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昌新材(300885)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视角】启示2024:中国粉末冶金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9-29 03:12
上市企业融资情况 - 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融资 融资目的主要用于扩增业务产线和补充流动资金[1] - 2022年9月天宣新材非公开增发22.97亿元用于高性能碳陶制动盘产业化建设等项目[1] - 2021年12月山东威达非公开增发1.55亿元用于扩增智能新能源储能电源自动化组装车间[1] - 2021年7月博云新材非公开增发6.26亿元用于硬质合金工模具产业化项目[1] - 2020年12月九菱科技非公开增发0.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 - 2017年9月明阳科技非公开增发0.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 - 2016年11月东睦股份非公开增发5.77亿元用于年新增12000吨汽车动力系统粉末冶金材料技改项目[1] - 2016年6月山东威达非公开增发4.86亿元用于收购苏州德迈科100%股权[1] - 2016年4月安泰科技非公开增发2.96亿元用于钨铝精深加工高端产品项目[1] - 2016年6月山东威达非公开增发1.32亿元用于智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1] - 2014年2月东睦股份非公开增发5.73亿元用于年产7000吨汽车关键零件生产线项目[1] 企业对外投资情况 - 粉末冶金企业对外投资以设立子公司进行产业链业务延伸为主[2] - 安徽恒均粉末冶金投资300万元设立芜湖均卓新能源材料公司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3] - 安泰科技投资5.1亿元设立安泰非晶科技公司研发非晶合金带材[3] - 明阳科技投资30万元设立苏州亿密新技术公司研发精密零部件[3] - 扬州海昌新材投资1亿元设立扬州海卓精密制造公司生产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3] - 北京天宜上佳投资8000万元设立江油天启颐阳新材料公司生产光伏石英坩埚[4] - 湖南博云新材投资3.77亿元设立长沙鑫航机轮刹车公司研发航空机轮刹车系统[5] - 东睦新材料集团投资2亿元设立山西东睦磁电公司年产6万吨磁敏感材料[5]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投资100万元设立海南前进供应链管理公司提供供应链服务[7] 行业投融资事件 - 粉末冶金行业投融资热度较低 主要以战略融资为主[10] - 2025年5月戎创铠迅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为宁波舜元立泰股权投资基金[11] - 2025年3月华研高新材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重庆明月湖种子私募基金[11] - 2022年3月中航迈特获得战略投资3亿元 投资方包括京城机电等机构[11] - 2021年9月鸡硕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11] - 2021年3月富驰智造完成天使轮融资1亿元[11] - 2020年9月盈峰材料获得战略投资3000万元[11] - 行业融资轮次分布:天使轮/种子轮占比29% A轮占比24% 战略融资占比41%[12] 企业兼并重组情况 - 行业并购事件数量较少 主要是大型上市企业对中型生产企业进行并购[15] - 2022年1月Powder Metal Goldschmidt并购立德股份[15] - 2019年12月东睦新材料并购富號高科[15] - 2019年8月东睦股份以1.1亿元并购华昌粉末[15] - 2019年3月翔鹭铝业以1.07亿元并购江西翔鹭[15]
调研速递|海昌新材接受国盛证券等13家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布局等要点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42
公司业务与技术布局 - 专注于粉末冶金压制成形(PM)和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 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 汽车(含新能源)等领域 具备复杂形状一次成型等技术优势 [1] - MIM产品线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SMC软磁产品开始量产 机加工小模数精密齿轮研发生产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1] - 成立海昌研究院并获政府支持 联合知名大学机构合作研发 [2]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 - 与国内主流智能机器人客户建立合作 已和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联系 部分核心产品完成送样测试 [2] - 与某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减速器并计划应用MIM产品 产品具备强度高 成本低等优势 [2] - 粉末冶金产品在单个机器人上运用价值量暂估1000-2000元 未来或有上涨空间 摆线减速器计划明年一季度送样 [2] - 部分送样产品达较高成熟度 部分客户已量产 通过审核后可向国外某头部企业供货 [2] 收购与战略合作 - 已签署收购信为通讯股权意向性协议 聘请中介进场尽调及审计 将根据结果判断是否收购 [2] - 收购主要因信为通讯在多领域优势显著 市场占有率高 盈利能力优秀 且与公司客户资源互补 [2]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 - 越南新建工厂通过国内ODI审核 完成公司注册手续 建设稳步推进 未来产能预计达年产3000吨 [2] - 关税战对公司影响有限 境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2]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SMC软磁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中可替代传统硅钢片 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预计2026年前后量产 [2] - 若替代成功 2026年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将大幅提升 [2] - 粉末冶金行业稳定性强 客户粘性高 公司受益于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发展 [2] 竞争格局分析 - 主要向多领域客户批量生产销售定制化粉末冶金零部件 与专注于汽车及家电领域的东睦股份 汽车领域的保来得公司业务存在差异 [2]
海昌新材(300885) - 300885海昌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5
2025-09-25 11:04
业务布局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专注于粉末冶金压制成形(PM)、金属注射成形(MIM)、复合软磁(SMC)及小模数精密齿轮(SPG)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领域 [2][3] - 积极布局汽车、机器人、家电和新能源等新赛道,MIM产品线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并实现大批量生产,SMC产品开始量产并贡献业绩 [3] - 境外收入占比超60%,在电动工具细分市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5][6]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 - 已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合作,行星减速器齿轮、滚珠丝杆反相器、MIM部件等核心产品完成送样测试 [3][4] - 粉末冶金产品在单个机器人上的价值量暂估1000-2000元,未来有上涨空间 [4][5] - 联合高校机构(北科大、中南大学等)开展研发,并获得江苏省前沿项目立项支持 [3] 产品与技术规划 - 部分送样产品已达较高成熟度并量产,部分处于测试优化阶段;摆线减速器计划2026年一季度送样 [5] - SMC产品预计2026年前后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中替代传统硅钢片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6] - 越南工厂产能规划年产3000吨,已完成国内ODI审核及越南公司注册 [6] 收购与协同效应 - 已签署收购信为通讯的意向协议,标的公司在无人机、智能割草机等领域市场占有率高且盈利能力强 [5] - 收购旨在实现客户资源互补,扩大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影响力 [5]
