大差异化技术平台:LM-TMETM(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抗体)、LM-AbsTM(难成药靶点抗体)、LM-ADCTM(新一代ADC)、LM-TCETM(条件激活免疫细胞衔接器)[1] - 8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中 PD-1/VEGF双抗和GPRC5D ADC已分别授权默沙东和阿斯利康 总协议金额达40亿美元[1] - CCR8单抗LM-108为全球进展领先的FIC潜力药物 联合PD-1单抗在MSI-H实体瘤、胃癌、胰腺癌中mPFS达8 1/13 2/6 9个月 已启动III期研究 预计全球销售峰值80亿美元[1] 财务与战略影响 - 收购短期内将带来授权合作收入 长期将显著提升公司销售收入[2] - 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20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6-10% DCF目标价上调至8 0港元[2] - 短期催化剂包括自研管线的潜在BD授权机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