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士眼镜(300622)
icon
搜索文档
博士眼镜: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3:14
公司人事任命 - 博士眼镜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 [1] - 聘任陈芊芊女士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协助董事会秘书履行职责 [1] - 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1]
博士眼镜(300622.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5603.34万元,增长6.9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1:4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86亿元 同比增长14.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3.34万元 同比增长6.97%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64.52万元 同比增长8.24% [1]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1]
博士眼镜(300622)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7 11:22
财务状况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934,552,072.61元,较期初增长约4.30%[3][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319,306,216.91元,较期初下降约10.65%[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253,858,289.52元,较期初增长约0.04%[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331,479,497.14元,较期初下降约12.34%[4][5] - 2025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94,683,543.36元,较期初下降约9.07%[5]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26,163,040.50元,较期初下降约11.61%[5]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16,184,230.85元,较期初增长约7.30%[5] 经营业绩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6.8637324399亿元,同比增长14.21%[10]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6.1870950983亿元,同比增长14.40%[10]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5842.507421万元,同比增长12.23%[1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3.344722万元,同比增长7%[11]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长8.70%[11]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08亿,同比增长17.88%[17]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19亿,同比增长17.49%[17]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91亿,同比增长23.55%[18]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亿,同比下降4.69%[18] 所有者权益变动 - 上年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71,223,843,231.00[22] - 本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71,223,843,231.00[23]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合计56,471,999,999.99[23] - 综合收益总额57,955,998,999.99[23] 其他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27,854,160.00股,注册资本227,854,160.00元[34] - 公司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59户,较上期增加1户[35] - 财务报表于2025年8月26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35]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品销售、租赁收入、软件销售及配套服务[38] - 自营、分销模式销售,商品交付给顾客时确认收入[40] - 联营模式销售,与联营方对账确认并取得结算凭据后,以扣除分成后的金额确认收入[40] - 在线B2C模式,客户确认签收款项转入公司平台账户时确认收入[40] - 销售软件无安装义务合同,交货并经客户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40] - 销售软件需安装合同,安装调试完成并取得验收合格证明后确认收入[40] -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按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确认收入,按预期退还金额确认负债[40] - 风险组合中,3个月以内应收款项融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3至6个月内为10.00%,6个月至1年内为20.00%,1 - 2年为50.00%,2年以上为100.00%[42] - 公司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44]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此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45] - 境内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以经营所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46][47] - 公司所编制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4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计量[4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付出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计量[51] - 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等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52]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53] - 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会计政策、期间与公司一致,不一致时需调整[54] - 合并报表时抵销内部交易影响,不同认定时从集团角度调整[54] - 子公司少数股东份额在相关报表单独列示,亏损超份额冲减权益[55] - 同一控制下合并增加子公司,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等[55] -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增加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56] - 处置子公司,其期初至处置日收入等纳入合并报表[57]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条件作为一揽子交易处理[5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59]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59] - 外币业务交易初始确认时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记账[62]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项目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用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收入和费用项目用加权平均汇率折算[62] - 公司根据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64]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特定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初始计量[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计入初始确认金额[65] - 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利息收入等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66]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67] - 不符合前两类条件且未指定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68] - 初始确认时,公司可单项金融资产为基础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消除或减少会计错配[68] - 混合合同主合同非金融资产时,特定情况除外可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69]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69]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类别交易费用处理不同[70]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除套期会计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71] - 满足特定条件的金融负债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有不同处理[71] - 除特定情况外,公司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71] - 金融资产满足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规定时终止确认[72]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替换或修改合同条款有相应处理[72][73] - 金融资产转移按保留风险和报酬程度不同有不同处理方式[73]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不存在则用估值技术[75][76]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77] - 除特定情况外,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按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增加情况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78] - 公司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会考虑债务人经营、环境、担保物、预期表现和还款行为、信用管理方法等因素[80] - 若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较低,公司假定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81] - 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有不利影响的事件发生,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81] - 公司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按不同方法确定预期信用损失[82] - 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收回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8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一般分别列示,同时满足两条件时以净额列示[84] - 公司对应收票据按不同情况确定预期信用损失,包括单项计提和组合计提[86] - 应收票据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3个月以内5%、3至6个月内10%、6个月至1年内20%、1 - 2年50%、2年以上100%[86] - 应收账款3个月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3至6个月内为10%,6个月至1年内为20%,1 - 2年为50%,2年以上为100%[88] - 应收款项融资3个月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3至6个月内为10%,6个月至1年内为20%,1 - 2年为50%,2年以上为100%[91] - 其他应收款3个月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3至6个月内为10%,6个月至1年内为20%,1 - 2年为50%,2年以上为100%[92][93] - 公司对应收账款等金融工具按单项或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87][90][92]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一年内到期列示为应收款项融资,一年以上列示为其他债权投资[89] - 公司已向客户转让商品且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因素的权利确认为合同资产[94] - 公司将同时满足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发生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确认为持有待售组成部分[96] -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账面价值高时减记并计提减值准备[97] - 