海昌新材抛2.55亿跨界收购 拓展产品布局境外收入占六成
长江商报· 2025-09-21 23:09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 实现向高精度卫星天线领域的跨界拓展 [1][2] - 标的公司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核心部件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和精准农业等领域 [1][2] - 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信为通讯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2]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业收入8437.23万元 净利润3346.87万元 净资产7475.41万元 [2]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现状 - 公司核心产品为电动工具零部件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达81.37%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8亿元(同比下降4.75%) 净利润3074.24万元(同比增长0.14%) [4] - 境外收入长期占比超六成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8504.61万元 占总营收61.63% [1][4] 研发投入与市场表现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7174.38万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36.99万元 [4] - 累计获得专利及实用新型79件 [5] -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37.59% 最新总市值64.15亿元 [5]
海昌新材欲跨界卫星通信
北京商报· 2025-09-21 15:57
收购交易概述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 实现向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跨界拓展 [1][2]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转让方为吴文平、卢林生二人 [2]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 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和北斗通信天线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等领域 [3] - 2024年标的公司总资产8029.84万元 负债3561.97万元 净资产4467.87万元 营业收入9671.6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6]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具体年度目标将在正式协议中明确 [6] 收购方业务与财务 - 海昌新材主营粉末冶金制品研发生产 产品包括齿轮、轴承、齿轮箱等 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办公设备、家电及工程机械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4.75%) 归属净利润3074.24万元(同比微增0.14%) 扣非净利润2857.86万元(同比增长2.33%) [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2.25亿元、2.9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720.13万元、4617.85万元、7122.58万元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货币资金约3.74亿元 [5] 战略协同与行业前景 - 收购旨在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通过技术融合强化无人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壁垒 提升客户影响力和黏度 [3] - 卫星定位及通讯行业(特别是GNSS天线领域)受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及政策支持推动 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4] 市场表现 - 9月19日海昌新材股价收跌5.07% 报25.85元/股 总市值64.15亿元 当日成交金额4.32亿元 [7]
海昌新材收购卫星通信企业 “第二增长曲线”锚定高精度定位蓝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11:56
收购概况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1] - 收购旨在切入高精度卫星天线赛道 开启精密制造与高科技双轮驱动新格局[1] 战略布局 - 公司跳出粉末冶金零部件生产 突破行业成熟度带来的增长天花板[1] - 信为通讯聚焦GNSS天线定位赛道 覆盖精准农业 形变监测等六大高景气领域[1] - 组合精密制造底座与高科技赛道延伸 保留现有产业优势同时打开未来增长空间[1]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8029.84万元 净资产4467.87万元 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2] - 最近一期总资产9720.20万元 净资产7475.41万元 营业收入8437.23万元 净利润3346.87万元[2]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采用产品加技术服务模式形成竞争壁垒[2] 协同效应 - 技术层面融合射频核心部件与精密结构件制造 提升无人机飞控系统与智能座舱产品附加值[3] - 客户层面电动工具汽车领域与无人机智能装备客户群高度互补 通过资源共享扩大市场覆盖[3] - 供应链层面成熟生产管理体系与海外布局支撑产能扩张与全球化拓展[3] 业绩承诺与收购优势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4] - 若累计净利润低于承诺数85% 转让方需进行补偿[4] - 相较于自主研发 收购可直接获取成熟技术团队与市场渠道 实现低成本高效切入[4]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全面落地 新基建加速推进 高精度卫星定位产业进入爆发期[4] - 收购有利于生产及供应链资源整合 优化生产布局 发挥规模效应[4] - 公司从精密制造企业升级为精密制造加智能硬件复合型科技企业 长期发展价值值得期待[5]
“相中”信为通讯!海昌新材欲2.55亿元跨界卫星通信
北京商报· 2025-09-21 11:45
收购交易概述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 实现跨界卫星通信领域拓展 [1][4]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转让方为吴文平、卢林生二人 [4][7]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 产品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北斗通信天线等 [4]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及形变监测领域 [4] - 2024年标的公司总资产8029.84万元 净资产4467.87万元 实现营业收入9671.6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8] 收购战略协同 - 通过收购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强化无人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壁垒 [5] - 建立技术创新研发融合机制 实现卫星天线技术与现有粉末冶金产品深度融合 [5] - 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影响力及多元化应用 [5] 业绩承诺条款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扣非后) 具体年度目标将在正式协议明确 [7] 收购方财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 海昌新材货币资金约3.74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4.75%) 归属净利润3074.24万元(同比微增0.14%)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2.25亿元、2.9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720.13万元、4617.85万元、7122.58万元 [8] - 9月19日股价收跌5.07%至25.85元/股 总市值64.15亿元 当日成交额4.32亿元 [9] 行业背景 - 卫星定位及通讯行业(尤其GNSS天线领域)受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及政策支持驱动 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5]
