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辰药业(300584)
icon
搜索文档
海辰药业跌2.01%,成交额4.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77.8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2: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1%至66.29元/股 成交额4.06亿元 换手率7.33% 总市值79.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77.8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480.02万元(买入1394.81万元占比3.44% 卖出3874.83万元占比9.5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30.46% 近5日下跌14.88% 近20日上涨12.36% 近60日上涨53.81% [1]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4日净买入2.07亿元(买入总额2.72亿元占比24.76% 卖出总额6592.75万元占比5.99%)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03年1月15日 2017年1月12日上市 主营化学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收入构成:心脑血管类87.12% 抗生素类5.69% 原料药及中间体1.68% 消化类1.50% 抗病毒类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锂电池、仿制药、创新药 [2] - 股东户数2.18万户较上期增加10.57% 人均流通股3773股较上期减少9.5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30.46% 归母净利润2915.77万元 同比增长17.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00万元 [3]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
浙商证券· 2025-09-10 11:2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性与极高能量密度 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终极技术路线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当前国内外最重视路线 预计国内在2027年突破电解质技术链 2030年迈向规模化 [3] - 国内政策大力支持固态电池发展 电池和新能车龙头全面布局 [3] 固态电池综述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电解液 可大幅降低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 具备本征安全性与极高能量密度 [18]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发展路线:2025-2027年重点攻克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链 向长寿命大倍率方向发展 2027-2030年重点攻关高容量硅碳负极 2030-2035年重点攻关锂负极 [22]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180GWh [21][23] - 全固态电池作为最具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技术 中国及欧美日韩纷纷布局 [27] - 国内头部电池厂和整车厂争相布局 产业层面多认为2027年为小规模生产节点 [28] 固态电解质 - 无机物电解质(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具备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窗口优势 尤其硫化物路线为当前热点 [32][33] - 聚合物电解质柔韧性好 可改善界面接触 但室温离子电导率较低 [32][33] - 复合物电解质可结合无机和有机物电解质两者优势 远期有望成为最佳路线 [32][33] - 硫化锂成本降低至50万元/吨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拐点 对应硫化物电解质的成本有望降至30万元/吨区间 [39]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本30万元时 占电芯BOM成本比重约34% [36][37][39] -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远优于硫化物的正极稳定性 产业通过正极改性或与硫化物复合进行应用 [44] 正极材料 - 高镍三元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全固态电池的正极首选 [50] - 单晶高镍相比多晶高镍三元与硫化物电解质冷压组合时保持结构完整 高电压下体积应变小 [47][50] - 小颗粒尺寸单晶兼具高倍率和高容量 缓解体积应变 增强固-固界面接触 [50] - 超高镍三元需引入铝(Al)等实现高熵元素掺杂 提升界面接触和循环稳定性 [50] - 通过正极包覆形成缓冲层 防止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直接接触 [50] - 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老牌三元正极厂商已推出适配固态电池的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实现小批量出货 [48][50] - 富锂锰基放电比容量有望超过250mAh/g 能量密度超过1000Wh/kg [55]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低首效、寿命短、倍率差、结构脆弱等问题正通过ALD表面包覆、电化学退火、单晶化等技术逐步解决 [55] - 富锂锰基是正极材料圣杯 正处实验室向产业化的0-1节点 预计2030年后规模化应用 [55] - 