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300759)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减持康龙化成约80.06万股 每股作价约23.1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1 12:42
摩根大通减持康龙化成 - 减持时间发生在7月28日 [1] - 减持数量为80.0553万股 [1] - 每股作价23.1782港元 [1] - 总减持金额约1855.54万港元 [1] 减持后持股情况 - 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756.76万股 [1] - 最新持股比例为5.82% [1]
摩根大通减持康龙化成(03759)约80.06万股 每股作价约23.1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2:40
交易概况 - 摩根大通于7月28日减持康龙化成80.0553万股[1] - 每股作价23.1782港元[1] - 总交易金额约1855.54万港元[1] 持股变动 - 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756.76万股[1] - 最新持股比例降至5.82%[1]
医疗“七翻身”!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7月累涨11.48%跑赢大市!公募提前布局,加配空间仍大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41
市场表现 - 医疗ETF(512170)在经历10连阳后迎来回调,7月31日收跌1.6%失守5日线,全天振幅2.67%,成交额达10.2亿元 [1] - CXO成份股调整明显,药明康德放量下跌2.61%成交额94.99亿元创近4个月天量,康龙化成跌3.36%,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爱美客均跌逾2% [3] - 7月医疗ETF累计上涨11.48%,跑赢沪指(+3.74%)和创业板指(+8.14%),月线三连阳 [4] 行业趋势 - 医疗ETF当前价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与上一轮大行情启动前水平相当 [6] -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消费医疗等细分板块轮动补涨需求强烈,向上修复空间较大 [6] - 政策层面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医保局明确集采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参考,行业或迎来重塑 [6] 资金动向 - 公募基金二季度医药持仓占比提升,A股基金前十大重仓医药板块占比11.51%(环比+1.51%),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5.15%(环比+0.87%) [6] - 中泰证券认为基金医药持仓仍处底部,后续可能持续加配医药医疗资产 [7] 投资工具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覆盖6只CXO龙头股,场外联接基金(A类162412/C类012323) [7] - 药ETF(562050)聚焦A股50大龙头药企,重仓创新药,不含医疗和CXO [7]
医疗服务行业31日主力净流出10.13亿元,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57
行业资金流向 - 医疗服务行业7月31日整体上涨0.06% [1] - 行业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13亿元 [1] - 成分股中18只上涨、24只下跌 [1] 个股资金流出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净流出5.09亿元居首 [1] - 爱尔眼科主力资金净流出2.52亿元 [1] - 康龙化成主力资金净流出2.14亿元 [1] - 昭衍新药主力资金净流出1.19亿元 [1] - 成都先导主力资金净流出6247.01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入 - 百诚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1.29亿元且净占比达12.93% [1] - 美年健康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且净占比达8.9% [1] - 创新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9399.58万元且净占比达8.27% [1] - 睿智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5741.76万元且净占比达3.07% [1] - 金域医学主力资金净流入3766.17万元且净占比达7.95% [1]
CRO概念涨4.00%,主力资金净流入4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8:42
CR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CRO概念板块单日上涨4.00% 位居所有概念板块涨幅首位 [1][2] - 板块内61只个股上涨 睿智医药涨停20% 奥翔药业和九洲药业涨停 药石科技涨18.77% 海特生物涨15.28% 昭衍新药涨9.94%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亨迪药业跌1.64% 东方海洋跌1.36% 河化股份跌1.22%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CRO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67亿元 [2] - 4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其中5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九洲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50亿元 睿智医药净流入2.35亿元 成都先导净流入1.57亿元 康龙化成净流入1.46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奥翔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8.02% 成都先导16.19% 睿智医药15.31% [3] - 九洲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1.64% 雅本化学13.86% 宣泰医药14.00% [3][4] - 资金流入比率较高的还包括汇宇制药9.27% 诚达药业9.67% 金凯生科9.33% [4] 概念板块涨跌对比 - 涨幅前列概念包括重组蛋白涨2.90% 创新药涨2.79% 减肥药涨2.76% [2] - 跌幅前列概念包括猪肉跌1.35% 养鸡跌1.12% 草甘膦跌1.10% [2] - F5G概念涨2.43% 细胞免疫治疗涨2.4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涨2.30% [2]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东方海洋主力资金净流出3782.23万元 净流出率14.91% [6]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净流出1.73亿元 复星医药净流出9906.74万元 [6] - 泰格医药净流出4327.55万元 药石科技净流出3228.94万元 [5][6]
