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立微(301095)
icon
搜索文档
广立微:高研发投入保持产品竞争力,国产替代浪潮赋能长线增长
长城证券· 2024-10-30 00: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高研发投入保持产品竞争力,国产替代浪潮赋能长线增长[1][5] 2) 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助营收增长,高研发投入拖累盈利表现[2][3] 3) 产品结构多元化,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及客群[3] 4) 国产替代浪潮下占据先发优势,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凸显[5] 报告内容总结 1) 财务指标方面,公司2022-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ROE逐年提升[1][7][8][9] 2)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净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受研发投入增加影响[2][9] 3)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筹资活动现金流有所下降[7] 4) 偿债能力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但仍维持较低水平,净负债比率较低[9] 5) 运营效率方面,公司资产周转率较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率较高[9] 6) 估值方面,公司PE估值较高,但呈下降趋势[1][9]
广立微:如有合适标的,将考虑用收并购方式加速公司成长
证券时报网· 2024-10-26 01: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已经形成了EDA软件、半导体大数据平台及电性测试设备相结合的"三驾马车",驱动业绩可持续发展[1] - 公司的研发布局经过一段时间的势能积累后,将会逐步形成新的成长曲线[1] - 公司将积极关注与自身业务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并考虑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加速公司成长和发展[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软、硬件产品战略布局,逐渐形成了EDA软件、半导体大数据平台及电性测试设备相结合的"三驾马车"[1] - 公司的研发布局经过一段时间的势能积累后,将会逐步形成新的成长曲线[1] - 公司将根据总体战略规划,立足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与公司业务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后期如若有合适的标的,公司将考虑用收并购的方式加速公司成长和发展[1]
广立微:加大研发投入,夯实中长期技术壁垒
中银证券· 2024-10-25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夯实中长期技术壁垒 [2][3] - 海外市场有望打造新增量 [3] - 产品品类持续扩充 [3]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和2.8亿元,EPS为0.71、1.03和1.42元 [3]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下修EPS预测58.7%-63.1% [3] - 预计2024-2026年PE分别为71X、49X和35X [3]
广立微:国产化有望带动25年营收加速增长
华泰证券· 2024-10-24 0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软件收入增长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 - 2024年Q1-Q3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2.81%,同比+2.31pct,主要得益于软件收入的快速增长 [1] - 公司新推出可测试性设计(DFT)工具、可制造性设计(DFM)工具,以及半导体人工智能应用平台INF-AI,软件工具产品化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有望继续上行 [1] 大力度研发有望强化软硬件协同壁垒 - 2024年Q1-Q3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较快,主要因公司持续加强软件工具与WAT测试机研发投入 [1] - 公司持续布局良率提升产品,已逐步构建全流程竞争壁垒,高研发投入下,良率软件+WAT硬件协同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1] 算力国产化有望带动公司25年营收加速增长 - 在集成电路自主化背景下,部分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由海外流片转为本土化流片,更换新代工厂时通常需要了解制造工艺情况并优化设计,为公司带来更多业务机会 [1] - 公司有望凭借良率软件+WAT硬件协同优势,受益于国产化浪潮,实现25年营收加速增长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Q1-Q3公司实现营收2.87亿元(yoy+12.22%),归母净利770.97万元(yoy-84.89%),扣非净利-333.42万元(同比转亏) [1] - 2024年Q3公司营收1.16亿元(yoy-10.19%,qoq-9.64%),归母净利517.35万元(yoy-81.65%,qoq-79.66%) [1] - 预计国产化浪潮下,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有望带动公司Q4营收重回正增长 [1] - 2024-26E EPS分别为0.64、0.94、1.33元 [2]
广立微:关于2024年度新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4-10-23 09:21
关联交易 - 2024年与泰特斯、武汉微泰关联交易额度不超15300万元[2] - 2024年与亿方杭创新增关联交易额度不超2010万元[3][5] - 向亿方杭创销售、服务及采购预计金额分别为500万、10万、1500万[6] 亿方杭创情况 - 2023年12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10815943.79元,净资产10814943.79元[9] - 2024年1 - 9月,营收为0,净利润4815943.79元[9] 其他 - 公司持有亿方杭创35%股权[10] - 关联交易按市场价格标准定价[13] - 新增关联交易经审议通过,各方无异议[16][17][18][19][20]
广立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23 09:21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4年10月23日召开,3名监事全出席[2] 报告与交易表决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编制合规,表决3票同意[3] - 2024年度新增日常关联交易合理,表决3票同意[5] 激励计划相关 - 作废2023年部分限制性股票符合规定,表决3票同意[5]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首个归属期条件成就,81人可归属28.6208万股,表决3票同意[6]
广立微: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4-10-23 09:21
激励计划概况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1个月[6]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33.81元/股,预留部分相同[4] - 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管、中层及骨干,任职转让有规定[9] 授予情况 - 2023年11月3日首次授予98.70万股,87人,价33.37元/股[17] - 2024年9月12日预留授予20.9564万股,273人,价33.37元/股[17] - 因离职调整,首次授予人数调为81人,数量调为90.00万股[18] 归属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为2024.11.3 - 2025.11.2[20]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28.6208万股,81人[22] - 副总经理李飞可归属0.6400万股,骨干可归属27.9808万股[24] 考核目标 - 2023 - 2025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值60%、150%、300%,基础值30%、75%、160%[12] - 2023年营收较2022年增长34.31%,公司层面归属比例80%[21] 分红情况 - 2023年度以2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4.40元,共8800万元[18]
广立微: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4-10-23 09:19
激励计划时间节点 - 2023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激励计划议案[13] - 2023年8月29日公告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14] - 2023年9月8日公告监事会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14] - 2023年9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4] - 2023年11月3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14][16] - 2024年9月12日董事会审议预留授予和调整授予价格议案[16] - 2024年10月23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归属条件成就和部分股票作废议案[16][17] 业绩数据 - 2023年经审计营业收入477,615,800.01元,较2022年增长34.31%[21] 激励对象情况 - 首次授予87名激励对象,6名离职,8.70万股股票作废[21][24] - 79名激励对象绩效S、A或B+,归属比例100%;2名B,归属比例80%[21] 股票归属与作废 - 归属激励对象获授90.00万股,可归属28.6208万股,占比31.80%[22] - 本次作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6.0792万股[27] 后续工作 - 2024年11月3日起进入第一个归属期(至2025年11月2日)[18][19][29] -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办理归属和增资手续[28][29]
广立微:关于作废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4-10-23 09:19
激励计划时间节点 - 2023年8月28日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 - 2023年9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4] - 2023年11月3日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4] - 2024年9月12日审议通过预留授予及调整价格议案[5] 限制性股票作废情况 - 因6人离职作废8.70万股[6]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作废7.20万股[7] - 个人绩效原因作废0.1792万股[7] - 本次共作废16.0792万股[7]
广立微: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23 09:19
会议表决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议案7票同意通过[3][4] - 2024年度新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5票同意、2票回避通过[5] - 作废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7票同意通过[8]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议案7票同意通过[10] 股票处理 - 因6名激励对象离职,作废8.70万股限制性股票[5]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作废7.20万股限制性股票[5] - 2名激励对象个人层面归属比例80%,作废0.1792万股限制性股票[5] - 本次共作废16.0792万股限制性股票[5]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28.6208万股,涉及81名激励对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