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厦钨新能开发进度领先 [53][55] 负极材料 - CVD硅碳负极兼具性能和成本优势 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未来较长时间的首选负极材料 [57][61] - 生产单吨CVD硅碳负极消耗约0.5吨多孔碳及0.7吨硅烷 [61] - 2025年初硅烷跌至10万元/吨以下 生物质类多孔碳跌至15万元/吨以下 生物质基CVD硅碳负极原材料成本相比2024年初已降低40%至20万元/吨 [61] - 据GGII 2024-2030年中国锂电硅基复合材料出货量预计从2.1万吨增长至30万吨以上 6年CAGR超过56% [58][61] - 锂金属负极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3860mAh/g)和能量密度 结合固态电解质本征安全性 有望成为固态电池的终极负极 [62][66] - 锂金属负极制备主要有压延法、蒸镀法、熔融法三种路线 [65][66] - 固态电解质选择包括氧化物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界面改性两种路径 [66] 集流体 - 传统铜集流体与硫化物电解质界面易遇水腐蚀 需在铜箔表面镀镍进行防腐 [69][73] - 针对硅碳负极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率大的问题 多孔铜箔能够缓解膨胀应力 [69][73] - 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推出适配固态电池的耐高温双面镀镍铜箔并送样 [72][73] - 多孔铜箔还具备轻量化、电阻低、抑制锂枝晶生长等特性 [72][73] - 诺德股份、德福科技和三孚新科均有布局多孔铜箔 进入小批量送样测试阶段 [72][73] - 镍与硫化物难反应 有望成为硫化物固态电池的可选负极 [74][79] - 纳米多孔镍弹性柔度高 能有效缓解锂枝晶生长 使得硫化物+锂金属负极成为可能 [74][79] 其他材料 - 单壁碳纳米管具备卓越的导电性和柔性网络结构 可显著提升硅碳负极循环、倍率及首效 以及改善固态电池界面接触 [82][85] - 在硅基负极中添加0.1wt%单壁碳管即可提升20%容量保持率 同时降低界面阻抗40% [85] - 2024年中国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出货突破10吨级 [84][85] - 全球实现吨级生产的只有OCSiAl、天奈科技及道氏技术 [84][85] - UV打印是胶框印刷路线之一 首先用激光在极片上制造凹槽 然后在槽内注入可通过紫外光快速固化的绝缘胶(UV胶) [88][90] - 德龙激光的极片制痕绝缘设备已获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 [90] - 松井股份的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样板工程已成功交付 [90] - 骨架膜能够缓解锂枝晶生长和硅碳负极膨胀产生的应力从而增强界面接触 [92][95] - 星源材质、长阳科技、恩捷股份等已布局骨架膜产品 [94][9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各细分材料环节布局领先的龙头企业 [8][99] - 电解质环节关注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新宙邦等 [99] - 硫化锂环节关注厦钨新能、上海洗霸、华盛锂电等 [99] - 正极环节关注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湖南裕能等 [99] - 负极环节关注贝特瑞、璞泰来、尚太科技等 锂金属负极环节关注赣锋锂业、天铁科技、英联股份等 [99] - 集流体环节关注嘉元科技、诺德股份、远航精密等 [99] - 其他材料环节关注单壁碳纳米管的天奈科技、道氏技术、捷邦科技 UV胶的松井股份 骨架膜的星源材质、恩捷股份、长阳科技 电解质粘结剂的海辰药业等 [99] - 同时建议关注终端龙头进展: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 [99]
医药,多股涨超10%!顶流基金经理大举加仓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4:30
A股市场表现 - 早盘A股小幅震荡上扬 深证成指报12710.24点涨0.11% 沪深300和科创50创阶段性新高 创业板指站上2906.03点涨0.55% 北证50微调 上涨个股数量显著多于下跌个股 成交保持稳定[1][2] - 黄金板块放量高开高走 单边上扬逾4%创历史新高 半日成交接近前一交易日全天成交 西部黄金开盘4分钟直线涨停 盛达资源、豫光金铅、湖南白银等强势涨停[3] - 医药生物板块集体上攻 化学制药、创新药、仿制药、减肥药等细分板块集体放量大涨超2% 海辰药业、一品红、德展健康、健康元等涨停或涨超10%[6] 黄金市场动态 - 隔夜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大幅拉升 国内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大涨逾2%突破800元大关创2个半月新高 白银期货主力合约飙升逾4%连续突破9400元至9700元整数关口创历史新高[4] - 国际局势紧张推升避险情绪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石油出口终端导致乌斯季卢加码头9月产量降至35万桶/日(正常产能一半) 加沙地区军事冲突持续 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担忧[5] - 国信证券战略看多黄金 逻辑基于全球避险资产不足和美联储独立性存疑导致美元信用折价 全球央行持续配置构成价格稳定必要条件[5] 医药行业表现 - 港股医药股强势上攻 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均大涨超4% 加科思涨逾23%创近2年半新高 三叶草生物、映恩生物、方舟健客等涨超10%[9] - 山东省出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补助政策 省级资金支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评价工作 细则自2025年9月1日实施至2027年8月31日[10] - 科创板医药生物企业2025半年报显示 67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73家实现盈利 