创新药企ETF(560900)高开上扬涨1.57%,最新规模创近半年新高,创新药产业发展动力持续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7-28 02:04
市场表现 - 创新药企ETF(560900)上涨1.57%,盘中换手3.95%,成交221.93万元 [1] - 跟踪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1.61%,成分股海思科上涨8.20%,恒瑞医药上涨7.27%,君实生物上涨3.39% [1] - 近2周创新药企ETF(560900)累计上涨7.04% [1] - 创新药企ETF(560900)最新规模达5551.12万元,创近半年新高 [1] - 近1周份额增长3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最新资金净流入192.68万元,近5个交易日合计流入1037.11万元 [1] 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资产全球影响力提升,临床数据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地位上升,BD授权金额和数量持续攀升 [2] - 医保政策对创新药支持呈现"全链条、高强度"特征,包括加速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优化支付方式 [2] - 更多创新管线进入商业化阶段,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2] 产品跟踪 - 创新药企ETF(560900)紧密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该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创新药研发上市公司证券 [2] 科技驱动 - AI驱动新一轮科技浪潮兴起,摩根资产管理整合"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助力投资者布局优质科技企业 [2]
【财经分析】业绩预喜频传 创新药的风吹到了CXO?
新华财经· 2025-07-25 06:22
CXO行业业绩改善 - CXO概念股持续活跃 博腾股份涨近10% 康龙化成 义翘神州 药石科技等涨超5% [1]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15亿元 同比增长44.43%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翻倍 [2] - 药明康德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自2024Q4由负转正 2025Q1恢复至21% 2025Q2收入同比增速约20%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36% [2] - 博腾生物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15.5至16.2亿元 同比增长15%至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至30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2]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药明康德业绩增长源于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 拓展新能力 建设新产能 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经营效率 [2] - 博腾生物业绩改善得益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成本费用严格管控 运营效率提升 新业务减亏 [3] - CXO行业在手订单增长显著 凯莱英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 康龙化成实验室服务/CMC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5%/35% 博腾股份未完成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近30% 药明康德2025Q1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7.1% [3] 行业景气度与估值 - 国内"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刺激研发需求 创新药企BD出海现金流改善后研发投入增加 传导至CXO内需订单回暖 [1] - 中证医药研发服务主题指数从最高点4300点下跌至1103点 2024年9月企稳回升 当前市盈率41.20倍 低于创新药行业估值水平 [4] - 海外CXO Medpace营收加速增长带动股价大涨55% 美股CXO板块艾昆纬涨17.9% ICON涨15.7% 查尔斯河涨9.1% 港股药明合联预告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超60% [4] 行业未来展望 - 投融资环境改善 创新药出海浪潮持续 创新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国内投融资有望逐步改善 CXO产业有望逐步兑现业绩拐点向上 [3] - ADC等创新技术推动新药研发需求结构升级 国内CRO行业综合优势和竞争力显著 有望持续承接国内外新药研发外包需求 [5] - 临床前及临床CRO行业2024年上半年价格底部企稳 2025年部分细分领域需求增加 CDMO早期项目价格战趋缓 海外业务增长强于国内 [5] - 行业需求恢复 供给端逐步出清后 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恢复 看好CDMO 海外收入为主的一体化CRO及国内临床前CRO等细分产业链机会 [5]
恒生指数早盘跌1.11% CRO板块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 2025-07-25 0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1%至25383点 下跌28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 69% 早盘成交额达1510亿港元 [1]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明确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拐点机会 爱康医疗上涨7 93% 威高股份上涨4 37% [1] - 永胜医疗盈喜后涨幅超27%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收入上升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加超50% [2] - 归创通桥上涨2 6%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66 