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且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长期应收款单独确定信用损失[101] - 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长期应收款划分为风险组合和性质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2] -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相应会计政策处理,其他方式取得的按不同规则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03] - 公司对能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04] - 公司按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调整账面价值[105] - 公司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按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长期应收项目等账面价值、确认预计负债顺序处理[105] - 被投资单位以后盈利,公司按相反顺序处理,恢复确认投资收益[106] -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核算,按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06] - 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核算转成本法核算,按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06] - 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处置后剩余股权按相关准则核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08]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权益法核算的按相应比例处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108] - 投资性房地产房屋建筑物预计使用寿命40年,预计净残值率5%,年折旧(摊销)率2.38%[113] - 验光设备折旧年限6 - 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5.83 - 9.50%[117] - 仪器设备折旧年限3 - 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31.67 - 19.00%[117]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3 - 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31.67 - 19.00%[117]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3 - 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31.67 - 19.00%[117]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生产中,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118] -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20] -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满足五项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120] -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个别报表中丧失控制权前处置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时转入当期损益[110] -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合并报表中丧失控制权前处置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时转入当期损益[111] - 开发阶段不满足条件的支出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区分研究与开发阶段支出的全部计入当期损益[121]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检查长期资产减值迹象,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确定[122][123] - 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24] - 长期待摊费用中装修费摊销年限为2 - 4年[125] - 公司将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应转让商品的义务确认为合同负债[126] - 短期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相关成本费用[127] - 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29]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计划或确认重组成本费用孰早日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内退福利比照处理[130] - 预计负债按履行义务最佳估计数初始计量,最佳估计数按不同情况确定[133][134] - 公司股份支付分为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权益结算按授予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135][139] -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承担负债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授予日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并增加负债[140] - 不利修改股份支付条款视同未变更,有利修改按规定处理,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或数量应确认取得服务增加[141][142] - 修改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为权益结算的,按授予权益工具当日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3] - 等待期内取消授予权益工具或职工自愿退出激励计划,作加速行权处理,剩余等待期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并确认资本公积[144]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品销售、租赁收入、软件销售及配套服务[145] - 满足特定条件的履约义务在某一时段内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否则在客户取得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146] - 商品销售不同模式收入确认时点不同,软件销售及配套服务按安装情况确认收入[147] -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合同,按预期有权收取对价确认收入,按
博士眼镜(300622) - 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7 11:22
业绩总结 - 2025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总计41,193,635.36元[5] - 半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额总计30,808,534.10元[5] - 半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额总计32,160,930.40元[5] 子公司情况 - 博镜(海南)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14,631,594.95元[4] - 南昌诗琪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2,953,530.08元[4] - 海南博郡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2,285,846.24元[4] - 江西博士新云程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2,052,659.88元[4] - 三亚博镜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1,898,086.74元[4] 资金利息与偿还 - 杭州镜联易购往来资金利息为1,954,129.88元,偿还428,901.38元[5] - 大连市普立奥往来资金利息为805,367.39元,偿还393,831.59元[5] - 博镜(重庆)往来资金利息为113,462.61元,偿还175,065.19元[5] 往来性质 - 各子公司资金往来多为非经营性往来[4][5]
博士眼镜(300622) - 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8-27 11:22
人事变动 - 2025年8月2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陈芊芊为证券事务代表[1] 人员信息 - 陈芊芊1992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有会计学学士学位[3] - 2025年2月加入公司,现任证券部证券事务代表[3] - 截至公告日未持股,与大股东等无关联关系[3]
博士眼镜(300622)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7 11:19
会议安排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发出,8月26日召开[2] 会议表决 - 《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 《关于注销2021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满未行权股票期权的议案》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博士眼镜(300622)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7 11:18
业绩报告 - 2025年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合规,反映上半年经营情况[3] 激励计划 - 2021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为2024年7月17日至2025年6月27日[4] - 行权期内已行权929,220份,未行权8,736份将注销[4] 人事变动 - 董事会同意聘任陈芊芊为证券事务代表,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届满[4] 会议情况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8月15日通知,8月26日召开[2] - 三项议案表决均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博士眼镜(300622) - 关于注销2021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满未行权股票期权的公告
2025-08-27 11:16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2021年6月28日向27名对象授予157.00万股限制性股票,向341名对象授予396.10万份股票期权[7][8] - 2022年2月25日向2名对象授予15.00万股限制性股票,向54名对象授予48.00万份股票期权[10] 激励计划注销情况 - 2022年7月1日注销112名对象376,600份股票期权[11] - 2022年8月2日回购注销5名对象51,200股限制性股票[11] - 多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注销股票期权[12][13][15][18][20][22][24] 激励计划调整情况 - 2023年4月25日审议通过预留部分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条件成就议案[12] - 2023年6月13日审议通过调整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议案[14] - 2024年7月5日审议通过调整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等议案[19] - 2025年6月4日调整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及数量[22] 行权情况 - 2021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已行权929,220份,未行权8,736份(调整后)[24] 注销影响及合规情况 - 本次注销不影响公司股东权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团队积极性和稳定性[25] - 监事会同意注销,律师事务所认为符合规定需履行相关义务及手续[26][27]
博士眼镜(300622) - 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关于博士眼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部分股票期权之法律意见书
2025-08-27 11:15
激励计划审议 - 2021年4月20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0] - 2021年5月11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1] 激励计划相关安排 - 2021年4月21 - 30日公示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10] 注销情况 - 2025年8月26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注销议案[11] - 拟注销8736份行权期届满未行权股票期权[14]
博士眼镜:上半年净利润5603.34万元 同比增长6.97%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3.34万元,同比增长6.97% [1]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1] 业务合作 - 公司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小米mijia、雷神科技等头部智能眼镜厂商开展合作 [1] - 智能眼镜镜片验配服务的营业收入规模和占比极小,短期内对公司经营活动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