海昌新材:落子卫星天线定位领域 拟2.55亿元收购一通讯技术公司51%股权
中证网· 2025-09-21 08:44
收购交易概述 - 海昌新材计划以现金2.55亿元收购深圳市信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1][2] - 交易对手方为吴文平和卢林生 双方已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但尚未达成正式收购协议 [1][4]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定位领域射频核心部件及相关模组件研发生产销售 包括高精度GNSS卫星定位天线和北斗卫星通信天线等 [1]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 智能割草机 测量测绘 精准农业 无人驾驶和形变监测等多个领域 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1] - 2024年末总资产8029.84万元 负债总额3561.97万元 应收款项总额3056.57万元 净资产4467.87万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营业利润2679.51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5.74万元 [2] 业绩承诺与交易条款 - 转让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度累计经审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2] - 若累计净利润低于承诺数的85% 转让方需向海昌新材进行补偿 [2] - 收购方式为现金支付 [1] 战略协同与业务拓展 - 本次收购是海昌新材在高科技领域的跨界布局 旨在实现产品在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的拓展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3] -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融合共享机制 将标的公司卫星天线定位技术与公司现有产品深度融合 强化在无人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壁垒 [3] - 有利于生产及供应链资源整合 优化生产布局 发挥规模效应 并借助公司海外布局推进标的公司海外发展战略 [3]
ST新动力被立案调查;西部材料控股子公司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丨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5:20
并购重组 - 海昌新材拟以现金收购深圳市信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GNSS天线定位领域射频核心部件及相关模组件研发生产销售 交易价格以最终审计评估价值为基础协商确定[1] - 西部材料控股子公司菲尔特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菲尔特股票自2025年9月22日起停牌 预计2025年10月21日前复牌 该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2] 增减持 - 赛升药业股东马丽和刘淑芹计划减持不超过963.3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3] - *ST天龙持股5%以上股东广州龙朔计划减持不超过200.5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4] - 软通动力控股股东刘天文及一致行动人软石智动计划减持不超过1905.8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5] 投资签约 - 宝利国际拟投资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金额 收购宏泰科技1%-3%股权 标的公司为半导体测试设备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SoC测试系统、数模测试系统和芯片级封装分选系统[6] - 安凯微拟以2000万元增资视启未来 获得4%股份 标的公司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通用视觉大模型DINO-X核心研发团队及知识产权[7] 财务违规 - 复旦复华2019年、2020年、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三年合计虚增利润总额8106.55万元 其中2019年虚增利润5065.22万元 2020年虚增利润259.20万元 2023年虚增利润2782.13万元[8] - 绝味食品2017年至2021年各年年报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因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少计收入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9] - ST新动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10]
大牛股海昌新材拟跨界:瞄准北斗卫星通信天线赛道,欲掷2.55亿元控股信为通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5:18
收购方案 - 海昌新材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深圳市信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1] -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约5亿元 对应市净率6.69倍 [2][6] -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交易对方承诺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 [4][8] 标的公司业务 - 信为通讯主营GNSS天线定位射频部件及模组 产品包括北斗卫星通信天线 [3][5]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等高技术领域 [5] - 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是行业应用领域重要服务商 [5] 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9671.60万元 净利润3036.81万元 [8] - 最近一期未经审计营业收入8437.23万元 净利润3346.87万元 [8] - 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 收购静态市盈率约16.5倍 [8]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海昌新材向高科技领域的跨界布局 [4][5] - 公司主营粉末冶金制品 电动工具零部件收入占比81.37% [4] - 通过收购实现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拓展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5] 市场表现 - 海昌新材股价从去年2月4.17元/股低点上涨至最高32.14元/股 [2] - 当前股价25.85元/股 总市值64.15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