5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行业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同比增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14%[11] 基金持仓动向 - 葛兰旗下中欧医疗健康新进艾力斯、丽珠集团、贝达药业、昂利康、首药控股、迪哲医药十大流通股东 中欧医疗创新新进新诺威十大流通股东 中欧医疗健康大幅增持新诺威1391.78万股(增持比例222.11%)[11] - 赵蓓旗下工银前沿医疗新进昂利康、热景生物、荣昌生物、三生国健十大流通股东 傅鹏博增持益方生物 朱少醒新进科兴制药十大流通股东[11][12] - 中航证券建议关注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的企业 重点布局创新药及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领域 挖掘估值较低的二线蓝筹[12]
创新药概念活跃,康辰药业、长春高新涨停,迈威生物续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3:48
行业表现 - 创新药概念盘中走势活跃 迈威生物20%涨停续创新高 一品红 智翔金泰 海辰药业涨超10% 康辰药业 长春高新涨停 百济神州涨近9% 药明康德涨逾5% [1] - 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大额BD交易频出 推动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 [1] - 医保目录调整将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 [1] 财务表现 - 创新药板块半年报保持收入高增长并不断减亏扭亏 [1] - 国内品种商业化放量 创新药企盈利能力提升 [1]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工程师红利 丰富临床资源和支持性政策多边加持 国产创新药逐渐从跟随时代走向FIC BIC创新 [1] - 支付端政策改革有望使创新药企受益 [1] - 在研管线数据优异 大额BD持续达成 [1] - 商业医疗险相关政策持续推进 有望加速医疗体系支付改革 缓和供需矛盾 加速支持国产创新 [2] - 育儿补贴政策推行有望改善远期人口压力 刺激婴幼儿相关消费 [2] 发展前景 - 创新药产业进入2.0时代 逐步完成质的提升 [1] - 下半年10月中旬ESMO会议前后临床数据读出与BD有望带来板块新一轮投资机遇 [1] - 财政政策加码使国内医疗设备相关标的备受市场期待 [2]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走强,上海洗霸等多股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25
固态电池概念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走强 多只个股涨停 包括上海洗霸 杭可科技 国轩高科 德新科技 北京利尔 鼎龙科技 [1] - 先导智能 海辰药业 骄成超声 纳科诺尔 金龙羽 利元亨等公司跟涨 [1]
固态电池板块全线飙升,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捷邦科技20CM涨停
格隆汇· 2025-08-29 06:12
固态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固态电池板块全线飙升 多只个股涨幅显著 其中先导智能 杭可科技 捷邦科技20CM涨停 海博思创逼近涨停 贝特瑞涨17% 中科电气 长阳科技涨超14% 赢合科技涨超13% 宁德时代涨超11% 盟固利 宏工科技涨超10% 国轩高科 璞泰来 德新科技 索通发展10CM涨停 亿纬锂能涨超8% [1] - 板块内多只个股年初至今涨幅突出 海博思创年初至今涨幅602.41% 宏工科技年初至今涨幅322.58% 长虹能源年初至今涨幅92.59% 索通发展年初至今涨幅94.08% 先导智能年初至今涨幅77.80% 捷邦科技年初至今涨幅75.40% 国轩高科年初至今涨幅72.42% [2] 先导智能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61.19% 经营性现金流23.53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31.33% [1] - 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45亿元 同比增长16.40% 受前期行业周期影响 上半年锂电业务毛利率有所波动 随着行业复苏后续有望持续提升 [1] - 光伏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 同比增长32.04% 收入占比提升至8.04% 公司平台化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1] - 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1.54亿元 同比增加5.42% 毛利率同比提升至40.27% 全球化战略进入高质量推进阶段 [1] 相关公司市值数据 - 宁德时代总市值14096亿 亿纬锂能总市值1186亿 国轩高科总市值658亿 先导智能总市值556亿 璞泰来总市值479亿 贝特瑞总市值303亿 海博思创总市值242亿 赢合科技总市值175亿 杭可科技总市值155亿 中科电气总市值145亿 索通发展总市值131亿 盟固利总市值111亿 捷邦科技总市值92.91亿 宏工科技总市值88.80亿 长虹能源总市值70.79亿 海辰药业总市值71.35亿 长阳科技总市值68.00亿 德新科技总市值48.01亿 [2]