9% 公司积极拥抱集采并布局海外市场 [6] CRO及创新药行业 - CRO概念股延续涨势 创新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康龙化成上涨8 4% 昭衍新药上涨5 7% 药明生物上涨4 5% [2] 消费品行业 - 农夫山泉上涨3 56% 创三年半新高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3] 物流及港口行业 - 中远海运港口上涨超4% 中远海运集团拟加入收购长和港口资产 [5] 锂矿行业 - 锂矿供给端扰动消息频出 天齐锂业上涨3 6% [7] 免税行业 - 中国中免回落逾6% 海南免税细则待公布 机构称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两面性 [7] 科技行业 - 千循科技再跌超3% 较前高回撤23% 余伟文近期提及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 [8] 包装印刷行业 - 吉宏股份上涨16% 两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 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65% [4]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生物医药ETF(159859)实时成交额居同标的第一,医疗设备ETF(159873)换手率超8%,创新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3:04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医药板块早盘走强,生物医药ETF(159859)换手率超3.5%,成交额超1.11亿元居同标的首位,成分股康龙化成、健帆生物、泰格医药涨幅居前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个方向,是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 [1] - 医疗设备ETF(159873)涨0.82%,换手率超8.1%,成分股康泰医学涨停,天智航-U、南微医学、安杰思等多股跟涨 [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涨0.79%,换手率超1.8%,溢折率0.16%,盘中现溢价交易,成分股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药明生物等涨幅居前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覆盖A股+港股、创新药+CXO [2] -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 [2] 行业政策与事件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10余家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类投资公司和新闻媒体单位代表参与讨论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等情况 [2] -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 [2] 机构观点 - 建议关注具有丰富研发管线的创新药企业,以及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管线布局的企业 [3] - 建议布局创新药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3] - 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创新药板块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当前是把握估值修复机会的关键时期 [3] - 建议重点关注在集采中持续中选、具备质量与成本双重优势的仿制药及器械龙头,以及研发管线丰富、核心产品已进入医保或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的创新药企 [3]
港药涨势延续,康龙化成涨超12%!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近2%,盘中净流入超2.3亿元!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7-25 02:45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表现 - 7月25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上涨1.95%至1.883元,成交额突破13亿元,盘中净流入超2.3亿元,连续4日资金净流入 [1] - 截至7月24日,该ETF规模达102亿元,在同类产品中持续领先 [1] - 标的指数近60日涨幅达50.88%,2025年上半年涨幅62.78%,在港股医药类指数中表现突出 [1][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近72%,龙头属性显著,包括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等 [5] 成分股涨跌情况 - 康龙化成上涨超11%,昭衍新药涨超6%,药明生物涨超5%,晶泰控股涨超4%,中国生物制药、药明康德、复星医药均涨超3% [1] - 下跌方面,云顶新耀跌超7%,拟配售2256万股净筹约15.5亿港元 [1] - 药明生物上涨5.70%,信达生物上涨2.27%,中国生物制药上涨3.58% [2] - 三生制药下跌4.44%,百济神州下跌0.73%,翰森制药上涨1.46% [2] 政策动态 - 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要求最低报价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3] - 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为创新药产业提供清晰政策边界,增强企业研发信心 [4] - 集采节省资金的80%将用于支持创新药支付,缩短创新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周期 [5] - 医保局起草《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标志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3] 投资主线 - 创新药械企业有望受益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带来的增量支付额,估值体系有望提升 [3] - 商保综合服务提供商将赋能保险公司产品设计能力及医药产品二次议价能力 [3] - 差异化医疗终端如医院和药店有望迎来新支付方,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3] 指数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6] - 该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底层资产为港股,支持T+0交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