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研院(300732)
icon
搜索文档
设研院(300732) - 董事会对独董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16 11:46
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 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规定,独立董事应当每年对独立性 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每年对在任独立董事独 立性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专项意见,与年度报告同时披露。基于此,河南省中 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就公司在任独立 董事张复生先生、郑秀峰先生和赵红图先生的独立性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如下 专项意见如下: 经核查:独立董事张复生先生、郑秀峰先生和赵赵红图先生均未在公司担 任除独立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也未在公司主要股东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与公 司以及主要股东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 系,公司独立董事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 公司规范运作》和《公司章程》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相关要求。 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4 月 16 日 ...
设研院(300732) - 关于续聘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公告
2025-04-16 11:46
审计机构续聘 - 公司拟续聘中审众环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待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5年4月10日提议续聘[7] - 董事会2025年4月16日同意聘请并提交审议[7][11] 审计机构情况 - 2024年末中审众环合伙人216人、注会1304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注会723人[3] - 2023年中审众环总收入215466.65万元、审计业务收入185127.83万元、证券业务收入56747.98万元[3] - 2023年度中审众环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01家,审计收费26115.39万元[3] - 中审众环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8亿元未使用[4] - 中审众环近3年受行政处罚1次、自律监管措施1次等[4] - 43名从业执业人员近3年受行政处罚6人次等[4] 审计收费 - 2024年度公司财务审计收费85万元,内控审计收费25万元[6]
设研院(300732) - 独立董事关于2024年度独立性的自查报告
2025-04-16 11:46
独立董事任职 - 张复生、郑秀峰2024年任职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1][4] - 赵红图于2024年1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7] 独立性自查 - 三位独立董事2024年度自查均不存在影响独立性情形[2][5][8] - 自查事项涉及9项,含持股比例等[1][4][7] 报告日期 - 三位独立董事报告日期均为2025年4月16日[3][6][9]
设研院(300732) - 董事会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4-16 11:46
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情况的专项报告 关于 2024 年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 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 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河南省中工设计研 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设研院")董事会编制了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1、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1 年 10 月 20 日签发的(证券发行字 [2021]3297 号文)《关于同意设研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 复》,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约 37,600.00 万元,发行数量为 3,760,000 张, 每张面值为人民币 100 元,按面值发行。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 6 年,即自 2021 年 11 月 11 日至 2027 年 11 月 10 日。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发行登记费以及交 易费用共计人民币 ...
设研院(300732) - 设研院2024年ESG报告
2025-04-16 11:46
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7] - 公司于2017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2024年名称变更为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55] - 集团员工总数3562人,下设53个部门和单位[27][42] 业绩成果 - 2024年成功举办第六届“创新月暨创新论坛”活动,发布创新成果20项,展示优秀创新计划26项[26] - 2024年获批“河南省装配式桥梁智能建造中试基地”“郑州市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26] - 2024年11月集团上榜郑州企业综合实力50强和郑州企业创新力50强[60] 业务数据 - 公司参与和承担130余个海外重大公路工程项目,工程遍及46个国家和地区[47] - 公司获得国家级奖励922项,国、省级科研成果奖163项[50]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505项,软件著作权254项[50] 技术研发 - 公司构建“高新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门”三层次技术创新体系[182] - 公司建立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研发进度跟踪体系等[184][185] - 2024年科技创新关键绩效数量为59项,占比15.38%[196] 市场扩张 - 公司全国布局基本完成,省内有六大区域、四总部,省外有七联区[44] - 公司将巩固公路设计优势,开拓铁路、民航等业务[103] - 公司以“城市深耕”和“城市根据地”为核心战略,深耕城建细分领域[103] 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将绿色建筑项目比例提高到50%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115] - 技术核心竞争力目标为不少于一项引领行业发展的成套技术等[192] - 研发平台建设目标为争创国家级研发中心,扩展省部级研发平台[193] 风险机遇 - 各业务领域面临极端天气、政策变化等风险,也有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机遇[102] - 公司通过资源效率等方面把握气候相关机遇[106] - 公司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应对各类风险[108] 能源与环境 - 2024年天然气使用量8.9915万立方米,综合能源消耗2352.66吨标煤[117] - 2024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1514.33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8072.63吨二氧化碳当量[117] - 2024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0起,废水、废弃物处理达标率为100%[130]
设研院(300732)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4-16 11:46
现金管理决策 - 2025年4月16日会议通过用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议案[2] - 投资额度不超4亿元,资金可循环使用[2] - 投资期限自审议通过日起12个月内有效[3] 风险管控 - 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收益,短期收益不可预期[5] - 选低风险理财品种,资金部跟踪并及时保全[5] 监督机制 - 独立董事等可检查,必要时聘机构审计[5] - 内审部门监督资金并向审计委报告[5] 决策优势 - 不影响经营,可提高资金效率获收益[6]
设研院(300732) - 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04-16 11:46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300732,证券简称为设研院,债券代码为123130,债券简称为设研转债[1] 报告披露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于2025年4月17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4] 会议审议 - 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4] 网站信息 - 巨潮资讯网网址为http://www.cninfo.com.cn[5]
设研院(30073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理性的说明
2025-04-16 11:46
财务策略 -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同意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 - 计提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符合相关规定[1] - 计提使财报更公允,提供更真实准确会计信息[1]
设研院(300732) - 关于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5-04-16 11:46
关联交易金额 - 2025年中鼎智建预计与交控建设劳务采购业务约3300万元,2024年预计4400万元,实际2784万元[3] - 2025年公司预计与交投集团关联交易约2亿元,2024年未预计[3] 关联交易占比 - 2024年向交控建设采购劳务实际发生额占预计金额的70.30%,差异为36.73%[7] 关联方数据 - 交控建设注册资本5000万元[10] - 交投集团2024年末资产总额14576.83万元,净资产3622.11万元,营收9620.19万元,净利润224.77万元[11] - 交投集团注册资本5000000万元,为公司持股约14.5%股东[12] 关联交易相关 - 关联交易通过协商或招投标定价,遵循市场原则,未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14][16] - 独立董事审议通过2025年度关联交易预计议案[17]
设研院(300732)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5-04-16 11:46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01亿元,较去年下降34.97%[2] - 2024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34亿元[2]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65.08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59%[2] - 2024年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26.15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9.87%[2]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4次董事会,召集4次股东大会和1次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大会[7]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第四届董事会成员[6]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要优化市场体系,开发省内、布局省外、突破海外市场[19] - 2025年公司要加强资源协同,强化内部和拓展外部资源合作[19][20] - 2025年公司要提升创新能力,推进技术、服务、业务创新及成果转化[20] - 2025年公司要优化人才体系,调整结构、细化培养模式、优化成长机制[21] - 2025年公司要完善支撑保障,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21] 管理策略 - 加强子公司运营监管,推进集团管理平台对子公司全面覆盖[22] - 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明确资金管理红线[22] - 持续优化目标导向型绩效考核,完善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22] - 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业务流程与管理行为[22] - 在项目执行中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降低技术与质量隐患[22] -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制定风险应对预案[22] 文化与保障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党的二十大及全会精神融入集团发展[22] -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集团发展[22] - 完善职工服务保障体系,扩展员工服务中心功能[22] - 帮助解决驻外员工家庭困难及员工就医、上学等问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