化学制药板块8月25日涨2.53%,舒泰神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2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53%,领涨个股为舒泰神(涨幅16.17%)[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8%,其中6只个股涨停(涨幅≥10%)[1] 个股涨幅排名 - 舒泰神(300204)收涨16.17%至61元,成交44.55万手,成交额26.28亿元[1] - 海辰药业(300584)收涨13.61%至58.95元,成交21.72万手,成交额12.08亿元[1] - 常山药业(300255)收涨12.84%至53.25元,成交68.39万手,成交额35.26亿元[1] - 贝达药业(300558)收涨11.88%至72.77元,成交21.40万手,成交额14.82亿元[1] - 苑东生物(688513)收涨11.72%至70.65元,成交8.11万手,成交额5.66亿元[1] 个股跌幅表现 - 多瑞医药(301075)收跌5.85%至42.82元,成交6.30万手,成交额2.72亿元[2] - *ST三圣(002742)收跌3.68%至4.71元,成交14.69万手,成交额6980.58万元[2] - ST诺泰(688076)收跌3.66%至43.14元,成交14.29万手,成交额6.23亿元[2] - 哈药股份(600664)收跌2.97%至3.92元,成交150.50万手,成交额5.91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2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330.4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09亿元[2] - 常山药业(300255)获主力净流入2.32亿元(净占比6.59%),但遭游资净流出2.49亿元[3] - 恒瑞医药(600276)获主力净流入1.92亿元(净占比3.46%),散户净流出1.38亿元[3] - 昂利康(002940)获主力净流入1.63亿元(净占比22.87%),游资净流出8772.16万元[3] - 海辰药业(300584)获主力净流入1.32亿元(净占比10.9%),散户净流出1.74亿元[3]
海辰药业(300584.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2915.77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7.87%
新浪财经· 2025-08-25 02:37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09亿元 同比上涨30.46% [1] - 归母净利润2915.77万元 同比上涨17.87% 实现三年连续增长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563.77万元 同比大幅上涨79.18% 实现三年连续增长 [1] - 摊薄每股收益0.24元 同比上涨17.90% 实现三年连续增长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达85.88% 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 实现三年连续上涨 [3] - ROE为2.80% 同比提升0.35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21次 同比提升0.04次 涨幅达25.46% [3] - 存货周转率0.53次 同比提升0.09次 涨幅达21.32% [3]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28.88%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3] 股权结构 - 股东总户数2.60万户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58.06% [3] - 实际控制人曹于平持股42.08% 姜晓群持股9.98% 柳晓泉持股2.86% [3] - 外资机构持股包括UBS AG(0.69%)、摩根士丹利(0.57%)、高盛国际(0.45%)、巴克莱银行(0.41%)、摩根大通(0.28%) [3] - 中资机构中金公司持股0.35% [3]
海辰药业(300584.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2915.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3 02: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09亿元[1] - 归母净利润2915.77万元[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563.77万元[1] - 摊薄每股收益0.24元[3] 盈利能力指标 - 最新毛利率85.88% 较上季度减少0.21个百分点[3] - 最新ROE为2.80%[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最新资产负债率28.88% 较上季度增加0.07个百分点[3] - 总资产周转率0.21次[3] - 存货周转率0.53次[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2.60万户[3] -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58.06%[3] - 第一大股东曹于平持股42.08%[3] - 国际机构股东包括UBS AG(0.69%)、摩根士丹利(0.57%)、高盛国际(0.45%)、巴克莱银行(0.41%)、J.P.Morgan(0.28%)[3] - 国内机构股东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35%[3]
机构风向标 | 海辰药业(300584)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6家
新浪财经· 2025-08-23 01:37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6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海辰药业A股股份331.3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76%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UBS AG、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高盛国际-自有资金、BARCLAYS BANK PLC、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J.P.Morgan Securities PLC-自有资金 [1] - 较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上升1.61个百分点 [1] 外资机构变动 - 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本期未再出现在披露名单中 [1]